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6-0084-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于长期卧床、外伤或骨折、手术、妊娠、分娩等原因,使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所引发的系列疾病。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下肢多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轻者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重者血栓脱落致脏器栓塞,导致生命危险。本病除了积极治疗外,精心护理也相当重要。本科自2006年11月~2010年1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38例,女22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33岁;其中混合型35例,周围型22例,中央型3例。全部病例均通过彩色多普勒明确诊断,并符合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热壅络脉型48例,气滞血瘀型12例。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 血塞通冻干针剂(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4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 d为1个疗程。有溶栓适应证者,经患者同意后行导管溶栓治疗。
2.2 中医治疗 清开灵注射液(吉林省益盛药业)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内治法:(1)热壅络脉型:治则:清热通络,生大黄10 g,芒硝10 g,甘草10 g,水牛角片30 g,生地30 g,丹皮30 g,紫草30 g,赤芍30 g,益母草30 g。(2)气滞血瘀型:治则:理气活血,桃仁15 g,红花20 g,牛膝15 g,川芎12 g,当归15 g,生地12 g,蜈蚣2条,赤芍20 g,甘草10 g,炙乳没各20 g。外治法:大黄散方:生大黄500 g,芒硝500 g,栀子500 g,研粉,调水外敷患肢。7~10 d为1个疗程。
3 护理方法
本组病例中对45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对15例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和导管溶栓治疗和护理。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
4.2 治疗结果 治愈42例,显效11例,进步7例。平均治疗3 d后肿胀开始消退。
5 护理
5.1 一般护理 护士应主动、热情的向患者介绍科室情况、主管医生和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忧虑和恐惧。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肢体肿胀明显,同时可能出现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患者入院后要求其卧床休息,在患肢膝下至足跟部垫枕,使患肢抬高约20°~30°左右[1],以促进静脉的回流,减轻肢体的肿胀。嘱家属避免对患侧肢体挤压、按摩和热敷。防止外力挤压导致血栓的脱落;静脉瓣膜功能的损伤加重,日后的静脉瓣膜功能差,肢体肿胀明显。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肿胀程度、动脉搏动及感觉和运动情况,时刻警惕肺栓塞征象的出现和肢体缺血坏死发生。每日测量健患肢膝上和膝下15cm肢体周径,并做比较,以评定疗效好坏。
5.2 饮食护理 进食宜低盐、低脂、高蛋白、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因腹压高,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热壅络脉型患者还应忌食辛辣燥热食品,进食荞麦、玉米、白萝卜、冬瓜、西瓜、绿豆、苦瓜、西红柿、黄瓜、香蕉等凉性食物。气滞血瘀型患者可进食山楂、藕节、三七等食物。
5.3 药物护理 由于患者入院后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应观察出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溶栓抗凝期间应观察患者意识有无异常、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皮肤和巩膜有无瘀斑、出血点;有无呕血、咯血、黑便、血尿情况。
5.4 中药外治护理 患者肢体肿胀,采用本科自制中药“大黄散方”外敷,将中药调成糊状,由肢体远端向近端缠敷,使用弹力绷带缠绕,但应松紧适度,只要能把药物缠住即可,忌用力缠绕,避免对肢体的挤压。观察患肢肤色、皮肤温度、体温的变化。外用药物每天更换1次,敷药前给以温水轻擦皮肤后再敷。如果发现皮肤发红或者起皮疹,及时停用药物外敷,并给予抗过敏膏药外擦。
5.5 手术护理 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入院后手术前仍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腹股沟术区皮肤保护和清洁。由于术后多数患者都采取留置导管,用于溶栓治疗,重点观察穿刺点皮肤出血或者渗血的表现,包括全身皮肤和巩膜、粘膜有没有充血和出血的表现;术后患者手术侧肢体制动,观测双侧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当导管拔出后患肢采用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护理。
5.6 肢体功能锻炼 治疗10~14 d后,主要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踝关节屈伸活动,20~30次 /每组,每天锻炼2~3组。指导小腿肌群的静力锻炼、大腿肌群的静力锻炼,每天锻炼2~3组。治疗20 d~1个月后,指导患者进行“马步功”的锻炼,恢复静脉瓣膜功能。指导患者使用弹力绷带和弹力袜,由远端向近端缠绕。站立和活动时缠绕,平卧休息后取下,减少远端的静脉瘀血,减轻患肢的肿胀。
5.7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仍然需穿弹力袜6个月以上;坚持小腿肌群和股四头肌锻炼;坚持马步功锻炼。无滤器植入患者,口服华法林6~12个月;有滤器植入患者需长期服用华法林。口服华法林时定期复查PT和INR。叮嘱患者若有出血倾向应立即返回医院就诊,戒烟、限酒,清淡低脂低盐饮食。记录患者联系方式,以便随访。
通过对60例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到综合治疗和悉心护理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郑玉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185.
(收稿日期:2011-01-19)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6-0084-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于长期卧床、外伤或骨折、手术、妊娠、分娩等原因,使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所引发的系列疾病。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下肢多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轻者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重者血栓脱落致脏器栓塞,导致生命危险。本病除了积极治疗外,精心护理也相当重要。本科自2006年11月~2010年1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38例,女22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33岁;其中混合型35例,周围型22例,中央型3例。全部病例均通过彩色多普勒明确诊断,并符合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热壅络脉型48例,气滞血瘀型12例。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 血塞通冻干针剂(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4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 d为1个疗程。有溶栓适应证者,经患者同意后行导管溶栓治疗。
2.2 中医治疗 清开灵注射液(吉林省益盛药业)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内治法:(1)热壅络脉型:治则:清热通络,生大黄10 g,芒硝10 g,甘草10 g,水牛角片30 g,生地30 g,丹皮30 g,紫草30 g,赤芍30 g,益母草30 g。(2)气滞血瘀型:治则:理气活血,桃仁15 g,红花20 g,牛膝15 g,川芎12 g,当归15 g,生地12 g,蜈蚣2条,赤芍20 g,甘草10 g,炙乳没各20 g。外治法:大黄散方:生大黄500 g,芒硝500 g,栀子500 g,研粉,调水外敷患肢。7~10 d为1个疗程。
3 护理方法
本组病例中对45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对15例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和导管溶栓治疗和护理。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
4.2 治疗结果 治愈42例,显效11例,进步7例。平均治疗3 d后肿胀开始消退。
5 护理
5.1 一般护理 护士应主动、热情的向患者介绍科室情况、主管医生和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忧虑和恐惧。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肢体肿胀明显,同时可能出现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患者入院后要求其卧床休息,在患肢膝下至足跟部垫枕,使患肢抬高约20°~30°左右[1],以促进静脉的回流,减轻肢体的肿胀。嘱家属避免对患侧肢体挤压、按摩和热敷。防止外力挤压导致血栓的脱落;静脉瓣膜功能的损伤加重,日后的静脉瓣膜功能差,肢体肿胀明显。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肿胀程度、动脉搏动及感觉和运动情况,时刻警惕肺栓塞征象的出现和肢体缺血坏死发生。每日测量健患肢膝上和膝下15cm肢体周径,并做比较,以评定疗效好坏。
5.2 饮食护理 进食宜低盐、低脂、高蛋白、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因腹压高,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热壅络脉型患者还应忌食辛辣燥热食品,进食荞麦、玉米、白萝卜、冬瓜、西瓜、绿豆、苦瓜、西红柿、黄瓜、香蕉等凉性食物。气滞血瘀型患者可进食山楂、藕节、三七等食物。
5.3 药物护理 由于患者入院后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应观察出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溶栓抗凝期间应观察患者意识有无异常、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皮肤和巩膜有无瘀斑、出血点;有无呕血、咯血、黑便、血尿情况。
5.4 中药外治护理 患者肢体肿胀,采用本科自制中药“大黄散方”外敷,将中药调成糊状,由肢体远端向近端缠敷,使用弹力绷带缠绕,但应松紧适度,只要能把药物缠住即可,忌用力缠绕,避免对肢体的挤压。观察患肢肤色、皮肤温度、体温的变化。外用药物每天更换1次,敷药前给以温水轻擦皮肤后再敷。如果发现皮肤发红或者起皮疹,及时停用药物外敷,并给予抗过敏膏药外擦。
5.5 手术护理 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入院后手术前仍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腹股沟术区皮肤保护和清洁。由于术后多数患者都采取留置导管,用于溶栓治疗,重点观察穿刺点皮肤出血或者渗血的表现,包括全身皮肤和巩膜、粘膜有没有充血和出血的表现;术后患者手术侧肢体制动,观测双侧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当导管拔出后患肢采用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护理。
5.6 肢体功能锻炼 治疗10~14 d后,主要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踝关节屈伸活动,20~30次 /每组,每天锻炼2~3组。指导小腿肌群的静力锻炼、大腿肌群的静力锻炼,每天锻炼2~3组。治疗20 d~1个月后,指导患者进行“马步功”的锻炼,恢复静脉瓣膜功能。指导患者使用弹力绷带和弹力袜,由远端向近端缠绕。站立和活动时缠绕,平卧休息后取下,减少远端的静脉瘀血,减轻患肢的肿胀。
5.7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仍然需穿弹力袜6个月以上;坚持小腿肌群和股四头肌锻炼;坚持马步功锻炼。无滤器植入患者,口服华法林6~12个月;有滤器植入患者需长期服用华法林。口服华法林时定期复查PT和INR。叮嘱患者若有出血倾向应立即返回医院就诊,戒烟、限酒,清淡低脂低盐饮食。记录患者联系方式,以便随访。
通过对60例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到综合治疗和悉心护理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郑玉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185.
(收稿日期: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