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学校以往的校本教研活动,由学校教科研室和教导处在学期初制订计划,下发到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带领各教研组教师执行。学期结束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报告,教科研室和教导处检查评估。这样,校本教研活动往往成了教研组长的独角戏,其他教师成了听众,观众,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发展成了形式。促进教师学科知识专业发展,校本教研要从组织上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有机适应型组织,是由多种专业人员组成的、聚焦于问题解决的、灵活多变的临时性系统。从组织结构方面看,它具有临时性,主要由项目小组构成,工作人员的权力和责任会根据情境和任务随时变化,因此其适应性极强,可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问题;从运转发生方面看,它是围绕着有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开展工作的;从人际关系方面看,它强调组织成员的彼此信任;从管理评价方面看,它强调根据技能和专业训练进行横向的评价。
一年来,我们学校以有机适应型组织为基本组织形式,改革校本教研,促进教师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发展,效果显著。
薛法根老师在《专业的尊严》中写道:“拥有非教育工作者所有的知识方法技术与能力,才能准确地答疑解难,从面找回失落的专业尊严。”做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较高水平的阅读写作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能力,及相关教育教育学知识等。
一、确定问题
学校教科研室和教导处组织一至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自身语文学科知识水平,梳理出每位老师急待解决发展的问题,再由教科研室和教导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搜集,归类,整理,集中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对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最后确定语文教师学科知识专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有关小学语文新课标的问题,有关写作知识的问题,有关文学鉴赏的问题,有关汉字研究与教学的问题。每一类的问题做到表述清晰,目标明确。如有关语文新课标,探讨“语文的性质和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的问题;有关写作知识,探讨“怎样写好文章和进行作文教学”的问题;有关文学欣赏,探讨“文学欣赏的方法与过程”的问题;有关汉字,探讨“汉字的研究与教学”的问题。
二、构建项目组
确定了教研问题,也就确定了研究项目。根据确定的四个类型的问题组建四个研究项目组。由学校教导处、科研室打破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织,组织全体语文教师,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专业水平和实际需要自由选择参加项目组进行教研活动。由学校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任项目组组长。在这里他们是学科知识的专家,带头人,对小组工作起着组织,指导的作用。各成员目标和项目组的目标完全一致。如低年级的汉字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一二三年级,大量的集中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大量的错别字,写字不规范等问题急待解决。低年级老师根据需要进入“汉字的研究与教学”项目组的较多。而高年级急待解决的是“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问题”也就是“写作与文学欣赏的问题”,所以高年级的老师进入写作和文学欣赏小组的较多,而中年级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水平四个小组均有参加。项目组始终是围绕问题展开工作,这些问题不是出自学校领导的主观臆断,而是组织成员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共同提炼确定的,组织是教师们自由选择参与的。因此,能够激发成员的研究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组织教研
项目组建成之后,由组长组织成员分“阅读,研讨,分享,总结”四步走,进行教研活动。
1.阅读。探讨解决学科知识问题,首先要阅读有关方面的专业书籍,以获得专业的,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各项目组由组员推荐,组织筛选,请教育学院和市教研室的有关专家参与意见,最后四个小组确定各自必读专业书目如下:
项目组 必读专业书目
新课标小组 王丽鹃著,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长风主编的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解读与教学案例设计:小学语文 A—2》
写作知识小组 叶圣陶著,中华书局出版的《怎样写作》《语文随笔》,夏丏尊著,中华书局出版的《文章的章法》,张家辉主编的《用右脑写作》
文学欣赏小组 肖志刚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欣赏》,王先霈,王耀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欣赏导引》、《人间词话》、《诗品》
汉字的研究与教学小组 许慎的《说文解字》,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语林趣话》、左安民著、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细说汉字》
各项目组成员按照小组计划,进行自主阅读。小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阅读计划,根据小组计划,要对阅读的时间分配,阅读进度,阅读笔记,阅读心得做具体明确的规定。通过网上QQ群共享公布,小组成员之间自主互助,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互相启发。这样定向的专业书籍的阅读有自由的时间,有自主的空间,同时又受小组整体计划的引导,使阅读更深入,使教师获得的学科知识更系统,阅读效率更高,有效地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发展。
2.研讨。对于专业书籍的阅读,每读完一个章节,一本书,项目组提倡成员针对阅读中存在的困惑,各人的见解进行讨论。网络强大的交互性,让这种讨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QQ群里每天都有成员发布阅读中的困惑,总有成员在这里答疑解难,还有成员请来了校外的同行来谈感受。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学科专业知识,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
3.分享。将专业书籍阅读中的所得运用于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最终目的。因此每个项目组都开设有“实验田”栏目,他们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所得,结合教学,运用于教学的实际例子,在这里发布,和组员们分享。如汉字研究小组的赵老师在他的“实验田”里这样写道:学生书写汉字的错误可谓种类繁多,花样各异。但归结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理解字义。如“沧海”学生会写出“苍海”,实际上“沧”字是个形声字,左边的三点水是形旁,它表明这个字的本义和水有关;右边的“仓”是表示读音的声旁。《说文解字》说:“沧,寒也。”这是这个字的本义。文章《两小儿辩日》中说:“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意思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凉嗖嗖的;等到中午,就像把手伸进了热水里一样。这里的“汤”是热水,“沧”就是冷的意思。深绿色的水也叫“沧”,水字旁的“沧”用来形容大海,所以叫“沧海”。草字头的“苍”是用来形容天空或周围环境的,所以叫“苍茫”。我在教“苍”和“沧”的时候,把这些内容讲清楚了,学生再也没有写错过。
4.总结:经过专业书籍的定向阅读,研讨,对阅读知识的运用分享这一过程之后,成员对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要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形成最终的成果,推广运用于实际教学,从而促进了教师学科知识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这种校本教研模式,从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由教师自主选择,自由结合,激发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自觉阅读。小组目标和成员目标一致,成员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亲密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有机适应型组织,是由多种专业人员组成的、聚焦于问题解决的、灵活多变的临时性系统。从组织结构方面看,它具有临时性,主要由项目小组构成,工作人员的权力和责任会根据情境和任务随时变化,因此其适应性极强,可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问题;从运转发生方面看,它是围绕着有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开展工作的;从人际关系方面看,它强调组织成员的彼此信任;从管理评价方面看,它强调根据技能和专业训练进行横向的评价。
一年来,我们学校以有机适应型组织为基本组织形式,改革校本教研,促进教师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发展,效果显著。
薛法根老师在《专业的尊严》中写道:“拥有非教育工作者所有的知识方法技术与能力,才能准确地答疑解难,从面找回失落的专业尊严。”做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较高水平的阅读写作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能力,及相关教育教育学知识等。
一、确定问题
学校教科研室和教导处组织一至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自身语文学科知识水平,梳理出每位老师急待解决发展的问题,再由教科研室和教导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搜集,归类,整理,集中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对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最后确定语文教师学科知识专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有关小学语文新课标的问题,有关写作知识的问题,有关文学鉴赏的问题,有关汉字研究与教学的问题。每一类的问题做到表述清晰,目标明确。如有关语文新课标,探讨“语文的性质和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的问题;有关写作知识,探讨“怎样写好文章和进行作文教学”的问题;有关文学欣赏,探讨“文学欣赏的方法与过程”的问题;有关汉字,探讨“汉字的研究与教学”的问题。
二、构建项目组
确定了教研问题,也就确定了研究项目。根据确定的四个类型的问题组建四个研究项目组。由学校教导处、科研室打破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织,组织全体语文教师,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专业水平和实际需要自由选择参加项目组进行教研活动。由学校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任项目组组长。在这里他们是学科知识的专家,带头人,对小组工作起着组织,指导的作用。各成员目标和项目组的目标完全一致。如低年级的汉字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一二三年级,大量的集中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大量的错别字,写字不规范等问题急待解决。低年级老师根据需要进入“汉字的研究与教学”项目组的较多。而高年级急待解决的是“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问题”也就是“写作与文学欣赏的问题”,所以高年级的老师进入写作和文学欣赏小组的较多,而中年级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水平四个小组均有参加。项目组始终是围绕问题展开工作,这些问题不是出自学校领导的主观臆断,而是组织成员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共同提炼确定的,组织是教师们自由选择参与的。因此,能够激发成员的研究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组织教研
项目组建成之后,由组长组织成员分“阅读,研讨,分享,总结”四步走,进行教研活动。
1.阅读。探讨解决学科知识问题,首先要阅读有关方面的专业书籍,以获得专业的,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各项目组由组员推荐,组织筛选,请教育学院和市教研室的有关专家参与意见,最后四个小组确定各自必读专业书目如下:
项目组 必读专业书目
新课标小组 王丽鹃著,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长风主编的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解读与教学案例设计:小学语文 A—2》
写作知识小组 叶圣陶著,中华书局出版的《怎样写作》《语文随笔》,夏丏尊著,中华书局出版的《文章的章法》,张家辉主编的《用右脑写作》
文学欣赏小组 肖志刚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欣赏》,王先霈,王耀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欣赏导引》、《人间词话》、《诗品》
汉字的研究与教学小组 许慎的《说文解字》,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语林趣话》、左安民著、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细说汉字》
各项目组成员按照小组计划,进行自主阅读。小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阅读计划,根据小组计划,要对阅读的时间分配,阅读进度,阅读笔记,阅读心得做具体明确的规定。通过网上QQ群共享公布,小组成员之间自主互助,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互相启发。这样定向的专业书籍的阅读有自由的时间,有自主的空间,同时又受小组整体计划的引导,使阅读更深入,使教师获得的学科知识更系统,阅读效率更高,有效地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发展。
2.研讨。对于专业书籍的阅读,每读完一个章节,一本书,项目组提倡成员针对阅读中存在的困惑,各人的见解进行讨论。网络强大的交互性,让这种讨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QQ群里每天都有成员发布阅读中的困惑,总有成员在这里答疑解难,还有成员请来了校外的同行来谈感受。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学科专业知识,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
3.分享。将专业书籍阅读中的所得运用于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最终目的。因此每个项目组都开设有“实验田”栏目,他们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所得,结合教学,运用于教学的实际例子,在这里发布,和组员们分享。如汉字研究小组的赵老师在他的“实验田”里这样写道:学生书写汉字的错误可谓种类繁多,花样各异。但归结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理解字义。如“沧海”学生会写出“苍海”,实际上“沧”字是个形声字,左边的三点水是形旁,它表明这个字的本义和水有关;右边的“仓”是表示读音的声旁。《说文解字》说:“沧,寒也。”这是这个字的本义。文章《两小儿辩日》中说:“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意思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凉嗖嗖的;等到中午,就像把手伸进了热水里一样。这里的“汤”是热水,“沧”就是冷的意思。深绿色的水也叫“沧”,水字旁的“沧”用来形容大海,所以叫“沧海”。草字头的“苍”是用来形容天空或周围环境的,所以叫“苍茫”。我在教“苍”和“沧”的时候,把这些内容讲清楚了,学生再也没有写错过。
4.总结:经过专业书籍的定向阅读,研讨,对阅读知识的运用分享这一过程之后,成员对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要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形成最终的成果,推广运用于实际教学,从而促进了教师学科知识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这种校本教研模式,从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由教师自主选择,自由结合,激发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自觉阅读。小组目标和成员目标一致,成员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亲密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