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与教师沟通和交流,课堂活跃度较低,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产生质疑,保持学生在语文课上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法研讨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今后初高中的语文学习起着关键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理念,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一)学习兴趣方面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语文学习兴趣,才会主动探究语文知识。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从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语文学科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令人向往的魅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现国学知识在青少年间的有效传承。
(二)学习能力方面
小学生还没有具备独立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学生不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将会使问题越积越多,最后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要通过进一步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提升自身的思维深度,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影响深远,是实现终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三)课堂教学方面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凸出学生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课堂提问环节一分为二,一方面是教师提问,一方面是学生自主提问。通过学生的自主提问,教师给予适当引导,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创设和谐、轻松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身心将得到放松,促使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语文知识学习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小学生被动听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容易出现小学生被动听课的现象。被动听課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主动思考,不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出现只听不问、有问无答的现象。
(二)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习惯听教师讲,教师讲到的地方就听,讲不到的地方自己也不主动去探索。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构建和谐提问环境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并且结合实际生活,构建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多种感官,从情境中找到熟悉感,生成探索欲,进而提出问题。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灵活引导,用“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能想到什么”“你能通过这个方法解决哪些问题”之类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行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不能否认的一个问题是,处在人格塑造时期的小学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他们十分单纯、天真,对语言较为敏感,很有可能因为教师不恰当的言语或者无意的评价,从此以后都不再提问,恐于质疑。因此,在课堂提问和讨论环节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在课下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谐相处,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敢于思考,敢于质疑。只有教师给予学生和蔼可亲的态度,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学生才会敢发问,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要注意的是,语文学科具有灵活性,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在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观点时,教师应该认真思考、认真对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鼓励学生提问,不计较对错,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可以抓住机会进行交流,深层次地引导学生探索,形成知识的迁移,强化问题意识的培养效果。
(二)善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引导质疑
教师应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可以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趣味教学,为学生准备精美的PPT进行讲解,或者利用图片、播放相应的视频来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提起学习兴趣。
(三)、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主动养成问题意识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率先做出问问题的示范,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问与答的过程,为学生树立一个喜欢问问题、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榜样,这样学生会慢慢向榜样看齐,在课堂上积极地向教师提出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学的合作,并且在合作中扩散学生的问题思维。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自控能力较差,但是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问题讨论和思想碰撞,并且在合作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彼此的毛病和缺点,解决自我评价能力较差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将问题思维扩散到自己和周围的同学身上。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能够更为积极与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率等。对此,可通过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强化学生问题储备,以及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等诸多途径,来落实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为小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做好扎实铺垫。
参考文献
[1]陈怀亮.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以问题意识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新课程(上),2019(12):20.
[2]高旭升.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19(34):127.
[3]单金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和培养[J].天津教育,2019(30):73-74.
[4]傅华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策略[J].亚太教育,2019(05):16.
[5]唐致元.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探析[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8):11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法研讨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今后初高中的语文学习起着关键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理念,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一)学习兴趣方面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语文学习兴趣,才会主动探究语文知识。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从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语文学科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令人向往的魅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现国学知识在青少年间的有效传承。
(二)学习能力方面
小学生还没有具备独立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学生不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将会使问题越积越多,最后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要通过进一步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提升自身的思维深度,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影响深远,是实现终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三)课堂教学方面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凸出学生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课堂提问环节一分为二,一方面是教师提问,一方面是学生自主提问。通过学生的自主提问,教师给予适当引导,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创设和谐、轻松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身心将得到放松,促使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语文知识学习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小学生被动听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容易出现小学生被动听课的现象。被动听課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主动思考,不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出现只听不问、有问无答的现象。
(二)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习惯听教师讲,教师讲到的地方就听,讲不到的地方自己也不主动去探索。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构建和谐提问环境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并且结合实际生活,构建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多种感官,从情境中找到熟悉感,生成探索欲,进而提出问题。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灵活引导,用“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能想到什么”“你能通过这个方法解决哪些问题”之类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行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不能否认的一个问题是,处在人格塑造时期的小学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他们十分单纯、天真,对语言较为敏感,很有可能因为教师不恰当的言语或者无意的评价,从此以后都不再提问,恐于质疑。因此,在课堂提问和讨论环节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在课下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谐相处,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敢于思考,敢于质疑。只有教师给予学生和蔼可亲的态度,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学生才会敢发问,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要注意的是,语文学科具有灵活性,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在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观点时,教师应该认真思考、认真对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鼓励学生提问,不计较对错,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可以抓住机会进行交流,深层次地引导学生探索,形成知识的迁移,强化问题意识的培养效果。
(二)善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引导质疑
教师应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可以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趣味教学,为学生准备精美的PPT进行讲解,或者利用图片、播放相应的视频来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提起学习兴趣。
(三)、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主动养成问题意识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率先做出问问题的示范,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问与答的过程,为学生树立一个喜欢问问题、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榜样,这样学生会慢慢向榜样看齐,在课堂上积极地向教师提出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学的合作,并且在合作中扩散学生的问题思维。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自控能力较差,但是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问题讨论和思想碰撞,并且在合作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彼此的毛病和缺点,解决自我评价能力较差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将问题思维扩散到自己和周围的同学身上。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能够更为积极与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率等。对此,可通过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强化学生问题储备,以及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等诸多途径,来落实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为小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做好扎实铺垫。
参考文献
[1]陈怀亮.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以问题意识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新课程(上),2019(12):20.
[2]高旭升.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19(34):127.
[3]单金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和培养[J].天津教育,2019(30):73-74.
[4]傅华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策略[J].亚太教育,2019(05):16.
[5]唐致元.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探析[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