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如何将其有效地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对推动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进而阐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拓展训练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在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拓展训练 高校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于1995年引入中国,是一项集求生、惊险、刺激、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极限运动,也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可以说,拓展训练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和延伸。将拓展训练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既符合体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此,本文就拓展训练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一、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
拓展训练包括室内情景训练、户外场地、野外和水上训练等。室内情景训练包括组织能力、人际处理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领导能力等管理素质培养的专题训练;场地训练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信任摔、高空单杠、高空漫步、高空速降、天梯断桥、沼泽、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野外训练包括远足露营、攀岩速降、长途跋涉、野外定向、户外生存、伞翼滑翔等;水上训练包括游泳、潜水、跳水、扎筏、漂流等。
二、高校体育课中开设拓展训练的意义
(一)拓展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使文化和个性共同发展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显著特点。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教育,而拓展训练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为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可以是拓展训练中的一员,从而形成师生共同合作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呆板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能。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以及相互信任等优良品质
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让学生在集体、合作、矛盾中解决问题,力图使每名学生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团队精神,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且在拓展训练增强信任的项目中,如“信任背摔”这个项目,可很好地培养学生间相互信任的品质,即在信任自己的同时,也增强对他人的信任,从而使自身能更好地融入团队中去,并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
(三)有利于增强高校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把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既安全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拓展训练的理念和方法,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宜的训练项目,通过引导、练习、游戏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状况,符合当今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推进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在拓展训练所设置的项目和采取的形式中,很多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设计的,如“罐头鞋”、“扎筏”、“电网”、“雷阵”等。在教学中,教师只给学生布置任务,讲解活动要求、规则及注意事项等,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学生只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挖掘自身的创造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大胆想象,勇敢地尝试。
三、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一)选择适合普通高校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野外、水上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在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必要的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机构、师资配备、课程内容的设计、硬件配置和基本的管理模式等,充分利用学校所能运用的一切资源。在普通高校里,可设计一些无须特殊器材的项目,如沟通项目(红黑大战、建绳房、数字传递、孤岛求生、信任行走等)、破冰项目(螃蟹拳、走姿、卧式传递)、团队协作项目(坐地起身、快速传球、爱心传递、死亡电网、渡河等)。而水上项目,大学的游泳池则是很好的训练场地,适当购买一些拓展训练所需的器材,如浮桶、毛竹、绳索、废汽车轮胎等,就可以开展水上项目。
在设计拓展训练项目时,应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素质方面的差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拓展项目;同时,所设计的拓展项目还须考虑到适合全员学生参加的一个特性,能让全体参加受训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二)加强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则要求高校体育教师须具备拓展训练项目的设计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加强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的方法为:首先,应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挑选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强、观察能力强和责任心强的教师参加拓展训练的学习,通过学习,加深其对拓展训练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其次,体育教师应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第三,除了让教师们参加拓展训练项目的学习外,还须让其参加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理论学科的学习培训;第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高校体育教师应能将社会拓展训练的训练方法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出适宜学生个性的训练项目。
(三)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
1.管理机构
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的特殊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高校的体育、心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学范畴,与传统的体育教学范畴不一样,因此须根据拓展训练课程的特点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并采用一级管理体制。
2.经费投入
要把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则应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建设专用的拓展场地,保证拓展训练在学校的开展。一般,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确定。而高校拓展项目内容的设置可遵循“户外场地项目→野外项目→水上项目”的原则来进行设置。
3.安全管理
拓展训练项目是一项富有魅力和挑战性的运动,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将拓展训练项目课程化,则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动项目安全与否,这也是高校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安全管理的措施有:一,须设置专业的器材;二,在进行拓展项目设计时须考虑到其中的危险因素,选择最佳、最安全的地点和训练内容;三,在进行项目前,应让学生清楚明白项目实施的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按照安全程序加以指导、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
4.评价管理
拓展训练的主要结果不是体能,而是精神。开设拓展训练课只是以体能活动培养大学生素质的一种模式,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它强调学生通过训练发生素质变化,在评价时可尝试将素质拓展与高校学分制相结合,将各种因素量化成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高校素质拓展的认证制度。拓展训练课对学生的评判方式可采用证书发放的方式,证书主要记载学生的经历和客观表现,一般不作主观评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对我国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既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也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但目前,我国对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的研究仍不足,要想真正将拓展训练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去,则须选择适合普通高校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加强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拓展训练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才能确切地实现拓展训练的教学目标,从而最终使高校体育教学实现体育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两大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毅伟.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浅要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2).
[2]李小军.高校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融合的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3]张朋.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运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7).
[4]王爱民.“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商情,2009,(42).
【关键词】拓展训练 高校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于1995年引入中国,是一项集求生、惊险、刺激、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极限运动,也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可以说,拓展训练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和延伸。将拓展训练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既符合体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此,本文就拓展训练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一、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
拓展训练包括室内情景训练、户外场地、野外和水上训练等。室内情景训练包括组织能力、人际处理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领导能力等管理素质培养的专题训练;场地训练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信任摔、高空单杠、高空漫步、高空速降、天梯断桥、沼泽、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野外训练包括远足露营、攀岩速降、长途跋涉、野外定向、户外生存、伞翼滑翔等;水上训练包括游泳、潜水、跳水、扎筏、漂流等。
二、高校体育课中开设拓展训练的意义
(一)拓展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使文化和个性共同发展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显著特点。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教育,而拓展训练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为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可以是拓展训练中的一员,从而形成师生共同合作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呆板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能。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以及相互信任等优良品质
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让学生在集体、合作、矛盾中解决问题,力图使每名学生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团队精神,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且在拓展训练增强信任的项目中,如“信任背摔”这个项目,可很好地培养学生间相互信任的品质,即在信任自己的同时,也增强对他人的信任,从而使自身能更好地融入团队中去,并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
(三)有利于增强高校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把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既安全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拓展训练的理念和方法,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宜的训练项目,通过引导、练习、游戏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状况,符合当今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推进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在拓展训练所设置的项目和采取的形式中,很多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设计的,如“罐头鞋”、“扎筏”、“电网”、“雷阵”等。在教学中,教师只给学生布置任务,讲解活动要求、规则及注意事项等,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学生只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挖掘自身的创造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大胆想象,勇敢地尝试。
三、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一)选择适合普通高校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野外、水上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在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必要的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机构、师资配备、课程内容的设计、硬件配置和基本的管理模式等,充分利用学校所能运用的一切资源。在普通高校里,可设计一些无须特殊器材的项目,如沟通项目(红黑大战、建绳房、数字传递、孤岛求生、信任行走等)、破冰项目(螃蟹拳、走姿、卧式传递)、团队协作项目(坐地起身、快速传球、爱心传递、死亡电网、渡河等)。而水上项目,大学的游泳池则是很好的训练场地,适当购买一些拓展训练所需的器材,如浮桶、毛竹、绳索、废汽车轮胎等,就可以开展水上项目。
在设计拓展训练项目时,应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素质方面的差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拓展项目;同时,所设计的拓展项目还须考虑到适合全员学生参加的一个特性,能让全体参加受训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二)加强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则要求高校体育教师须具备拓展训练项目的设计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加强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的方法为:首先,应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挑选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强、观察能力强和责任心强的教师参加拓展训练的学习,通过学习,加深其对拓展训练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其次,体育教师应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第三,除了让教师们参加拓展训练项目的学习外,还须让其参加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理论学科的学习培训;第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高校体育教师应能将社会拓展训练的训练方法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出适宜学生个性的训练项目。
(三)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
1.管理机构
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的特殊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高校的体育、心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学范畴,与传统的体育教学范畴不一样,因此须根据拓展训练课程的特点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并采用一级管理体制。
2.经费投入
要把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则应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建设专用的拓展场地,保证拓展训练在学校的开展。一般,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确定。而高校拓展项目内容的设置可遵循“户外场地项目→野外项目→水上项目”的原则来进行设置。
3.安全管理
拓展训练项目是一项富有魅力和挑战性的运动,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将拓展训练项目课程化,则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动项目安全与否,这也是高校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安全管理的措施有:一,须设置专业的器材;二,在进行拓展项目设计时须考虑到其中的危险因素,选择最佳、最安全的地点和训练内容;三,在进行项目前,应让学生清楚明白项目实施的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按照安全程序加以指导、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
4.评价管理
拓展训练的主要结果不是体能,而是精神。开设拓展训练课只是以体能活动培养大学生素质的一种模式,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它强调学生通过训练发生素质变化,在评价时可尝试将素质拓展与高校学分制相结合,将各种因素量化成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高校素质拓展的认证制度。拓展训练课对学生的评判方式可采用证书发放的方式,证书主要记载学生的经历和客观表现,一般不作主观评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对我国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既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也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但目前,我国对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的研究仍不足,要想真正将拓展训练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去,则须选择适合普通高校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加强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拓展训练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才能确切地实现拓展训练的教学目标,从而最终使高校体育教学实现体育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两大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毅伟.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浅要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2).
[2]李小军.高校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融合的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3]张朋.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运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7).
[4]王爱民.“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商情,20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