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月前,我回到了那个陪我长大的景山。随着如织的游人,我从那条仅存的山道一点点向前挪去。人群涌向了制高点——万春亭。唯有我一个人在观妙亭前渐渐停下了脚步。我仰起头,盯着眼前这个变得如此陌生的亭子——夕阳下未干的新漆、金黄的琉璃瓦竟晃得我有些睁不开眼。
多少年前,我还是个四五岁的小丫头,坐在那亭中高高的石雕花佛座上,学着佛祖的样子,盘着腿、闭着眼,嘴里不住地嚷着:“妈妈!快看我!”小小的我根本不知道亭中那尊大佛去哪儿了,也不知道基座上的石头为什么那么破旧。长大后识了字,我才知道景山五亭中那五尊精致的佛像原来是毁在了列强手中。不知过了多久,那仅存的基座被围上了冰冷的铁围栏,我再也碰不到它了。伸出去的小手被妈妈扯了回来,我看着它竟觉得有些委屈。
身旁的导游推了推我,嫌我挡了团队的道路。我站在周赏亭的正前方,眼前那早该映入眼帘的基座,却被一面朱红色的木窗挡得一干二净。我才意识到,那曾经由铁围栏围着的基座,现如今已被这朱红漆的“木墙”彻底封在了中央。我试图透过那紧闭的雕花窗户向里张望,却只能看见一片漆黑。我的心顿时空落落的。
我与历史古物本是一体的。我可以触碰它的冰凉,它亦能感受我的体温。我同历史的残迹之间本来是可以互相感知的,可曾经的肌肤之亲,现如今却变成了过往的记忆。
文物保护不知何时陷入了人与古物相隔离的尴尬境地。1957年,当人们轰轰烈烈地拆北京城墙时,梁思成曾遗憾地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割掉我的一层皮!”今天,当数以万计的游客面对这鲜红的紧锁的亭子时,历史那本就微弱的喘息,他们可还能听到一点?
正一步步远离我们的历史遗迹又岂止这尊基座?从万春亭向北望去,那昔日的少年宫——孩子们学习、玩耍的天地,现如今却早已大门紧锁。以“保护”为名又一次撕裂了我们同它们之间的联系。
银杏树旁、古殿之下、月光之中,难道没有人听到它们默默的哀叹:我们不想被瞻仰,我们想让孩子们的小手轻轻地抚摸那褪了色、掉了皮的立柱。
文物保护的目的本是珍爱那些历史留下的痕迹,而现在,隔在我们中间的却是漆墙、铁栏,是冰冷的“禁止××”的铁牌子。过度的保护彻底割断了我们同它们之间本该有的联系。文物——文化的产物,于历史也好,于现在也罢,同我们总该是亲密的。它们产自老祖宗的手,本该与他们的后代——中华子孙有血脉之亲啊!
保护不仅仅是用铁栏围起来,不仅仅是用红墙罩起来;而应该由我们用一双双手拉起来,围成一个圈,将它们呵护其中。我们可以紧紧贴在它们身边,抚摸他们的皱纹。文物是有灵性的,千百年来,它们存在于中华大地上,和我们一起呼吸这里的空气。怎么现在我们却以保护的名义,为它们建造了一座座坟墓呢?保护,是为了让中华民族的美丽遗产永远存在啊!
孤独久了,再光鲜亮丽的漆也遮不住那骨子里的悲伤。总有一天,它们会崩塌,然后留给我们无尽的遗憾。保护不是封存。历史中自有它流动的文化气息,它渴望与华夏子孙真正融为一体。
点评│
近年来,旅游风景区的文物屡遭游客破坏的事件时常见诸报端。为此,有关部门加大了文物保护的力度。对于这样的做法,人们大多抱着认同、赞许的态度。而本文作者却不人云亦云,在其看来,漆墙、栏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文物不受破坏,但却割裂了人们与文物、与历史、与祖先之间的“肌肤相亲”,并由此得出结论——保护不是封存,不是割裂。文章见解独到、饱含深情,读罢让人反思。
多少年前,我还是个四五岁的小丫头,坐在那亭中高高的石雕花佛座上,学着佛祖的样子,盘着腿、闭着眼,嘴里不住地嚷着:“妈妈!快看我!”小小的我根本不知道亭中那尊大佛去哪儿了,也不知道基座上的石头为什么那么破旧。长大后识了字,我才知道景山五亭中那五尊精致的佛像原来是毁在了列强手中。不知过了多久,那仅存的基座被围上了冰冷的铁围栏,我再也碰不到它了。伸出去的小手被妈妈扯了回来,我看着它竟觉得有些委屈。
身旁的导游推了推我,嫌我挡了团队的道路。我站在周赏亭的正前方,眼前那早该映入眼帘的基座,却被一面朱红色的木窗挡得一干二净。我才意识到,那曾经由铁围栏围着的基座,现如今已被这朱红漆的“木墙”彻底封在了中央。我试图透过那紧闭的雕花窗户向里张望,却只能看见一片漆黑。我的心顿时空落落的。
我与历史古物本是一体的。我可以触碰它的冰凉,它亦能感受我的体温。我同历史的残迹之间本来是可以互相感知的,可曾经的肌肤之亲,现如今却变成了过往的记忆。
文物保护不知何时陷入了人与古物相隔离的尴尬境地。1957年,当人们轰轰烈烈地拆北京城墙时,梁思成曾遗憾地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割掉我的一层皮!”今天,当数以万计的游客面对这鲜红的紧锁的亭子时,历史那本就微弱的喘息,他们可还能听到一点?
正一步步远离我们的历史遗迹又岂止这尊基座?从万春亭向北望去,那昔日的少年宫——孩子们学习、玩耍的天地,现如今却早已大门紧锁。以“保护”为名又一次撕裂了我们同它们之间的联系。
银杏树旁、古殿之下、月光之中,难道没有人听到它们默默的哀叹:我们不想被瞻仰,我们想让孩子们的小手轻轻地抚摸那褪了色、掉了皮的立柱。
文物保护的目的本是珍爱那些历史留下的痕迹,而现在,隔在我们中间的却是漆墙、铁栏,是冰冷的“禁止××”的铁牌子。过度的保护彻底割断了我们同它们之间本该有的联系。文物——文化的产物,于历史也好,于现在也罢,同我们总该是亲密的。它们产自老祖宗的手,本该与他们的后代——中华子孙有血脉之亲啊!
保护不仅仅是用铁栏围起来,不仅仅是用红墙罩起来;而应该由我们用一双双手拉起来,围成一个圈,将它们呵护其中。我们可以紧紧贴在它们身边,抚摸他们的皱纹。文物是有灵性的,千百年来,它们存在于中华大地上,和我们一起呼吸这里的空气。怎么现在我们却以保护的名义,为它们建造了一座座坟墓呢?保护,是为了让中华民族的美丽遗产永远存在啊!
孤独久了,再光鲜亮丽的漆也遮不住那骨子里的悲伤。总有一天,它们会崩塌,然后留给我们无尽的遗憾。保护不是封存。历史中自有它流动的文化气息,它渴望与华夏子孙真正融为一体。
点评│
近年来,旅游风景区的文物屡遭游客破坏的事件时常见诸报端。为此,有关部门加大了文物保护的力度。对于这样的做法,人们大多抱着认同、赞许的态度。而本文作者却不人云亦云,在其看来,漆墙、栏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文物不受破坏,但却割裂了人们与文物、与历史、与祖先之间的“肌肤相亲”,并由此得出结论——保护不是封存,不是割裂。文章见解独到、饱含深情,读罢让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