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往事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f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钓鱼岛问题持续升温之时,5月8日,《人民日报》以半个版的篇幅发表了题为“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问题”的长文,文中指出:“《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没有能力重提琉球,台湾以及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列屿)、澎湖列岛、琉球就被日本夺走了。但是,1941年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废除《马关条约》。随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做出了战后处置日本的规定,日本天皇接受了这些规定。依照这些规定,不仅台湾及其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列屿)、澎湖列岛要回归中国,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也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
  文章发表后,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声称该文“完全是缺乏见识的见解”,强调“(冲绳县)毫无疑问是我国领土”。随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指出,“必须向世界说明日本的立场”,以否定中国的主张。
  “琉球问题到了可再议的时候”,已经沉寂数十年的琉球问题再度回归人们的视线。不管日本如何否认,琉球曾经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而存在了千年之久,是日本用武力兼并了这个国家。与之相比,中国与琉球的渊源更为深远,自明洪武年间以后几百年间,琉球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国。
  中国最后一个海外藩国
  中国与琉球的关系见诸文献资料的最早记载,是在隋朝时期。公元607年,隋炀帝杨广派遣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赶赴东南沿海,发现了形若虬龙浮于水中的群岛,取名为“流虬”,后来为了避讳改为了“流求”。
  对于琉球群岛的称呼,历代都有所不同。《新唐书》称其为“流鬼国”,杜佑《通典》称为“琉球”,《宋史》为“琉求”,《元史》、《粤志》上称为“瑠球”,日本空海大师的《性灵集》称为“留求”,《智证大师传》中称“流梂”。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才将其正式定名为“琉球”,意味琉璃玉和珍珠球,寓意非常美好。
  公元608年,隋炀帝再次遣朱宽到流求宣旨招抚被拒绝,随后他便以武贲郎将陈陵、朝请大夫张镇周两位为主将,发东阳兵(浙江东阳)万余人,从义安出发,经过高华列岛来到流求。《隋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流求国,居海岛之中,在建安郡东面,水行五日能到,岛上多山洞。国中有王,姓欢斯,名渴利兜,不知其由来、有国代数也。”渴利兜拒绝了隋朝使臣的邀请,引发了隋朝水师的登陆作战,受到重创。双方交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什么往来。
  到了元朝忽必烈时代,两次元日战争(即1273年的文永之役和1281年的弘安之役)无果后,忽必烈一直谋求第三次进攻日本,希望借琉球为跳板,征服日本。1291年,海师副万户杨祥主动请缨,率领6000精锐往琉球国宣抚。不巧的是,这次他们到达的是台湾岛。公元1296年,福建平章政事派省督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赴琉球王国,据说擒获了130余人返回。在琉球官方史籍《中山世谱》上,记载琉球人民在英祖的领导下击退了元军水师。公元1314年,英祖之孙玉城王即位,他在位期间,琉球王国分裂成三部分:山南国、山北国和中山国,琉球著名的三山时代来临。其中,中山国实力最为强劲,与中国的来往也最为密切。
  明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派遣杨载前往琉球王国,想把琉球纳入上贡体系。杨载首先拜访的是中山王国,中山国的察度王立即表示愿意臣服明朝,并令自己的弟弟泰期跟随杨载返回中国。泰期也成为琉球王国历史上首次访问中国的正式使臣,开启了中国与琉球之间长达500年的外交往来。在明朝长达276年的统治期间,琉球王国一共派出遣明使171次,几乎是当时除朝鲜外,其他周边属国朝贡次数的总和。洪武十六年(1383),察度被明王朝正式赐封为中山王。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分别赐封怕尼芝、承察度为北山王和南山王。
  中山国不仅经济最为发达,对汉文化的仰慕程度也最高。1392年,中山王察度派遣了第一批留学生(都是王室子弟)进入明朝的国子监学习。在察度的恳请下,朱元璋命令在福建选拔合适的百姓移民到琉球,这就是有名的“闽人三十六姓”。这也是中国有史料记载以来,最早以官方名义向海外移民的事件。明永乐年间,明朝又以官方名义向琉球移民了一批福建籍百姓。由于明初与琉球的政治、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民间移民琉球的人数就更多了。
  朱元璋逝世后,明成祖朱棣派使者前往琉球,册封中山世子武宁为中山王,这是明朝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派册封使到琉球册封国王。此后几乎每一代琉球的国王都要接受中国王朝的册封,才属于合法的国王。中国与琉球之间的宗藩关系也正式得以成立。从明洪武五年(1372)到清光绪五年(1879)的500余年间,中国对琉球王国一共进行24次册封,都有归国复命述职的笔记报告——册封使录,只是明嘉靖以前11任册封的档案因失火而丢失,现在能看到的最早册封使录是嘉靖十三年(1534)吏科给事中陈侃到琉球宣旨赐封尚清为国王的记录。
  琉球通过与明朝建立上贡、贸易体系,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贸易也水涨船高,与日本、朝鲜、暹罗、旧港、苏门答腊、爪哇、满剌加都有贸易往来。明宣德五年(1430),皇帝朱瞻基承认了巴志统一琉球的合法性,赐姓“尚”。琉球在尚巴志之子尚泰久主政期间,其经济、文化都达到巅峰,成为明朝与东南亚诸国的贸易桥梁,是名符其实的“万国津梁”。1511年,葡萄牙舰队通过马六甲海峡,消灭了琉球的主要贸易伙伴满剌加王国,并在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兴建军事要塞。另一方面,明王朝在16世纪初开始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琉球的海外贸易也逐渐衰落。
  日本逐步蚕食琉球
  而位于琉球以北的日本此时对琉球虎视眈眈。琉球北部的奄美群岛因紧靠倭寇的大本营九州萨摩,当地酋长已与倭寇勾结。明嘉靖年间,倭寇屡次侵犯琉球的国家主权,或过境琉球骚扰中国东南沿海。琉球国王尚元多次救下被俘虏的中国居民并遣送回中国。嘉靖末年,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遭到一系列打击,隆庆时代中国遂开放了东南沿海,与东南亚的文化、经济交流越来越密切。隆庆四年(1570),日本萨摩藩藩主岛津贵久派和尚雪岑前往琉球都城首里城,要求尚元向其称臣纳贡,被尚元拒绝。正全力争夺九州霸权的萨摩藩还无暇对付琉球,只是暗中支持奄美群岛的酋长发动政变。隆庆五年,尚元率军平定奄美群岛。不久岛津贵久去世,琉球北部暂时恢复稳定。   明万历十九年(1591),萨摩藩的岛津义弘致书琉球王尚宁,命令琉球于次年2月前提供7500名士兵的10个月的口粮,送到萨摩,再运往朝鲜战场。尚宁王一面应承萨摩的无理要求,一面派人到中国福建,向明朝廷报信,但未引起明朝政府重视。1592年和1598年,丰臣秀吉两度占领朝鲜。在1598年的战争中,岛津义弘为营救小西行长,派出1万精兵几乎全军覆没。战争结束后,德川家康迅速掌握了日本大局,为了削弱各大名的实力,要求各藩出人出钱修建城池。萨摩的实力被大幅削弱,而德川家康也觊觎琉球王国的富庶,于是萨摩在1609年出兵3000人攻打琉球,囚禁了尚宁王,但琉球此时并没有灭亡,萨摩藩希望借助琉球成为日本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沟通桥梁。因此琉球还保留了一定的独立性,但日本已经逐渐吞噬琉球的财富。此后两百多年间,琉球同时与清廷和萨摩藩保持着宗属关系。
  1868年德川幕府倒台,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萨摩藩与长州藩的倒幕运动。而萨摩能有如此强劲的实力,就是因为掠夺了琉球大量的财富。这一年,明治维新政府的“太政官令”传达到了琉球,将琉球王国置于日本鹿儿岛县的管辖之下,随后又将其改为政府直辖地。就在日本加紧控制琉球的时候,“牡丹社事件”为日本人彻底占领琉球并染指台湾找到了借口。
  1871年,66名前往中国朝贡和贸易的琉球人,在回国途中遭遇台风漂流到了台湾岛上,被当地土著牡丹社民误认为是敌人而遭到攻击,54人死亡,12人被清廷护送回国。但日本政府借此大做文章,插手台湾事务,以保护“属国居民”为借口,于1874年派兵3000人登陆台湾琅峤,随后清廷命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兵抵达台湾,不久李鸿章宣布增兵两万,日本逼迫清廷举行谈判,中日双方签订了《北京专条》。这一外交讹诈间接承认了琉球是日本的属国。第二年,日本派兵进驻琉球,拘捕了琉球王尚泰及其儿子并押解至东京,命令琉球尊奉日本明治年号,不再向清廷入贡。日本成功地控制了琉球的内政外交。1876年,尚泰派使者向德宏向清廷求助,但清廷并未引起重视,只是命驻日公使何如璋调查此事。何如璋为琉球问题积极奔走,但当时晚清政府被法国、俄国、日本等列强纠缠于边疆问题,无暇东顾,对日交涉时过于软弱,致使日本吞并琉球步伐加快。1878年,日本政府废藩置县,开始对琉球王国实行奴化政策,声称琉球与中国的关系由日本外务省处理。1879年,身兼“琉球处分官”的日本内务大臣松田道之率领数百名警察和步兵登陆琉球,尚泰被废,琉球改为冲绳县。为了毁灭日本武力吞并琉球的证据,日本政府收缴了琉球行政机关的全部公文、账册等各种文字资料。
  琉球亡国后,日本在琉球推行同化政策,从语言、教育、税务、兵役、经济方面,将琉球纳入日本服务体系,同时琉球的本土宗教也被废除,日本神道教进入冲绳。琉球的本土文化逐渐消逝。
  琉球问题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才落槌定音。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清政府发出强烈抗议,还曾委托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居中调解,中日双方展开谈判。1880年,清廷代表妥协签署了日本提出的将琉球一分为二的《琉球专约拟稿》,但光绪皇帝并不承认这份条约,并指示中方代表继续与日本协商,谈判由此破裂。1895年甲午海战中国落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清政府也失去了在琉球问题上的话语权。从此,中国丧失了海外最后一个藩国。
  二战后的琉球归属
  冲绳在二战期间再度被搬上了历史舞台。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尽量将战线控制在本土之外,一旦战火蔓延,战略地位重要的冲绳就成为日本的马前卒。冲绳岛是琉球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被誉为日本的“国门”。1945年4月爆发的冲绳战役,仿佛是硫磺岛之战重新上演,美日海军和空军进行了激烈交战,双方损失惨重,是太平洋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日本方面有超过10万士兵战死或被俘虏,盟军方面伤亡人数超过5万。但伤亡最惨重的还是冲绳平民,据估计至少有10万平民死于该战役。根据美军数字显示,冲绳战役中有14万余名平民伤亡,他们大多死于炮火、空袭或是日军的强迫自杀。
  为抵抗盟军,日军利用平民作为人盾;日军搜刮平民的粮食,造成大规模饥荒;日军处死了1000名操不同地方方言的冲绳人以遏制间谍活动;当盟军胜利在即时,日军诱导平民以为美军士兵会进行蛮横的杀戮和强奸,并分发手榴弹,致使冲绳平民被迫集体自杀以避免被俘。当战争结束时,岛上90%的建筑被完全摧毁,冲绳变成了“一个布满泥泞、铅、腐烂和蛆虫的广阔领域”。其实,在冲绳战役爆发之前,日本政府以担心冲绳民众清算日本为由,下达了“玉碎令”,当地驻军屠杀了26万冲绳人,屠杀规模仅次于南京大屠杀。
  1945年二战结束,根据盟军的协议规定,日本必须将过去侵略的土地尽数交出,其国土范围必须是在“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等原岛屿上,包括琉球在内的被日非法占据的地区须如数归还被侵略国,或由盟军接管。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开罗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两次向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提议,希望中国能接管琉球群岛。但当时国民党主力部队还在后方,加上国共内战一触即发,蒋介石拒绝了罗斯福的提议。这个故事并非历史真相。1943年11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提到:“琉球可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此由余提议,一以安美国之心;二以琉球在甲午以前已属日本;三以此区由美国共管比为我专有为妥也。”根据开罗会议的会谈记录,罗斯福并没有明确说过将琉球交给中国托管,而是在试探蒋介石对东亚地区在战后的态度。学者汪晖在《琉球与区域秩序的两次巨变》中作如下分析:“蒋介石已经从地缘战略上看到了美国在战后不会愿意放弃对琉球的军事占领,也未必真心想将琉球交给中国独立管辖。如同晚清李鸿章无力介入琉球问题一样,蒋介石并无抵抗美国意志的实力。”在1944年1月美国白宫会议的备忘录中,罗斯福提到“斯大林很熟悉琉球的历史,他完全同意该群岛属于且应该返归中国,而且日本控制下的所有岛屿的行政权力应该交给联合国”。不过斯大林在后来的德黑兰会议上并未作相关表态。二战结束时,中美英三国并未对琉球未来的归属达成最后决议,但也表明日本不可能拥有琉球的主权。   二战后,中国国内在对琉球的归属问题上存在不少争议,大致有三种意见:中国收回琉球;琉球应为中国托管或中美托管;琉球独立。1947年,国民政府内部曾三次讨论琉球归属问题,但内部争议较大,加上国民党陷入内战泥沼,也无暇顾及琉球问题。当时整个国际局势瞬息万变,1948年,美苏冷战对抗加剧,美国已经放弃大势已去的国民政府,而选择扶持日本以便在东亚布局。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对琉球群岛的控制加强。
  1951年9月,在中国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包括日本在内的52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和约大会,除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拒绝签字外,其他4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旧金山和约》上签字。中国政府从不承认《旧金山和约》。该和约第二章“领土”第三条确定了琉球群岛的地位:“日本对于美国向联合国提出将北纬29 度以南之南西诸岛(包括琉球群岛与大东群岛)、孀妇岩岛以南之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硫磺列岛)及冲之鸟岛与南鸟岛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之任何提议,将予同意。”这就变相承认了日本对琉球群岛的潜在主权,于是中日之间的琉球问题最后演变成美日之间的冲绳问题。
  美国是冲绳最大的“钉子户”
  1953年,美国将琉球群岛中的萨南诸岛交给日本;1961年美国准许琉球人悬挂日本国旗;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拥有完全主权;1972年,美国将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交给日本。在太平洋,美国本土防范有三道防御线,其中位于冲绳的军事基地群是处于“三线岛链”的最前沿,冲绳也成为美军“不会沉没的航空母舰”。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登陆冲绳后,就着手规划军事基地,禁止当地人进入;70年代,位于日本本土的美军基地开始向冲绳转移;90年代,美军在日本的3/4基地都迁至冲绳。如今美军在冲绳设有41处基地,驻扎海陆空及海军陆战队4大兵种、超过2万名士兵,是美国在海外唯一一支军种齐全的驻军。
  美军进驻冲绳将近70年,带给冲绳的是噪声、危险和屈辱。据日本防卫部门的资料,自1952年至2007年,与驻日美军有关的事件事故共发生20万起,造成1076人死亡。自1972年冲绳“复归”日本以来,美军在冲绳已发生了约5700起犯罪案件,强奸、交通肇事、纵火、杀人等事件时有发生,其中约85%的案件都免遭起诉。1995年一名小学女生被美军强暴,引起冲绳8万人的示威抗议;2009年普天间基地搬迁未果,冲绳民众反美声浪加剧;去年10月,两名美军士兵强奸一名女性,引发了冲绳民众的抗议……虽然多年以前就出现了要求美军基地迁出冲绳的声音,至今从未断绝,但美军撤出冲绳仍是个未知数。
  琉球独立的声音
  二战以后琉球谋求独立的声音一直未曾停歇。冲绳战役日军失败,美国对冲绳开始了长达27年的统治,这种巨变引发了冲绳一波希望借助美国建立独立的琉球国的思潮。1947年前后成立的三个本土政党冲绳民主同盟、冲绳人民党、社会党,都抱有明显的独立倾向。在冲绳“复归”日本前,有一部分日本和冲绳的左翼团体反对美国将冲绳交还日本,1971年11月,日本左翼团体在东京涩谷举行示威支持琉球的运动,这就是涩谷暴动事件。
  在经济上依赖日本巨额补助,同时又面临美军基地的压力,冲绳开始新一轮的寻求自立的思变。近几十年来,冲绳社会更倾向于用“自立”取代相对敏感的“独立”。20世纪90年代,冲绳出现了官民共同推动的“自立”运动,自此谋求“冲绳自立”成为冲绳社会的主流意识,也涌现了不少主张自立的团体,如21世纪同人会、冲绳自治会,其中2005年恢复运作的“琉球独立党”是少数以“独立”作为诉求展开政治活动的团体。近年来,“冲绳人”意识持续高涨,与20世纪80年代后琉球传统文化的部分复兴、观光业的蓬勃兴起以及冲绳出身的艺人在本土广受欢迎的新现象也有一定关系。
  5月15日,由冲绳当地政治家、大学教授、社会活动家以及市民团体成员组成的“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宣告成立。该学会将寻求冲绳独立并建立“琉球自治联邦共和国”,并在合适时机向联合国直接陈述琉球独立的意愿。日本媒体称,冲绳人公开成立“独立”组织还是第一次。“我们应该自主学习历史,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日本人享受的权利,我们也应该享有。”该学会代表亲川志柰子说到。
  不过自琉球亡国以来,日本的同化政策已经深深影响当地民众,有人认为自己是冲绳人,也有人认为自己是日本人,有人谋求琉球独立,也有人希望留在日本国内。不能否认的是,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国际法上分析,琉球群岛的主权存在未定论,日本强占琉球群岛并不是合理的,因此琉球问题再议并不是“不正当主张”,日本更应该正视历史才对。正如《人民日报》刊文所言,既然日本连是否拥有琉球主权都尚未定论,更不要提钓鱼岛了。
其他文献
六百多年前,日本平安朝兴起一种戏曲:猿乐。后来配以舞蹈和音乐,逐渐发展成今日的能乐。能乐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舞者所佩戴的能面。这种用木头雕刻出的面具让舞者的眉毛、眼睛和嘴巴根本不能活动,但戴上这样的面具,能乐却依然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高超的表演技巧让整个舞台剧行云流水,而观舞者仿如隔世。这种僵硬木然的面具配合着幻化多姿的表演动作,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撕裂感。舞毕时,舞者骤停,只留下
“别问我将来怎样”  他如同空气一般,我们知道他的存在,却没一个人看见他。  俄罗斯《生意人报》网站在6月6日刊登的文章可能会让很多美国人绝望:斯诺登“可以在莫斯科机场的转机区待到本世纪末”。的确,如果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古巴都不接纳他,斯诺登可能不得不永久滞留在莫斯科机场。而在7月12日,斯诺登在莫斯科机场露面并向俄申请政治庇护,他表示自己在机场感到“安全”,或已获得俄特工保护。  其实斯诺登并
2010年4月10日,波兰这个坚强的国家,以最隆重的阵容踏上前往俄罗斯  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的路途,不想却是一条不归路。  卡廷二字,成为悲剧中的悲剧。    卡廷惨案迷雾:是德国人干的,还是苏联人干的?  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城以西大约15公里、通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公路边有一个地方叫卡廷。要不是1943年在附近森林发现了4500具波兰军官尸体,谁都不会注意这个名不经传的地方。  19
由于有“诠释人生”这根纽带相连,作家都没法避免宗教的影响,即使是无神论作家。鲁迅的《野草》里面显然有佛教的悲苦,老舍有道家的玩世不恭,冰心有基督教的爱抚,巴金则有基督教的杀伐。谁也不能生而知之,种种耳濡目染都成今我,未必一定要进教堂道场。  一个做陶器的艺术家告诉我,他在做之前想法很好,但是做出来发现并不好,因为想法没有完全落实,于是再做一个,再做一个还是没有完全落实自己的设想。一个拉小提琴的,在
1988年5月,经济学家吴敬琏和中央领导、部门官员坐在一起,讨论物价的问题。当时的总书记想借鉴韩国的“物价闯关”,但吴敬琏坚决反对,他就“与领导之间发生激烈的辩论,以至于争得脸红脖子粗,10多位部长在一旁面面相觑”。  这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出自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新书《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以下简称《吴敬琏传》)。这本书本来可以成为吴敬琏80寿辰的一个献礼,谁知却引来了满目的笔墨官
美国的校车范例  美国的校车标准是在1939年制定的,制定者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富兰克林。70多年来,黄色的校车一直穿行在美国的大街小巷,成为学生上学的最重要交通工具。在一张网络流传的照片里,一辆与校车相撞的悍马汽车,被巨大的撞击力变成了一堆废铁,而校车安然无恙。校车多由政府进行监管并交付私人公司运营。  美国校车的生产标准由联邦政府统一制定,并且有指定的生产商,由于校车在设计中有很多特殊的安全保护
天,2.0版的普京第三次出任总统已经满一年了。而就在这特殊的一天,普京也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的客人,美国国务卿克里。  克里的专机于5月7日上午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走下舷梯的他心情似乎不错,向在场的媒体挥手致意。几个小时后,他将与普京展开今年美俄之间最高对话。不过前来接机的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麦克福尔却带来这么一个消息:“我刚从你要下榻的酒店过来,我可以证实,它已经被坦克包围了。”  外交:强硬与弹性
迈克尔·苏立文(1916年~2013年9月28日)。英国艺术史家,汉学家,牛津大学荣休院士。1916年,迈克尔·苏立文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幼年随父母移居英国。苏立文是20世纪第一个系统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西方人,是当代西方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的学术泰斗,被称为“20世纪美术领域的马可·波罗”。英国当地时间2013年9月28日,迈克尔·苏立文先生去世,享年97岁。  他是第一个系统地向西方
2012年6月24日,一则请愿书引起网民和媒体的关注。请愿书的发起人是维基百科的创始人——美国人吉米?威尔斯。善于打法律擦边球的威尔斯发起的请愿活动,旨在反对将一名因创办视频分享网站、涉嫌盗版侵权的英国在校大学生引渡到美国受审。请愿书在短短一周之内,收集到全球17.8万多个网友的签名。  为杜威尔请愿  请愿书的主人公理查德?杜威尔现年24岁,是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在校学生,其专业是软件设计。
在美国,合格的中文教师之所以难找,是因为从中国来的教师总是拘泥于严格的教学方法,与美国人的学习方法格格不入。美国人喜欢自己寻找答案,而有些中国教师搞填鸭式教育,然后布置大量家庭作业。钟小茜施教得法,年纪虽小,但很有语言天赋,学得很快,教得也很好。  初来乍到刺探“敌情”  两年前那个闷热的夏天,当钟小茜从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所毕业时,她决定去美国投奔正在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读博的男朋友。一直以来,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