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其主旨、中心和结论。由此,我们可以了解所谓的逍遥游,必然是无所凭藉依附的,是悠游于自然之中的。简言之,“无所待”即《逍遥游》主旨。
那么,庄子的《逍遥游》是如何说明这主旨的呢?
借助夸张描述“有所待”。“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逍遥游》 开篇以极度的夸张,穷形尽相地写出了一个庞然大物在起飞时那种突飞迅猛的样子。其实,作者写鲲鹏之大的真正用意并非借助想象和夸张言其之大,落脚点在“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句上,即大鹏必须在海运时乘大风才能飞向南海。这样,大鹏高飞的“有所待”便自然显现。
运用对比说明“有所待”。《逍遥游》的第2段由“小知不及大知”引出“小年不及大年”的结论。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在这里,“朝菌”经历不了一昼夜,“蟪蛄” 经历不了一年,是小年者;“冥灵”以两千岁为一年,大椿树以三万二千岁为一年,是大年者。“彭祖”活到八百岁似乎很长寿了,但比起冥灵、大椿来,又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作者慨叹浅识的世人把彭祖看作长寿的榜样,是很可悲的。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列举大年和小年的例子,只不过是运用对比来进一步说明“物有所待”的观点罢了。
先破后立阐释“无所待”。最后一段,作者先破后立,正面阐释“无所待”的内涵。行文时,作者先以批判目光短浅的庸人引出“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以及更胜一筹的“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但又随即指出,二人尽管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还是“有所待”的。由此,作者先述后议,先破后立,在列举了种种“有所待”的事物之后,开始正面阐述什么是逍遥之境,怎么样才能达到逍遥之境。这便是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能做到“无待”,才能达到“逍遥游”,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得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至此,《逍遥游》的主旨便完全呈现。而借形象描述、用对比说明和先破后立阐释的方法则充分显示了作者论证的智慧。
在考试中如何分析古代散文的主旨?通过学习《逍遥游》,我们可以梳理出三种基本的方法。
体味象征意义,揣摩主旨
《逍遥游》一开篇就运用了鲲鹏的寓言来说明“有所待”,将寓言用在说理当中,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使说理更透彻了,也使文章有了象征的意味。由此,我们阅读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体味文本象征意义。那么,鲲鹏象征着什么呢?鲲鹏看似逍遥,实则还未达到逍遥的境界,因为它还得依托大风南行,还是“有所待”的。仔细揣摩,我们不难从对立的角度得出,“有所待”其实是在为论证主旨“无所待”做铺垫。
品析夹叙夹议,分析主旨
通常情况下,古代散文中的议论,大多会或多或少地阐明主旨。《逍遥游》借助比喻和寓言阐发哲理,节节叙事,节节议论,或以具体形象感人,或直接摆出观点,议论方式灵活多变,增强了说服力。“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这段文字在叙述备粮的事实后,批评蜩与学鸠“又何知”,即不了解什么(有局限性)。因此导出一个结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智见识浅,认识不到大智所了解的东西,短命的事物,不了解长命事物的经历。稍加分析,我们亦便知晓,“知”与“年”均还是“有所待”,这里的议论依旧是在为后文明确提出主旨“无所待”蓄势。
鉴赏中心论点,诠释主旨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指的是不依靠任何外物的帮助而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这是《逍遥游》的中心论点,也是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无所待”。这个中心论点也就是文章的主旨。虽然这种所谓“自由”完全是脱离实际的,但仍然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启示意义:人应当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所以我们在阅读古代散文时,只要能抓住中心论点,就能够读出作者写作的意图即主旨了。当然,还可以借助这个主旨来解答其他题目哟。
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
狄仁杰
九月,壬申,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二人罪不当死。”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令出,仁杰曰:“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杰、纣则难,遇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所措其手足!且张释之有言:‘设有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处之?’今以一株柏杀二将军,后代谓陛下为何如矣!臣不敢奉诏者,恐陷陛下于不道,且羞见释之于地下故也。”上怒稍解,二人除名,流岭南。后数日,擢仁杰为侍御史。
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仁基素与司马李孝廉不叶,因相谓曰:“吾辈岂可不自愧乎!”遂相与辑睦。
春,正月,己酉,上幸东都。
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制度壮丽。上阳宫临洛水,为长廊亘一里。宫成,上徙御之。侍御史狄仁杰劾奏弘机导上为奢泰,弘机坐免官。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仁杰奏其奸,请付法司,上特原之,仁杰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
(选自《资治通鉴》)
有人认为文章叙写狄仁杰据理力争,认为权善才、范怀义两人犯的罪不应当处死;又上书弹劾韦弘机引导皇帝奢侈无度;并且在面对皇上要惋惜罪人性命的时候,请求把自己抛到没人的地方,给将来忠贞的人做为警戒,这些都是为了说明狄仁杰是一个有办事能力的人,你同意吗?
参考答案
不同意。这些事实主要不是为了说明狄仁杰有办事能力,而是赞美其刚直不阿、犯颜直谏的品质。(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所列事实的目的在于赞美狄仁杰刚直不阿的品质)
那么,庄子的《逍遥游》是如何说明这主旨的呢?
借助夸张描述“有所待”。“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逍遥游》 开篇以极度的夸张,穷形尽相地写出了一个庞然大物在起飞时那种突飞迅猛的样子。其实,作者写鲲鹏之大的真正用意并非借助想象和夸张言其之大,落脚点在“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句上,即大鹏必须在海运时乘大风才能飞向南海。这样,大鹏高飞的“有所待”便自然显现。
运用对比说明“有所待”。《逍遥游》的第2段由“小知不及大知”引出“小年不及大年”的结论。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在这里,“朝菌”经历不了一昼夜,“蟪蛄” 经历不了一年,是小年者;“冥灵”以两千岁为一年,大椿树以三万二千岁为一年,是大年者。“彭祖”活到八百岁似乎很长寿了,但比起冥灵、大椿来,又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作者慨叹浅识的世人把彭祖看作长寿的榜样,是很可悲的。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列举大年和小年的例子,只不过是运用对比来进一步说明“物有所待”的观点罢了。
先破后立阐释“无所待”。最后一段,作者先破后立,正面阐释“无所待”的内涵。行文时,作者先以批判目光短浅的庸人引出“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以及更胜一筹的“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但又随即指出,二人尽管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还是“有所待”的。由此,作者先述后议,先破后立,在列举了种种“有所待”的事物之后,开始正面阐述什么是逍遥之境,怎么样才能达到逍遥之境。这便是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能做到“无待”,才能达到“逍遥游”,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得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至此,《逍遥游》的主旨便完全呈现。而借形象描述、用对比说明和先破后立阐释的方法则充分显示了作者论证的智慧。
在考试中如何分析古代散文的主旨?通过学习《逍遥游》,我们可以梳理出三种基本的方法。
体味象征意义,揣摩主旨
《逍遥游》一开篇就运用了鲲鹏的寓言来说明“有所待”,将寓言用在说理当中,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使说理更透彻了,也使文章有了象征的意味。由此,我们阅读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体味文本象征意义。那么,鲲鹏象征着什么呢?鲲鹏看似逍遥,实则还未达到逍遥的境界,因为它还得依托大风南行,还是“有所待”的。仔细揣摩,我们不难从对立的角度得出,“有所待”其实是在为论证主旨“无所待”做铺垫。
品析夹叙夹议,分析主旨
通常情况下,古代散文中的议论,大多会或多或少地阐明主旨。《逍遥游》借助比喻和寓言阐发哲理,节节叙事,节节议论,或以具体形象感人,或直接摆出观点,议论方式灵活多变,增强了说服力。“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这段文字在叙述备粮的事实后,批评蜩与学鸠“又何知”,即不了解什么(有局限性)。因此导出一个结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智见识浅,认识不到大智所了解的东西,短命的事物,不了解长命事物的经历。稍加分析,我们亦便知晓,“知”与“年”均还是“有所待”,这里的议论依旧是在为后文明确提出主旨“无所待”蓄势。
鉴赏中心论点,诠释主旨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指的是不依靠任何外物的帮助而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这是《逍遥游》的中心论点,也是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无所待”。这个中心论点也就是文章的主旨。虽然这种所谓“自由”完全是脱离实际的,但仍然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启示意义:人应当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所以我们在阅读古代散文时,只要能抓住中心论点,就能够读出作者写作的意图即主旨了。当然,还可以借助这个主旨来解答其他题目哟。
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
狄仁杰
九月,壬申,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二人罪不当死。”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令出,仁杰曰:“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杰、纣则难,遇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所措其手足!且张释之有言:‘设有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处之?’今以一株柏杀二将军,后代谓陛下为何如矣!臣不敢奉诏者,恐陷陛下于不道,且羞见释之于地下故也。”上怒稍解,二人除名,流岭南。后数日,擢仁杰为侍御史。
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仁基素与司马李孝廉不叶,因相谓曰:“吾辈岂可不自愧乎!”遂相与辑睦。
春,正月,己酉,上幸东都。
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制度壮丽。上阳宫临洛水,为长廊亘一里。宫成,上徙御之。侍御史狄仁杰劾奏弘机导上为奢泰,弘机坐免官。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仁杰奏其奸,请付法司,上特原之,仁杰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
(选自《资治通鉴》)
有人认为文章叙写狄仁杰据理力争,认为权善才、范怀义两人犯的罪不应当处死;又上书弹劾韦弘机引导皇帝奢侈无度;并且在面对皇上要惋惜罪人性命的时候,请求把自己抛到没人的地方,给将来忠贞的人做为警戒,这些都是为了说明狄仁杰是一个有办事能力的人,你同意吗?
参考答案
不同意。这些事实主要不是为了说明狄仁杰有办事能力,而是赞美其刚直不阿、犯颜直谏的品质。(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所列事实的目的在于赞美狄仁杰刚直不阿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