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与行相统一是品德课程的要求,也是难点。对此,引入“贴姓名牌”讨论,开展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并开展后续追踪学习,以此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促进知识的内化,强化道德行为,促进知行统一。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贴姓名牌”讨论法;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37-03
知行统一一直是困扰品德课堂教学的难题。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入引入“贴姓名牌”讨论,尝试以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法,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贴姓名牌”讨论法起源于日本。课堂上,教师就某一议题在黑板上划分两个代表不同观点的区域[1];学生在讨论前,将姓名牌贴在某个位置上以表明自己的立场[2]:越靠近黑板边缘,立场越坚定;越靠近中线越不确定;之后,通过陈述理由、讨论或辩论进行学习,学生如果改变了立场,可以随时移动姓名牌,并说明改变的理由。以下,笔者以“可爱的社区人”(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课中的“垃圾分类”为例,探讨这一方法的应用。
一、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入“贴姓名牌”讨论
在教学“垃圾分类”这一内容时,笔者尝试引入学生“贴姓名牌”讨论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实施垃圾分类的困难,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片断1:
师:对你来说,进行垃圾分类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贴姓名牌(如图1),并陈述理由。
赞成派17人——
生1:垃圾分类可以使垃圾变废为宝再利用。
生2:垃圾如果不分类就会填埋或者焚烧,这样很污染环境……
学生陈述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以及作用,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间派2人——
生3:垃圾分类好处很多,但我不确定。
生4:垃圾分类是好的,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利用,但有点麻烦。
反对派1人——
生5:我家只有一个垃圾桶,如果要垃圾分类的话,那我还要一样一样拿出来很不卫生,而且非常浪费时间。
各方陈述观点后,双方展开辩论:
生6:其实我们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的话,工人也要分类处理的。所以我们浪费一点点时间,为工人节约了时间。
生5:工人本来就是有固定上下班时间的,不会因为我们不分类而浪费时间。
生7:我们自己脏一点没关系,但是如果环境被污染了,对健康就更不好了。
经过辩论后,学生调整姓名牌(如图2)。两位中间派的同学转向了赞成派,其他学生不变。
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是一种民主、平等、尊重学生人格与主体性的教育,是培养现代公民的根本方式。[3]“贴姓名牌”讨论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意否定学生,不替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认知奠定了基础。此时,大部分孩子经过辩论对话,已经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了较好的认识(见图2),这是促进学生参与、践行垃圾分类的基础。同时,姓名牌的使用有利于教师通过对话,分析和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利于及时作出调整,顺利开展后续教学。
以生5为例,其思维变化如下图: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生5默认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由于他意识到执行的困难,而且不了解垃圾处理的后续工作,导致他始终坚持垃圾分类弊大于利。那么,其他同学就没有考虑过垃圾分类的执行困难吗?因此,笔者提出了第二个议题:你们家在做垃圾分类吗?学生开始贴姓名牌(如图3)。
看到这一结果,笔者追问:“既然大部分同学都赞成垃圾分类,为什么没有行动?”于是,学生结合实际提出了垃圾分类的困难,如“家中只有一个垃圾桶”“多个垃圾桶容易搞错”“小区垃圾桶没有分类设置”等。实际上,学生的“知行不一”大多源于“知”不到位,尊重学生、符合社会实际的“知”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行”。就垃圾分类而言,只有让学生直面垃圾分类的麻烦和困难,才能促进学生顺利付诸行动,实现道德认知的内化与践行。
二、促进知识的内化——问题解决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是具有一定实际情境的问题解决学习,它把学习看成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不断更新自己的经验和视角,反思事实依据的可信度和推理的合理性,进而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片断2:
师:垃圾分类迫在眉睫,但我们又面临那么多困难,该怎么办?
想象派——
生9:我们可以发明一种会自动分拣垃圾的机器人,让机器人来分类。
生10:我们可以在每家每户设置分类垃圾投放管道,直通各个垃圾处理中心,管道内还有自动识别系统,纠正人们扔错的垃圾……
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笔者趁机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尽快发明出这些装置。
师:可是目前这种装置还没有发明出来,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做?
现实派——
生5:小区先要配备相应的垃圾桶。
生11: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告诉人们怎么分……
这些学生还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笔者进而引导他们如何从自己做起。
实干派——
生12:可以先从简单的分类做起,把一些可以卖钱的攒起来,这些都是可回收的。
生13:剩的饭菜直接喂鸡喂狗,回收利用……
学生开始立足自身考虑问题,回答的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自己能做的事。问题解决学习具有求异性和创造性。在本节课学习中,学生从直面困难到解决困难,为践行垃圾分类奠定了基础:想象派的孩子从科学技术层面思考,激发了探究科学的兴趣;现实派的孩子关注到社会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其公民意识的养成;实干派的学生则从自身出发,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分类方法。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三、强化学生的行为——追踪学习进展
在品德课教学中,诸如垃圾分类等主题学习,仅靠一两节课是不够的。要真正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还需后续的教学跟进和追踪。
教学片断3:
师:上周,我们用了两节课时间研究了垃圾分类。现在,你们家在进行垃圾分类了吗?请贴姓名牌(如图4)。说说你们现在是怎么做的?
从图4中我们看到,通过学习垃圾分类的有关内容,全班20人中有18人践行了垃圾分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针对还未行动起来的两位同学,我们又开展了一次“解决问题”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行为。
师:另外两位没在做垃圾分类的同学,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生18:我和妈妈说了,但是妈妈说那么多年扔下来已经习惯了,就算了。
生19:我妈妈说一个垃圾桶用久了都有味道,放三个垃圾桶要臭死的。
师:怎么办呢?
生2:不会臭的,其实那些能卖钱的纸箱什么的没有味道的。
生5:是啊,你可以和妈妈说能卖钱,我妈妈就是听我说能卖钱才同意的……
在品德课教学中,诸如“环保”“友爱”“谦让”“诚信”等内容,学生往往知易行难。而引入“贴姓名牌”讨论法,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为促进知与行相统一提供了有效方法。它能够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视野,让学生体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促进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善于倾听和探究思考的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抉择能力,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市川博.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87.
[2]沈晓敏.在讨论中动摇进而深化学生的认识[J].现代教学,2005(12).
[3]张正江.学生“知行不一”论是一个伪命题[J].中小学德育,2014(6).
(作者单位:宁波市江北第二实验小学浙江宁波 31502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贴姓名牌”讨论法;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37-03
知行统一一直是困扰品德课堂教学的难题。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入引入“贴姓名牌”讨论,尝试以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法,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贴姓名牌”讨论法起源于日本。课堂上,教师就某一议题在黑板上划分两个代表不同观点的区域[1];学生在讨论前,将姓名牌贴在某个位置上以表明自己的立场[2]:越靠近黑板边缘,立场越坚定;越靠近中线越不确定;之后,通过陈述理由、讨论或辩论进行学习,学生如果改变了立场,可以随时移动姓名牌,并说明改变的理由。以下,笔者以“可爱的社区人”(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课中的“垃圾分类”为例,探讨这一方法的应用。
一、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入“贴姓名牌”讨论
在教学“垃圾分类”这一内容时,笔者尝试引入学生“贴姓名牌”讨论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实施垃圾分类的困难,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片断1:
师:对你来说,进行垃圾分类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贴姓名牌(如图1),并陈述理由。
赞成派17人——
生1:垃圾分类可以使垃圾变废为宝再利用。
生2:垃圾如果不分类就会填埋或者焚烧,这样很污染环境……
学生陈述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以及作用,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间派2人——
生3:垃圾分类好处很多,但我不确定。
生4:垃圾分类是好的,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利用,但有点麻烦。
反对派1人——
生5:我家只有一个垃圾桶,如果要垃圾分类的话,那我还要一样一样拿出来很不卫生,而且非常浪费时间。
各方陈述观点后,双方展开辩论:
生6:其实我们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的话,工人也要分类处理的。所以我们浪费一点点时间,为工人节约了时间。
生5:工人本来就是有固定上下班时间的,不会因为我们不分类而浪费时间。
生7:我们自己脏一点没关系,但是如果环境被污染了,对健康就更不好了。
经过辩论后,学生调整姓名牌(如图2)。两位中间派的同学转向了赞成派,其他学生不变。
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是一种民主、平等、尊重学生人格与主体性的教育,是培养现代公民的根本方式。[3]“贴姓名牌”讨论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意否定学生,不替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认知奠定了基础。此时,大部分孩子经过辩论对话,已经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了较好的认识(见图2),这是促进学生参与、践行垃圾分类的基础。同时,姓名牌的使用有利于教师通过对话,分析和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利于及时作出调整,顺利开展后续教学。
以生5为例,其思维变化如下图: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生5默认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由于他意识到执行的困难,而且不了解垃圾处理的后续工作,导致他始终坚持垃圾分类弊大于利。那么,其他同学就没有考虑过垃圾分类的执行困难吗?因此,笔者提出了第二个议题:你们家在做垃圾分类吗?学生开始贴姓名牌(如图3)。
看到这一结果,笔者追问:“既然大部分同学都赞成垃圾分类,为什么没有行动?”于是,学生结合实际提出了垃圾分类的困难,如“家中只有一个垃圾桶”“多个垃圾桶容易搞错”“小区垃圾桶没有分类设置”等。实际上,学生的“知行不一”大多源于“知”不到位,尊重学生、符合社会实际的“知”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行”。就垃圾分类而言,只有让学生直面垃圾分类的麻烦和困难,才能促进学生顺利付诸行动,实现道德认知的内化与践行。
二、促进知识的内化——问题解决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是具有一定实际情境的问题解决学习,它把学习看成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不断更新自己的经验和视角,反思事实依据的可信度和推理的合理性,进而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片断2:
师:垃圾分类迫在眉睫,但我们又面临那么多困难,该怎么办?
想象派——
生9:我们可以发明一种会自动分拣垃圾的机器人,让机器人来分类。
生10:我们可以在每家每户设置分类垃圾投放管道,直通各个垃圾处理中心,管道内还有自动识别系统,纠正人们扔错的垃圾……
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笔者趁机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尽快发明出这些装置。
师:可是目前这种装置还没有发明出来,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做?
现实派——
生5:小区先要配备相应的垃圾桶。
生11: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告诉人们怎么分……
这些学生还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笔者进而引导他们如何从自己做起。
实干派——
生12:可以先从简单的分类做起,把一些可以卖钱的攒起来,这些都是可回收的。
生13:剩的饭菜直接喂鸡喂狗,回收利用……
学生开始立足自身考虑问题,回答的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自己能做的事。问题解决学习具有求异性和创造性。在本节课学习中,学生从直面困难到解决困难,为践行垃圾分类奠定了基础:想象派的孩子从科学技术层面思考,激发了探究科学的兴趣;现实派的孩子关注到社会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其公民意识的养成;实干派的学生则从自身出发,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分类方法。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三、强化学生的行为——追踪学习进展
在品德课教学中,诸如垃圾分类等主题学习,仅靠一两节课是不够的。要真正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还需后续的教学跟进和追踪。
教学片断3:
师:上周,我们用了两节课时间研究了垃圾分类。现在,你们家在进行垃圾分类了吗?请贴姓名牌(如图4)。说说你们现在是怎么做的?
从图4中我们看到,通过学习垃圾分类的有关内容,全班20人中有18人践行了垃圾分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针对还未行动起来的两位同学,我们又开展了一次“解决问题”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行为。
师:另外两位没在做垃圾分类的同学,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生18:我和妈妈说了,但是妈妈说那么多年扔下来已经习惯了,就算了。
生19:我妈妈说一个垃圾桶用久了都有味道,放三个垃圾桶要臭死的。
师:怎么办呢?
生2:不会臭的,其实那些能卖钱的纸箱什么的没有味道的。
生5:是啊,你可以和妈妈说能卖钱,我妈妈就是听我说能卖钱才同意的……
在品德课教学中,诸如“环保”“友爱”“谦让”“诚信”等内容,学生往往知易行难。而引入“贴姓名牌”讨论法,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为促进知与行相统一提供了有效方法。它能够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视野,让学生体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促进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善于倾听和探究思考的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抉择能力,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市川博.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87.
[2]沈晓敏.在讨论中动摇进而深化学生的认识[J].现代教学,2005(12).
[3]张正江.学生“知行不一”论是一个伪命题[J].中小学德育,2014(6).
(作者单位:宁波市江北第二实验小学浙江宁波 315021)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