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必要安贫乎——五柳先生形象意义的解读

来源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极有自传性质的文章《五柳先生传》,塑造了一位贫困潦倒,却又能安贫乐道的读书人形象——五柳先生。陶渊明在文中借黔娄之妻的话称赞五柳先生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之在各种教参和教师的讲授中也都是称赞他,而对他的精神没有丝毫的否定,这种称赞便给了我们这样一种思维:五柳先生德高品沽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能安于贫穷。于是在这里贫穷似乎代表了崇高,代表了光荣。相反的追求金钱与财富似乎成了为人所不出的行为。这种思维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重庆、四川、江苏、山东部分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考察了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现状及对"互联网+物流"赋能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取向性。研究发现,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