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创作的发展走向与文化传承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守护民族文化之“根”的艺术,载负着传统文化从民间走向舞台。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简论“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之室内表演项目,时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创作的发展走向与文化传承进行再思考。透彻分析其发展之道:须遵循突出民族性;尊重传统、再现传统与科学编排;表演性服从于体育性3大原则,才能让发展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示着时代的风采,从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创作;发展走向;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3 文章编号:1009-783X(2009)02-0238-03 文献标志码:A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花如同体育圣火传递,通过各种全国性以及地区性的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56个民族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广泛流传。传达各民族间的深厚情谊,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2007年11月10日至11月18日,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隆重举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反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最高形式,切身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法言喻的感染力,4年1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真不愧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博览会”。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48个由各代表团选送的表演项目,这些表演无一不是令人击节叹赏、荡气回肠的少数民族文化精品。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有机会、有能力走出深山,走向全国推广自己的民族“绝技”。民族运动会上,大多数选送节目都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打磨与遴选才最终“鏖战广州”:竞技类充分表现民俗风情、综合类高度概括歌舞精髓、健身操类激情展示民族风采、技巧类与高难度杂技难分伯仲,4类表演项目深刻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笔者有幸担任此次民运会表演项目裁判员,将表演项目之精华尽收眼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创作的发展走向与文化传承进行再思考,透彻分析其发展之道,以期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贡献微薄的力量。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的文化特征
  
  所谓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和睦大家庭,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为丰富祖国的文化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各民族自古以来,在年、节或喜庆集会上,都有载歌载舞的传统习惯,例如:汉族的春节、端阳节,藏族的年节、望果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侗族的跺歌堂……。所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的流传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各民族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项目丰富多样,例如:汉族的龙舞、狮舞、旱船、腰鼓、秧歌、社火、二人转、拉花等;蒙古族的安代舞、筷子舞、盘子舞等;藏族的锅庄、姜姆、弦子舞等;维吾尔族的赛乃姆、手鼓舞、盘子舞等;朝鲜族的农安舞、长鼓舞、扇舞等;傣族的嘎光舞、孔雀舞等;以及苗族的芦笙舞、彝族的阿细跳月、壮族的横鼓舞、高山族的杵舞……各民族的传统体育表演项目自娱性和娱他性并存,通俗性与技艺性结合,带有浓郁的传统民族性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它们世代相传,绵延不断,成为增进民族团结。教育子孙后代,鼓舞群众斗志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并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
  
  1.1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的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是以人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离开表演者的动态形象,也就看不到任何文化信息。因此,用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的特征,是最根本的特征。
  表演项目从民间原始生活中发展而来,本民族古代生活的文化特征会成为生理、心理、形态、神态等动态形象符号,通过民间庆节日、祝婚嫁、建新房、迎嘉宾等活动与表演进行传承。这些动态性文化符号中,一定程度地保存了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发挥它非语言文字文化的特殊功能。其中,表演的服饰与道具以及伴奏乐器等,都是动态形象传承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它们增强了动态形象的美,扩大了表演项目的表现力,更显示出这一民族文化之悠久。例如,本届民运会云南代表队选送的竞技类表演项目《春新米》,素有“黑珍珠”之称的佤族姑娘们特有的黝黑的肌肤、乌黑的长发是那个特殊民族与众不同的标志,舂新米是佤族人民庆祝每年稻米丰收而展开的喜庆竞技活动,姑娘们在比赛活动中不时地有节奏地甩动她们乌黑的长发,以示丰收和胜利的喜悦,凸显出阿佤人民独特的民族情怀。
  
  1.2并众之间直接进行传承的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存在群众之中,在群众之间的直接传承是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条件。表演者是在本地区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的陶冶下,逐渐掌握该地区民间体育表演项目的表演形式的。本届民运会贵州代表队的《苗族芦笙技巧》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表演者均为十二、三岁的本土少年,但他们演奏芦笙的地道性和表演的民族技巧性绝非突击训练,而是从小受苗族文化熏陶和群众传承的必然结果。
  
  1.3在一定环境中进行传承的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群众性的活动,参加者即表演者,其文化传承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人们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与气氛中,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本质。准确掌握民间表演项目的风格特点。因此,节日中的特定环境就成为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场地。人们在活动的进行中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即兴创作,使本民族的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不断提高,更加规范;并在传统的节日与祭祀活动中,祖祖辈辈地传承下去。这次云南代表队给大家带来的3个竞技类表演项目《抢绣球》、《跳箩筐》和《滚草墩》即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族婚嫁和节日喜庆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1.4随着社会生活改变而发展的特征
  进入21世纪,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边远村寨都有了电视、手机,可以直接和外界联系,可以看到各种现代化的艺术形式,了解各种新鲜事物和文化消息。文化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表演技艺精益求精,服饰、道具更加精致美观,表演形式上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民族体育传统表演形式中,有固定的部分,又有可以发挥的部分。当新的一代掌握它们时,会很自然地把现实生活的感情融于表演中,摒弃一些已不适应的动作并有所创新,此次民运会,云南代表团22位青年男女共同演绎的嘎诺傣表演压轴登场。“嘎诺傣”意为“飞翔的孔雀”,然而这支孔雀舞却有些“另类”,一只只“孔雀”的脚下踩着轮滑,随着轮子的缓缓滑动,演员的舞步更为流畅,‘嘎诺傣’将传统的徒手孔雀舞、 架子孔雀舞和现代孔雀舞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了孔雀飞舞的感觉。
  
  1.5从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的特征
  从民间向舞台的艺术升华,是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的重要步骤之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别具匠心的升华是通过编导和演员实践的。这种升华可以把群众性表演项目中闪光的部分更集中、更典型地展现在舞台上。通过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传承“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中国文化风格和各民族的审美情趣。
  
  2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创作的发展走向与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作为一个民族、地域、文化传承的特定概念,具有特定的质的规定性,继承与变异是发展传统的两大方面,变异是艺术发展的永恒定律,但不变的是血缘的延续。量变积累使特定的质发生变化,母体便随之消解。因此,如何把握“变”的尺度,在“不变”中求“变”,在“变”中求“不变”是现今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发展的关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作为民族与民俗文化的传统,在这方面的一“统”之“传”,在任何被归于它的“类属”中的项目千变万化都不能脱离其“宗”,无论怎样“现代”都不得丧失“本性”。
  
  2.1突出民族性
  每一民族的众多个体间总是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本民族内同时代的不同个体,总是在承接着某些大体一致的文化积淀。因而每一个民族往往又带有某些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特征,这就是民族性。这种文化的民族性把同一民族中的众多个体凝聚成为一个整体,因而任何一个民族都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和社会心理意识。
  由此可见,是否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性,是评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那些浸透民族文化营养,携带丰富民族文化信息的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才能充分突显出其民族文化特色。因此。无论是编导还是演员,一旦离开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其创作与表演就难于表现本民族的时代风貌,淡化了民族文化应有的光彩,更多的是受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影响后的个人风貌。民间艺术大师们是民间文化传承的主体,我们研究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的创作规律,对他们的贡献与经验不可忽视。他们在常年表演中的原创精神,可以开启编导们的创作思路。本届民运会的表演项目上,80岁高龄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艺术大师”吴修富和他年仅6岁的徒孙同台演绎土生土长的、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少数民族地方特色舞蹈品种“肉莲响”,不得不令所有在场的观众叹为观止。可见,挖掘、整理和编排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才能更为真实、有效、完整地保存和发展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值得强调的是,在以往的创作过程中编导们往往为突出其表演价值,自觉不自觉地用现有的审美观念、甚至是其他民族的审美观念来决定取舍,反倒忽略了内容与素材的民族性,割去了最为宝贵的、古朴的民族文化特色。这是我们在挖掘、整理和科学合理地编排时必须努力克服的危险倾向。
  所以,突出民族性是创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不可动摇的特征和原则。
  
  2.2尊重传统、再现传统与科学编排
  在任何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中,都有一个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完全抛弃传统,则将切断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脉络,切断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失去本民族在漫长岁月中逐步积淀的文化精华,失去自己的民族个性;而原样照搬传统,认为只有历史、前人的才是好的也不合理。因为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这种进步则表现为对过去、已经明显落后的东西进行扬弃或改造。并为其注入更为先进的内容与形式。所以,一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始终表现为继承与反叛传统的斗争史。重要的是,在任何历史节点都要能正确地继承和抛弃传统。我们对散存于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的挖掘、整理和重新编排,固然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关怀和推动,但却与立足今天走向未来的文化推动行为有所不同,因为它带有十分明显的关注昨天的特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必须在更为重视对传统再现的同时,对这些项目进行适当的再度编排与创作,以提高其科学性、有用性和先进性。而要使这种再度编排与创作成为一种有效行为,我们必须遵从素材选择、结构方式、表现方式都以不丢失民族性和传统性为前提的原则。
  
  2.3表演性服从于体育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从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是各民族体育文化继承、创新与发展的完美结合。我国少数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在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随着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生产力水平的迅速发展,其时代价值也随之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和需求也在悄然变化。有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在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有一定的娱乐性和强身健体作用,但是竞技性和观赏性不够,影响了推广和发展。如能在继承民族性和传统性的基础上,用时代审美观和需求对那些项目进行运动规则的修改和完善,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与时尚的有机统一,使其永保魅力,使其成为精品项目。才有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因此,在挖掘、整理、普及、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时,必须强化体育特性,这样才能赋予其新的活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取材于黎族“三月三”佳节的“跳竹竿”,10余根竹竿是全部道具,赤脚着黎锦短筒裙的姑娘们在纵横的竹竿间蹁跹起舞,身着黎族传统无领对襟衣的小伙子们用高难的拿顶动作头上脚下地在竹竿间腾跃,置身这喜庆气氛中一群兵们也忍不住参与其中一展身手……好一派浓郁的节日气氛,好一幅感人的军民同乐图,体现军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主题。编排创作上突破了传统的活动形式,融汇了音乐、杂技、舞蹈等各种艺术元素,以高超的技术难度和精湛的技术水平让全场观众情不自禁地拍手叫绝。
  
  3 结论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守护民族文化之“根”的艺术。即使在知识爆炸、信息横流、娱乐方式铺天盖地的今日,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存活于节日文化之中,存在于广大百姓肢体之上,载负着传统文化从民间走向舞台。我们在编排创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时,必须遵循突出民族性,尊重传统、再现传统与科学编排,表演性服从于体育性三大原则,才能让发展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示着时代的风采。发展必然建立在融合的基础上,融合势必产生发展动力,要抓住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发展机遇。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推广、壮大,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必将为全人类所接受,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丰富与繁荣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分析刘翔上海田径黄金大奖赛110 m栏的时间特征,采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方法,对刘翔和罗伯斯在上海田径黄金大奖赛中的时间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本次比赛中,刘翔起跑速度较之前有所加快,但没有发挥出栏间节奏好的优势,且过栏时间显著增加(P<0.001)。最后得出结论:顽强、拼搏并根据个人的特点合理分配体力,以及掌握跨栏跑节奏是影响110 m栏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刘翔;罗伯斯;110m栏
期刊
摘要: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在主场比赛存在优势的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通过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认为主场观众支持所引起的主场运动员(队)比赛压力的过度增加是我国运动员在2008北京奥运会主场比赛时的主要不利因素。通过增加我国运动员在主场比赛时积极的比赛经验,加强对不适应在主场观众支持下比赛运动员的适应性训练及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是应对2008北京奥运会主场不利因素的主要手段,可以以此来降低主场不
期刊
摘要:通过录像解析法,对我国男子110 m栏优秀运动员刘翔在第10届全运会田径110m栏决赛中的跨栏步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刘翔的攻栏意识强,上栏速度快,加速幅度大,起跨后蹬角度小,有效地控制了过栏的腾起角,身体重心上下振幅小。起跨腿膝角大,缓冲幅度小,两腿夹角大,屈膝高抬能力强,大小腿折叠紧,摆动腿的前摆速度快,腾空过栏时间短。过栏后摆动腿积极下压,近下栏,快提拉,过栏与栏间跑技术衔接比
期刊
摘要:为使学生尽快掌握运动技能,利用人为强化本体感受反馈的原理探讨一种新的加速运动技能获得的方法。实验参加者在计算机屏幕前用鼠标追踪屏幕上一个移动的光点,移动光点按预定的程序作曲线运动。另一子程序按100次/s的频率自动扫描移动光点与追踪鼠标点之间的距离,每轮追踪结束后自动计算出该轮扫描误差的标准差。移动光点与追踪鼠标点之间的距离越小,追踪误差越小。随着练习次数及练习时间(d)的增加,追踪误差会越
期刊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所抽取的50场NBA比赛中替补队员主要的攻防能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BA替补队员的得分和抢断球能力差异对比赛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但助攻、篮板球及综合防守能力的差异对比赛结果影响显著,NBA球队中替补队员的助攻、篮板球及综合防守能力越强,比赛获胜的机率越大。并希望通过本研究给我国篮球运动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NBA;替补队员;攻防能力;比赛结果 
期刊
摘要:论证现代奥运会在初始年代(1896—1936)的主要特征,是研究奥运会历史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推演有闲阶级主导了当时的现代奥运会。这主要体现在:运作它的行为主体是有闲阶级,包括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国际奥委会委员;它是有闲阶级价值理念的载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业余精神、贵族式的礼仪、男权本性。在以上基础上,阐述奥运会所涉及到的不同群体对追求“快乐”的差异,既有闲阶级从荣誉中寻求快乐
期刊
摘要: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4、15届男篮世锦赛中外优秀后卫传接球技术运用进行了定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外优秀后卫在摆脱跑位移动接球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传球方面,国外后卫传球方式多样,善于将传球与投球、突破结合,突然性、隐蔽性强;相比之下,中国后卫传球方式运用单一,横向过渡性传球较多。传球意图暴露明显,重视向内线供球,在对手紧逼下缺乏应变,被动传球多。本文
期刊
摘要:通过对江汉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大学体育特殊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美国的大学体育特殊教育在全面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个体能力创新的培养,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操作细节的关怀,而我们的大学体育特殊教育在人性化的关怀下,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则显得不是太突出。因此,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认为在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大学教育部门要在教育公平上加强政策性关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期刊
摘要:以天津市现行的“体育、艺术2+1项目”为实证材料,为推进该项目在实验校的有效落实,为其他学校的相关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领导决策展与实践执行层提供参考依据,为促进教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及提高“学科教育”专业化能力、水平的形成和提升,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形成健全人格提供有益的帮助。运用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艺术2+1体育技能类项目”学习领域目标
期刊
摘要:对运动员和不从事竞技运动能力的个体发育规律能揭示长期身体训练的一个自然理论方法。身体训练的关键规律如下:训练负荷参数要对应于个体的目前身体状况并要调整到与其年龄阶段相符合的运动潜能上。基于这一原则,对训练负荷,包括训练内容、性质、量等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应于训练个体的身体状况。训练负荷的调整能使身体训练更完美,更符合目前年龄段个体的身体机能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下基本训练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