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同一个部门里的同事,关系很融洽,工作上沟通顺畅,互相帮助,业余时间也常一起活动,一切平静而惬意。但是忽然有一天,有一个人升了职。原来的平衡被打破,大家有了新的角色,从前是朋友,现在是上下级,彼此间关系变得尴尬起来。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由于没得到提升的人心里不平衡,对升为上司的同事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于是彼此互相埋怨,关系越闹越僵。工作干不好,产品质量下降,客户不满意,投诉增加。笔者在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已工作五年。四年前被升职为部门主管,从一开始就面临类似挑战。并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才解决这个问题,和谐的人际关系才又重新回到笔者身边。虽然工作上依然有问题,但是大家已经能够坦诚地沟通。这三年的实践提醒笔者,也许可以总结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处理这类问题的经验。
真诚守信赢得爱戴与支持
为人真诚、守信是一个好的经理人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就像一坐大厦的基石。因为这是与别人特别是下属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有了信任才会有顺畅的沟通、相互的支持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论语》里,孔子就不止一次地阐述他关于为人处事讲诚信的观点。如果领导者没有诚信作为前提,就不大可能在员工中建立影响力。另外,有心理学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测试表明,真诚、诚实、诚恳的人最可爱。著名的培训公司富兰克林柯维也曾在一些企业当中做过类似调查,即在员工心目中什么样的领导者最受欢迎,结果显示,为人诚实、讲信用的领导最得人心。与之相比,诸如能力、魄力、效率、外貌等则较为次要。因此我们说要成就一件事,先要做好一个人。而做人的根本是诚实守信,这同时也是良好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意识到这一点能保证一个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隐患。
在实际的工作情境当中,能普遍地让员工感觉到领导者为人公正至关重要。虽然我们很难对公平、公正之类的概念进行准确的定量甚至定性的描述,但通常情况下,每个人心目中对于公平的知觉相差不大却是事实。特别是在分配工作量、绩效评估、协调员工之间的争端、为员工争取有关福利待遇等活动中,领导者应以一颗公平的心,做好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和事实真相、背景信息的调查研究工作,然后告诉员工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为什么有这样的评价,依据是什么等等,一一表述清楚。员工基本都会心服口服。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做到公正、公平,主要是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做决定之前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就能获得理解和支持。
以重视换来尊重
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技术越是进步,越是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人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意味着站在团队成员的立场去考虑他们想要什么,他们的感受如何,并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和途径。形成组织和个人双赢的局面。一个部门是否运行良好,效率和产品质量是否很高,直接取决于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为了使他们乐于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努力,领导者可以与员工建立一种类似朋友般平等的关系,即彼此将对方看成是自己人,经常分享有关工作或个人的信息,领导者给予团队成员更多个人关注,随时了解他们的所感、所想以及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并随时准备提供资源上和心理上的支持。总之将对方看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有着自己独特价值观的个体,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工具。领导者只有对团队成员表示了充分的尊重和重视,才能相应获得对方的尊重以及全心全意的支持和帮助。尤其在需要高度创造力的组织当中,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员工对他所从事的工作、领导风格的满意程度,以及他的需要是否获得足够的重视等因素将直接影响他的绩效。
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应尽量弱化自己作为上司的角色。个人的力量永远小于群体优势,领导者应视自己为一系列人力和技术资源的管家,使这些资源实现最佳组合,随时准备给团队成员提供支持。上下级之间是平等的、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的关系。领导视团队成员为顾客,确保自己给他们指派的任务清楚而又容易理解。如果下属在接受这些任务时面带难色或表示推脱,多数情况下不是他不愿意,而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做,管理者不能把自己都不懂的东西推给下属,而应当自己首先做充分的研究,然后为员工指明实现目标的途径。另一方面,为了让下属自身成长起来,除了充分的授权之外,仅单方面地提供解决方案还不够,还要告诉团队成员形成这些方案的知识、技能、经验是怎样获得的,就像一个教练训练一个队员,目的是帮助他去取得好成绩,最终使其能力得到增长并能独当一面。
用乐观的人格特质激发员工
乐观是领导者的一个很重要的人格特质,它对鼓舞士气、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乐观的领导对人有着正面的内在假设,他们认为人都喜欢工作、乐于担负责任,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偏向于去挖掘、强调别人身上的优势,充分发挥其潜力并使其不断保持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他们在给下属指出错误和缺点时,也尽量只描述事实本身并提出改进意见,避免没有事实依据的主观评价。对于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下属,尤其需要向他表达这样一种积极的态度。如果一个管理者对人持比较悲观的看法,只关注他人的不足之处并认为人人都可能在行骗,人人都懒惰、逃避责任,他可能不愿意给下属授权、不信任他们,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这样一来不但自己的压力大、办事效率低,而且还使他的团队成员感觉十分压抑,逐渐变得疏远、躲避他。上下级关系可能会非常紧张。
应急能力造就信服感
管理者的学习能力、处理问题以及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也能使员工产生信服感。同样一个新事物,大家学习的机会均等,管理者必须比下属想得更周到,学得更深入,并且充分估计新做法在实际运用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出了问题以后该怎么应对。这样当下属碰到困难时,才会求助于你并得到切实的帮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事实上是由事件一件件不断累积起来形成的。其次,不光要有丰富的经验,理论知识也同样重要。作为领导者不但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而且要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本身就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管理者只有通过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加强,并把它发挥出来,才有资格和可能随时给下属提供指导和支持。
然而,答案远不止这些,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采用的领导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可能的情境是:第一,你的员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及教育背景怎样、他们的人格特点是什么;第二,员工有哪些需求,他们最想得到的是什么;第三,在员工眼里,领导者的什么素质和风格最为重要;第四,你的部门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怎样,是高度结构化的还是极富创造性的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领导行为是否有效。因此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必须对这些因素充分考虑,并乐于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掌握这些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风格,做一个情境的领导,权变的领导。
真诚守信赢得爱戴与支持
为人真诚、守信是一个好的经理人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就像一坐大厦的基石。因为这是与别人特别是下属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有了信任才会有顺畅的沟通、相互的支持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论语》里,孔子就不止一次地阐述他关于为人处事讲诚信的观点。如果领导者没有诚信作为前提,就不大可能在员工中建立影响力。另外,有心理学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测试表明,真诚、诚实、诚恳的人最可爱。著名的培训公司富兰克林柯维也曾在一些企业当中做过类似调查,即在员工心目中什么样的领导者最受欢迎,结果显示,为人诚实、讲信用的领导最得人心。与之相比,诸如能力、魄力、效率、外貌等则较为次要。因此我们说要成就一件事,先要做好一个人。而做人的根本是诚实守信,这同时也是良好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意识到这一点能保证一个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隐患。
在实际的工作情境当中,能普遍地让员工感觉到领导者为人公正至关重要。虽然我们很难对公平、公正之类的概念进行准确的定量甚至定性的描述,但通常情况下,每个人心目中对于公平的知觉相差不大却是事实。特别是在分配工作量、绩效评估、协调员工之间的争端、为员工争取有关福利待遇等活动中,领导者应以一颗公平的心,做好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和事实真相、背景信息的调查研究工作,然后告诉员工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为什么有这样的评价,依据是什么等等,一一表述清楚。员工基本都会心服口服。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做到公正、公平,主要是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做决定之前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就能获得理解和支持。
以重视换来尊重
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技术越是进步,越是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人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意味着站在团队成员的立场去考虑他们想要什么,他们的感受如何,并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和途径。形成组织和个人双赢的局面。一个部门是否运行良好,效率和产品质量是否很高,直接取决于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为了使他们乐于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努力,领导者可以与员工建立一种类似朋友般平等的关系,即彼此将对方看成是自己人,经常分享有关工作或个人的信息,领导者给予团队成员更多个人关注,随时了解他们的所感、所想以及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并随时准备提供资源上和心理上的支持。总之将对方看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有着自己独特价值观的个体,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工具。领导者只有对团队成员表示了充分的尊重和重视,才能相应获得对方的尊重以及全心全意的支持和帮助。尤其在需要高度创造力的组织当中,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员工对他所从事的工作、领导风格的满意程度,以及他的需要是否获得足够的重视等因素将直接影响他的绩效。
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应尽量弱化自己作为上司的角色。个人的力量永远小于群体优势,领导者应视自己为一系列人力和技术资源的管家,使这些资源实现最佳组合,随时准备给团队成员提供支持。上下级之间是平等的、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的关系。领导视团队成员为顾客,确保自己给他们指派的任务清楚而又容易理解。如果下属在接受这些任务时面带难色或表示推脱,多数情况下不是他不愿意,而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做,管理者不能把自己都不懂的东西推给下属,而应当自己首先做充分的研究,然后为员工指明实现目标的途径。另一方面,为了让下属自身成长起来,除了充分的授权之外,仅单方面地提供解决方案还不够,还要告诉团队成员形成这些方案的知识、技能、经验是怎样获得的,就像一个教练训练一个队员,目的是帮助他去取得好成绩,最终使其能力得到增长并能独当一面。
用乐观的人格特质激发员工
乐观是领导者的一个很重要的人格特质,它对鼓舞士气、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乐观的领导对人有着正面的内在假设,他们认为人都喜欢工作、乐于担负责任,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偏向于去挖掘、强调别人身上的优势,充分发挥其潜力并使其不断保持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他们在给下属指出错误和缺点时,也尽量只描述事实本身并提出改进意见,避免没有事实依据的主观评价。对于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下属,尤其需要向他表达这样一种积极的态度。如果一个管理者对人持比较悲观的看法,只关注他人的不足之处并认为人人都可能在行骗,人人都懒惰、逃避责任,他可能不愿意给下属授权、不信任他们,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这样一来不但自己的压力大、办事效率低,而且还使他的团队成员感觉十分压抑,逐渐变得疏远、躲避他。上下级关系可能会非常紧张。
应急能力造就信服感
管理者的学习能力、处理问题以及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也能使员工产生信服感。同样一个新事物,大家学习的机会均等,管理者必须比下属想得更周到,学得更深入,并且充分估计新做法在实际运用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出了问题以后该怎么应对。这样当下属碰到困难时,才会求助于你并得到切实的帮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事实上是由事件一件件不断累积起来形成的。其次,不光要有丰富的经验,理论知识也同样重要。作为领导者不但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而且要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本身就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管理者只有通过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加强,并把它发挥出来,才有资格和可能随时给下属提供指导和支持。
然而,答案远不止这些,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采用的领导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可能的情境是:第一,你的员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及教育背景怎样、他们的人格特点是什么;第二,员工有哪些需求,他们最想得到的是什么;第三,在员工眼里,领导者的什么素质和风格最为重要;第四,你的部门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怎样,是高度结构化的还是极富创造性的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领导行为是否有效。因此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必须对这些因素充分考虑,并乐于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掌握这些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风格,做一个情境的领导,权变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