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我们提倡多喝白开水。但作文,我们反对寫成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人是感情的动物,文学更是情感的百花园,所以高中生的作文中,一定要藏进作者的情感。世间惟有情难画,藏情不外三手法。
叙述中见真情
苏州园林的入口处通常都用屏风挡着,目的就是不让游客一眼望尽园中景致。记叙文藏起情感的目的也正在此。好的记叙文即使不着一句抒情之语,却也能让读者觉得似有一股暗流在文中涌动。
说到藏情于叙,最经典的文例就是朱自清尽人皆知的《背影》。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抒情,朱自清只是向我们推出了作为一个父亲可能都会做的几个常见的生活动作: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事件很简单,就是父亲送别“我”时为我穿过铁道去买橘子,但是为何读起来感人至深呢?朱自清在平实的叙述中蕴涵着深情。千言万语,抵不上一个实际行动。同学们应当记住这个道理。我们在选取好素材后,下一步就是如何使用素材,要达到“情”“景”交融,语言的功力也很重要,要将精力放在对素材的叙述上,放在细节的描写上,描写的功夫到家了,情感自然就蕴含其中。
托情于景、物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感情的火山爆发了,不可遏止,但赤裸裸地表露出来又太直白,希望它能使读者回味无穷,于是就把它藏于山水草木之中,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借物传情就是这样一种极为精妙的立意方式。它可以通过对“物”的精心描写,有力地表达心中蓄积的情感。情感表达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回味悠长。
从古至今,借物抒情的名篇佳作数不胜数,如《白杨礼赞》《井冈翠竹》《项脊轩记》等文章都可以算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之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在作家们的笔下都能变得情意绵绵,一朵花、一棵树、一件衣、一支笔、一杯茶、一壶水都能寄托人们的情怀。
这“景”或“物”是找到了,这“情”该如何“寄”呢?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写作片段:
母亲并不喜欢喝茶,然而有一天,她却买回了一只茶壶,这壶是我渴求了许久的那种。母亲告诉我,壶不必洗,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是珍贵的壶。我纳闷:母亲怎么也懂茶道?此后,我每天深夜苦读,灯影下有我,也有母亲买回的壶。说也奇怪,每次喝上一口,便能使我清醒起来,得到解题的门路和灵感,像有一种力量,源源不断地从壶口里流出,一直流进我的口里、心里。然而,壶里的茶凉得快,功课做得投入了,便不自觉地喝着冰凉的茶,有一次被母亲发现了,她便再也不能安睡。以后,每至深夜,母亲便默默地坐在我的面前,默默地为我斟上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有时,偶尔抬头,总能瞅见茶嘴上扬着的丝丝热气,还有热气后面母亲那满含企盼与慈爱的双眼。
这位同学围绕“茶壶”详细描写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关爱的深切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通过一只小小的茶壶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想想看,这种借物传情的手法是不是比那种直接的抒情更有情致呢?这种方法也就是所谓的“隔山打牛”,当你要表达情感时,不要直白地直抒胸臆:“啊,妈妈,你是多么关怀我啊,我是多么爱你啊!”这样显得有些幼稚,中国人的情感比较内敛,不会很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同学们应该对此是有体会的,因而在写作时,借景借物抒情是很重要也是要常用的描写方式,我们在对素材进行加工时应该多用此种方法。
说理也是说情
议论文,虽是说理论辩,但也应当带着情感去讨论。理中含情,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和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林觉民的《与妻书》就可谓情理交融: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
烈士将对爱妻之深情藏于“勇于就死”之理中,催人泪下。这类议论文的情理交融,说理要到位,让人信服,赋予其中的感情才能真实、充沛。林觉民的《与妻书》中对妻子说明了他是为国捐躯,是为大义献身,虽心中不忍,也只能放下儿女情长,读之让人崇敬、伤怀。正是因为“理”之大义,所以我们更能感受到“情”之深厚。
再如这篇作文《不为羁绊,向上攀登》中写道:
一个成功的人,不为辉煌成就所羁绊,他才能够更上一层楼,高人一筹。李娜,第一个获得网球大满贯冠军的亚洲人,用她的努力极大地推动了网球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发展。李娜在2010年荣获法网冠军后没有沉溺于当时的辉煌之中,并不认为一个大满贯足以使人名垂青史。相反,她更加努力更加执着。李娜虽贵为大满贯冠军,但她的训练量却与比她小10岁的年轻选手差不多。烈日当空,她冒着被灼伤的危险也要参加训练,这才换来新科澳网冠军的美誉。可见李娜是不被辉煌羁绊的,她跳出荣誉的牢笼,追求更伟大的自我,才得以成就一世美名。倘若她躺在法网冠军的功劳簿上享受或者选择急流勇退,那么她的人生或许会黯淡一些吧。
这段文字分析到位,理性十足,将李娜的事迹进行正反对比,很好地切合了中心论点“不为羁绊,向上攀登”,说服力相当强。
让素材“情”“景”交融,需要思路,也需要技法,同学们多加以借鉴,多加以运用,熟练掌握后能使文章更加圆融通畅,文采飞扬。
叙述中见真情
苏州园林的入口处通常都用屏风挡着,目的就是不让游客一眼望尽园中景致。记叙文藏起情感的目的也正在此。好的记叙文即使不着一句抒情之语,却也能让读者觉得似有一股暗流在文中涌动。
说到藏情于叙,最经典的文例就是朱自清尽人皆知的《背影》。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抒情,朱自清只是向我们推出了作为一个父亲可能都会做的几个常见的生活动作: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事件很简单,就是父亲送别“我”时为我穿过铁道去买橘子,但是为何读起来感人至深呢?朱自清在平实的叙述中蕴涵着深情。千言万语,抵不上一个实际行动。同学们应当记住这个道理。我们在选取好素材后,下一步就是如何使用素材,要达到“情”“景”交融,语言的功力也很重要,要将精力放在对素材的叙述上,放在细节的描写上,描写的功夫到家了,情感自然就蕴含其中。
托情于景、物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感情的火山爆发了,不可遏止,但赤裸裸地表露出来又太直白,希望它能使读者回味无穷,于是就把它藏于山水草木之中,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借物传情就是这样一种极为精妙的立意方式。它可以通过对“物”的精心描写,有力地表达心中蓄积的情感。情感表达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回味悠长。
从古至今,借物抒情的名篇佳作数不胜数,如《白杨礼赞》《井冈翠竹》《项脊轩记》等文章都可以算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之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在作家们的笔下都能变得情意绵绵,一朵花、一棵树、一件衣、一支笔、一杯茶、一壶水都能寄托人们的情怀。
这“景”或“物”是找到了,这“情”该如何“寄”呢?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写作片段:
母亲并不喜欢喝茶,然而有一天,她却买回了一只茶壶,这壶是我渴求了许久的那种。母亲告诉我,壶不必洗,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是珍贵的壶。我纳闷:母亲怎么也懂茶道?此后,我每天深夜苦读,灯影下有我,也有母亲买回的壶。说也奇怪,每次喝上一口,便能使我清醒起来,得到解题的门路和灵感,像有一种力量,源源不断地从壶口里流出,一直流进我的口里、心里。然而,壶里的茶凉得快,功课做得投入了,便不自觉地喝着冰凉的茶,有一次被母亲发现了,她便再也不能安睡。以后,每至深夜,母亲便默默地坐在我的面前,默默地为我斟上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有时,偶尔抬头,总能瞅见茶嘴上扬着的丝丝热气,还有热气后面母亲那满含企盼与慈爱的双眼。
这位同学围绕“茶壶”详细描写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关爱的深切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通过一只小小的茶壶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想想看,这种借物传情的手法是不是比那种直接的抒情更有情致呢?这种方法也就是所谓的“隔山打牛”,当你要表达情感时,不要直白地直抒胸臆:“啊,妈妈,你是多么关怀我啊,我是多么爱你啊!”这样显得有些幼稚,中国人的情感比较内敛,不会很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同学们应该对此是有体会的,因而在写作时,借景借物抒情是很重要也是要常用的描写方式,我们在对素材进行加工时应该多用此种方法。
说理也是说情
议论文,虽是说理论辩,但也应当带着情感去讨论。理中含情,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和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林觉民的《与妻书》就可谓情理交融: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
烈士将对爱妻之深情藏于“勇于就死”之理中,催人泪下。这类议论文的情理交融,说理要到位,让人信服,赋予其中的感情才能真实、充沛。林觉民的《与妻书》中对妻子说明了他是为国捐躯,是为大义献身,虽心中不忍,也只能放下儿女情长,读之让人崇敬、伤怀。正是因为“理”之大义,所以我们更能感受到“情”之深厚。
再如这篇作文《不为羁绊,向上攀登》中写道:
一个成功的人,不为辉煌成就所羁绊,他才能够更上一层楼,高人一筹。李娜,第一个获得网球大满贯冠军的亚洲人,用她的努力极大地推动了网球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发展。李娜在2010年荣获法网冠军后没有沉溺于当时的辉煌之中,并不认为一个大满贯足以使人名垂青史。相反,她更加努力更加执着。李娜虽贵为大满贯冠军,但她的训练量却与比她小10岁的年轻选手差不多。烈日当空,她冒着被灼伤的危险也要参加训练,这才换来新科澳网冠军的美誉。可见李娜是不被辉煌羁绊的,她跳出荣誉的牢笼,追求更伟大的自我,才得以成就一世美名。倘若她躺在法网冠军的功劳簿上享受或者选择急流勇退,那么她的人生或许会黯淡一些吧。
这段文字分析到位,理性十足,将李娜的事迹进行正反对比,很好地切合了中心论点“不为羁绊,向上攀登”,说服力相当强。
让素材“情”“景”交融,需要思路,也需要技法,同学们多加以借鉴,多加以运用,熟练掌握后能使文章更加圆融通畅,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