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SP600125对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n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SP600125对人脂肪干细胞(hASCs)体外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

将获得的hASCs分别培养于0、1、5、10 μmol/L SP600125中,以生长培养液(GM)为对照组(GM组),成骨诱导培养液(OM)为实验组(OM组),利用DNA定量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P600125对hASCs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钙离子定量观察不同浓度SP600125对hA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结果

OM组10 μmol/L浓度的SP600125中细胞增殖被抑制了42.1%,随着SP600125浓度减小,抑制情况逐渐减小。10 μmol/L SP600125和GM共培养的hASCs处于G0/G1期的细胞数多于同浓度二甲基亚砜和GM共培养的细胞数。OM组体外培养第10天ALP活性:随着SP600125浓度的增加,染色越来越弱而分散,ALP活性越来越低。OM组体外培养第14天细胞外钙沉积:随着SP600125浓度的增加,钙结节大小和数量均减少。

结论

SP600125抑制hASCs的体外增殖和成骨分化。

其他文献
创伤后长骨骨髓炎常继发于严重开放性骨折及部分闭合性骨折患者,一直以来都是临床骨科治疗的难题。Masquelet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骨重建方法,在急性骨缺失、肿瘤、感染等方面的治疗都证实了其有效性。该技术主要分2期进行:一期通过彻底清创、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控制感染,并诱导形成一层具有生物活性的膜;二期取出骨水泥,膜内植骨重建骨缺损。Masquelet技术使骨快速愈合以及重建大节段骨缺损的能力引起了
目的探讨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型、复位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47例,女49例;年龄为48~97岁,平均78.5岁。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移位机制,将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分为5型:Ⅰ型(矢状面难复性骨折)13例,Ⅱ型(冠状面难复性骨折)7例,Ⅲ型(矢状面和冠状面难复性骨折)72例,Ⅳ型(与小转子相关的难复性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股骨近端畸形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5例股骨近端存在畸形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8例;年龄为22~76岁,平均45.2岁。股骨近端畸形情况:脊髓灰质炎后遗症6例,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4例,畸形愈合13例,髓内钉固定术后内固定物断裂并髋内翻畸形2例。骨折AO分型:31-A2.1型4例,31-A2.2型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股骨撑开复位装置在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应用自行研制的新型股骨骨折撑开复位装置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治疗的8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64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36.6岁。骨折AO分型:32-A型32例,32-B型40例,32-C型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7.5 d(1~16 d)。股骨上段骨折2
期刊
目的比较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部外展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1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髓内钉组198例,男71例,女127例;平均年龄为(74.7±5.6)岁;骨折AO分型:31-A1型50例,31-A2型134例,31-A3型14例;采用髓内钉固定。DHS组112例,男35例,女77例;
骶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引起骨科医生的重视,尤其是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治疗。骶骨骨折的分型方法较多,但常用的有Denis分型和Tile分型。稳定型骶骨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但不稳定型骶骨骨折宜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重建骨盆的稳定性,防止或解除神经压迫。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较多,各有优、缺点。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对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概况进行综述,旨在探讨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最新手术治疗方式等。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65例;平均年龄为72.6岁。根据术前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分为2组:氨甲环酸组39例,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对照组41例,术前不使用氨甲环酸。术前1 d、术后第1、3天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患者术中失血
目的探讨钢丝垂直间断缝合结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钢丝垂直间断缝合结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的37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22例;年龄为32~76岁,平均55.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3 d,平均2.1 d;骨折AO分型均为34-A1型。记录患者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前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例髋臼前部骨折患者资料。男14例,女8例;年龄为18~49岁,平均36.6岁。骨折LetourneI-Judet分型:髋臼前壁骨折9例,前柱骨折12例,横形骨折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Stoppa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透视证实骨折复位满意后用重建钢板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