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并不一定是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包含创新,但创新无疑都包含着问题解决。“一切创造都始于问题的发现”“人的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亚里士多德),我国宋代的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不会提问的学生不会是学习好的学生,更不可能成为创造型人才,“学生最主要的就是学会提问,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可见,让学生大胆、勇敢地提出疑问是多么重要啊!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发现疑问、大胆提出问题呢?
【关键词】创新;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鼓励学生敢疑,给予学生创新的勇气
敢于提问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通向发明创造神秘殿堂的天梯,也是发展学生好奇心和批判力不可缺少的途径。可是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或不愿举手提问题,这是学生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不充分的结果。它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态度和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的教师总是预先在教案中设计出许多问题,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而没有提出问题的权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述受无数限制,既要受教师标准答案的限制,又要受表达方式方面的苛求。例如必须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利落等,不合要求者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回答问题尚且如此,何况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甚至是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更需要学生个性和主动性的张扬。一本教参,束缚老师的思维;一本教材,禁锢学生的大脑。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答案,造就的只能是“统一的思维”。答案统一了,智慧不见了。知识普及了,能力没有了。不许问,不能问,不需问,只需正襟危坐。“传道授业”,只需循规蹈矩,诚惶诚恐。结果是学生无疑可问,因为答案是现成的;有疑不敢问,因为怕“离经叛道”“大逆不道”的罪名;不愿问,因为吃力不讨好,久而久之,闪烁在学生眸子里的火花渐渐熄灭了,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扫除心理障碍,解除心理顾虑,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勤思、多问,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教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是满足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欲的前提。教师爱护和相信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点提高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使每个学生随时可以提出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要允许“再等一会儿”和“再来一次”,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做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一种鼓励,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积极地去发现、探究问题,长此以往,就可以使学生做到知无不言、畅所欲言。
二、引导学生质疑,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的环境中,引导启发学生去质疑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索未知,去发现求证的内心需要,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认知冲突状态。
当然,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質疑,这里的“疑”可以是教师高屋建瓴地提出,但更好地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讲解,而是启发他们带着问题去研读教材,去讨论、分析、研究,教师只作巡视,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则根据学生“错误”之所在,提出补充问题,点拨学生深入思考。
三、指导学生善疑,给予学生创新的航向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的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
1.从字里行间发现问题。有些课文的内容,表面上看是前后矛盾的,但仔细研究又是合理的。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课文开头,我军潜伏在敌人阵地前沿,必须“纹丝不动”,后面又写“我”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时,“扭头一看”。这“扭头一看”不是动了吗?前后是否矛盾呢?当时究竟能不能动?又怎样理解这“扭转头”的一动呢?这样,对前后矛盾进行细致探究,就可以理解课文实质。又如《难忘的一课》文中多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作者为什么用这些反复出现的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受?对这些地方多考虑几个为什么,可增强理解反复所表达的作用。
2.抓住训练重点提出问题。如《鸟的天堂》这一课,按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可提问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哪些是动态描写?哪些是静态描写?在细读课文基础上,把握单元训练重点,就能对文章内容理解更全面、更深刻,作文时,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
3.从课文题目上提问。如学习《赤壁之战》,可以根据课题提问:课题为什么叫“赤壁之战”?是谁跟谁打?这一仗是怎样打的?结果谁胜谁败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审题能力,而且也能从课题上帮助学生熟悉、理解课文内容。
四、促使学生释疑,给予学生创新的乐趣
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教师应把学生所提的琐碎、无序、层次不同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把问题中欠明确或表达不妥的地方加以修改优化,把琐碎的问题加以整合,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归纳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读书,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在真诚、热烈的讨论交流中自我解决,自寻答案。这样做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使学生在主动释题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尝到创新的乐趣,开拓了学生的潜能,逐步提高了自学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人”“只唯实”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课堂小主人。
(编辑:郭恒)
【关键词】创新;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鼓励学生敢疑,给予学生创新的勇气
敢于提问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通向发明创造神秘殿堂的天梯,也是发展学生好奇心和批判力不可缺少的途径。可是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或不愿举手提问题,这是学生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不充分的结果。它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态度和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的教师总是预先在教案中设计出许多问题,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而没有提出问题的权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述受无数限制,既要受教师标准答案的限制,又要受表达方式方面的苛求。例如必须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利落等,不合要求者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回答问题尚且如此,何况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甚至是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更需要学生个性和主动性的张扬。一本教参,束缚老师的思维;一本教材,禁锢学生的大脑。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答案,造就的只能是“统一的思维”。答案统一了,智慧不见了。知识普及了,能力没有了。不许问,不能问,不需问,只需正襟危坐。“传道授业”,只需循规蹈矩,诚惶诚恐。结果是学生无疑可问,因为答案是现成的;有疑不敢问,因为怕“离经叛道”“大逆不道”的罪名;不愿问,因为吃力不讨好,久而久之,闪烁在学生眸子里的火花渐渐熄灭了,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扫除心理障碍,解除心理顾虑,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勤思、多问,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教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是满足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欲的前提。教师爱护和相信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点提高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使每个学生随时可以提出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要允许“再等一会儿”和“再来一次”,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做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一种鼓励,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积极地去发现、探究问题,长此以往,就可以使学生做到知无不言、畅所欲言。
二、引导学生质疑,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的环境中,引导启发学生去质疑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索未知,去发现求证的内心需要,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认知冲突状态。
当然,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質疑,这里的“疑”可以是教师高屋建瓴地提出,但更好地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讲解,而是启发他们带着问题去研读教材,去讨论、分析、研究,教师只作巡视,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则根据学生“错误”之所在,提出补充问题,点拨学生深入思考。
三、指导学生善疑,给予学生创新的航向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的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
1.从字里行间发现问题。有些课文的内容,表面上看是前后矛盾的,但仔细研究又是合理的。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课文开头,我军潜伏在敌人阵地前沿,必须“纹丝不动”,后面又写“我”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时,“扭头一看”。这“扭头一看”不是动了吗?前后是否矛盾呢?当时究竟能不能动?又怎样理解这“扭转头”的一动呢?这样,对前后矛盾进行细致探究,就可以理解课文实质。又如《难忘的一课》文中多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作者为什么用这些反复出现的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受?对这些地方多考虑几个为什么,可增强理解反复所表达的作用。
2.抓住训练重点提出问题。如《鸟的天堂》这一课,按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可提问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哪些是动态描写?哪些是静态描写?在细读课文基础上,把握单元训练重点,就能对文章内容理解更全面、更深刻,作文时,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
3.从课文题目上提问。如学习《赤壁之战》,可以根据课题提问:课题为什么叫“赤壁之战”?是谁跟谁打?这一仗是怎样打的?结果谁胜谁败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审题能力,而且也能从课题上帮助学生熟悉、理解课文内容。
四、促使学生释疑,给予学生创新的乐趣
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教师应把学生所提的琐碎、无序、层次不同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把问题中欠明确或表达不妥的地方加以修改优化,把琐碎的问题加以整合,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归纳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读书,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在真诚、热烈的讨论交流中自我解决,自寻答案。这样做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使学生在主动释题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尝到创新的乐趣,开拓了学生的潜能,逐步提高了自学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人”“只唯实”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课堂小主人。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