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上多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把对话式教学真正运用到课堂中也是多元化的关键。所谓“对话式教学是教师以教材中的问题或与教学目标有关的话题,借助于教材和适当的媒体,组织学生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平等身份的沟通和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语文 合作 能力
课程改革已经走入我们的课堂。它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应是理念的更新。新课程标准把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具备如下特征:开放性、民主性、互动性、体验性、探究性、对话性、合作性、独特性、主体性。鉴于这些特征,我认为语文教学就应力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在合作中互进,在探究中提升。我欲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还学生一个自主空间
研究体验式教学法的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包括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学生学习角度说最现实的能力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目前最着急解决的能力就是自学能力当中的预习能力,或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就应使教师的注意力从过去只注重一个目标“双基”引导到现在的三个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师不再直接将答案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教师从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我在教学中本着“少讲多学”中六个“凡是”的教学原则:
凡是学生能读的让学生自己去读
以往的教学都遵从先教师范读再学生朗读的模式。实验之后我在适当的时机,适合的课型采取先让学生读,再引导学生自己去评价、去发现、去改正。
例如:在朗读《黎明的通知》时,教师先指导诗歌朗读技巧。然后学生根据指导自由朗读诗歌,自己体味出诗歌的韵味。
凡是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
可在自读课文中使用。比如在讲《气候的威力》时,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结构提纲与问题设计(预习作业)。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当“老师”。再有理、有据、有序地给大家提问讲解。
凡是学生能讨论的让学生去讨论
例如在再讲《曹刿论战》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讨论曹刿和鲁庄公是个怎样的人。这样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能用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学生在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在讨论中发展了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
凡是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去做
所谓“做”,就是老师留出”空白”给学生阅读。
阅读课文遵循的原则是整体──部分──整体,所谓的整体是指学生通过阅读,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初读课文时,老师留出”空白”给学生阅读,若是语言优美生动、感情丰富的文章,可以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来进行,其它语言风格的文章,可以默读为主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字音、词义的障碍,然后谈谈对课文整体的感受。老师对暂时不做评价,要他们带着问题继续阅读,并验证对错。
二、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合作者。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承袭十几年固有不变的模式,往往会忽视接受对象学生个体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作文“导、练、评”三个环节,要有所侧重,除了重视练外,还要把重点和切入点放在作文的讲评上。评的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作文评改呢?我们的有效作法是,把着眼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上。通过采取写作、评改、讲评一条龙的方式,培养学生进行自评互改,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间的互动,大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们互发意见,谈论得失,老师再不失时机地进行点睛分析,作简要总结,这样可以使教师从“苦于批改”中挣脱出来,从而转向了“乐于指导”。
新的理念,带动了新的实践,不断的实践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的这些做法己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空洞的理论上,而是具有了很强的操作性。我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教师批改与学生批改相结合学生把作文交上后,教师要粗略地看一遍,选出部分能代表好中差的作文,进行认真批改。讲评时,教师要重申一遍此次作文的写作要求,然后,把其余的作文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们进行自改或互改。互改时,可以同桌互改,小组交换互改,甚至是跨越班级交换批改。教师在巡视抽查批改情况后,最后要重点讲评几篇很有代表性的作文,并找出有共性的问题,指出其解决的方法。还可以选出几篇写得较好的评语,对照作文,让大家讨论,并指出其评得是否合理、是否到位。学生们在相互的讨论中,从而也相应地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互批作文时,教师要提出具体的要求:1.要尽量发掘和吸取别人作文的优点,不得随意挖苦和嘲笑。2.重点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3.修改文理不通的语句。4.删去对表现主题无关的句子和段落。5.调整和重新安排不妥当的段落层次。6.修改和补充结构不完整的地方,并且还要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7.在旁批的基础上,最后写出总批,签上评者姓名和批改日期。8.还要让学生看到作文评语后,写出读后意见和感想。
其次,教师讲评和学生讲评相结合教师要对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重点讲评。事先可以把写得比较好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打印出来,发放给每一位学生,先由老师或作者读一遍后,让大家再仔细阅读,并进行评议,以指出其优劣得失,最后,还要让小作者介绍自己是如何构思、如何选材、最后成文的。教师最终还要加以总结。
三、变一元化课堂为多元化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多元化是生活多样性、人性多面性、学科综合性的必然要求。“一花独放不是春,白花齐放春满园”应是语文教育多元化的诗话注解。
我具体的做法是变化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例如:《核舟记》一课能次序井然、准确的介绍核舟上五个人的位置,在介绍所雕刻的人物时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生动传神地描摹出人物的神态、动作。为了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这种写作特色,并且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五人一组表演书中的文字。结果这堂课学生上得兴趣盎然。
初看起来,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关系与学生思考问题没有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乐意去思考问题,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思想,把学生视为精神与我们等同的服务对象,以平等的思想,民主的作风对待每一个学生。
总之,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让他们在合作中互进,在探究中提升。这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研究的方向,当然也给我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这合作与探究式的课题研究中也给我提供了一个互进与提升的机会。
关键词:语文 合作 能力
课程改革已经走入我们的课堂。它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应是理念的更新。新课程标准把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具备如下特征:开放性、民主性、互动性、体验性、探究性、对话性、合作性、独特性、主体性。鉴于这些特征,我认为语文教学就应力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在合作中互进,在探究中提升。我欲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还学生一个自主空间
研究体验式教学法的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包括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学生学习角度说最现实的能力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目前最着急解决的能力就是自学能力当中的预习能力,或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就应使教师的注意力从过去只注重一个目标“双基”引导到现在的三个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师不再直接将答案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教师从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我在教学中本着“少讲多学”中六个“凡是”的教学原则:
凡是学生能读的让学生自己去读
以往的教学都遵从先教师范读再学生朗读的模式。实验之后我在适当的时机,适合的课型采取先让学生读,再引导学生自己去评价、去发现、去改正。
例如:在朗读《黎明的通知》时,教师先指导诗歌朗读技巧。然后学生根据指导自由朗读诗歌,自己体味出诗歌的韵味。
凡是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
可在自读课文中使用。比如在讲《气候的威力》时,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结构提纲与问题设计(预习作业)。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当“老师”。再有理、有据、有序地给大家提问讲解。
凡是学生能讨论的让学生去讨论
例如在再讲《曹刿论战》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讨论曹刿和鲁庄公是个怎样的人。这样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能用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学生在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在讨论中发展了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
凡是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去做
所谓“做”,就是老师留出”空白”给学生阅读。
阅读课文遵循的原则是整体──部分──整体,所谓的整体是指学生通过阅读,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初读课文时,老师留出”空白”给学生阅读,若是语言优美生动、感情丰富的文章,可以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来进行,其它语言风格的文章,可以默读为主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字音、词义的障碍,然后谈谈对课文整体的感受。老师对暂时不做评价,要他们带着问题继续阅读,并验证对错。
二、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合作者。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承袭十几年固有不变的模式,往往会忽视接受对象学生个体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作文“导、练、评”三个环节,要有所侧重,除了重视练外,还要把重点和切入点放在作文的讲评上。评的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作文评改呢?我们的有效作法是,把着眼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上。通过采取写作、评改、讲评一条龙的方式,培养学生进行自评互改,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间的互动,大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们互发意见,谈论得失,老师再不失时机地进行点睛分析,作简要总结,这样可以使教师从“苦于批改”中挣脱出来,从而转向了“乐于指导”。
新的理念,带动了新的实践,不断的实践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的这些做法己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空洞的理论上,而是具有了很强的操作性。我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教师批改与学生批改相结合学生把作文交上后,教师要粗略地看一遍,选出部分能代表好中差的作文,进行认真批改。讲评时,教师要重申一遍此次作文的写作要求,然后,把其余的作文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们进行自改或互改。互改时,可以同桌互改,小组交换互改,甚至是跨越班级交换批改。教师在巡视抽查批改情况后,最后要重点讲评几篇很有代表性的作文,并找出有共性的问题,指出其解决的方法。还可以选出几篇写得较好的评语,对照作文,让大家讨论,并指出其评得是否合理、是否到位。学生们在相互的讨论中,从而也相应地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互批作文时,教师要提出具体的要求:1.要尽量发掘和吸取别人作文的优点,不得随意挖苦和嘲笑。2.重点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3.修改文理不通的语句。4.删去对表现主题无关的句子和段落。5.调整和重新安排不妥当的段落层次。6.修改和补充结构不完整的地方,并且还要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7.在旁批的基础上,最后写出总批,签上评者姓名和批改日期。8.还要让学生看到作文评语后,写出读后意见和感想。
其次,教师讲评和学生讲评相结合教师要对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重点讲评。事先可以把写得比较好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打印出来,发放给每一位学生,先由老师或作者读一遍后,让大家再仔细阅读,并进行评议,以指出其优劣得失,最后,还要让小作者介绍自己是如何构思、如何选材、最后成文的。教师最终还要加以总结。
三、变一元化课堂为多元化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多元化是生活多样性、人性多面性、学科综合性的必然要求。“一花独放不是春,白花齐放春满园”应是语文教育多元化的诗话注解。
我具体的做法是变化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例如:《核舟记》一课能次序井然、准确的介绍核舟上五个人的位置,在介绍所雕刻的人物时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生动传神地描摹出人物的神态、动作。为了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这种写作特色,并且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五人一组表演书中的文字。结果这堂课学生上得兴趣盎然。
初看起来,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关系与学生思考问题没有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乐意去思考问题,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思想,把学生视为精神与我们等同的服务对象,以平等的思想,民主的作风对待每一个学生。
总之,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让他们在合作中互进,在探究中提升。这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研究的方向,当然也给我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这合作与探究式的课题研究中也给我提供了一个互进与提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