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以前书画作品多无名款、钤印,而鉴赏者大多从作品风格、材料等因素断定其年代、作者。如宋代绘画多将无名款作品定于某一名家之手,严谨者在作者名前加“传”字。而多数则直接将某一作品归于某人名下,如《淳化阁帖》卷六、七、八多为王羲之伪作,《古诗四帖》归之于张旭也颇有不谐之处,而后世者往往以其为真,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景福殿赋》亦如是。
此赋原无名款,因卷末有宋代曾肇的跋文,谓其为孙过庭书,故一般称为“孙过庭《景福殿赋》”。由于缺乏实证,作者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鉴赏者认为此作非孙过庭书,故而著录不多。此作应非孙过庭书,从避讳、用笔可以窥见一斑。
避讳始于周朝,《左传》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避讳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讳在唐代制度化并得到发展,著名诗人李贺即因其父名“晋肃”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致使终身不得志。对于避讳的方法,历史学家陈垣在《史讳举例》中曰:“避讳常用之法有三:曰改字,曰空字,曰缺笔。”对于《景福殿赋》的避讳,徐邦达在《谈古书画鉴别》中谈道:“宋无名人书《景福殿赋》卷,称为唐孙过庭书,其中北宋讳‘曙’字、‘让’字,南宋讳‘构’字,都缺笔,而唐讳‘渊’字未讳。但‘民’字又改书同义字‘人字,那大概是当时此文从唐代抄本上录下,没有把唐讳字改正过来的缘故。”徐邦达将其定为宋无名人书,大概是宋人所书,或是宋人的临本。
书法风格的形成与书家的运笔、用墨有很大关系,虽然书家不同时期的风格会有较大变化,但会保持一定的时代特征与延续性。明王澍撰《竹云题跋》说:“世所传虔礼草书有数种,干文及景福殿賦,皆妍媚不足录,惟书谱甚有名于时。”从《景福殿赋》的整体风貌上着眼,提出“妍媚”,与《书谱》的笔势纵横洒脱、中侧锋并用不太相类。明张丑撰《真迹日录》说:“孙过庭行书孝经一卷,真迹也,今在董太史家,其字与书谱稍异,是早年笔。戏鸿堂所刻景福殿赋,宛然书谱法也。”其实大不然。孙过庭的传世书作,当以《书谱》流传有序而无疑,《书谱》的用笔是二王笔法的忠实传承。唐代作为笔法演变的一个分水岭,经历过书法的高峰后,由于实用趋简的缘故,用笔变化有所减弱,而倾向于文人意境的加入。《景福殿赋》的用笔特征,就用笔的体式来看,更类似于五代杨凝式书《神仙起居法帖》,而不类于《书谱》。
从《景福殿赋》的用笔特征看,其更类似于五代杨凝式所书《神仙起居法》。
《景福殿赋》全卷165行,为曹魏时何晏所作。据《典略》载:“魏明帝将东巡,恐夏热,故许昌作殿,名曰‘景福’。既成,命人赋之,平叔遂有此作。”是为成此赋之因。此作曾为明代项元汴所藏,有天籁阁诸书藏印记,及项元汴小楷释文,亦颇精善。入清后,其经王长安等收藏,董其昌曾选摹此卷20行刻于《戏鸿堂帖》中,清代乾隆刻《墨妙轩法帖》又将此卷全部摹刻。
卷后题跋按序有五:
其一,乾隆帝跋云:“孙虔礼此书董香光尝刻之戏鸿堂帖中,才二十行四百余字,观者以未睹全豹为憾,顷捡内府所藏,得此。喜其笔意俊迈,有惊鸿游龙之妙,书谱虽炬赫有名,犹规规二王门仞,此乃自成一家耳。因摹入墨妙轩法帖以广其传。甲戌夏御题。”
其二,项元汴跋云:“万历癸未仲春望,墨林山人项元汴手装于天籁阁,永存珍赏。”
其三,曾肇跋云:“书家评孙过庭章草用笔隽拔,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予不能无疑,观此帖用笔,稽古有汉魏之风,终卷结字无点画差谬,书赋云,千纸一类,一字万同,盖知非虚谈也,近见王内翰所藏书谱真迹与此赋极相类,又有墨本千文差不逮矣,建中靖国元年春三月曾肇题于玉堂之西轩。”
其四,张孝思记语云:“岁在甲申孟春,懒逸张孝思藏。”
其五,拖尾项元汴小楷释文,款云:“大明万历甲申岁仲夏端阳后五日墨林山人项元汴录是赋于撄宁庵中。”
其中卷后曾肇题跋为最早,玉堂是翰林院代称,当作于曾肇任职翰林院时。曾肇为“南丰七曾”之一,“南丰七曾”是建昌南丰的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曹宝麟先生认为此跋是真迹,比较曾肇《奉别帖》,用笔交代清楚、气息醇雅,而《孙过庭景福殿赋跋》书写略有匆忙,且显得清秀,笔墨略觉浮于纸面,曾肇书法学苏轼,且《孙过庭景福殿赋跋》晚于《奉别帖》,笔墨当更加厚重才是,未睹真迹,不敢妄断。但曾肇的题跋确实不敢恭维,“用笔,稽古有汉魏之风”“王内翰所藏书谱真迹与此赋极相类”,也不知王内翰的《书谱》是哪个本子,“汉魏之风…‘极相类”按当前的本子好像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的。
清乾隆帝也是个好事者,其眼光不佳,往往而辨真为赝、辨赝为真,《富春山居图》即是,于《景福殿赋》“喜其笔意俊迈,有惊鸿游龙之妙,书谱虽烜赫有名,犹规规二王门仞,此乃自成一家耳”,不仅以为真,还认为其“自成一家”,此说有误。
据清顾复记载,《景福殿赋》“墨气黯黮”源于装裱时“入水”过多,其神采“十存五六”。《景福殿赋》曾为王长安者所收藏,王长安名永宁,为吴三桂婿,苏州拙政园曾为其所有。王时敏札中记“滇中王额驸初在郡中,今住维扬,广收书画,不惜重价,玉石亦未能鉴别,好事家以物往者,往往获利数倍,吴儿走之者如鹜”,王羲之的《瞻近帖》、颜真卿的《鹿脯帖》、杨凝式的《神仙起居法》、米友仁的《潇湘图》等曾为其收藏。“王长安得之,重其装饰”,“为裱工朱启明所润色”,可能经朱启明辈勾填,神采不再矣。顾复《平生壮观》中未载《书谱》之事,且此记中闻吴肯仲言《书谱》由涿州相国冯铨家转入真定相国梁清标家,顾复当未得睹真迹,轻言二者差异,《景福殿赋》定为孙过庭自运,似有不妥。
无论《景福殿赋》的书法作者是谁,该作都保持了良好的书写水平与情调,六米的长度在当时显然是一件巨制。从整体来看,作品从头到尾保持了大概一致的书写速度及状态,显现了作者良好的控制、把握能力。
在章法上,《景福殿赋》以平正为主,此平正不代表从章法到字法、墨法完全的平正。从作品的单字中,我们还是可以感到险绝的存在,如“景”“弘”“国”等字的处理;在用笔上,完全没有后世所谓的逆入平出的约束,落笔自然,在转折处顺势而为,根据书写节奏,转折或圆或方,或用折笔或顺势翻转笔锋,未拘于成法,用笔的方式与节奏与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帖》有相似之处。
笔法的简化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对笔法做的调整,唐代以后用笔的重心从笔画的中间转向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从这件作品来看,笔画的中间仍然保持了其复杂性,使转、提按在笔画的中间仍很普遍,如“物”“性”“命”“靡”等字。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帖中也有不谐之处,如“阴”之耳旁、“盛”字一横等笔画略有突兀,过于扎眼。部分字的结构也值得商榷,如“殿”字左边留白太大略显夸张过度,“故”字右边部分略大一点应该更佳。
此赋原无名款,因卷末有宋代曾肇的跋文,谓其为孙过庭书,故一般称为“孙过庭《景福殿赋》”。由于缺乏实证,作者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鉴赏者认为此作非孙过庭书,故而著录不多。此作应非孙过庭书,从避讳、用笔可以窥见一斑。
似为宋人所书
避讳始于周朝,《左传》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避讳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讳在唐代制度化并得到发展,著名诗人李贺即因其父名“晋肃”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致使终身不得志。对于避讳的方法,历史学家陈垣在《史讳举例》中曰:“避讳常用之法有三:曰改字,曰空字,曰缺笔。”对于《景福殿赋》的避讳,徐邦达在《谈古书画鉴别》中谈道:“宋无名人书《景福殿赋》卷,称为唐孙过庭书,其中北宋讳‘曙’字、‘让’字,南宋讳‘构’字,都缺笔,而唐讳‘渊’字未讳。但‘民’字又改书同义字‘人字,那大概是当时此文从唐代抄本上录下,没有把唐讳字改正过来的缘故。”徐邦达将其定为宋无名人书,大概是宋人所书,或是宋人的临本。
书法风格的形成与书家的运笔、用墨有很大关系,虽然书家不同时期的风格会有较大变化,但会保持一定的时代特征与延续性。明王澍撰《竹云题跋》说:“世所传虔礼草书有数种,干文及景福殿賦,皆妍媚不足录,惟书谱甚有名于时。”从《景福殿赋》的整体风貌上着眼,提出“妍媚”,与《书谱》的笔势纵横洒脱、中侧锋并用不太相类。明张丑撰《真迹日录》说:“孙过庭行书孝经一卷,真迹也,今在董太史家,其字与书谱稍异,是早年笔。戏鸿堂所刻景福殿赋,宛然书谱法也。”其实大不然。孙过庭的传世书作,当以《书谱》流传有序而无疑,《书谱》的用笔是二王笔法的忠实传承。唐代作为笔法演变的一个分水岭,经历过书法的高峰后,由于实用趋简的缘故,用笔变化有所减弱,而倾向于文人意境的加入。《景福殿赋》的用笔特征,就用笔的体式来看,更类似于五代杨凝式书《神仙起居法帖》,而不类于《书谱》。
题跋多有不妥
从《景福殿赋》的用笔特征看,其更类似于五代杨凝式所书《神仙起居法》。
《景福殿赋》全卷165行,为曹魏时何晏所作。据《典略》载:“魏明帝将东巡,恐夏热,故许昌作殿,名曰‘景福’。既成,命人赋之,平叔遂有此作。”是为成此赋之因。此作曾为明代项元汴所藏,有天籁阁诸书藏印记,及项元汴小楷释文,亦颇精善。入清后,其经王长安等收藏,董其昌曾选摹此卷20行刻于《戏鸿堂帖》中,清代乾隆刻《墨妙轩法帖》又将此卷全部摹刻。
卷后题跋按序有五:
其一,乾隆帝跋云:“孙虔礼此书董香光尝刻之戏鸿堂帖中,才二十行四百余字,观者以未睹全豹为憾,顷捡内府所藏,得此。喜其笔意俊迈,有惊鸿游龙之妙,书谱虽炬赫有名,犹规规二王门仞,此乃自成一家耳。因摹入墨妙轩法帖以广其传。甲戌夏御题。”
其二,项元汴跋云:“万历癸未仲春望,墨林山人项元汴手装于天籁阁,永存珍赏。”
其三,曾肇跋云:“书家评孙过庭章草用笔隽拔,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予不能无疑,观此帖用笔,稽古有汉魏之风,终卷结字无点画差谬,书赋云,千纸一类,一字万同,盖知非虚谈也,近见王内翰所藏书谱真迹与此赋极相类,又有墨本千文差不逮矣,建中靖国元年春三月曾肇题于玉堂之西轩。”
其四,张孝思记语云:“岁在甲申孟春,懒逸张孝思藏。”
其五,拖尾项元汴小楷释文,款云:“大明万历甲申岁仲夏端阳后五日墨林山人项元汴录是赋于撄宁庵中。”
其中卷后曾肇题跋为最早,玉堂是翰林院代称,当作于曾肇任职翰林院时。曾肇为“南丰七曾”之一,“南丰七曾”是建昌南丰的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曹宝麟先生认为此跋是真迹,比较曾肇《奉别帖》,用笔交代清楚、气息醇雅,而《孙过庭景福殿赋跋》书写略有匆忙,且显得清秀,笔墨略觉浮于纸面,曾肇书法学苏轼,且《孙过庭景福殿赋跋》晚于《奉别帖》,笔墨当更加厚重才是,未睹真迹,不敢妄断。但曾肇的题跋确实不敢恭维,“用笔,稽古有汉魏之风”“王内翰所藏书谱真迹与此赋极相类”,也不知王内翰的《书谱》是哪个本子,“汉魏之风…‘极相类”按当前的本子好像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的。
清乾隆帝也是个好事者,其眼光不佳,往往而辨真为赝、辨赝为真,《富春山居图》即是,于《景福殿赋》“喜其笔意俊迈,有惊鸿游龙之妙,书谱虽烜赫有名,犹规规二王门仞,此乃自成一家耳”,不仅以为真,还认为其“自成一家”,此说有误。
据清顾复记载,《景福殿赋》“墨气黯黮”源于装裱时“入水”过多,其神采“十存五六”。《景福殿赋》曾为王长安者所收藏,王长安名永宁,为吴三桂婿,苏州拙政园曾为其所有。王时敏札中记“滇中王额驸初在郡中,今住维扬,广收书画,不惜重价,玉石亦未能鉴别,好事家以物往者,往往获利数倍,吴儿走之者如鹜”,王羲之的《瞻近帖》、颜真卿的《鹿脯帖》、杨凝式的《神仙起居法》、米友仁的《潇湘图》等曾为其收藏。“王长安得之,重其装饰”,“为裱工朱启明所润色”,可能经朱启明辈勾填,神采不再矣。顾复《平生壮观》中未载《书谱》之事,且此记中闻吴肯仲言《书谱》由涿州相国冯铨家转入真定相国梁清标家,顾复当未得睹真迹,轻言二者差异,《景福殿赋》定为孙过庭自运,似有不妥。
不失为一佳作
无论《景福殿赋》的书法作者是谁,该作都保持了良好的书写水平与情调,六米的长度在当时显然是一件巨制。从整体来看,作品从头到尾保持了大概一致的书写速度及状态,显现了作者良好的控制、把握能力。
在章法上,《景福殿赋》以平正为主,此平正不代表从章法到字法、墨法完全的平正。从作品的单字中,我们还是可以感到险绝的存在,如“景”“弘”“国”等字的处理;在用笔上,完全没有后世所谓的逆入平出的约束,落笔自然,在转折处顺势而为,根据书写节奏,转折或圆或方,或用折笔或顺势翻转笔锋,未拘于成法,用笔的方式与节奏与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帖》有相似之处。
笔法的简化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对笔法做的调整,唐代以后用笔的重心从笔画的中间转向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从这件作品来看,笔画的中间仍然保持了其复杂性,使转、提按在笔画的中间仍很普遍,如“物”“性”“命”“靡”等字。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帖中也有不谐之处,如“阴”之耳旁、“盛”字一横等笔画略有突兀,过于扎眼。部分字的结构也值得商榷,如“殿”字左边留白太大略显夸张过度,“故”字右边部分略大一点应该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