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当代家长越来越注重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如进行音乐胎教、为幼儿准备绘本等教育资源等。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家长设计的教育计划都忽视了劳动教育这部分内容,以至于幼儿普遍不具备良好的劳动意识以及优秀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基于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目的,教师需要践行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理念,在园中的室内与户外实践教育、家长在家庭中的教育中都融入劳动教育,以此使劳动成为幼儿的天性。
关键词:劳动教育理论;学前教育;幼儿习惯;培养策略
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劳动类型的各类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养成接受劳动、习惯劳动、认为劳动是光荣的行为等意识,以此达到促进幼儿全面成长的目的。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幼儿园较为看重劳动教育,近些年也取得了种植教育等教育策略成果[1]。但是良好的勞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园中,还应当深入到幼儿生活中。即教师不仅需要积极探索在园内融入劳动教育的方法,还应当联动家长,引导家长在家庭中积极引导幼儿劳动,以此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
一、基于园内一日活动,寻找劳动教育切入点
(一)融入各类活动,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劳动和运动有着粗浅的联系,可以说劳动是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学前教育中,教师们探索出了许多引导幼儿运动的教育策略,如将运动融入角色扮演等游戏活动中[2]。教师可以参考这样的教育策略,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教育活动中,以此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与能力或者劳动意识。
在学前教育的一日活动中,教师需要开展的教育活动类型较多,如户外游戏活动、室内游戏活动等。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这些教育活动的各个阶段中。比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幼儿们提供丰富的体育器材。那么在体育活动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开展整理体育器材的劳动活动。在这一劳动活动中,教师可以继续融入角色扮演的元素,即让幼儿们扮演体育器材管理“新教师”,而教师扮演“老教师”,然后由老教师指导新教师进行体育器材的整理与收纳。这样的劳动活动与之前的教育活动联系性较强,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幼儿的劳动积极性会较高[3]。并且,这样的劳动活动也可以拓展到其他的户外游戏活动或者室内游戏活动中。再如,教师也可以直接设计劳动教育性质的角色扮演游戏。比如,教师为幼儿设计小饭馆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们分别扮演厨师、服务员等角色,然后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收拾碗筷、处理食材等劳动行为的教育。
(二)创设生活区域,鼓励幼儿自主劳动
区域活动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发展社交等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劳动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生活区域,让幼儿在生活区域中能够自主进行劳动实践,进而养成习惯劳动的能力与意识。并且,为提升幼儿的劳动积极性,教师在创设生活区域后,应当尽可能提升生活区域的丰富程度,使生活区域对学生具有较强吸引力[4]。
教师在创设生活区域时,应当注意所创设的生活区域类型应当是安全且符合幼儿认知的。比如,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行为能力,为幼儿创设厨房、洗衣这两个场景的生活区域。在厨房区域中,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塑料锯齿刀、榨汁机等较为安全的器具,以及蔬果与调料。教师可以将这一区域命名为“娃娃餐厅”,并对在这一区域进行活动的幼儿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幼儿在进行“洗洗切切”活动时需要先认真洗手和洗用具,每次制作的东西不要太多,做完之后将自己制作的食物分给同伴、教师,不要浪费食物等。如此,教师既可以通过这个生活区域对幼儿进行劳动技能的教育,又可以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的良好思维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基于培养幼儿自主穿衣等教育任务,创设“宝宝的大衣柜”这一生活区域,在这一区域内设置众多散乱的衣服,然后贴上各种宝宝折叠衣服、扣扣子的图片,以此对幼儿进行劳动的示范与引导。
二、基于特色园本课程,探索劳动教育拓展点
(一)创设种植环境,设计长期种植活动
在劳动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当开发特色园本课程,即为幼儿创设种植环境,然后依据种植环境设计长期的种植活动,让幼儿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种植劳动,以此培养幼儿的长期劳动习惯以及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意识[5]。
在当前阶段中,教师可以基于园区的条件为幼儿创设不同的种植环境。比如,在农村区域的幼儿园,则可以在园内或者园区附近为幼儿开辟出仿真的菜园;在城市区域的幼儿园,若园内空间足够,那么教师可以向园区提议在园内建设一个小的种植角,以供幼儿们种植。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园区为幼儿准备空的种植盆,让幼儿在种植盆中进行劳动。在完成种植环境的创设后,教师便可以开展长期的种植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基于种植环境的差异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种子。比如,在农村的菜园中,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时为幼儿提供花生的种子,让幼儿们在一个学期中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照看一株花生。在这一个学期中,教师应当教授给幼儿浇水、施肥、松土等劳动技能,并以拍照等形式辅助幼儿记录下花生的成长。当然,在幼儿们种植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花生枯死的情况。教师在幼儿遇到这种情况时,还应当引导幼儿的自然悲伤情绪。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引入自然循环的理念,以此让幼儿对“生与死”有基础且积极的认识。
(二)关注劳动节日,积极开展特色活动
种植是具有幼儿园差异性的园本课程,劳动节日同样如此,每个幼儿园在传统节日中设计与开展的教育活动都有其特色[6]。在劳动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应当立足园区的资源特色以及发展幼儿劳动习惯的目的,设计与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以此改变幼儿对劳动的认知,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能力。
在当前教育阶段中,许多教师重视的节日基本为端午、中秋等节日。但在劳动教育理念中,植树节、重阳节等节日也可以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在植树节中,教师可以园中的花草树木为对象,开展浇水与松土的劳动活动。在活动中,松土应当在浇水之前,避免幼儿的服装沾染太多的污渍。并且,教师还可以尝试在植树节之后,将这一劳动活动作为园区特色劳动活动之一,以周或者月为单位组织幼儿开展松土劳动活动。如此,教师能够以这一长期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向幼儿渗透爱护植物、植物也需要呼吸、植物也是生命等观点。其次,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在所在的小区内开展帮扶老人的劳动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小区中,给幼儿分配小铲子、小手套等工具,帮助老人们清洁小区中的健身设施或者老人们经常休息的板凳。若幼儿园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们前往当地的敬老院,为院中的老人们带去节目以及捶背等活动。总体而言,教师应当关注劳动节日,并积极开展特色活动,以此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与习惯。 三、基于家园合作理念,设计家园共育联合点
(一)布置家庭任务,引导幼儿自主劳动
教育从来不是孤立的,某一阶段或者某一学科取得的教研成果也应当被其他的阶段或者学科教学借鉴与使用[7]。因此,幼儿教育也可以借鉴小学与中学的家庭作业形式,为幼儿布置家庭劳动任务,以此体现劳动教育理念,并培养幼儿的劳动思维观念以及劳动习惯。教师为幼儿布置的任务应当与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关,以此增强家庭任务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的小班教育中,幼儿的穿衣与吃饭是教育的重点。因此,在教师教导完幼儿相应的穿衣与吃饭技能后,教师可以便签本的形式为幼儿布置个性化的家庭作业,以此增强幼儿对家庭劳动任务的重视程度。比如,幼儿甲是一个较为娇气的宝宝,在教师的长久努力下,幼儿甲终于愿意自主吃饭与穿衣。对此,教师先对其进行表扬,然后为幼儿甲布置在家庭中进行自主吃饭与穿衣的任务,并当着幼儿甲的面将这一任务写在便签纸上,附带上小红花。幼儿虽然看不懂文字,但他们对教师的话有较强的敬畏心理,且小红花得存在也会让幼儿更加重视这一任务。因此,在教师嘱咐以及小便签的作用下,幼儿会重视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回到家中后便有较大的可能自主要求家长辅助他们完成任务。如此,幼儿的劳动习惯、能力自然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
(二)聯动幼儿家长,鼓励家长创设机会
在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给幼儿提供最好的家庭教育。但在现实中,迫于祖父母、自身教育能力的影响,许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对幼儿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溺爱教育[8]。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与家长建立线上、线下的沟通,然后对家长进行教育,让家长掌握劳动教育等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以联动家长,并鼓励家长基于日常生活为幼儿创设劳动机会,以此培养幼儿自立与劳动的习惯。
具体而言,幼儿园可以通过微信群、微型公众号等渠道,开展线上教育讲座,通过讲座向幼儿家长灌输劳动教育理念,引导家长辨析幼儿劳动对幼儿身体素质发育、自立自强性格的有效性。通过每周一次的教育,家长能够逐步改变自己的观念。此时,教师再结合幼儿在园内的表现,通过便签、线上群聊等途径,对家长进行指导,并将幼儿在园内学习的劳动技能告知家长。如此,家长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幼儿的成长,并基于幼儿的成长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劳动机会。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综合素养培养是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在设计并开展学前教育活动时,应当融合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理论,以富有劳动教育价值的角色扮演游戏、种植活动、家庭劳动等教育活动,逐步发展幼儿的劳动意识。在现实中,开展贯穿幼儿园与家庭的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既可以让幼儿从小便树立起良好的劳动思维与行为习惯,还能够让幼儿在劳动教育中得到合作、社交等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豪.陈鹤琴幼儿劳动教育的理念辨析与实践逻辑[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07):5-10.
[2]姜晓,胥兴春.我国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路径探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3(01):70-74.
[3]梁宇翔.基于劳动教育的幼儿习惯培养策略[J].辽宁教育,2019(24):62-64.
[4]王浪.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策略[J].教育观察,2019,8(38):60-62.
[5]林玉春.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1):93.
[6]吕燕.以游戏化创造性劳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以幼儿园沙艺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Z5):47-49.
[7]张丽萍.浅析家庭教育中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22):63-64.
[8]巫燕华.多方合作 共促劳动教养——以“五一”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6):118-120+123.
曹叶秋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幼儿园,
关键词:劳动教育理论;学前教育;幼儿习惯;培养策略
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劳动类型的各类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养成接受劳动、习惯劳动、认为劳动是光荣的行为等意识,以此达到促进幼儿全面成长的目的。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幼儿园较为看重劳动教育,近些年也取得了种植教育等教育策略成果[1]。但是良好的勞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园中,还应当深入到幼儿生活中。即教师不仅需要积极探索在园内融入劳动教育的方法,还应当联动家长,引导家长在家庭中积极引导幼儿劳动,以此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
一、基于园内一日活动,寻找劳动教育切入点
(一)融入各类活动,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劳动和运动有着粗浅的联系,可以说劳动是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学前教育中,教师们探索出了许多引导幼儿运动的教育策略,如将运动融入角色扮演等游戏活动中[2]。教师可以参考这样的教育策略,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教育活动中,以此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与能力或者劳动意识。
在学前教育的一日活动中,教师需要开展的教育活动类型较多,如户外游戏活动、室内游戏活动等。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这些教育活动的各个阶段中。比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幼儿们提供丰富的体育器材。那么在体育活动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开展整理体育器材的劳动活动。在这一劳动活动中,教师可以继续融入角色扮演的元素,即让幼儿们扮演体育器材管理“新教师”,而教师扮演“老教师”,然后由老教师指导新教师进行体育器材的整理与收纳。这样的劳动活动与之前的教育活动联系性较强,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幼儿的劳动积极性会较高[3]。并且,这样的劳动活动也可以拓展到其他的户外游戏活动或者室内游戏活动中。再如,教师也可以直接设计劳动教育性质的角色扮演游戏。比如,教师为幼儿设计小饭馆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们分别扮演厨师、服务员等角色,然后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收拾碗筷、处理食材等劳动行为的教育。
(二)创设生活区域,鼓励幼儿自主劳动
区域活动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发展社交等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劳动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生活区域,让幼儿在生活区域中能够自主进行劳动实践,进而养成习惯劳动的能力与意识。并且,为提升幼儿的劳动积极性,教师在创设生活区域后,应当尽可能提升生活区域的丰富程度,使生活区域对学生具有较强吸引力[4]。
教师在创设生活区域时,应当注意所创设的生活区域类型应当是安全且符合幼儿认知的。比如,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行为能力,为幼儿创设厨房、洗衣这两个场景的生活区域。在厨房区域中,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塑料锯齿刀、榨汁机等较为安全的器具,以及蔬果与调料。教师可以将这一区域命名为“娃娃餐厅”,并对在这一区域进行活动的幼儿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幼儿在进行“洗洗切切”活动时需要先认真洗手和洗用具,每次制作的东西不要太多,做完之后将自己制作的食物分给同伴、教师,不要浪费食物等。如此,教师既可以通过这个生活区域对幼儿进行劳动技能的教育,又可以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的良好思维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基于培养幼儿自主穿衣等教育任务,创设“宝宝的大衣柜”这一生活区域,在这一区域内设置众多散乱的衣服,然后贴上各种宝宝折叠衣服、扣扣子的图片,以此对幼儿进行劳动的示范与引导。
二、基于特色园本课程,探索劳动教育拓展点
(一)创设种植环境,设计长期种植活动
在劳动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当开发特色园本课程,即为幼儿创设种植环境,然后依据种植环境设计长期的种植活动,让幼儿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种植劳动,以此培养幼儿的长期劳动习惯以及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意识[5]。
在当前阶段中,教师可以基于园区的条件为幼儿创设不同的种植环境。比如,在农村区域的幼儿园,则可以在园内或者园区附近为幼儿开辟出仿真的菜园;在城市区域的幼儿园,若园内空间足够,那么教师可以向园区提议在园内建设一个小的种植角,以供幼儿们种植。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园区为幼儿准备空的种植盆,让幼儿在种植盆中进行劳动。在完成种植环境的创设后,教师便可以开展长期的种植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基于种植环境的差异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种子。比如,在农村的菜园中,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时为幼儿提供花生的种子,让幼儿们在一个学期中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照看一株花生。在这一个学期中,教师应当教授给幼儿浇水、施肥、松土等劳动技能,并以拍照等形式辅助幼儿记录下花生的成长。当然,在幼儿们种植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花生枯死的情况。教师在幼儿遇到这种情况时,还应当引导幼儿的自然悲伤情绪。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引入自然循环的理念,以此让幼儿对“生与死”有基础且积极的认识。
(二)关注劳动节日,积极开展特色活动
种植是具有幼儿园差异性的园本课程,劳动节日同样如此,每个幼儿园在传统节日中设计与开展的教育活动都有其特色[6]。在劳动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应当立足园区的资源特色以及发展幼儿劳动习惯的目的,设计与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以此改变幼儿对劳动的认知,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能力。
在当前教育阶段中,许多教师重视的节日基本为端午、中秋等节日。但在劳动教育理念中,植树节、重阳节等节日也可以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在植树节中,教师可以园中的花草树木为对象,开展浇水与松土的劳动活动。在活动中,松土应当在浇水之前,避免幼儿的服装沾染太多的污渍。并且,教师还可以尝试在植树节之后,将这一劳动活动作为园区特色劳动活动之一,以周或者月为单位组织幼儿开展松土劳动活动。如此,教师能够以这一长期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向幼儿渗透爱护植物、植物也需要呼吸、植物也是生命等观点。其次,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在所在的小区内开展帮扶老人的劳动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小区中,给幼儿分配小铲子、小手套等工具,帮助老人们清洁小区中的健身设施或者老人们经常休息的板凳。若幼儿园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们前往当地的敬老院,为院中的老人们带去节目以及捶背等活动。总体而言,教师应当关注劳动节日,并积极开展特色活动,以此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与习惯。 三、基于家园合作理念,设计家园共育联合点
(一)布置家庭任务,引导幼儿自主劳动
教育从来不是孤立的,某一阶段或者某一学科取得的教研成果也应当被其他的阶段或者学科教学借鉴与使用[7]。因此,幼儿教育也可以借鉴小学与中学的家庭作业形式,为幼儿布置家庭劳动任务,以此体现劳动教育理念,并培养幼儿的劳动思维观念以及劳动习惯。教师为幼儿布置的任务应当与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关,以此增强家庭任务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的小班教育中,幼儿的穿衣与吃饭是教育的重点。因此,在教师教导完幼儿相应的穿衣与吃饭技能后,教师可以便签本的形式为幼儿布置个性化的家庭作业,以此增强幼儿对家庭劳动任务的重视程度。比如,幼儿甲是一个较为娇气的宝宝,在教师的长久努力下,幼儿甲终于愿意自主吃饭与穿衣。对此,教师先对其进行表扬,然后为幼儿甲布置在家庭中进行自主吃饭与穿衣的任务,并当着幼儿甲的面将这一任务写在便签纸上,附带上小红花。幼儿虽然看不懂文字,但他们对教师的话有较强的敬畏心理,且小红花得存在也会让幼儿更加重视这一任务。因此,在教师嘱咐以及小便签的作用下,幼儿会重视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回到家中后便有较大的可能自主要求家长辅助他们完成任务。如此,幼儿的劳动习惯、能力自然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
(二)聯动幼儿家长,鼓励家长创设机会
在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给幼儿提供最好的家庭教育。但在现实中,迫于祖父母、自身教育能力的影响,许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对幼儿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溺爱教育[8]。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与家长建立线上、线下的沟通,然后对家长进行教育,让家长掌握劳动教育等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以联动家长,并鼓励家长基于日常生活为幼儿创设劳动机会,以此培养幼儿自立与劳动的习惯。
具体而言,幼儿园可以通过微信群、微型公众号等渠道,开展线上教育讲座,通过讲座向幼儿家长灌输劳动教育理念,引导家长辨析幼儿劳动对幼儿身体素质发育、自立自强性格的有效性。通过每周一次的教育,家长能够逐步改变自己的观念。此时,教师再结合幼儿在园内的表现,通过便签、线上群聊等途径,对家长进行指导,并将幼儿在园内学习的劳动技能告知家长。如此,家长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幼儿的成长,并基于幼儿的成长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劳动机会。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综合素养培养是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在设计并开展学前教育活动时,应当融合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理论,以富有劳动教育价值的角色扮演游戏、种植活动、家庭劳动等教育活动,逐步发展幼儿的劳动意识。在现实中,开展贯穿幼儿园与家庭的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既可以让幼儿从小便树立起良好的劳动思维与行为习惯,还能够让幼儿在劳动教育中得到合作、社交等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豪.陈鹤琴幼儿劳动教育的理念辨析与实践逻辑[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07):5-10.
[2]姜晓,胥兴春.我国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路径探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3(01):70-74.
[3]梁宇翔.基于劳动教育的幼儿习惯培养策略[J].辽宁教育,2019(24):62-64.
[4]王浪.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策略[J].教育观察,2019,8(38):60-62.
[5]林玉春.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1):93.
[6]吕燕.以游戏化创造性劳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以幼儿园沙艺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Z5):47-49.
[7]张丽萍.浅析家庭教育中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22):63-64.
[8]巫燕华.多方合作 共促劳动教养——以“五一”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6):118-120+123.
曹叶秋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