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土地资源和城市地面道路资源的日趋紧张,地下轨道交通解决了交通拥堵和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地铁作为城市重要交通运输工具,给城市居民带来了便捷的出行。随着地铁线路的延伸和城市居民出行观念的改变,地铁在承担繁重客运任务的同时,日益严峻的运营安全形势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地下轨道交通工具由于特殊的运营环境,各类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地铁突发事件在救援、人员疏散、安全防卫等应急处置方面的特殊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地铁发生的重特大突发事件,涉及了乘客生命与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地铁突发事件带来的深刻教训和启示,使当地政府将地铁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提升到迫切紧要位置,也成为检验当地政府公共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标尺之一。
关键词:地铁;应急事件;处置机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外来人口不断涌向大中城市,城市人口激增,城市公共資源与人口数量不足严重不匹配,城市交通的拥堵就是很好的见证。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和大型城市,交通严重拥堵。为缓解这一压力,解决出行难问题,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必经之路。而受到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制约,发展地下轨道交通市城市解决日益拥堵问题的最好解决之道。因此,很多有条件的大城市纷纷开始对地铁项目进行勘察和进行可行性调研,地铁建设也迎来了一个高峰期。但是,城市地铁给人们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个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那就是地铁公共安全。地铁处于低下环境中,空间相对封闭,客流量巨大,相对地面交通的空旷、可及时疏散、救援条件便利等方面来看,地铁作为地下轨道交通工具,一旦发生暴恐事件、事故灾难时,在实施救援的中,都将受到地下不利条件的限制,大大影响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救援处置。特别是地铁所在地地方各级政府及地铁运营企业,对地铁运营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不足、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准备工作不足、应急处置与救援不当等,都会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政府或提供社会服务的企事业单位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和提供公共服务角度出发,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处置和善后恢复的连续性管理过程采取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运用科学、法治、规范的手段,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进行保护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善后工作等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应急管理的实质就是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从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角度,是以政府主要监管和责任部门为主体,充分联合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地铁运营企业等,依靠科学的方法和规则,通过建立的一系列相关工作机制,来确保常态和非常态下地铁运营安全和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并通过相关工作机制来实现从地铁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和善后恢复等一系列环节顺畅的过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急管理体系整体仍不科学
在应急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上相对完善,但在组织体系的下游,仍没有完整相对应的应急管理组织构架。比如沈阳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地铁安全运营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地铁应急管理中的日常性工作以及部门的协调工作,地铁运营企业也设立了负责地铁前沿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安保业务上归市运营应急办领导。
2.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完善
尽管在地铁管理实践中,政府出台了市级层面的应急预案,明确了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单位组成、成员单位任务职责等,但这一层级的预案主要侧重于组织机构和指挥层级的明确,对各部门在实际的应急处置工作中究竟要怎么做,除了笼统的概述外,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实战中表现出缺乏可操作性等弊端,而部门的正缺少操作性强的部门配套应急预案来增强市级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3.应急管理社会化参与程度较低
地铁应急管理离不开社会的关切和关注,离不开公众的关也与支持。这就需要政府经常性的对地铁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群众自救互救常识开展社会面宣传。有的政府部口领导认为应急管理主要是政府和地铁运营企业的事,将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应急管理工作自然就能扎实,但是没有意识到开展常态社会面宣教对地铁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四、对策建议
1.健全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地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往往发生于相对密闭的地下空间,同其他类别突发事件相比,无论是在防范还是在专业救援等方面,难度都相对较大。地铁内一旦发生较大规模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涉及到紧急疏散、医疗救援、现场管控等,既需要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又需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好部门与部门、地方与军队间的协调联动,提升联合作战应对处置地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按照国内突发事件处置属地为主的原则,由市政府具体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将卫生、交通、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就地铁公共安全管理涉及的消防、救援、安保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企间、军地间的联防联动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地铁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健全和完善地铁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切实形成资源与信息共享,快速高效、处置有力的地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工作体系。
2.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注重事前准备
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行动指南和操作指南,要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和地铁运营企业的应急预案。针对政府有些职能部门和地铁企业、所属部门应急预案不完备的问题,政府应急管理主管部门还要切实加强对应急预案编制修订的指导,要以编制修订可行的应急预案为最终目标,坚决杜绝应急预案编制修订过程中互相抄袭、高度雷同的问题。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地铁应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得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做到“面面俱到”,确保各部门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体现一定的水平,力争含盖到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做到不留死角。
3.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和社会化参与程度
要创新社会面宣传形式,政府和地铁应急管理有关部门要积极拓宽应急常识的宣传渠道与方式。可以借助网站、‘短信、大屏幕、广播电视等媒体和渠道优势,开展多元化的社会面宣传。通过开展地铁应急管理常识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最大程度拓宽受教人群,大力普及应急科普常识,使广大公众“重应急、懂应急”,在全社会营造有助于提升地铁应急管理的社会氛围,为全面提升地铁应急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软环境。
参考文献:
[1]万林玲.地铁安全中的公众参与[J].城市轨道交通,2012(3).
[2]李为为,唐祯敏.地铁运营事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 (6).
(作者单位: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关键词:地铁;应急事件;处置机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外来人口不断涌向大中城市,城市人口激增,城市公共資源与人口数量不足严重不匹配,城市交通的拥堵就是很好的见证。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和大型城市,交通严重拥堵。为缓解这一压力,解决出行难问题,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必经之路。而受到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制约,发展地下轨道交通市城市解决日益拥堵问题的最好解决之道。因此,很多有条件的大城市纷纷开始对地铁项目进行勘察和进行可行性调研,地铁建设也迎来了一个高峰期。但是,城市地铁给人们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个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那就是地铁公共安全。地铁处于低下环境中,空间相对封闭,客流量巨大,相对地面交通的空旷、可及时疏散、救援条件便利等方面来看,地铁作为地下轨道交通工具,一旦发生暴恐事件、事故灾难时,在实施救援的中,都将受到地下不利条件的限制,大大影响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救援处置。特别是地铁所在地地方各级政府及地铁运营企业,对地铁运营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不足、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准备工作不足、应急处置与救援不当等,都会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政府或提供社会服务的企事业单位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和提供公共服务角度出发,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处置和善后恢复的连续性管理过程采取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运用科学、法治、规范的手段,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进行保护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善后工作等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应急管理的实质就是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从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角度,是以政府主要监管和责任部门为主体,充分联合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地铁运营企业等,依靠科学的方法和规则,通过建立的一系列相关工作机制,来确保常态和非常态下地铁运营安全和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并通过相关工作机制来实现从地铁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和善后恢复等一系列环节顺畅的过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急管理体系整体仍不科学
在应急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上相对完善,但在组织体系的下游,仍没有完整相对应的应急管理组织构架。比如沈阳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地铁安全运营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地铁应急管理中的日常性工作以及部门的协调工作,地铁运营企业也设立了负责地铁前沿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安保业务上归市运营应急办领导。
2.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完善
尽管在地铁管理实践中,政府出台了市级层面的应急预案,明确了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单位组成、成员单位任务职责等,但这一层级的预案主要侧重于组织机构和指挥层级的明确,对各部门在实际的应急处置工作中究竟要怎么做,除了笼统的概述外,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实战中表现出缺乏可操作性等弊端,而部门的正缺少操作性强的部门配套应急预案来增强市级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3.应急管理社会化参与程度较低
地铁应急管理离不开社会的关切和关注,离不开公众的关也与支持。这就需要政府经常性的对地铁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群众自救互救常识开展社会面宣传。有的政府部口领导认为应急管理主要是政府和地铁运营企业的事,将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应急管理工作自然就能扎实,但是没有意识到开展常态社会面宣教对地铁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四、对策建议
1.健全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地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往往发生于相对密闭的地下空间,同其他类别突发事件相比,无论是在防范还是在专业救援等方面,难度都相对较大。地铁内一旦发生较大规模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涉及到紧急疏散、医疗救援、现场管控等,既需要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又需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好部门与部门、地方与军队间的协调联动,提升联合作战应对处置地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按照国内突发事件处置属地为主的原则,由市政府具体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将卫生、交通、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就地铁公共安全管理涉及的消防、救援、安保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企间、军地间的联防联动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地铁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健全和完善地铁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切实形成资源与信息共享,快速高效、处置有力的地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工作体系。
2.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注重事前准备
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行动指南和操作指南,要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和地铁运营企业的应急预案。针对政府有些职能部门和地铁企业、所属部门应急预案不完备的问题,政府应急管理主管部门还要切实加强对应急预案编制修订的指导,要以编制修订可行的应急预案为最终目标,坚决杜绝应急预案编制修订过程中互相抄袭、高度雷同的问题。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地铁应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得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做到“面面俱到”,确保各部门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体现一定的水平,力争含盖到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做到不留死角。
3.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和社会化参与程度
要创新社会面宣传形式,政府和地铁应急管理有关部门要积极拓宽应急常识的宣传渠道与方式。可以借助网站、‘短信、大屏幕、广播电视等媒体和渠道优势,开展多元化的社会面宣传。通过开展地铁应急管理常识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最大程度拓宽受教人群,大力普及应急科普常识,使广大公众“重应急、懂应急”,在全社会营造有助于提升地铁应急管理的社会氛围,为全面提升地铁应急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软环境。
参考文献:
[1]万林玲.地铁安全中的公众参与[J].城市轨道交通,2012(3).
[2]李为为,唐祯敏.地铁运营事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 (6).
(作者单位: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