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学案是学案导学法的核心环节,借助导学案启发学生学习思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等,全面促成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并运用导学案加以学习,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优化、组织小组学习、分析优化内容等,做好最终的总结与归纳等,真正将学案导学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导学案;学案导学
前言:随着新课标深度发展,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学案导学法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可供借鉴、辅助的工具,同时也使得学生的预习工作变得更为严谨科学。在预习中,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也是教师以无形的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工具,而在学习中,导学案则是时刻提醒学生课程体系的大纲;在学习结束,导学案则是学生反思与思考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知,本文则展开关于导学案设计及应用的探索。
一、初中历史导学案运用的问题
(一)导学案设计过于刻板
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为学者准备学案以辅助教学或指导学生的学习,然而这些学案多数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还在于形式和内容的刻板。很多教师都会进行学案设计,都会成为每节课的知识要点,既没有足够趣味的话题、思维缜密的问题等去吸引学生,也没有与教材做出明显的区分。这样的一份学案,最终多数都会成为学生的一份作业负担,反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1]。试想,尽管初中阶段历史课程以每周2到3节的节奏开展,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本来用以预习的学案变成需要完成的作业后,就失去了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二)导学案重学轻应用
导学案是学案导学法的核心环节,对于教学工作而言,并非是有学案就完成了教学工作,而是需要将其作用真正激发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做学法指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与学习。反观我国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这也正是其中缺乏的内容,使得学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初中历史导学案应用思路
(一)精心优化设计学案
运用导学案展开教学,设计学案是基础环节,在现有学案的基础上加以优化,制定出更为丰富严谨的学案,最终形成相对完善的学案。一份精心设计的学案,可以针对现有学案的反思与进一步优化,以不断完善。作为学校校本资源的一部分,学校可以组织历史教研小组,组织教师力量,加以讨论。一般而言,完整的学案需要形成相对严整固定的格式,为之后较长周期下能夠按时、保质的完成学案设计奠定基础[2]。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应当遵循层次性、探究性与灵活性,并坚持与时俱进的不断加以革新。优质的学案不仅能引导学生完成一节课的学习,还能调动起学生的思考能力,举一反三的展开学习。精心优化设计学案,围绕学科的基本特色,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间,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等,将知识点清晰、准确的传递给学生,用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辅助工具。
(二)组织高效分组学习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配合导学案的是必要的课堂组织。当学案升级为学案导学法,应当配合以必要的方法加以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是实践验证的配合学案导学法的较为有效的方式。在组织教学中,运用分组学习,要注意将学生先期分组,通常一个小组应当是具有分层的,即不同层次学生聚在一起,相互辅助、相互成长。而每个小组的成员人数又不宜偏多,因为人数过多的情况下,会出现分工不明确、组员互动不足等问题,逐渐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相对出现消极的思想。高效的分工分组,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组员之间相互监督,良好互动,有效完成教学工作,为课堂教学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以全面促成发展,预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究空间。
(三)课堂学法指导
在初中历史课堂,以导学案为基础,还要配合必要的学法指导。事实上,学案导学,应当包含学法指导、问题的思考角度、处理策略、教学重点、难点指导等,应当具备可行、具体、可操作的特性。如在学生预习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预习工作,如提示重难点、提出问题等,以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找到学习的方向。而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学案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方向,如学生在学习“抗日战争”相关知识后应当具备的情感态度、应当掌握的爱国情怀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促成发展,充分掌握知识[3]。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学案的运用,实际上还有些生疏的,想要其充分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等,需要教师不断加以调整、探索,以完善教学,为学生带来启示。
(四)最终的归纳与总结
导学案不仅用于课前的自主学习,也应当在课程结束后成为学生勾连知识点、串联课堂所学,最终落脚于所学的关键点。在课堂教学中,在学习结束后,可以更进一步立足导学案已有的课堂线索模型,加以反思、思考,看看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是否有延伸拓展的思路等,以做出更进一步、更为深化的学习与探索,推进日常教育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以完成整体的学习任务,真正实现有始有终、有头有尾的学习。最终的归纳与总结,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真正推进日常教学的发展,启发学生的成长。
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完成教学任务,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以促成教学工作的发展。在具体教学中,组织设计丰富的学案,并围绕于此展开必要的学法指导、课堂设计等,以推进课堂风貌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石世刚“.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21(10):15-16.
[2]何宝香.初中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13(5):108-110.
[3]汤晓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2,23(7):124-125.
张娜 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导学案;学案导学
前言:随着新课标深度发展,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学案导学法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可供借鉴、辅助的工具,同时也使得学生的预习工作变得更为严谨科学。在预习中,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也是教师以无形的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工具,而在学习中,导学案则是时刻提醒学生课程体系的大纲;在学习结束,导学案则是学生反思与思考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知,本文则展开关于导学案设计及应用的探索。
一、初中历史导学案运用的问题
(一)导学案设计过于刻板
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为学者准备学案以辅助教学或指导学生的学习,然而这些学案多数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还在于形式和内容的刻板。很多教师都会进行学案设计,都会成为每节课的知识要点,既没有足够趣味的话题、思维缜密的问题等去吸引学生,也没有与教材做出明显的区分。这样的一份学案,最终多数都会成为学生的一份作业负担,反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1]。试想,尽管初中阶段历史课程以每周2到3节的节奏开展,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本来用以预习的学案变成需要完成的作业后,就失去了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二)导学案重学轻应用
导学案是学案导学法的核心环节,对于教学工作而言,并非是有学案就完成了教学工作,而是需要将其作用真正激发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做学法指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与学习。反观我国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这也正是其中缺乏的内容,使得学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初中历史导学案应用思路
(一)精心优化设计学案
运用导学案展开教学,设计学案是基础环节,在现有学案的基础上加以优化,制定出更为丰富严谨的学案,最终形成相对完善的学案。一份精心设计的学案,可以针对现有学案的反思与进一步优化,以不断完善。作为学校校本资源的一部分,学校可以组织历史教研小组,组织教师力量,加以讨论。一般而言,完整的学案需要形成相对严整固定的格式,为之后较长周期下能夠按时、保质的完成学案设计奠定基础[2]。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应当遵循层次性、探究性与灵活性,并坚持与时俱进的不断加以革新。优质的学案不仅能引导学生完成一节课的学习,还能调动起学生的思考能力,举一反三的展开学习。精心优化设计学案,围绕学科的基本特色,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间,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等,将知识点清晰、准确的传递给学生,用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辅助工具。
(二)组织高效分组学习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配合导学案的是必要的课堂组织。当学案升级为学案导学法,应当配合以必要的方法加以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是实践验证的配合学案导学法的较为有效的方式。在组织教学中,运用分组学习,要注意将学生先期分组,通常一个小组应当是具有分层的,即不同层次学生聚在一起,相互辅助、相互成长。而每个小组的成员人数又不宜偏多,因为人数过多的情况下,会出现分工不明确、组员互动不足等问题,逐渐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相对出现消极的思想。高效的分工分组,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组员之间相互监督,良好互动,有效完成教学工作,为课堂教学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以全面促成发展,预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究空间。
(三)课堂学法指导
在初中历史课堂,以导学案为基础,还要配合必要的学法指导。事实上,学案导学,应当包含学法指导、问题的思考角度、处理策略、教学重点、难点指导等,应当具备可行、具体、可操作的特性。如在学生预习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预习工作,如提示重难点、提出问题等,以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找到学习的方向。而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学案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方向,如学生在学习“抗日战争”相关知识后应当具备的情感态度、应当掌握的爱国情怀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促成发展,充分掌握知识[3]。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学案的运用,实际上还有些生疏的,想要其充分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等,需要教师不断加以调整、探索,以完善教学,为学生带来启示。
(四)最终的归纳与总结
导学案不仅用于课前的自主学习,也应当在课程结束后成为学生勾连知识点、串联课堂所学,最终落脚于所学的关键点。在课堂教学中,在学习结束后,可以更进一步立足导学案已有的课堂线索模型,加以反思、思考,看看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是否有延伸拓展的思路等,以做出更进一步、更为深化的学习与探索,推进日常教育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以完成整体的学习任务,真正实现有始有终、有头有尾的学习。最终的归纳与总结,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真正推进日常教学的发展,启发学生的成长。
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完成教学任务,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以促成教学工作的发展。在具体教学中,组织设计丰富的学案,并围绕于此展开必要的学法指导、课堂设计等,以推进课堂风貌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石世刚“.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21(10):15-16.
[2]何宝香.初中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13(5):108-110.
[3]汤晓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2,23(7):124-125.
张娜 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