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词,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要着重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结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一起能够更多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落地实施,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基础教育;小学数学;分析;
核心素养下,我国的基础教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阶段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和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让学生顺利完成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提升学习效率,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适应了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能够更多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虽然在倡导着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却大多流于形式,教师不仅没有深入了解生活化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而且对于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缺乏方式方法,依旧停留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方面,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1.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特点,制定教学方案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弱,偏直观思维而缺少抽象思维能力,活泼爱动,但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难以持久。而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低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小学阶段学生特点,针对性地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把生活化教学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探讨、反馈,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营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内容,选取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让课堂教学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教学的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着手,循序渐进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更多的选取生活中充满神奇、奥妙数学知识,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来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做课堂教学的主人。唯有如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3.组织小组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数感、数学符号意识、数学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实施生活化教学,就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发一个生活化教学的情景主题,组织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分组的讨论、交流,以及代表小组的发言、反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基于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结合生活实际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对学生加以指导和点拨,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学有所用,并在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更多地在生活实践中發现数学问题,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其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对小学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助推着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基于目前部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流于形式的现状,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同时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与策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等多种方法来将生活化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技能,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文斌.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123.
[2]钱芳.在生活中学数学——基于核心素养所进行的小学数学教学[J].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7(2) : 96.
[3]来伊娜.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分析[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7(4) :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