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黎英海创作的《夕阳箫鼓》改编自我国古代同名琵琶文曲,此乐曲在保留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中国特有的民族化元素以及西方作曲技术,是钢琴改编曲的代表作之一。形象地描写了清雅秀丽的江南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秀河山、描绘了春风和煦、皓月当空、云蒸霞蔚、花月交辉、渔舟晚归的大自然景色。委婉质朴的旋律音符和雅致恬静的意境韵味使此曲广为流传,故令人人“只要耳闻一次,随即神往遐思”。
关键词:黎英海;钢琴曲;《夕阳箫鼓》;音色;意境
富有中国“韵味”钢琴音色
黎英海先生于1975年将这首古曲改编为钢琴曲,这首乐曲既符合东方人对音乐的审美,又符合西方人音乐的逻辑思维。此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多样的节奏,巧妙细微的音型变化,形象生动的演奏,成功借鉴模拟各种民族乐器音色及其演奏的特点,使得意境上,它既有琵琶曲的淡雅,又有民乐合奏曲的热烈。赏析这首乐曲所体现的一大特色就是运用钢琴模仿了我国民族乐器的特殊音色。它保持了原同名琵琶古曲“夕阳无语,箫鼓有情”的音乐意境:当夕阳西下时,晚霞染红了天空和江面,远处传来鼓点声,箫声,然后引出主题……钢琴技巧借鉴了古筝、古琴、琵琶的手法,将西洋乐器完全融于东方古香古色的风格之中。因此,在演奏《夕阳箫鼓》时,演奏者的脑海里应该浮现箫、筝、琵琶等中国传统民作乐器的音色。我们要发挥对音色意境的想象,巧用钢琴技巧去追求更多更丰富的钢琴音色来诠释其作品的寓意内涵,借鉴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模拟民族乐器在钢琴演奏中的特殊音色,把蕴涵在作品中的民族风格和民族韵味展现出来。将《夕阳箫鼓》这首意境悠远的中国钢琴作品在二度创作中再为之增添加瓦,将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合理借鉴,达到更好的演奏意境。
箫的音色
箫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具文人特征的吹奏乐器。它音色柔美圆润,但有时也会显得暗淡、悠远,常常用于表现舒适恬静的情绪或是忧郁悲伤的情绪。在《夕阳箫鼓》中充分体现了不同演奏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在引子—江楼钟鼓散板部分,该段采用民间节奏自由的散板形式,所表达的意境:在夕阳西下,传来阵阵低沉的鼓声,远处钟声响起,水面波光粼粼,月上东山,悠远宁静,虚幻飘渺的音色,将人们带入仙境,朦胧的月色,唯有远方飘来的琴音,情不自禁的让诗人吟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承接前面对古筝的模仿,用三度音程中的三个音连续下行构成倚音来模仿箫悠远、空灵的音色,犹如傍晚时分,江楼上鼓声回响,伴随着江面传来的阵阵箫声,一幅夕阳映江的黄昏景色展现在眼前。在弹奏这种倚音时,首先想到贴键弹奏,具体做法是力量落到指尖,用小臂带动手腕,弹奏的力量重点转移最后的长音上,将但不要加强,动作要柔和、连贯,弹奏是努力想象箫的音色,用极其连奏的方式把这种音色模仿出来。手臂、手掌、手指及整个身体放松,在色彩方面,把箫音色的深邃感、柔和感表现出来。这种倚音应弹得“虚”一些。乐曲中尾句的恒定乐句也都是模仿箫的音色奏出的,声音悠扬,渲染着一种幽静飘逸、空阔辽远的情境。
古筝的音色
古筝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土生土长”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声音明亮,是中国的众乐之王。在古筝众多技巧中,最能体现其特色的却是刮奏。刮奏也称为历音。《夕阳箫鼓》中,作者用到很多五声性的快速经过句和音阶琶音以模仿古筝的刮奏音,产生华丽而具感染力的音响效果。在变奏—月上东山这段中是模仿古筝的长历音的例子,此段是全曲主题旋律完整的呈示,在后面各段多次部分再现音乐情绪平和流畅委婉优美,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是贯穿全曲的主要音乐思想和艺术形象。此段需要左右手交替进行演奏,弹奏时要求非常平均且流畅,泛音的数量与速度要成正比,因此在演奏要衔接紧密,自然且有流动感,注意弹奏时不能出现突出的重音、断音,声音如古琴刮奏般行云流水。同时,这个部分的速度较快且强弱分明,要求力度合理分配,手指要贴键弹奏,掌关节支撑住,手指第一关节要坚定主动且敏感,手型架基本稳定,手臂要非常放松,手腕带动手指进行跑动弹奏,一气呵成。与右手委婉质朴的旋律形成較宽的音域,乐句间同音相连显得格外柔美和谐,给人徐徐上升的动感,有夜色朦胧, 微风轻拂江面,碧波荡漾,一轮明月从东山缓缓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江面上的意境。另外,要谨慎使用踏板,以便音色干净清晰、乐句完整。
琵琶的音色
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表现力极强,既善于表现优雅抒情的“文曲”,又能够演奏威武雄壮的“武曲”,各种技巧所演奏出的声音与表现的情绪完全不同,音色结实、慷慨。在众多指法技巧当中最具特色的是“扫拂”。在《夕阳箫鼓》变奏—洄澜拍岸乐段中所表现得意境:江面波浪打破了平静,渔舟破浪前行,在江里划出一道水痕,江面破浪似乎也想用它的方式来表达渔夫们愉悦的心情。在弹奏本段时,强而有力的左手琶音加右手柱式和声连续不断的模进进行,要求快速触键并且音程要整齐、清晰且力量到位,手腕放松,全身的力量通过手臂传给指尖,用力弹奏,这正是对琵琶的扫拂技巧的模仿。旋律中用持续的颤音来模仿船桨拨动水面发出的声响,时而带有哀怨的色彩,犹如江面上破浪滚滚,深深浅浅的漩涡时而将渔船掀起,时而抛下,白矾隐隐约约,渔舟在破浪中破浪前进,虽是惊险有不失情趣;当音色由弱到强,速度渐慢到极快,好似渔民们摇橹而产生的波澜随着他们的歌声扩散并拍打岸边,迂回荡漾,构成回澜拍岸的壮丽景观,这正是对琵琶的扫拂技巧的模仿。此段进入了全曲的又一高潮,乐句生动的描写出了渔舟竞归,江水激岸的情景。
除了对以上几种重要的民族乐器模拟之外, 乐曲中还有对鼓、古琴、笛等乐器音色的模仿,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了解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对于更深入地阐释古曲钢琴改编曲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多听、多联想其音色与韵味。钢琴曲《夕阳箫鼓》的艺术魅力在于它不仅融合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精髓, 还深刻挖掘了西方作曲的表现技法,而且通过黎英海在改编创作中对琵琶、古筝、箫等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及音响效果的模仿,增强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使音乐富于浓郁的中国意境与韵味。把人们带进了如诗如画、清新美妙的大自然景色中,营造了纯净、淡雅、悠远的音乐意境。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说的“意韵箫然,得于声外”就是需要演奏者对音乐作品音色的正确理解与领悟,才能通过技术上的控制, 在音乐的余韵中得到丰富而细腻的审美体验, 从而达到追求、表现中国音乐的意境与神韵。
参考文献:
[1]刘正维. 《夕阳箫鼓》的特殊曲式与发展手法[J].黄钟,1994(3).
[2]谢红.钢琴曲《夕阳箫鼓》艺术手法探微[J].音乐探索,2003(4).
[3]赵阿光.它接近了人们理想中的境界———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与教学浅探[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4]卞萌.谈中国钢琴音乐与钢琴名曲《夕阳箫鼓》 [J].钢琴艺术,2000(1).
[5]刘婷婷.论中国钢琴改编曲的诗乐意境——兼谈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处理[D].湛江师范大学,2006(8).
(作者简介:傅 雯(1989.06-),女,汉族,江西樟树人,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音乐研究。)
关键词:黎英海;钢琴曲;《夕阳箫鼓》;音色;意境
富有中国“韵味”钢琴音色
黎英海先生于1975年将这首古曲改编为钢琴曲,这首乐曲既符合东方人对音乐的审美,又符合西方人音乐的逻辑思维。此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多样的节奏,巧妙细微的音型变化,形象生动的演奏,成功借鉴模拟各种民族乐器音色及其演奏的特点,使得意境上,它既有琵琶曲的淡雅,又有民乐合奏曲的热烈。赏析这首乐曲所体现的一大特色就是运用钢琴模仿了我国民族乐器的特殊音色。它保持了原同名琵琶古曲“夕阳无语,箫鼓有情”的音乐意境:当夕阳西下时,晚霞染红了天空和江面,远处传来鼓点声,箫声,然后引出主题……钢琴技巧借鉴了古筝、古琴、琵琶的手法,将西洋乐器完全融于东方古香古色的风格之中。因此,在演奏《夕阳箫鼓》时,演奏者的脑海里应该浮现箫、筝、琵琶等中国传统民作乐器的音色。我们要发挥对音色意境的想象,巧用钢琴技巧去追求更多更丰富的钢琴音色来诠释其作品的寓意内涵,借鉴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模拟民族乐器在钢琴演奏中的特殊音色,把蕴涵在作品中的民族风格和民族韵味展现出来。将《夕阳箫鼓》这首意境悠远的中国钢琴作品在二度创作中再为之增添加瓦,将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合理借鉴,达到更好的演奏意境。
箫的音色
箫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具文人特征的吹奏乐器。它音色柔美圆润,但有时也会显得暗淡、悠远,常常用于表现舒适恬静的情绪或是忧郁悲伤的情绪。在《夕阳箫鼓》中充分体现了不同演奏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在引子—江楼钟鼓散板部分,该段采用民间节奏自由的散板形式,所表达的意境:在夕阳西下,传来阵阵低沉的鼓声,远处钟声响起,水面波光粼粼,月上东山,悠远宁静,虚幻飘渺的音色,将人们带入仙境,朦胧的月色,唯有远方飘来的琴音,情不自禁的让诗人吟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承接前面对古筝的模仿,用三度音程中的三个音连续下行构成倚音来模仿箫悠远、空灵的音色,犹如傍晚时分,江楼上鼓声回响,伴随着江面传来的阵阵箫声,一幅夕阳映江的黄昏景色展现在眼前。在弹奏这种倚音时,首先想到贴键弹奏,具体做法是力量落到指尖,用小臂带动手腕,弹奏的力量重点转移最后的长音上,将但不要加强,动作要柔和、连贯,弹奏是努力想象箫的音色,用极其连奏的方式把这种音色模仿出来。手臂、手掌、手指及整个身体放松,在色彩方面,把箫音色的深邃感、柔和感表现出来。这种倚音应弹得“虚”一些。乐曲中尾句的恒定乐句也都是模仿箫的音色奏出的,声音悠扬,渲染着一种幽静飘逸、空阔辽远的情境。
古筝的音色
古筝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土生土长”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声音明亮,是中国的众乐之王。在古筝众多技巧中,最能体现其特色的却是刮奏。刮奏也称为历音。《夕阳箫鼓》中,作者用到很多五声性的快速经过句和音阶琶音以模仿古筝的刮奏音,产生华丽而具感染力的音响效果。在变奏—月上东山这段中是模仿古筝的长历音的例子,此段是全曲主题旋律完整的呈示,在后面各段多次部分再现音乐情绪平和流畅委婉优美,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是贯穿全曲的主要音乐思想和艺术形象。此段需要左右手交替进行演奏,弹奏时要求非常平均且流畅,泛音的数量与速度要成正比,因此在演奏要衔接紧密,自然且有流动感,注意弹奏时不能出现突出的重音、断音,声音如古琴刮奏般行云流水。同时,这个部分的速度较快且强弱分明,要求力度合理分配,手指要贴键弹奏,掌关节支撑住,手指第一关节要坚定主动且敏感,手型架基本稳定,手臂要非常放松,手腕带动手指进行跑动弹奏,一气呵成。与右手委婉质朴的旋律形成較宽的音域,乐句间同音相连显得格外柔美和谐,给人徐徐上升的动感,有夜色朦胧, 微风轻拂江面,碧波荡漾,一轮明月从东山缓缓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江面上的意境。另外,要谨慎使用踏板,以便音色干净清晰、乐句完整。
琵琶的音色
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表现力极强,既善于表现优雅抒情的“文曲”,又能够演奏威武雄壮的“武曲”,各种技巧所演奏出的声音与表现的情绪完全不同,音色结实、慷慨。在众多指法技巧当中最具特色的是“扫拂”。在《夕阳箫鼓》变奏—洄澜拍岸乐段中所表现得意境:江面波浪打破了平静,渔舟破浪前行,在江里划出一道水痕,江面破浪似乎也想用它的方式来表达渔夫们愉悦的心情。在弹奏本段时,强而有力的左手琶音加右手柱式和声连续不断的模进进行,要求快速触键并且音程要整齐、清晰且力量到位,手腕放松,全身的力量通过手臂传给指尖,用力弹奏,这正是对琵琶的扫拂技巧的模仿。旋律中用持续的颤音来模仿船桨拨动水面发出的声响,时而带有哀怨的色彩,犹如江面上破浪滚滚,深深浅浅的漩涡时而将渔船掀起,时而抛下,白矾隐隐约约,渔舟在破浪中破浪前进,虽是惊险有不失情趣;当音色由弱到强,速度渐慢到极快,好似渔民们摇橹而产生的波澜随着他们的歌声扩散并拍打岸边,迂回荡漾,构成回澜拍岸的壮丽景观,这正是对琵琶的扫拂技巧的模仿。此段进入了全曲的又一高潮,乐句生动的描写出了渔舟竞归,江水激岸的情景。
除了对以上几种重要的民族乐器模拟之外, 乐曲中还有对鼓、古琴、笛等乐器音色的模仿,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了解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对于更深入地阐释古曲钢琴改编曲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多听、多联想其音色与韵味。钢琴曲《夕阳箫鼓》的艺术魅力在于它不仅融合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精髓, 还深刻挖掘了西方作曲的表现技法,而且通过黎英海在改编创作中对琵琶、古筝、箫等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及音响效果的模仿,增强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使音乐富于浓郁的中国意境与韵味。把人们带进了如诗如画、清新美妙的大自然景色中,营造了纯净、淡雅、悠远的音乐意境。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说的“意韵箫然,得于声外”就是需要演奏者对音乐作品音色的正确理解与领悟,才能通过技术上的控制, 在音乐的余韵中得到丰富而细腻的审美体验, 从而达到追求、表现中国音乐的意境与神韵。
参考文献:
[1]刘正维. 《夕阳箫鼓》的特殊曲式与发展手法[J].黄钟,1994(3).
[2]谢红.钢琴曲《夕阳箫鼓》艺术手法探微[J].音乐探索,2003(4).
[3]赵阿光.它接近了人们理想中的境界———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与教学浅探[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4]卞萌.谈中国钢琴音乐与钢琴名曲《夕阳箫鼓》 [J].钢琴艺术,2000(1).
[5]刘婷婷.论中国钢琴改编曲的诗乐意境——兼谈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处理[D].湛江师范大学,2006(8).
(作者简介:傅 雯(1989.06-),女,汉族,江西樟树人,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