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转换层的应用可对高层建筑中上下部结构竖向不连续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高层建筑施工中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方案选择、模板、钢筋及混凝土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方案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104-01
1 工程案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总面积为93 101.6㎡,地上两座塔楼,其中塔楼1共有39层,142.5m为其总高度;塔楼2共19层,74.7m为总高度,地下3层主要用途为车库、设备用房,商业用途主要集中于1—4层,住宅位于5层以上,且在第5层设置结构转换层,以转换层为分割点,其上方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其下方为框架—核心筒结构,转换层将主楼框架结构进行塔楼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转化。箱型梁式转换层为转换层类型,200mm为转换层底板、顶板厚度,转换层梁所选框架梁规格如下:1 400×3 100mm、1 100×3 100mm、900×3 100mm、700×2 900mm等,转换层梁、底板及顶板可同时构建封闭墙体,且利用连系梁连接核心筒剪力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转换层选取C50混凝土用于核心筒剪力墙,C40混凝土用于转换梁及板。
2 施工方案选择
结构转换层框架梁具有较大体积,如以最不利因素分析,分析探讨最大梁截面,1 400mm(宽)×3 100mm(高)×6 900mm(跨度)、200mm厚板,通过计算得出每平方米最大梁自重荷载77.5kN,而设计转换层板每平方米承载力恒载为5kN、活载2kN。如浇筑需一次完成,该荷载可由常规模板支撑体系、下层楼面梁板承担,这种情况下,将严重损坏下层楼面梁板结构。目前常见转换层模板支撑如下,一次性支模、埋设型钢法支模、叠合梁浇筑法支模等,结合当前施工现状,本工程选取叠合梁施工法,浇筑分2次完成,第一次浇筑高度为2 000mm,第二次浇筑高度为1 100mm。
因梁具有较大自重荷载,转换层梁下模板支撑体系应由筏板向转换层梁底支撑,此时转换层梁下模板支撑体系为7层。除此之外,转换层板下支撑体系考虑由0.000一直支撑到转换层板底,此时支撑体系为4层,可承担转换大梁荷载。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需进行粉煤灰掺加,减少水化热,对混凝土温度裂缝加以控制。
3 高层建筑施工中梁式转换层施工要点分析
3.1 模板工程施工
选取竹胶板用于梁底、梁侧施工,厚度均为12mm。转换层梁范围内的模板支撑应由-3层向转换层板底支设,支撑体系共7层。按照转换层支撑体系规定,要求-3到+0.000层相对转换层梁宽两侧多出1.5m,根据转换层支撑体系规定支设地上部位,根据+0.000到18.50m对应设置转换层板范围内的模板,支撑体系共4层。要求全部拆除3层以下原有模板支撑系统,随后根据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再次进行搭设施工。
根据规定要求,需上下对应设置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3到+4层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转换层支撑系统间距规定进行转换层梁范围内支撑体系放线定位,各个立杆纵横间距部位需选取红漆准确标出,完成放线作业后即可实施搭架施工。安装模板时,需拉好顶紧模板支撑纵向水平拉杆和混凝土柱、墙,且拉通主次梁板每层纵横水平支撑。选取扣件连接好梁两端和柱混凝土双立杆,以16mm直径对拉螺栓作为固定工具。
3.2 钢筋工程施工
安装完箱式结构转换层底层模板后,即可在模板上将梁、梁钢筋位置线弹出,需加以重视。绑扎转换梁钢筋前,需将梁底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好,因梁钢筋直径通常为25mm、32mm,支撑选用普通混凝土垫块难度较大,为此可选取直径为25mm钢筋(1 000mm长)作为保护层垫块,顺着梁跨度方向间距1 000mm倾斜设置,要求在主梁箍筋上设置垫块,放置后即可对梁底层钢筋进行绑扎。
转换梁具有大量钢筋,为达到钢筋平直,对箍筋或钢筋绑扎不造成任何影响,必须进行临时钢管支撑架搭设,选取钢管排架作为各层水平钢筋临时承托,确保就位后钢筋具有良好平直度。绑扎完构造腰筋后,可按照由下向上的顺序将临时排架拆除。
梁四根角部主筋、箍筋可选取钢管架进行绑扎,其余梁钢筋则按照“底层钢筋—顶层钢筋—构造腰筋”的顺序依次完成绑扎作业,要求一次结束转换层梁钢筋绑扎作业。除此之外,还应将直径25mm的钢筋垫棒(1 000mm长)设置到转换梁底部1排、2排钢筋间,保证两排钢筋间距与施工规定相符,施工中可随时进行钢筋绑扎及间距调整工作,保证具有良好绑扎效果。
3.3 混凝土工程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为箱式结构转换层混凝土,需分2次完成浇筑,要求第一次浇筑高度为2m,为避免转换梁侧向倾斜,混凝土浇筑时,应将1.5m宽操作平台架设置到梁侧周围,通过梁侧主龙骨钢管进行平台架立杆施工,连续安设平台架纵横剪力撑,充分连接水平杆。
2)根据施工要求,选取地泵、汽车泵进行施工,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施工机械选择
机械设备 施工内容
1号混凝土泵车+布料机 浇筑C50混凝土,布料机作业范围覆盖整个转换层,为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布料机出现较大附加活荷载,保证支撑系统稳定,布料机设置在核心筒内
2号混凝土泵车 浇筑梁板C40混凝土
汽车泵(备用) 控制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避免施工冷缝
3)转换层板混凝土施工量为206m?,根据每小时浇筑18m?计算各台地泵施工时间,完成整个转换层板浇筑时间为6小时,为防止冷缝出现于板和转换梁交接位置,混凝土要求初凝时间控制在10小时内,终凝时间控制在20小时以内。第一次浇筑施工中,转换层需先进行板混凝土浇筑,浇筑顺序为由南到北,浇筑时间为6小时,随后进行转换梁剩余1.8m高浇筑施工,各层每次浇筑高度为0.5m,40m?为各层C50混凝土浇筑量,120m?为C40混凝土,各层完成浇筑时间为5小时,为确保能够均匀受力,各层浇筑作业结束后即可浇筑下一层混凝土,直至浇筑完整个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极易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增加浇筑时间,此时可按照具体情况选取汽车泵及时补填浇筑,防止出现冷缝。第二次叠合局部梁板浇筑施工,要求先对梁一层一层浇筑,按照第一次浇筑法进行施工。浇筑梁混凝土到顶板底后,即可一次完成梁板混凝土浇筑作业。
4)因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需先选取布料机对混凝土柱头、核心筒墙体头部位进行浇筑,此时无需振捣C50混凝土,随后配置2台混凝土泵车对柱头、核心筒墙体头周围梁板进行同时浇筑,当混凝土浇筑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即可一起振捣柱头、核心筒墙体及梁板部位,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具体情况,选取汽车泵进行补填浇筑,一般以穿插形式施工,以此有效处理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产生的交叉问题。
3.4 质量控制
在梁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应形成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检测工作。每道工序施工完成之后,都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质量验收,严格遵循相应标准,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确保转换层结构安全性及稳定性。为了保证转换层施工顺利进行,还应建立相应岗位责任制度,合理划分不同岗位职责,并将其落实到位,提升施工人员积极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发展趋于高层化及功能多样化,结构形式更为复杂,要求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以确保建筑安全性。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应充分掌握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选取合理梁式转换层施工形式,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并采取相应质量控制措施,加强施工人員技术培训,严格规范施工操作行为。对于质量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加以处理,减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确保转换层结构稳定性,切实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李隽,刘宏伟,许建华.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5,31(13):80-81.
[2]张哲维.高层建筑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之我见[J].民营科技,2012(2):302.
[3]廖昌宇.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J].中外建筑,2010(6):153-154.
关键词 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方案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104-01
1 工程案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总面积为93 101.6㎡,地上两座塔楼,其中塔楼1共有39层,142.5m为其总高度;塔楼2共19层,74.7m为总高度,地下3层主要用途为车库、设备用房,商业用途主要集中于1—4层,住宅位于5层以上,且在第5层设置结构转换层,以转换层为分割点,其上方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其下方为框架—核心筒结构,转换层将主楼框架结构进行塔楼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转化。箱型梁式转换层为转换层类型,200mm为转换层底板、顶板厚度,转换层梁所选框架梁规格如下:1 400×3 100mm、1 100×3 100mm、900×3 100mm、700×2 900mm等,转换层梁、底板及顶板可同时构建封闭墙体,且利用连系梁连接核心筒剪力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转换层选取C50混凝土用于核心筒剪力墙,C40混凝土用于转换梁及板。
2 施工方案选择
结构转换层框架梁具有较大体积,如以最不利因素分析,分析探讨最大梁截面,1 400mm(宽)×3 100mm(高)×6 900mm(跨度)、200mm厚板,通过计算得出每平方米最大梁自重荷载77.5kN,而设计转换层板每平方米承载力恒载为5kN、活载2kN。如浇筑需一次完成,该荷载可由常规模板支撑体系、下层楼面梁板承担,这种情况下,将严重损坏下层楼面梁板结构。目前常见转换层模板支撑如下,一次性支模、埋设型钢法支模、叠合梁浇筑法支模等,结合当前施工现状,本工程选取叠合梁施工法,浇筑分2次完成,第一次浇筑高度为2 000mm,第二次浇筑高度为1 100mm。
因梁具有较大自重荷载,转换层梁下模板支撑体系应由筏板向转换层梁底支撑,此时转换层梁下模板支撑体系为7层。除此之外,转换层板下支撑体系考虑由0.000一直支撑到转换层板底,此时支撑体系为4层,可承担转换大梁荷载。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需进行粉煤灰掺加,减少水化热,对混凝土温度裂缝加以控制。
3 高层建筑施工中梁式转换层施工要点分析
3.1 模板工程施工
选取竹胶板用于梁底、梁侧施工,厚度均为12mm。转换层梁范围内的模板支撑应由-3层向转换层板底支设,支撑体系共7层。按照转换层支撑体系规定,要求-3到+0.000层相对转换层梁宽两侧多出1.5m,根据转换层支撑体系规定支设地上部位,根据+0.000到18.50m对应设置转换层板范围内的模板,支撑体系共4层。要求全部拆除3层以下原有模板支撑系统,随后根据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再次进行搭设施工。
根据规定要求,需上下对应设置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3到+4层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转换层支撑系统间距规定进行转换层梁范围内支撑体系放线定位,各个立杆纵横间距部位需选取红漆准确标出,完成放线作业后即可实施搭架施工。安装模板时,需拉好顶紧模板支撑纵向水平拉杆和混凝土柱、墙,且拉通主次梁板每层纵横水平支撑。选取扣件连接好梁两端和柱混凝土双立杆,以16mm直径对拉螺栓作为固定工具。
3.2 钢筋工程施工
安装完箱式结构转换层底层模板后,即可在模板上将梁、梁钢筋位置线弹出,需加以重视。绑扎转换梁钢筋前,需将梁底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好,因梁钢筋直径通常为25mm、32mm,支撑选用普通混凝土垫块难度较大,为此可选取直径为25mm钢筋(1 000mm长)作为保护层垫块,顺着梁跨度方向间距1 000mm倾斜设置,要求在主梁箍筋上设置垫块,放置后即可对梁底层钢筋进行绑扎。
转换梁具有大量钢筋,为达到钢筋平直,对箍筋或钢筋绑扎不造成任何影响,必须进行临时钢管支撑架搭设,选取钢管排架作为各层水平钢筋临时承托,确保就位后钢筋具有良好平直度。绑扎完构造腰筋后,可按照由下向上的顺序将临时排架拆除。
梁四根角部主筋、箍筋可选取钢管架进行绑扎,其余梁钢筋则按照“底层钢筋—顶层钢筋—构造腰筋”的顺序依次完成绑扎作业,要求一次结束转换层梁钢筋绑扎作业。除此之外,还应将直径25mm的钢筋垫棒(1 000mm长)设置到转换梁底部1排、2排钢筋间,保证两排钢筋间距与施工规定相符,施工中可随时进行钢筋绑扎及间距调整工作,保证具有良好绑扎效果。
3.3 混凝土工程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为箱式结构转换层混凝土,需分2次完成浇筑,要求第一次浇筑高度为2m,为避免转换梁侧向倾斜,混凝土浇筑时,应将1.5m宽操作平台架设置到梁侧周围,通过梁侧主龙骨钢管进行平台架立杆施工,连续安设平台架纵横剪力撑,充分连接水平杆。
2)根据施工要求,选取地泵、汽车泵进行施工,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施工机械选择
机械设备 施工内容
1号混凝土泵车+布料机 浇筑C50混凝土,布料机作业范围覆盖整个转换层,为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布料机出现较大附加活荷载,保证支撑系统稳定,布料机设置在核心筒内
2号混凝土泵车 浇筑梁板C40混凝土
汽车泵(备用) 控制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避免施工冷缝
3)转换层板混凝土施工量为206m?,根据每小时浇筑18m?计算各台地泵施工时间,完成整个转换层板浇筑时间为6小时,为防止冷缝出现于板和转换梁交接位置,混凝土要求初凝时间控制在10小时内,终凝时间控制在20小时以内。第一次浇筑施工中,转换层需先进行板混凝土浇筑,浇筑顺序为由南到北,浇筑时间为6小时,随后进行转换梁剩余1.8m高浇筑施工,各层每次浇筑高度为0.5m,40m?为各层C50混凝土浇筑量,120m?为C40混凝土,各层完成浇筑时间为5小时,为确保能够均匀受力,各层浇筑作业结束后即可浇筑下一层混凝土,直至浇筑完整个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极易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增加浇筑时间,此时可按照具体情况选取汽车泵及时补填浇筑,防止出现冷缝。第二次叠合局部梁板浇筑施工,要求先对梁一层一层浇筑,按照第一次浇筑法进行施工。浇筑梁混凝土到顶板底后,即可一次完成梁板混凝土浇筑作业。
4)因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需先选取布料机对混凝土柱头、核心筒墙体头部位进行浇筑,此时无需振捣C50混凝土,随后配置2台混凝土泵车对柱头、核心筒墙体头周围梁板进行同时浇筑,当混凝土浇筑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即可一起振捣柱头、核心筒墙体及梁板部位,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具体情况,选取汽车泵进行补填浇筑,一般以穿插形式施工,以此有效处理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产生的交叉问题。
3.4 质量控制
在梁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应形成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检测工作。每道工序施工完成之后,都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质量验收,严格遵循相应标准,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确保转换层结构安全性及稳定性。为了保证转换层施工顺利进行,还应建立相应岗位责任制度,合理划分不同岗位职责,并将其落实到位,提升施工人员积极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发展趋于高层化及功能多样化,结构形式更为复杂,要求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以确保建筑安全性。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应充分掌握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选取合理梁式转换层施工形式,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并采取相应质量控制措施,加强施工人員技术培训,严格规范施工操作行为。对于质量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加以处理,减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确保转换层结构稳定性,切实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李隽,刘宏伟,许建华.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5,31(13):80-81.
[2]张哲维.高层建筑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之我见[J].民营科技,2012(2):302.
[3]廖昌宇.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J].中外建筑,2010(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