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并坚持各种途径的语言材料,奠定语感基础,各种读的习惯,包括朗读、默读、尤其是品读、诵读,是训练语感的主要形式和有效手段,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在培养语感过程中借助生活体验,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培养,会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感积淀和独特感受,提升学生语感水平。
【关键词】语感 积累 朗读 品读 诵读 观察 体验 思维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56-02
语感的培养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近几年来,关于语感的研究形成了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焦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那么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先生说得很明白,“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简单说来,“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是“对言语内涵的一种直觉能力”。我们平时阅读就要善于培养“语感”,使自己能够进一步认识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它们本质的、全部的含义,品味出语言的格调、情味和色彩,最后达到深入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的目的。可见,“语感”乃是一种较高一级的文字鉴赏能力。因此,培养“语感”则直接关系着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培养训练,意义十分重大。
下面谈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
一、大量积累词汇
词汇、语言是文章的建筑材料,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只有丰厚的词语积淀,阅读写作才能厚积薄发、驾轻就熟。一般说来,平常人掌握的词汇不过两千来个,而大作家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有人统计:莎士比亚的词汇有一万三千多个;普希金有一万多;莫里哀有七千个以上。这说明凡是语言有修养的人,他们在积累词汇上功夫是很深的。
词汇的积累,一是来自书本,包括课内的、课外的和古代的、现代的。平时阅读一定要教育学生:“字求其训,句求其义”,善于联系上下文弄清它们的基本意义、比喻意义、引申意义和词的感情色彩,因为这是直接获得语感的第一阶层,其第一步是积累乃至周延词语的义项。例如“俨然”这个词,我们读“屋舍俨然”,掌握了第一项“整齐的样子”;读《向沙漠进军》“俨然成为绿洲”掌握了第二义项“好像真的”;读《祝福》“四叔俨然陪着”掌握了第三义项“严肃”。至此义项周延了,如果读《甲申三百年祭》“太平宰相的风度俨然矣”,就会择以上三者之一而解之。可见,积少成多,熟以生巧,语感便能不可抑制地冒出来。但是,要取得这样的自由,是非经过艰苦的磨练不可的。词汇的积累第二条途径是生活。要教育学生把日常听课、听报告、看电影、听广播以及与人交谈中听到的新词语随时记录下来,并且将所有搜集到的词语按内容、用途、同义、反义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查阅比较,辨析它们之间异同。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学生掌握的词汇多了,培养语感就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二、加强朗读、默读和品读训练
朗读,特别是练习有表情的朗读,可以帮助我们体味作者的感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对推敲语言的音韵、节奏、格调和情味都有很大作用,这正是张志公先生在《读是写的基础》一文中所说的:“朗读的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是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之间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可见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
默读,由于它不出声,不用考虑停顿、重音、声调、速度等问题,思维活动不受影响。因而最有利于对课文词句琢磨咀嚼。学生通过默读会悟得更深、更透,若是读每一篇文章都养成这种反复品味、揣摩、欣赏的习惯,对培养训练语感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品读,就是在精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精选并紧扣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引导学生借助一定的言语知识,深入品味这些精选语言材料,使学生进一步体味领悟由课文所带来的高品位的语感。如课文中一些有一定内涵的语句,一些体现语言运用规律的言语现象,一些表达上有特色的词句或段落等。如一位教师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重点品味“撑立”、“伫立”两个词语:一品“撑立”,欣赏树的高大粗壮;二品“撑立”,感受树的坚强不屈;再品“伫立”欣赏树的傲立雄姿。这样,从“撑立”到“伫立”,在学生心目中完善柳树的形象,以此辐射全文,既感受了优美语言,又感悟了柳树的精神。
三、多背诵一些名篇
背诵量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运用语言能力的强度。许多文学大师,他们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么多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好文章,同他们从小就能背下一些东西是分不开的。丹麦语言学家耶斯培森就特别强调背诵,他认为:学习语言只有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事实也正是这样,你背诵的东西多了,烂熟于心的范文多了,你才会记得别人是怎样遣词造句的,也才会想到自己应该怎样去遣词造句,从而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语感”来。
要真正培养“语感”,光靠以上三点还不行,还必须教育学生随时留心周围生活,注意观察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只有你的生活积累多了,阅读别人的文章,你才能很快联系自己的某段经历,引起联想,展开想象,深入领会和品味人家遣词造句的匠心,一旦自己提笔为文,也才能很快根据自己观察体验所得,琢磨出一個最能逼真地反映出当时场景或思想感情的词句来。当然,除留心观察生活以外,在培养“语感”过程中,思维训练也不能够忽视。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又是思维的物质承担者;思维呢,则是不出声的语言,运用语言同时就在进行思维,进行思维又必须运用语言。语言的毛病必须通过思维的反复锤炼,而思维上的毛病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现出来;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所以说,训练“语感”除了在语言学习和生活体验上狠下功夫外,还必须与思维训练结合进行。
【关键词】语感 积累 朗读 品读 诵读 观察 体验 思维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56-02
语感的培养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近几年来,关于语感的研究形成了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焦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那么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先生说得很明白,“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简单说来,“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是“对言语内涵的一种直觉能力”。我们平时阅读就要善于培养“语感”,使自己能够进一步认识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它们本质的、全部的含义,品味出语言的格调、情味和色彩,最后达到深入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的目的。可见,“语感”乃是一种较高一级的文字鉴赏能力。因此,培养“语感”则直接关系着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培养训练,意义十分重大。
下面谈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
一、大量积累词汇
词汇、语言是文章的建筑材料,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只有丰厚的词语积淀,阅读写作才能厚积薄发、驾轻就熟。一般说来,平常人掌握的词汇不过两千来个,而大作家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有人统计:莎士比亚的词汇有一万三千多个;普希金有一万多;莫里哀有七千个以上。这说明凡是语言有修养的人,他们在积累词汇上功夫是很深的。
词汇的积累,一是来自书本,包括课内的、课外的和古代的、现代的。平时阅读一定要教育学生:“字求其训,句求其义”,善于联系上下文弄清它们的基本意义、比喻意义、引申意义和词的感情色彩,因为这是直接获得语感的第一阶层,其第一步是积累乃至周延词语的义项。例如“俨然”这个词,我们读“屋舍俨然”,掌握了第一项“整齐的样子”;读《向沙漠进军》“俨然成为绿洲”掌握了第二义项“好像真的”;读《祝福》“四叔俨然陪着”掌握了第三义项“严肃”。至此义项周延了,如果读《甲申三百年祭》“太平宰相的风度俨然矣”,就会择以上三者之一而解之。可见,积少成多,熟以生巧,语感便能不可抑制地冒出来。但是,要取得这样的自由,是非经过艰苦的磨练不可的。词汇的积累第二条途径是生活。要教育学生把日常听课、听报告、看电影、听广播以及与人交谈中听到的新词语随时记录下来,并且将所有搜集到的词语按内容、用途、同义、反义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查阅比较,辨析它们之间异同。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学生掌握的词汇多了,培养语感就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二、加强朗读、默读和品读训练
朗读,特别是练习有表情的朗读,可以帮助我们体味作者的感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对推敲语言的音韵、节奏、格调和情味都有很大作用,这正是张志公先生在《读是写的基础》一文中所说的:“朗读的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是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之间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可见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
默读,由于它不出声,不用考虑停顿、重音、声调、速度等问题,思维活动不受影响。因而最有利于对课文词句琢磨咀嚼。学生通过默读会悟得更深、更透,若是读每一篇文章都养成这种反复品味、揣摩、欣赏的习惯,对培养训练语感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品读,就是在精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精选并紧扣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引导学生借助一定的言语知识,深入品味这些精选语言材料,使学生进一步体味领悟由课文所带来的高品位的语感。如课文中一些有一定内涵的语句,一些体现语言运用规律的言语现象,一些表达上有特色的词句或段落等。如一位教师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重点品味“撑立”、“伫立”两个词语:一品“撑立”,欣赏树的高大粗壮;二品“撑立”,感受树的坚强不屈;再品“伫立”欣赏树的傲立雄姿。这样,从“撑立”到“伫立”,在学生心目中完善柳树的形象,以此辐射全文,既感受了优美语言,又感悟了柳树的精神。
三、多背诵一些名篇
背诵量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运用语言能力的强度。许多文学大师,他们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么多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好文章,同他们从小就能背下一些东西是分不开的。丹麦语言学家耶斯培森就特别强调背诵,他认为:学习语言只有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事实也正是这样,你背诵的东西多了,烂熟于心的范文多了,你才会记得别人是怎样遣词造句的,也才会想到自己应该怎样去遣词造句,从而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语感”来。
要真正培养“语感”,光靠以上三点还不行,还必须教育学生随时留心周围生活,注意观察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只有你的生活积累多了,阅读别人的文章,你才能很快联系自己的某段经历,引起联想,展开想象,深入领会和品味人家遣词造句的匠心,一旦自己提笔为文,也才能很快根据自己观察体验所得,琢磨出一個最能逼真地反映出当时场景或思想感情的词句来。当然,除留心观察生活以外,在培养“语感”过程中,思维训练也不能够忽视。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又是思维的物质承担者;思维呢,则是不出声的语言,运用语言同时就在进行思维,进行思维又必须运用语言。语言的毛病必须通过思维的反复锤炼,而思维上的毛病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现出来;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所以说,训练“语感”除了在语言学习和生活体验上狠下功夫外,还必须与思维训练结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