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居家的孩子叫小冬,得了一种叫“膝关节骨膜生长停滞”的病,行走困难。
为了治病,小冬的父亲成天带着小冬四处求医。每次父子俩从外地求医回来,小冬的父亲都会到我家来坐坐,跟我聊聊小冬的病情。但我们之间的每一次对话,都让人看不到希望——找了很多医生,经过多次治疗,小冬的病情没有一点好转。
这天,小冬再次求医归来,小冬的父亲像往常一样来我家闲坐,跟我谈小冬的病情,结果又是一次失败的求医经历。
“治这种病是不是没有特别的药物?”我问。
“药物倒是有,好多药店里都能买得到。但医生给小冬开的药吃了不少,就是没效果。”小冬的父亲长叹一声。
“那,应该是医生的问题吧?”我开始怀疑医生的水平——既然药没有问题,自然要怀疑医生,庸医也是有的。
“不会是医生的问题!”小冬的父亲十分肯定地说,“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让小冬吃这种药,诊断都是一样的。”
我们都沉默起来。小冬的病似乎是无法解除的魔咒。
“无论如何,还是得努力去治疗,总归会找到出路吧!”最终我打破了沉默,也算是安慰小冬的父亲。
“只能这样了。”说完,小冬的父亲起身与我告别,看得出他很沮丧,并不抱什么希望。
小冬继续随父亲四处求治。
半年过去了,一天小冬的父亲突然从外地给我打来电话:“老邻居,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小冬的病有治了!”
“是吗?”我为之一振,因为那段时间我一直为小冬担心,“快说说,是什么情况?”我急切地想知道这次小冬的病为什么又有治了。
“噢,就像你猜的那样,吃药没有效,果然是医生的问题。”小冬的父亲向我通报。
“是医生的问题?”我追问。
“是的,是医生的问题。这次找的这个医生,给小冬用的是同样的药,但他对小冬的病情进行了细致诊断,然后针对病情制定了一套用药方案。同样的药,服用的时机和剂量不同,效果是不一样的。”遇到了好医生,看得出小冬的父亲非常激动。
听着小冬父亲的话,我眼前浮现出好医生的形象——好医生给人治病,不只是简单地给人开药,而是会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服药方案,同样的药,在好医生那里,使用量会根据使用效果的变化随时调整,并达到最优。医生就好比战场上的战士,药就像“弹药”,有的医生只是把“弹药”随手一扔,管它什么时候在哪里“爆炸”,管它“爆炸”的效果如何,反正按照治病原理把药给你开了,病没治好也不用负责任。这种医生,很难称得上好医生。而有的医生却不是把“弹药”随手扔出去,会根据“敌情”来确定“投弹”的时机和方位,所以常常药到病除。其实,小冬的病不是不可治,而是因为以住那些医生的药方太笼统。
想到此,我忽然感觉家教和行医有相似之处:医生是治病人的身心之疾,家教是纠正孩子的言行之误。医界有庸医,家里会不会有庸父呢?
我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常常抱怨儿子“特别难教育”,就如医生抱怨“病人难医治”一样。现在想来,并不是儿子特别难教育,而是我的家教方式、方法有偏差,以至于我的教育没有在儿子身上见效。
比如儿子常犯的一种错误是拆坏东西,按说我应该细细诊断儿子每一次拆坏东西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纠正他的行为。但事实上我并没有想办法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儿子,而是一刀切地规定:不论何种原因,拆坏东西一律罚站!
按理来讲,孩子都怕挨罚,儿子应该不敢再拆坏东西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儿子仍常常拆坏东西。现在想想,罚站无法阻止儿子“搞破坏”,原因就在于儿子拆坏东西的动机、目的我没有搞清楚,更没有对症下药,自然也就没有“疗效”。
当“一律罚站”无法纠正儿子拆坏东西的毛病时,我又抱怨儿子天性顽劣,难以教育。现在想想,我又错了,其实儿子很多时候并不是有意要拆坏东西,他只是在探索,在求知,在破解谜题。比如,他拆玩具汽车,就是想看看车里面是什么样子。这种探索式的拆解与发脾气时的有意弄坏东西完全不同,不但不是毛病,还应予以鼓励,一律罚站显然不可取。
记得有本关于家教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些家长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化,会使自己成为一名糟糕的家教者。”不要认为你已经教育过孩子,孩子就应该改正,不改正就是孩子的错,这种简单化的家教意识,会让你成为“糟糕的家教者”。其实,我就曾经是这样的家教者,我称之为“庸父”。
〔编辑:冯士军〕
为了治病,小冬的父亲成天带着小冬四处求医。每次父子俩从外地求医回来,小冬的父亲都会到我家来坐坐,跟我聊聊小冬的病情。但我们之间的每一次对话,都让人看不到希望——找了很多医生,经过多次治疗,小冬的病情没有一点好转。
这天,小冬再次求医归来,小冬的父亲像往常一样来我家闲坐,跟我谈小冬的病情,结果又是一次失败的求医经历。
“治这种病是不是没有特别的药物?”我问。
“药物倒是有,好多药店里都能买得到。但医生给小冬开的药吃了不少,就是没效果。”小冬的父亲长叹一声。
“那,应该是医生的问题吧?”我开始怀疑医生的水平——既然药没有问题,自然要怀疑医生,庸医也是有的。
“不会是医生的问题!”小冬的父亲十分肯定地说,“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让小冬吃这种药,诊断都是一样的。”
我们都沉默起来。小冬的病似乎是无法解除的魔咒。
“无论如何,还是得努力去治疗,总归会找到出路吧!”最终我打破了沉默,也算是安慰小冬的父亲。
“只能这样了。”说完,小冬的父亲起身与我告别,看得出他很沮丧,并不抱什么希望。
小冬继续随父亲四处求治。
半年过去了,一天小冬的父亲突然从外地给我打来电话:“老邻居,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小冬的病有治了!”
“是吗?”我为之一振,因为那段时间我一直为小冬担心,“快说说,是什么情况?”我急切地想知道这次小冬的病为什么又有治了。
“噢,就像你猜的那样,吃药没有效,果然是医生的问题。”小冬的父亲向我通报。
“是医生的问题?”我追问。
“是的,是医生的问题。这次找的这个医生,给小冬用的是同样的药,但他对小冬的病情进行了细致诊断,然后针对病情制定了一套用药方案。同样的药,服用的时机和剂量不同,效果是不一样的。”遇到了好医生,看得出小冬的父亲非常激动。
听着小冬父亲的话,我眼前浮现出好医生的形象——好医生给人治病,不只是简单地给人开药,而是会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服药方案,同样的药,在好医生那里,使用量会根据使用效果的变化随时调整,并达到最优。医生就好比战场上的战士,药就像“弹药”,有的医生只是把“弹药”随手一扔,管它什么时候在哪里“爆炸”,管它“爆炸”的效果如何,反正按照治病原理把药给你开了,病没治好也不用负责任。这种医生,很难称得上好医生。而有的医生却不是把“弹药”随手扔出去,会根据“敌情”来确定“投弹”的时机和方位,所以常常药到病除。其实,小冬的病不是不可治,而是因为以住那些医生的药方太笼统。
想到此,我忽然感觉家教和行医有相似之处:医生是治病人的身心之疾,家教是纠正孩子的言行之误。医界有庸医,家里会不会有庸父呢?
我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常常抱怨儿子“特别难教育”,就如医生抱怨“病人难医治”一样。现在想来,并不是儿子特别难教育,而是我的家教方式、方法有偏差,以至于我的教育没有在儿子身上见效。
比如儿子常犯的一种错误是拆坏东西,按说我应该细细诊断儿子每一次拆坏东西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纠正他的行为。但事实上我并没有想办法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儿子,而是一刀切地规定:不论何种原因,拆坏东西一律罚站!
按理来讲,孩子都怕挨罚,儿子应该不敢再拆坏东西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儿子仍常常拆坏东西。现在想想,罚站无法阻止儿子“搞破坏”,原因就在于儿子拆坏东西的动机、目的我没有搞清楚,更没有对症下药,自然也就没有“疗效”。
当“一律罚站”无法纠正儿子拆坏东西的毛病时,我又抱怨儿子天性顽劣,难以教育。现在想想,我又错了,其实儿子很多时候并不是有意要拆坏东西,他只是在探索,在求知,在破解谜题。比如,他拆玩具汽车,就是想看看车里面是什么样子。这种探索式的拆解与发脾气时的有意弄坏东西完全不同,不但不是毛病,还应予以鼓励,一律罚站显然不可取。
记得有本关于家教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些家长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化,会使自己成为一名糟糕的家教者。”不要认为你已经教育过孩子,孩子就应该改正,不改正就是孩子的错,这种简单化的家教意识,会让你成为“糟糕的家教者”。其实,我就曾经是这样的家教者,我称之为“庸父”。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