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碳经济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分析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uoq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因此低碳经济的理念被树立起来,并开始运用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将低碳经济的观念运用到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目前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农村;农民;土地资源;低碳经济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人们开始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的主要内涵是指:通过对新能源的开发、资源利用技术的提高等手段减少对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次前提和基础下,确保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农村土地资源属于稀缺资源,以低碳经济的理念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一、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比较多,但是农村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近几年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农村的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农村土地资源来讲,主要是用来种植农作物,随着种植农作物的时间增加,土地的肥沃程度也在逐渐降低。但是,很多农民为了保证自己的收入,不允许土地进行休养生息,而是持续地进行农作物的种植,从而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下降,土地资源也遭到了一定的破坏;第二,农村土地资源在一段时间内的总量是稳定的,不会有显著的增加;但是,农村的人口却可以增多这样平均每个农民获得的土地面积就会减少。这样,当土地重新划分的时候总会引起农民与村组织之间的矛盾,从而打击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人地矛盾。
  (二)其他用地需求量变大,土地资源更加稀少
  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民的收入,不断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途径,我国开始在农村进行城镇化建设,使得一些农村人口可以转变为城镇人口。但是,在农村进行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征用农村的耕地作为建筑用地和工业用地,土地的需求量变大,使得农村土地资源更加稀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农村土地资源的不断被开发和利用,目前农村生产力的逐渐平稳,土地资源的种植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对于农民来讲,农村土地资源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由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其他用途比种植普通农作物带来的收益更高,所以很多农民愿意将土地的使用权进行转让;第二,一些农村为了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会采用招商引资、建厂或者是挖矿等途径,占用一部分农村土地资源或者出租给他人。这样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但是也使得农村土地资源更加稀少,所以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
  (三)土地污染比较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加上缺少对工厂周围环境的保护,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同时一些生活污染物的随意排放,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从而使得可利用的农村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稀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很多农村为了更好地追求经济的增长,为农民带来高收入,开始在农村土地资源附近修建工厂,但是这些工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没有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使得土地被大量的工厂污染物污染和破坏,使得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稀少;第二,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在生活垃圾中也会存在很多化学物品,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损坏,例如:一些含磷量比较高的洗衣粉、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等等,都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使得土地资源遭到污染和破坏,无法发挥其正常作用。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人地矛盾更加激烈,从而最终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需要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在低碳经济的指导思想想,合理地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提高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生产意识
  在农村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生产的意识为指导,提高农民和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断推广和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生产的概念和内涵,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帮助和鼓励农民向着低碳农业和低碳经济生产的方向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利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第二,在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不能为了达到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生产的目的,就过分损坏农民的利益;第三,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所以要注意按部就班地来,逐步地将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方向引导。
  (二)确保发展低碳经济和土地资源利用的技术
  为了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同时促进低碳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实现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必须要进一步研究与低碳经济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技术,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尽量提高生态农业圈中各个环节资源的可利用率,生态农业是一个整体环节,相关的技术能够使得各个环节紧密相关,确保前一个环节的资源能够为下一个环节提供能源输入,并且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同时可以产生一些促进作用的自调节功能,确保生态农业圈能够稳定健康地发展;第二,提倡多种作物的混合种植生产模式,在传统的农业中,农民往往会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农作物进行种植,但是农村土地资源和农作物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可以鼓励农民在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同时,选择种植一些其他的蔬菜或者药材等,不仅可以帮助土地恢复肥沃程度,而且还可以保证农民的收入,更好地提高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三)明确农村土地资源的发展方向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当地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明确农村土地资源的发展方向,打造当地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的特色,从而能够发挥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优势,带动当地低碳经济的发展;第二,要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明确的规划和布局,在进行开发和利用之前需要有明确的计划,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向。
  三、小结
  虽然目前我国很多农村人口开始向着城市化或者城镇化的方向迁移,但是我国的农民人口依然非常众多,农村土地资源依然非常匮乏。在这一前提下,促进我国农业土地资源按照低碳经济模式进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通过简要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低碳经济模式下,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再利用的相关策略。相信,随着低碳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发展,能够更好地解决我国土地资源的匮乏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江龙,曲福田,陈雯.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J].管理世界,2004(8):37-42.
  [2]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1999.
  [3]Yan S U N.基于细碎化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江西分宜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802-810.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青蒿烯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青蒿烯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分析不同浓度青蒿烯对Hela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运用Hoechst33258荧
读完贵刊2010年5期后,感觉贵刊不愧是“党的工作的好助手,党员教育的好教材”:封面设计明丽大方,内文版式新颖独特,标题制作有理有力,文章内容通俗易懂,刊登的内容都是当前的国家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众包的概念应运而生,众包的概念起源于商业领域,它是指“一个公司或者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特定的(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将众包的模式移植于新闻生产领域就有了众包新闻的概念。“众包新闻”指的是一种受众参与的新闻生产模式,它与传统的由专业媒体从业人员完成新闻生产全过程的模式不同,强调了受众的参与,受众可以通过决定选题、提供内容等方式参与新闻
“城市组织”研究不仅限于城市,同样适用于古建聚落。该文用“建筑类型学”的分析方法,对城村传统民居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演变特征,为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依据
知识考古学是法国人福柯的发明,他将考古学方法嫁接于对社会主流知识的寻根究底,"以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人类知识的历史,似乎是在追寻落在时间之外、今天又归于沉寂的印迹",其主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充满诗意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得到改善,情操得 Cl
伴随时代发展,消费文化成为一种新观念。近几年,电视文化类节目形式越来越多,节目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文化类节目受到社会一致好评,文化类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艺术也成为一个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