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乃珊:当代海派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代表作有《蓝屋》、《穷街》等,并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近年关注老上海文化的研究和纪实,为多家传媒撰写专栏。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学基金会理事。
现今餐后打包,已成习俗,如若剩余一大桌菜扬长而去,反遭人白眼:“乱摆谱”“不环保”。
其实上海人早有这种食物回收意识,否则觉得太罪过。早几十年外出就餐,餐厅无打包服务,就餐时就带上一饭盒、广口杯之类,请客的主人家还会带上钢精锅子,又得掩掩遮遮,怕客人见了不好意思——人家不敢吃呢!但事实是上席后汤汤水水总会剩下一大半,不带走太浪费了。
一、英国食物回收日惠2.9万人
说到食物回收,是低碳生活很重要一个方面。其实食物回收不仅体现在餐桌上,其牵涉面可以很广。最早正式打出食物回收(Fare Share)计划的是英国,成立于1994年。该计划从各地食物供应商那里收集供应过剩、包装不符标准及即将过期并预料在这期间不一定会销得出,且肯定没有变质的食品,转送至全国12个地点逾530个受惠慈善团体,再由团体为露宿者、孤儿院、孤老院及低收入者提供热餐。至今,每天受惠人数达2.9万人。
此举主要是为社会弱势群体供应现煮热餐,热餐供应吸引弱势社群成员聚集在慈善团体机构,让他们互相间可有交流沟通互勉互励的机会。
二、港慈善团体“食德好”
推出十元六菜扶贫餐
去年5月开办的位于九龙太合的“食德好”职工盟培训中心是全港首个推行食物回收计划的慈善公益团体。
该机构每天派员去菜市场或食物供应商收集即将过期或因包装不合要求而滞销及卖剩的新鲜食物。广东人爱吃新鲜蔬菜,一般街市收档前摊主为求脱销,总会低价将卖剩的鱼蛋蔬菜出售,再脱不了手,就扔了(可能香港天气太潮热的原因),次日再进新鲜的货。这些食物收集后经过严格分类仔细筛选,入冰箱次日再煮成新鲜热菜,每日为60名低收入者提供收费仅十元的六菜一汤午餐。拣剩的食材再分送到流浪动物收容所,实在不能再用的才入桶送往有机堆肥,真正的物尽其用!
“食物回收”远不仅限于菜市,超市、杂货铺、水果店甚至西饼店都为回收对象。香港西饼店下午五点起全部打七折,再销不完,到晚上七八点,就全部扫入垃圾袋扔了。食物回收人员就会在六点前说服店老板捐赠给慈善机构,再送往相关养老院或有关慈善机构,还赶得上作他们晚餐的饭后甜品。
其实“食物回收计划”受惠的不仅是弱势人群及获发食物的慈善团体,也制造了一批就业机会。他们多为低学历中年人,从事这项富有爱心的工作,既令他们得心应手,也因同病相怜而倾入更大的工作热忱:同是天涯沦落人嘛!众多捐出剩余食物的商家既做了好事,也省却了每天清理倾倒的麻烦。特别超市,经常要为过期食品销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如今一些超市(包括西饼店及一些商家)与食物回收计划团体有长期合作关系。香港环保局副局长潘洁表示,食物回收计划有助减轻香港的固体废物处置。因为现今每日送往三个堆填处的厨余已近3000吨,这将造成堆填区四五年内便会填满!食物回收计划还可监督超市必须将过期食品送至专门地销毁,这是一项十分庞大而繁琐的工作。有的超市老板嫌麻烦,就随便将其丢弃,容易被不法之徒拿去更换过期日期倒卖,坑害大众健康。
三、“食德好”计划迄今
令1.4万人受惠
“食德好”计划受惠对象多为低收入居民,起先担心这是收来的“垃圾食物”,怕吃了不健康,但凡尝过都赞不绝口。
其实食物回收并非残菜剩饭,食材都经认真筛选,其中有35%因不宜食用而转送至有机农场做堆肥。
因为每日回收的食物无法预计,所以工作人员要到每晚8时后才能定下翌日餐单,还得花心思搭配。例如水果店里多收了杨桃一下吃不完,就做成杨桃酱作饭后甜品,哈密瓜多了就切好撒些许盐,次日做餐后水果。
初时来“食德好”计划吃十元六菜一汤套餐的低收入者爱面子,觉得没有尊严,好像来讨残菜剩饭。工作人员就鼓励他们:“你们也是施予者,为减少固体废物污染出一份力,也在参与低碳生活。”计划至今,已有逾1.4万人次受惠。
四、“四朵金花”不辞劳苦
被称“美女厨房”
前文已述,食物回收的工作量十分大,全靠义工去各街市收菜。初时有些菜档老板以为他们收了菜再做转售,也有因义工们操作不熟稔而将收在箩筐里的菜倒泻一地弄得马路上交通堵塞……一些义工觉得自己犹如“捡垃圾”的,除了狼狈,还得面对歧视和羞辱,工作量又大,回到中心后还要筛选分类和设计菜单,十分辛苦。特别中心四名五十开外的中年低学历妇女,她们是受薪的,初时是为解决失业有点收入进中心的,十分不适应这份工作。晚上忙完归类筛选后已至午夜,次日早上9时还要来上班准备午餐。时日久了她们与周边菜市卖蔬果摊档的都建立友好关系,连猪肉摊主都会主动把肉骨头油氽猪皮给她们,并为“食德好”这四位常驻的中年妇女起名“四朵金花”。而常在附近的拾荒婆更称她们为“美女厨房”,因她们心好,常常免了拾荒婆的饭钱。她们认为,拾荒婆也在帮助清洁城市,协助低碳生活的推广,城市如果没有她们拾荒,资源的巡回使用及物尽其用的推广受相当影响。她们也在为环保出力。
香港人虽然饱受金融危机之累,但一众小百姓仍尽其微力为社会送温暖,这就是香港为什么能在短短60年间腾空飞跃而成公认的发达地区。这就是香港精神。
现今餐后打包,已成习俗,如若剩余一大桌菜扬长而去,反遭人白眼:“乱摆谱”“不环保”。
其实上海人早有这种食物回收意识,否则觉得太罪过。早几十年外出就餐,餐厅无打包服务,就餐时就带上一饭盒、广口杯之类,请客的主人家还会带上钢精锅子,又得掩掩遮遮,怕客人见了不好意思——人家不敢吃呢!但事实是上席后汤汤水水总会剩下一大半,不带走太浪费了。
一、英国食物回收日惠2.9万人
说到食物回收,是低碳生活很重要一个方面。其实食物回收不仅体现在餐桌上,其牵涉面可以很广。最早正式打出食物回收(Fare Share)计划的是英国,成立于1994年。该计划从各地食物供应商那里收集供应过剩、包装不符标准及即将过期并预料在这期间不一定会销得出,且肯定没有变质的食品,转送至全国12个地点逾530个受惠慈善团体,再由团体为露宿者、孤儿院、孤老院及低收入者提供热餐。至今,每天受惠人数达2.9万人。
此举主要是为社会弱势群体供应现煮热餐,热餐供应吸引弱势社群成员聚集在慈善团体机构,让他们互相间可有交流沟通互勉互励的机会。
二、港慈善团体“食德好”
推出十元六菜扶贫餐
去年5月开办的位于九龙太合的“食德好”职工盟培训中心是全港首个推行食物回收计划的慈善公益团体。
该机构每天派员去菜市场或食物供应商收集即将过期或因包装不合要求而滞销及卖剩的新鲜食物。广东人爱吃新鲜蔬菜,一般街市收档前摊主为求脱销,总会低价将卖剩的鱼蛋蔬菜出售,再脱不了手,就扔了(可能香港天气太潮热的原因),次日再进新鲜的货。这些食物收集后经过严格分类仔细筛选,入冰箱次日再煮成新鲜热菜,每日为60名低收入者提供收费仅十元的六菜一汤午餐。拣剩的食材再分送到流浪动物收容所,实在不能再用的才入桶送往有机堆肥,真正的物尽其用!
“食物回收”远不仅限于菜市,超市、杂货铺、水果店甚至西饼店都为回收对象。香港西饼店下午五点起全部打七折,再销不完,到晚上七八点,就全部扫入垃圾袋扔了。食物回收人员就会在六点前说服店老板捐赠给慈善机构,再送往相关养老院或有关慈善机构,还赶得上作他们晚餐的饭后甜品。
其实“食物回收计划”受惠的不仅是弱势人群及获发食物的慈善团体,也制造了一批就业机会。他们多为低学历中年人,从事这项富有爱心的工作,既令他们得心应手,也因同病相怜而倾入更大的工作热忱:同是天涯沦落人嘛!众多捐出剩余食物的商家既做了好事,也省却了每天清理倾倒的麻烦。特别超市,经常要为过期食品销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如今一些超市(包括西饼店及一些商家)与食物回收计划团体有长期合作关系。香港环保局副局长潘洁表示,食物回收计划有助减轻香港的固体废物处置。因为现今每日送往三个堆填处的厨余已近3000吨,这将造成堆填区四五年内便会填满!食物回收计划还可监督超市必须将过期食品送至专门地销毁,这是一项十分庞大而繁琐的工作。有的超市老板嫌麻烦,就随便将其丢弃,容易被不法之徒拿去更换过期日期倒卖,坑害大众健康。
三、“食德好”计划迄今
令1.4万人受惠
“食德好”计划受惠对象多为低收入居民,起先担心这是收来的“垃圾食物”,怕吃了不健康,但凡尝过都赞不绝口。
其实食物回收并非残菜剩饭,食材都经认真筛选,其中有35%因不宜食用而转送至有机农场做堆肥。
因为每日回收的食物无法预计,所以工作人员要到每晚8时后才能定下翌日餐单,还得花心思搭配。例如水果店里多收了杨桃一下吃不完,就做成杨桃酱作饭后甜品,哈密瓜多了就切好撒些许盐,次日做餐后水果。
初时来“食德好”计划吃十元六菜一汤套餐的低收入者爱面子,觉得没有尊严,好像来讨残菜剩饭。工作人员就鼓励他们:“你们也是施予者,为减少固体废物污染出一份力,也在参与低碳生活。”计划至今,已有逾1.4万人次受惠。
四、“四朵金花”不辞劳苦
被称“美女厨房”
前文已述,食物回收的工作量十分大,全靠义工去各街市收菜。初时有些菜档老板以为他们收了菜再做转售,也有因义工们操作不熟稔而将收在箩筐里的菜倒泻一地弄得马路上交通堵塞……一些义工觉得自己犹如“捡垃圾”的,除了狼狈,还得面对歧视和羞辱,工作量又大,回到中心后还要筛选分类和设计菜单,十分辛苦。特别中心四名五十开外的中年低学历妇女,她们是受薪的,初时是为解决失业有点收入进中心的,十分不适应这份工作。晚上忙完归类筛选后已至午夜,次日早上9时还要来上班准备午餐。时日久了她们与周边菜市卖蔬果摊档的都建立友好关系,连猪肉摊主都会主动把肉骨头油氽猪皮给她们,并为“食德好”这四位常驻的中年妇女起名“四朵金花”。而常在附近的拾荒婆更称她们为“美女厨房”,因她们心好,常常免了拾荒婆的饭钱。她们认为,拾荒婆也在帮助清洁城市,协助低碳生活的推广,城市如果没有她们拾荒,资源的巡回使用及物尽其用的推广受相当影响。她们也在为环保出力。
香港人虽然饱受金融危机之累,但一众小百姓仍尽其微力为社会送温暖,这就是香港为什么能在短短60年间腾空飞跃而成公认的发达地区。这就是香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