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建设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校园建设气势恢宏,处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美景。但实际人才培养结果却不尽人意,毕业生就业率低、专业技能差、综合素养不高是硬伤。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现代化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之路,是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努力前行的方向。
【关键词】“红色经典+双育”;教学模式;专业技能;项目教学;立德树人
南昌职业学院音乐舞蹈系成立于1998年,创办之初,由于学生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管理模式都没有形成系统,尚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不一,与当初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诸多差异。
为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人才,回馈社会、服务大众,老师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改革创新。大家提出很多新思路、新方法,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项目教学法逐渐成型。这套教学法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极大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项目教学法就是带着项目教学,那什么优秀项目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又能吸引学生去刻苦钻研,还能传承延续呢?带着问题,老师们积极探讨。有人提出:我們身在江西,红色文化是江西的品牌和特色,在教育来自祖国各地学生的同时,我们也要把这份红色情怀予以发扬和传承,歌剧《党的女儿》就比较适合我们的教学模式,这既能教好学生专业知识,也能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对学生思想认识上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6年,音乐舞蹈系正式提出将《党的女儿》列为音乐表演专业项目教学的主剧目,同时提出一个全新的教育观点——舞台上的思政教育。红色经典歌剧舞台项目教育教学实践,在传播艺术文化的同时,更是将红色思想与革命精神进行传递。《党的女儿》舞台项目教育教学,改变了从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在舞台实践和专业训练过程中,学生会被革命先烈的大无畏情怀所感染,会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也会转变教育观念,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思想引导者,共同成长,开创“德艺双修”新格局。
经过几轮教学实践和探索,音乐舞蹈系培养出一大批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具备教、学、演、创、育为一体的文艺工作者,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屡创新高,创业率也年年攀升。
总结经验,继往开来。音乐舞蹈系教学团队根据国家教育“立德树人”新理念新要求,结合系部实际,提出构建以“一个指导原则、四项核心内容和四条有效路径”组成的“144”“红色经典+双育”教育教学模式。即: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指导性原则,以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培养内容,以创新层次递进、模块对接、理实结合和内外兼修为培养路径的新时代高职教学实践模式。
首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指导性原则,将德育放在首位。教学环节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如何成为一个能够服务社会的人。红色革命精神内涵丰富,意蕴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剧中田玉梅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是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促进项目教学的深入和延续。
其次,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基础理论教学。高职生进校时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学习态度不端正是普遍现象,如何不让学生掉队,就需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普及基本音乐常识。在扎实的理论教学基础上,教学团队会带领学生进行《党的女儿》背景和情节研究教学,让学生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和人物情感,从而提高学习热情。如带领学生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革命纪念堂”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同样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学团队细化教学任务,对剧中的人物性格、特殊情感都逐一进行研究教学,让学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再次,加强专业技能、舞台艺术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存在很多不足和困难,音乐舞蹈系的教师团队坚持“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工作态度和教学热情,坚强面对。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采取个别指导和小组共研,将理论化为实践,实行舞台上教学,将教、学、演、练融为一体。教学中,教师们将剧中人物塑造、唱段表演、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各个知识点倾囊相授,着力提高学生的舞台艺术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再其次,在培养路径上,体现层次递进、模块对接、理实结合、内外兼修的运行方式。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打破专业、班级限制,细化专业基础水平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倡导学以致用。
5年来,南昌职业学院音乐舞蹈系在实施“红色经典+双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同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文艺人才。同样,教学团队也将这份教学成果传递给了众多高校师生和广大群众,师生们将整场剧目送进高校、社区、乡村,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许和好评。
南昌职业学院音乐舞蹈系“红色经典+双育”教育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其以红色经典歌剧《党的女儿》舞台项目教学为载体,唱响新时期高校“双育互促”和“三力合一”的校园文化育人理念,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新时代高职专业教育创出一条崭新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欢.重温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南昌职业学院音乐舞蹈系党总支党建工作案例[J],青年时代.2018.2
【关键词】“红色经典+双育”;教学模式;专业技能;项目教学;立德树人
南昌职业学院音乐舞蹈系成立于1998年,创办之初,由于学生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管理模式都没有形成系统,尚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不一,与当初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诸多差异。
为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人才,回馈社会、服务大众,老师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改革创新。大家提出很多新思路、新方法,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项目教学法逐渐成型。这套教学法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极大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项目教学法就是带着项目教学,那什么优秀项目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又能吸引学生去刻苦钻研,还能传承延续呢?带着问题,老师们积极探讨。有人提出:我們身在江西,红色文化是江西的品牌和特色,在教育来自祖国各地学生的同时,我们也要把这份红色情怀予以发扬和传承,歌剧《党的女儿》就比较适合我们的教学模式,这既能教好学生专业知识,也能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对学生思想认识上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6年,音乐舞蹈系正式提出将《党的女儿》列为音乐表演专业项目教学的主剧目,同时提出一个全新的教育观点——舞台上的思政教育。红色经典歌剧舞台项目教育教学实践,在传播艺术文化的同时,更是将红色思想与革命精神进行传递。《党的女儿》舞台项目教育教学,改变了从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在舞台实践和专业训练过程中,学生会被革命先烈的大无畏情怀所感染,会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也会转变教育观念,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思想引导者,共同成长,开创“德艺双修”新格局。
经过几轮教学实践和探索,音乐舞蹈系培养出一大批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具备教、学、演、创、育为一体的文艺工作者,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屡创新高,创业率也年年攀升。
总结经验,继往开来。音乐舞蹈系教学团队根据国家教育“立德树人”新理念新要求,结合系部实际,提出构建以“一个指导原则、四项核心内容和四条有效路径”组成的“144”“红色经典+双育”教育教学模式。即: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指导性原则,以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培养内容,以创新层次递进、模块对接、理实结合和内外兼修为培养路径的新时代高职教学实践模式。
首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指导性原则,将德育放在首位。教学环节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如何成为一个能够服务社会的人。红色革命精神内涵丰富,意蕴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剧中田玉梅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是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促进项目教学的深入和延续。
其次,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基础理论教学。高职生进校时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学习态度不端正是普遍现象,如何不让学生掉队,就需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普及基本音乐常识。在扎实的理论教学基础上,教学团队会带领学生进行《党的女儿》背景和情节研究教学,让学生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和人物情感,从而提高学习热情。如带领学生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革命纪念堂”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同样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学团队细化教学任务,对剧中的人物性格、特殊情感都逐一进行研究教学,让学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再次,加强专业技能、舞台艺术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存在很多不足和困难,音乐舞蹈系的教师团队坚持“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工作态度和教学热情,坚强面对。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采取个别指导和小组共研,将理论化为实践,实行舞台上教学,将教、学、演、练融为一体。教学中,教师们将剧中人物塑造、唱段表演、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各个知识点倾囊相授,着力提高学生的舞台艺术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再其次,在培养路径上,体现层次递进、模块对接、理实结合、内外兼修的运行方式。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打破专业、班级限制,细化专业基础水平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倡导学以致用。
5年来,南昌职业学院音乐舞蹈系在实施“红色经典+双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同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文艺人才。同样,教学团队也将这份教学成果传递给了众多高校师生和广大群众,师生们将整场剧目送进高校、社区、乡村,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许和好评。
南昌职业学院音乐舞蹈系“红色经典+双育”教育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其以红色经典歌剧《党的女儿》舞台项目教学为载体,唱响新时期高校“双育互促”和“三力合一”的校园文化育人理念,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新时代高职专业教育创出一条崭新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欢.重温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南昌职业学院音乐舞蹈系党总支党建工作案例[J],青年时代.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