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年的耳闻目染
承载着家族十几代传承的梁伟力先生
灵魂上早已被烙下救死扶伤的使命
苦学中医医术及中华道家武术的他
正在一步步成长……
被中医世家熏染的童年
古香古色的铁药碾、捣罐石臼,整齐林立的药材架,形形色色的大小瓷瓶……置身於这样的环境中,你一定会以为是来到了某一個博物馆中,但这其实是梁伟力先生的童年生活场景。
梁伟力先生出生於广东中山市的中医世家,其祖上曾有人在清廷担任御医,将祖传医学发展至顶峰。在那位先人之後,家族後辈逐渐定居於中山,行医治病、救死扶伤,经历了十几代传承方至梁伟力先生。
梁伟力先生的母亲亦出生於中医世家,他的外公也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医生。他的外公和外婆因躲避战乱移居香港。2000年,梁伟力先生也移居香港。
身为家中独子的梁伟力先生,承载着家族十几代医术传承的使命,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全家人的重点照顾对象。从爷爷到父亲,对他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要求他对传统医术知识熟背於心。在梁伟力先生童年的记忆中,所有接触的东西都跟中医有关——家里所有的书籍都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文籍,接触的人群不是病人就是病人家属,练习的是帮助病人正骨复位的道家武术,背诵的也是《汤头歌》等医学著作……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幼年的梁伟力先生就对生老病死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尤其是看到许多病人饱受病痛折磨之苦,於是更加坚定了他救死扶伤的决心。他如是说:“小时候每次病人康复时,看到他们从痛苦变成快乐的状态,不停地对我父母言谢,我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1999年,梁伟力先生顺利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打开了一扇新的求知大门。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有闻名全国的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等专家学者的倾囊相授,还能见到川贝等很多著名的中药材。在医药方面有着良好基础的梁伟力先生有幸在大一下半学期就开始跟随郭子光教授学习。他回忆道:“郭子光教授是中国著名的中医教育家、理论家和临床医学家,能跟他学习,我觉得我很幸运,三年多的时间,我在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2005年,考上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後,梁伟力先生也见识到针灸配合中药会起到更好的效果。“癌症病人在进行放射化疗之後,白细胞很低,但是通过针灸和艾灸,卻可以使他的白细胞迅速恢复正常。”他介绍,临床试验也表明:经过放射化疗的病人,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现象,但是通过中药和针灸调整患者的消化系统,改善饮食和睡眠质量後,患者的气血功能就会得到良好的恢复。
医者的仁心
虽然移居到了香港,但是梁伟力先生始终留在内地求学。2011年,学成归来的他在香港创办了“天一堂中医馆”。他说:“《易经》有云:天一生水,水能生万物。《道德经》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起名叫‘天一’的目的是提醒我做医生要心地善良、救死扶伤。”
内科杂症、外科皮肤病、脊椎侧弯、中风後遗症……从外科到内科,从男性科到妇科、从儿科到老年科等,都属於他的诊治范围。秉承着一颗仁心,他的手下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医学奇蹟。
一次,梁伟力先生正在坐诊,来了一位女士,询问病情後得知,这位女士在英国留学期间开始头痛,两年期间在英国几乎找遍了所有的中医和西医,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在亲戚的介绍下,她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天一堂”。他经检查发现,原来是病人的第一颈椎发生了侧弯所致。经他现场调整颈椎後,病人马上感觉到轻鬆很多。随後,又经过两次的治疗,病人的头疼问题得到了彻底的医治。本以为事情就告一段落,没想到半年後,这名病人带着他的男朋友前来求助,他检查後发现,该男子是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歪向左边,便用同样的办法对他进行治疗。他说:“他们的病理很简单,他们的头疼是颈椎引发的,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检查头部就很难检查出问题。”
在梁伟力先生的执业生涯中,曾经接待过一位特殊的病人:这名病人在女儿出生後患上了产後抑鬰症,不仅患有甲亢、高血压等疾病,还有带着女儿自杀的倾向。由於每天服用十几颗镇静药、安眠药等药物,前来就诊时,她已经变得十分憔悴。见到患者第一眼後,他就湿润了眼眶,下决心一定要帮她治好病症。经过诊断,他发现,患者的精神疾病是由颈椎的移位和错位引起的,便决定採用推拿、针灸和中药三者结合的方式为病人治疗。经过3个月的调整和治理,病人不仅没有了产後抑鬰症,身体的各项指标也全部恢复正常。
中医馆开办八年来,像他们一样在梁伟力先生手中康复的患者不计其数。他说:“每次看到他们受到病痛的折磨,我的内心也同样难受,为他们减轻病痛,是我们每个医生的责任,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祖辈为他烙下使命
在香港行医八年的梁伟力先生,对香港中医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香港中医药界的医术氛围十分良好。中医药在香港的发展不仅得到了特区政府的支持,而且也在引进西医的管理模式。
但是,他指出,中医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困难。由於香港的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比较快,年轻人在选择就业时更倾向於保险、金融等行业。因此在香港从事中医中药行业的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很少看到年轻人。
他亲身感受到,由於香港同内地环境的不同,香港的中医行业生存则更为困难。内地有很多中西医学结合的专业,中医同样可以开西药,但是香港的中医就是纯粹的中医,必须靠在中医方面的真实本领在竞爭中取得一席之地。“竞爭虽然激烈,但看中医的人多也有利於医生积累经验,同样的时间内,香港在传统中医方面比内地进步得更快。”
传统中医同现在西医的竞爭,也一直是中医药界面临的压力。但在他看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帮助病人解除病痛,就是在救死扶伤。
除了救治病人外,梁伟力先生同样注重医案和道家武术的学习。在中医行医过程中,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功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好帮手。“特别是道家的武术,它和中医是一脈相承的,道家武学中阴阳、五行、穴位等同样能运用到中医的针灸推拿中。”
梁伟力先生已经将救死扶伤作为了自己的终身使命。“祖辈早已将这个使命烙在每代人的灵魂中,前辈们经常教导我,医生面对的不是病人,是生命。面对每一个生命,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百的努力。”
承载着家族十几代传承的梁伟力先生
灵魂上早已被烙下救死扶伤的使命
苦学中医医术及中华道家武术的他
正在一步步成长……
被中医世家熏染的童年
古香古色的铁药碾、捣罐石臼,整齐林立的药材架,形形色色的大小瓷瓶……置身於这样的环境中,你一定会以为是来到了某一個博物馆中,但这其实是梁伟力先生的童年生活场景。
梁伟力先生出生於广东中山市的中医世家,其祖上曾有人在清廷担任御医,将祖传医学发展至顶峰。在那位先人之後,家族後辈逐渐定居於中山,行医治病、救死扶伤,经历了十几代传承方至梁伟力先生。
梁伟力先生的母亲亦出生於中医世家,他的外公也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医生。他的外公和外婆因躲避战乱移居香港。2000年,梁伟力先生也移居香港。
身为家中独子的梁伟力先生,承载着家族十几代医术传承的使命,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全家人的重点照顾对象。从爷爷到父亲,对他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要求他对传统医术知识熟背於心。在梁伟力先生童年的记忆中,所有接触的东西都跟中医有关——家里所有的书籍都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文籍,接触的人群不是病人就是病人家属,练习的是帮助病人正骨复位的道家武术,背诵的也是《汤头歌》等医学著作……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幼年的梁伟力先生就对生老病死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尤其是看到许多病人饱受病痛折磨之苦,於是更加坚定了他救死扶伤的决心。他如是说:“小时候每次病人康复时,看到他们从痛苦变成快乐的状态,不停地对我父母言谢,我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1999年,梁伟力先生顺利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打开了一扇新的求知大门。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有闻名全国的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等专家学者的倾囊相授,还能见到川贝等很多著名的中药材。在医药方面有着良好基础的梁伟力先生有幸在大一下半学期就开始跟随郭子光教授学习。他回忆道:“郭子光教授是中国著名的中医教育家、理论家和临床医学家,能跟他学习,我觉得我很幸运,三年多的时间,我在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2005年,考上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後,梁伟力先生也见识到针灸配合中药会起到更好的效果。“癌症病人在进行放射化疗之後,白细胞很低,但是通过针灸和艾灸,卻可以使他的白细胞迅速恢复正常。”他介绍,临床试验也表明:经过放射化疗的病人,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现象,但是通过中药和针灸调整患者的消化系统,改善饮食和睡眠质量後,患者的气血功能就会得到良好的恢复。
医者的仁心
虽然移居到了香港,但是梁伟力先生始终留在内地求学。2011年,学成归来的他在香港创办了“天一堂中医馆”。他说:“《易经》有云:天一生水,水能生万物。《道德经》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起名叫‘天一’的目的是提醒我做医生要心地善良、救死扶伤。”
内科杂症、外科皮肤病、脊椎侧弯、中风後遗症……从外科到内科,从男性科到妇科、从儿科到老年科等,都属於他的诊治范围。秉承着一颗仁心,他的手下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医学奇蹟。
一次,梁伟力先生正在坐诊,来了一位女士,询问病情後得知,这位女士在英国留学期间开始头痛,两年期间在英国几乎找遍了所有的中医和西医,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在亲戚的介绍下,她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天一堂”。他经检查发现,原来是病人的第一颈椎发生了侧弯所致。经他现场调整颈椎後,病人马上感觉到轻鬆很多。随後,又经过两次的治疗,病人的头疼问题得到了彻底的医治。本以为事情就告一段落,没想到半年後,这名病人带着他的男朋友前来求助,他检查後发现,该男子是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歪向左边,便用同样的办法对他进行治疗。他说:“他们的病理很简单,他们的头疼是颈椎引发的,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检查头部就很难检查出问题。”
在梁伟力先生的执业生涯中,曾经接待过一位特殊的病人:这名病人在女儿出生後患上了产後抑鬰症,不仅患有甲亢、高血压等疾病,还有带着女儿自杀的倾向。由於每天服用十几颗镇静药、安眠药等药物,前来就诊时,她已经变得十分憔悴。见到患者第一眼後,他就湿润了眼眶,下决心一定要帮她治好病症。经过诊断,他发现,患者的精神疾病是由颈椎的移位和错位引起的,便决定採用推拿、针灸和中药三者结合的方式为病人治疗。经过3个月的调整和治理,病人不仅没有了产後抑鬰症,身体的各项指标也全部恢复正常。
中医馆开办八年来,像他们一样在梁伟力先生手中康复的患者不计其数。他说:“每次看到他们受到病痛的折磨,我的内心也同样难受,为他们减轻病痛,是我们每个医生的责任,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祖辈为他烙下使命
在香港行医八年的梁伟力先生,对香港中医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香港中医药界的医术氛围十分良好。中医药在香港的发展不仅得到了特区政府的支持,而且也在引进西医的管理模式。
但是,他指出,中医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困难。由於香港的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比较快,年轻人在选择就业时更倾向於保险、金融等行业。因此在香港从事中医中药行业的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很少看到年轻人。
他亲身感受到,由於香港同内地环境的不同,香港的中医行业生存则更为困难。内地有很多中西医学结合的专业,中医同样可以开西药,但是香港的中医就是纯粹的中医,必须靠在中医方面的真实本领在竞爭中取得一席之地。“竞爭虽然激烈,但看中医的人多也有利於医生积累经验,同样的时间内,香港在传统中医方面比内地进步得更快。”
传统中医同现在西医的竞爭,也一直是中医药界面临的压力。但在他看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帮助病人解除病痛,就是在救死扶伤。
除了救治病人外,梁伟力先生同样注重医案和道家武术的学习。在中医行医过程中,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功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好帮手。“特别是道家的武术,它和中医是一脈相承的,道家武学中阴阳、五行、穴位等同样能运用到中医的针灸推拿中。”
梁伟力先生已经将救死扶伤作为了自己的终身使命。“祖辈早已将这个使命烙在每代人的灵魂中,前辈们经常教导我,医生面对的不是病人,是生命。面对每一个生命,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百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