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镜院士是著名的岩土工程专家,我国铁路路基土木工程技术主要开拓者之一。他长期从事土的基本性质、路基边坡稳定、路基支档结构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詹天佑成就奖”等奖项。1985年和1988年,他先后被推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工程组委员。1991年,周镜被聘为国务院参事;1994年,被评为我国工程院第一届院士;2002年,被聘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
最近,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的办公室里,记者采访了周镜院士。他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一点不像早已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在与他的交谈和所看到的材料中,记者感触到了一颗热爱祖国、热爱民族,为振兴中华,发展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科学家的赤诚之心。
毅然返回祖国 不惧环境艰辛
周镜于1925年12月2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出生,祖籍江苏省宜兴市。他很小便随父母离开了南昌,在南京念中小学,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春,他在美国俄亥俄州取得硕士学位后,在这个州的公路局材料研究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1950年秋,香港短期开放,允许中国留学生过境回国。周镜抓住这个机会,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怀着满腔热情回国参加经济建设。
周镜的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是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欺凌时度过的,华夏子孙在国外被人看不起。在美国3年,他又看到了种族歧视和对有色人种的偏见。周院士对记者说:“为什么国外许许多多的华侨那么热爱祖国?那么支持祖国的建设?就是希望祖国富强。如果祖国不富强,中华儿女就永远站不起来,在国外就永远是二等公民,永远不会被人尊重。”他就是带着这种朴素的爱国思想回国的。
周镜回国后,在铁道研究所(今铁道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工作。他和同事们住在一间泥顶平房里,冬天北墙上总是盖着一层难以融化的冰霜,办公室设在一间仓库里。生活和工作尽管很艰苦,但并没有阻挡他们为祖国建设铁路的热情。周镜积极筹建土工实验室,经费紧张,他就利用废钢轨加工制成固结仪加载架,玻璃器皿等辅助器具也只能一个一个地购买。就是这样,他和卢肇钧等同事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我国铁路系统的第一个土工实验室,并组织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土工试验》规程。
周院士说:“在唐山时,没有暖气,冬天在屋子里只能生个炉子取暖。厕所也在室外。当时我们国家就是这种情况,包括卢肇钧院士在内的同事都一样,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他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往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他随铁道研究所首任所长许鉴到成都开会,途经西安时,在火车站附近住进了一家小旅店,睡通铺。店里伙计告诉他们:“睡觉时要把鞋放在枕头下,以免被人拿走。”许鉴所长是老一辈留美人士、老工程师,比周镜大20多岁。许所长二话没说,爬上床就睡觉了。老所长的这一举动一直印在周镜的脑海中。周院士说:“那时工地上也没有电灯,有煤油灯就不错了。大家都一心一意地工作,把这些看成是很普通的事。”
开拓土工技术 成绩优异突出
周镜回国以后,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铁路建设的土工科学技术研究事业中,并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出色成绩。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修建天兰铁路和包兰铁路。周镜带队在陕甘晋豫四省,徒步考察了黄土地区的铁路、公路路堑边坡和各类黄土的自然边坡。他们身背行李,饿了啃窝窝头,累了住小店。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大规模黄土工程调查。这次调查提出了按黄土结构力学性质确定路堑边坡陡度的原则,避免了在筑路中照搬苏联有关规范带来的边坡坍塌等问题。
1962年,周镜提出了第二滑动面计算衡重式挡土墙的上墙土压力的方法,解决了我国山区铁路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1963年,他又提出了确定挡土墙后滑动面出现范围的判别式,显著地简化了土压力的计算过程,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周镜参加贵昆铁路滥(坝)水(城)段软土路基的处理,进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乌蒙山区,解决在坡地淤泥上修建铁路的技术难题。他和战斗组一起,采用爆破砂桩、爆破排淤、埋入式排架挡墙等多种方法,治服了30公里范围内大量软土路基的病害,保证了贵昆铁路按期铺轨通车。在工地时,他正患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和痔疮出血,两次在现场发生贫血休克现象,但他仍坚持工作。为表彰他的突出贡献,在1966年国庆节,他作为铁路系统的科技代表,被邀请上天安门城楼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一起观礼。
贵昆铁路工作一结束,周镜又立即转赴成昆铁路工地,担任路基战斗组副组长和锚杆战斗组组长。成昆铁路广泛推广应用了锚杆、挖孔灌注桩等新技术。他作为主要参加者创建的“成昆铁路新技术”项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上世纪70年代初,为响应周恩来总理关于3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周镜积极参加天津新港铁路软土路基处理的课题,提出采用短密砂桩和生石灰桩处理的方案。1976年唐山大地震,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处理方案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上世纪70年代,他还主持了铁道部“静力触探应用技术的研究”科研项目,最早提出了较为全面的“静力触探应用技术暂行规定”(草案)。这一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改革开放后,周镜除了参加铁路系统的科技工作外,还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岩土工程咨询开发工作。他是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的专家之一,参与了多数大型机场地基的立项评审,指导了深圳机场软土地基的实验工程,以及机场站坪的软基加固工程。
培育高级人才 开展学术交流
为了发展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周镜院士还积极培育人才,开展国际与境外学术交流。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热情地参加了铁道部组织培训工程地质技术人员的工作。除了编写出版我国第一本《土工试验》规程、协助铁路系统各设计院建立土工试验室外,他还在培训班上讲授课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恢复了培养研究生的制度。铁道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专业被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点,周镜是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他积极筹划引进设备,将原有较落后的实验室改建成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土工实验室,为培养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也吸引了大批研究生前来报考。这一实验室通过培养研究生,使土的力学性质实验设备与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系统连接,试验人员能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编写控制程序,从实验过程到数据采集和资料整理分析全部自动完成。它是当时国内试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土工实验室。
他还指导研究生对片状粉细砂的工程性质、饱和软土的基本性质、固结参数的连续加荷测定技术、土木合成材料加强软土路基的破坏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培养硕士生7人、博士生2人。
上世纪80年代初,他组织联系美国土动力学代表团来华交流,并陪同代表团到北京、武汉、南京和上海访问。访问期间,代表团展示了一些国外先进测试仪器实物和图片,并与我国同行座谈交流了土力学的新动态。这一活动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快了解到国外的有关动态。他多次接待外国专家来华访问,并且为来访学者的学术报告担任口译工作。他还沟通了我国铁路系统与北美AAR研究中心的联系,并派人前往AAR研究中心访问进修。1994年,在他任第三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时,组织了大规模的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台湾地区70多名代表出席。这次研讨会之后,还出版了论文集。
周镜院士现在仍在继续为我国铁路土工路基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衷心地祝愿他健康长寿。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责编/木艮
最近,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的办公室里,记者采访了周镜院士。他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一点不像早已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在与他的交谈和所看到的材料中,记者感触到了一颗热爱祖国、热爱民族,为振兴中华,发展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科学家的赤诚之心。
毅然返回祖国 不惧环境艰辛
周镜于1925年12月2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出生,祖籍江苏省宜兴市。他很小便随父母离开了南昌,在南京念中小学,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春,他在美国俄亥俄州取得硕士学位后,在这个州的公路局材料研究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1950年秋,香港短期开放,允许中国留学生过境回国。周镜抓住这个机会,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怀着满腔热情回国参加经济建设。
周镜的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是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欺凌时度过的,华夏子孙在国外被人看不起。在美国3年,他又看到了种族歧视和对有色人种的偏见。周院士对记者说:“为什么国外许许多多的华侨那么热爱祖国?那么支持祖国的建设?就是希望祖国富强。如果祖国不富强,中华儿女就永远站不起来,在国外就永远是二等公民,永远不会被人尊重。”他就是带着这种朴素的爱国思想回国的。
周镜回国后,在铁道研究所(今铁道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工作。他和同事们住在一间泥顶平房里,冬天北墙上总是盖着一层难以融化的冰霜,办公室设在一间仓库里。生活和工作尽管很艰苦,但并没有阻挡他们为祖国建设铁路的热情。周镜积极筹建土工实验室,经费紧张,他就利用废钢轨加工制成固结仪加载架,玻璃器皿等辅助器具也只能一个一个地购买。就是这样,他和卢肇钧等同事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我国铁路系统的第一个土工实验室,并组织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土工试验》规程。
周院士说:“在唐山时,没有暖气,冬天在屋子里只能生个炉子取暖。厕所也在室外。当时我们国家就是这种情况,包括卢肇钧院士在内的同事都一样,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他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往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他随铁道研究所首任所长许鉴到成都开会,途经西安时,在火车站附近住进了一家小旅店,睡通铺。店里伙计告诉他们:“睡觉时要把鞋放在枕头下,以免被人拿走。”许鉴所长是老一辈留美人士、老工程师,比周镜大20多岁。许所长二话没说,爬上床就睡觉了。老所长的这一举动一直印在周镜的脑海中。周院士说:“那时工地上也没有电灯,有煤油灯就不错了。大家都一心一意地工作,把这些看成是很普通的事。”
开拓土工技术 成绩优异突出
周镜回国以后,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铁路建设的土工科学技术研究事业中,并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出色成绩。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修建天兰铁路和包兰铁路。周镜带队在陕甘晋豫四省,徒步考察了黄土地区的铁路、公路路堑边坡和各类黄土的自然边坡。他们身背行李,饿了啃窝窝头,累了住小店。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大规模黄土工程调查。这次调查提出了按黄土结构力学性质确定路堑边坡陡度的原则,避免了在筑路中照搬苏联有关规范带来的边坡坍塌等问题。
1962年,周镜提出了第二滑动面计算衡重式挡土墙的上墙土压力的方法,解决了我国山区铁路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1963年,他又提出了确定挡土墙后滑动面出现范围的判别式,显著地简化了土压力的计算过程,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周镜参加贵昆铁路滥(坝)水(城)段软土路基的处理,进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乌蒙山区,解决在坡地淤泥上修建铁路的技术难题。他和战斗组一起,采用爆破砂桩、爆破排淤、埋入式排架挡墙等多种方法,治服了30公里范围内大量软土路基的病害,保证了贵昆铁路按期铺轨通车。在工地时,他正患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和痔疮出血,两次在现场发生贫血休克现象,但他仍坚持工作。为表彰他的突出贡献,在1966年国庆节,他作为铁路系统的科技代表,被邀请上天安门城楼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一起观礼。
贵昆铁路工作一结束,周镜又立即转赴成昆铁路工地,担任路基战斗组副组长和锚杆战斗组组长。成昆铁路广泛推广应用了锚杆、挖孔灌注桩等新技术。他作为主要参加者创建的“成昆铁路新技术”项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上世纪70年代初,为响应周恩来总理关于3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周镜积极参加天津新港铁路软土路基处理的课题,提出采用短密砂桩和生石灰桩处理的方案。1976年唐山大地震,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处理方案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上世纪70年代,他还主持了铁道部“静力触探应用技术的研究”科研项目,最早提出了较为全面的“静力触探应用技术暂行规定”(草案)。这一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改革开放后,周镜除了参加铁路系统的科技工作外,还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岩土工程咨询开发工作。他是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的专家之一,参与了多数大型机场地基的立项评审,指导了深圳机场软土地基的实验工程,以及机场站坪的软基加固工程。
培育高级人才 开展学术交流
为了发展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周镜院士还积极培育人才,开展国际与境外学术交流。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热情地参加了铁道部组织培训工程地质技术人员的工作。除了编写出版我国第一本《土工试验》规程、协助铁路系统各设计院建立土工试验室外,他还在培训班上讲授课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恢复了培养研究生的制度。铁道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专业被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点,周镜是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他积极筹划引进设备,将原有较落后的实验室改建成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土工实验室,为培养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也吸引了大批研究生前来报考。这一实验室通过培养研究生,使土的力学性质实验设备与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系统连接,试验人员能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编写控制程序,从实验过程到数据采集和资料整理分析全部自动完成。它是当时国内试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土工实验室。
他还指导研究生对片状粉细砂的工程性质、饱和软土的基本性质、固结参数的连续加荷测定技术、土木合成材料加强软土路基的破坏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培养硕士生7人、博士生2人。
上世纪80年代初,他组织联系美国土动力学代表团来华交流,并陪同代表团到北京、武汉、南京和上海访问。访问期间,代表团展示了一些国外先进测试仪器实物和图片,并与我国同行座谈交流了土力学的新动态。这一活动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快了解到国外的有关动态。他多次接待外国专家来华访问,并且为来访学者的学术报告担任口译工作。他还沟通了我国铁路系统与北美AAR研究中心的联系,并派人前往AAR研究中心访问进修。1994年,在他任第三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时,组织了大规模的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台湾地区70多名代表出席。这次研讨会之后,还出版了论文集。
周镜院士现在仍在继续为我国铁路土工路基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衷心地祝愿他健康长寿。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责编/木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