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董豫赣设计的清水会馆与斯卡帕设计的利雅得别墅,两者相似的平面却隐含着诸多不一样的设计逻辑。本文基于对两位建筑师设计思想的学习,从四方面将两份设计对比阅读。
关键词:清水会馆;利雅得别墅;
利雅得别墅是斯卡帕在1978年(去世那年)做的纸上建筑之一,从为数不多的草图资料中我们可以窥见西方古典建筑美学对其深厚的影响。设计清水会馆与董豫赣写博士论文是同步的,那是他从西方的建筑理论研究转向中国园林研究的时期,因此,“东西方的东西在我头脑中交织的非常厉害。”即使如此,董豫赣还是在其中努力地挣脱西方建筑美学带来的一系列规训,寻找一种差异于西方的建筑观。
(1)整体与片段
在面临规整、束缚条件较少的相似基地时,我们从斯卡帕的平面和一点透视草图可以看出,整份设计被一条贯通南北的轴线控制,各个小房间紧密排布组合,并呈集中式对称布局于整个基地的中心位置,其余的“非房间”功能布置于建筑四周。
而受中国诗、山水画都有片段独立特点的启示,董豫赣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人工与自然、物与我的分离。我们去看中国园林里一面粉壁上开启着形态迥异的漏窗门洞时,不会意识到它们是否有统一的问题。因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在窗自明的装饰形状,而在窗与景媾和出的多样关系里。因此,清水会馆在设计的伊始,董豫赣将在各個场合曾经打动过他的空间——绘制成独立无凭的图纸片段,然后将他们赋予一些功能。
李允鉌发现,西方建筑以“房间”为单元,小房间组成大房间,建筑单体以体量向四周膨胀,形如气球。这使得西方建筑需要更多地处理建筑本体问题,古典建筑学要用比例与均衡来将建筑要素连接为一个有限而完整的整体。此时,轴线、中心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规训手法与基准。而中国建筑以“幢”为单元,单体建筑以门廊连接成群体院落。所以,相比于将建筑要素连接成一个有限而完整的整体,中国园林的设计更加关注如何经营片段与片段之间的相互演绎关系。董豫赣便是致力于用中国园林的思考方式进行建筑创作。
那么,在寻得片段之后,将以何种方式经营?
(2)对称与对仗
从山水画家“搜尽奇峰打草稿”、每一诗句意境往往可独立入画的山水诗、郑元勋在山水经营中提出的“异宜”里,董豫赣发现了“对仗”。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其前提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即相反的异象,是对仗的基本要求。就好比一个园林里需要具备山水、林木、建筑这些差异相反的形象。于是董豫赣将差异性片段以对比的方式联谊起来,以“对仗”进行最直接的空间对比操作——大小、高低、明暗、狭阔:“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因此在清水会馆中,董豫赣通过狭阔不一的院落、幽敞不一的墙体、高低不同的建筑相互围合与转折,完成“对仗”原则的经营。
对称,类似于对仗中的合掌对,即对句和出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虽然斯卡帕在此也有意打破草图中一开始呈现的对称性布局,但其采取的破解方式是“不对称”的手法。不对称虽能体现物象两边的差异性,但并不一定具有优秀的“对仗”所要求具备的“相反的可配对差异”内涵,因此也不一定能发动优秀的“反成”关系。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用“对仗”形容北京故宫如“左祖右社”差异布局比用“对称”来的贴切。
(3)精确与精微
斯卡帕认为“不精确的透视在他看来很容易歪曲建筑的本来面貌。”为逼近形式的精确性,最经典的就是5.5cmX5.5cm模数的锯齿形线脚,斯卡帕甚至会花数个小时讨论细节的问题,比如,一个铸铁基础与墙体的距离该是1cm还是1.5cm这样的问题。
对于清水会馆,董豫赣说“这个设计的很多东西都是现场定的”,甚至会采取工人的意见。“董豫赣做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图的境界,没有事先设计好的平面,只有如中国传统匠人造园那般临场发挥的意境。”
董豫赣在为清水会馆挑选植物时,也感悟到像欧阳修一样,对精确地描述树种并没有兴趣,所要描述的是“对的”感官意象。虽然他也将树进行规整种植,但那是营造感官意境的一部分。比如槐序树影婆娑的意象(在而后的红砖美术馆里继而营造出了槐谷的意象),于银杏间增设条案以小憩对谈的情境,十字墙的四个角落分植4棵合欢树赋予合家合欢的诗意。他还用植物命名这些抽象特征的院落,为的是谋求一些难以触及的情境。
(4)自明与互成
董豫赣而后在留园的启发中意识到,景物还具备对建筑改观变形的能力。它们不仅是作为建筑“借景”的配置,还能与建筑展开“互成性”的相互赋形。中国文化生成机制中的阴阳媾和,这是他在园林里面得到的最大理论支撑,即互成性,他称之为相互成就。以此来比照西方建筑美学里的重要属性“自明性”。
他发现,西方文化用以分类的“实体性”依据,支持了其“本体论”与“自明性”逻辑,中国文化用以分类的“关系性”依据,支持了其“因借性”与“互成性”原理。比如计成谈到掇山的分类时,是厅山、书房山、榭山,基本单元就是不同建筑加山的复合关系,一定要加个别样东西才能媾和一对关系单元。
在设计清水会馆的时候,他还没能从对仗寻得互成性这一可以对比西方建筑学自明性的赋形核心。在而后设计的红砖美术馆中,董豫赣基于清水会馆设计的反省,运用“互成性”原理,通过对水形的意象操作,反过来成就了石径的器形,经营出互成性山水的互成两面。也运用了景物具备对建筑改观变形的能力,与建筑展开“互成性”的相互赋形。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关键词:清水会馆;利雅得别墅;
利雅得别墅是斯卡帕在1978年(去世那年)做的纸上建筑之一,从为数不多的草图资料中我们可以窥见西方古典建筑美学对其深厚的影响。设计清水会馆与董豫赣写博士论文是同步的,那是他从西方的建筑理论研究转向中国园林研究的时期,因此,“东西方的东西在我头脑中交织的非常厉害。”即使如此,董豫赣还是在其中努力地挣脱西方建筑美学带来的一系列规训,寻找一种差异于西方的建筑观。
(1)整体与片段
在面临规整、束缚条件较少的相似基地时,我们从斯卡帕的平面和一点透视草图可以看出,整份设计被一条贯通南北的轴线控制,各个小房间紧密排布组合,并呈集中式对称布局于整个基地的中心位置,其余的“非房间”功能布置于建筑四周。
而受中国诗、山水画都有片段独立特点的启示,董豫赣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人工与自然、物与我的分离。我们去看中国园林里一面粉壁上开启着形态迥异的漏窗门洞时,不会意识到它们是否有统一的问题。因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在窗自明的装饰形状,而在窗与景媾和出的多样关系里。因此,清水会馆在设计的伊始,董豫赣将在各個场合曾经打动过他的空间——绘制成独立无凭的图纸片段,然后将他们赋予一些功能。
李允鉌发现,西方建筑以“房间”为单元,小房间组成大房间,建筑单体以体量向四周膨胀,形如气球。这使得西方建筑需要更多地处理建筑本体问题,古典建筑学要用比例与均衡来将建筑要素连接为一个有限而完整的整体。此时,轴线、中心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规训手法与基准。而中国建筑以“幢”为单元,单体建筑以门廊连接成群体院落。所以,相比于将建筑要素连接成一个有限而完整的整体,中国园林的设计更加关注如何经营片段与片段之间的相互演绎关系。董豫赣便是致力于用中国园林的思考方式进行建筑创作。
那么,在寻得片段之后,将以何种方式经营?
(2)对称与对仗
从山水画家“搜尽奇峰打草稿”、每一诗句意境往往可独立入画的山水诗、郑元勋在山水经营中提出的“异宜”里,董豫赣发现了“对仗”。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其前提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即相反的异象,是对仗的基本要求。就好比一个园林里需要具备山水、林木、建筑这些差异相反的形象。于是董豫赣将差异性片段以对比的方式联谊起来,以“对仗”进行最直接的空间对比操作——大小、高低、明暗、狭阔:“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因此在清水会馆中,董豫赣通过狭阔不一的院落、幽敞不一的墙体、高低不同的建筑相互围合与转折,完成“对仗”原则的经营。
对称,类似于对仗中的合掌对,即对句和出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虽然斯卡帕在此也有意打破草图中一开始呈现的对称性布局,但其采取的破解方式是“不对称”的手法。不对称虽能体现物象两边的差异性,但并不一定具有优秀的“对仗”所要求具备的“相反的可配对差异”内涵,因此也不一定能发动优秀的“反成”关系。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用“对仗”形容北京故宫如“左祖右社”差异布局比用“对称”来的贴切。
(3)精确与精微
斯卡帕认为“不精确的透视在他看来很容易歪曲建筑的本来面貌。”为逼近形式的精确性,最经典的就是5.5cmX5.5cm模数的锯齿形线脚,斯卡帕甚至会花数个小时讨论细节的问题,比如,一个铸铁基础与墙体的距离该是1cm还是1.5cm这样的问题。
对于清水会馆,董豫赣说“这个设计的很多东西都是现场定的”,甚至会采取工人的意见。“董豫赣做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图的境界,没有事先设计好的平面,只有如中国传统匠人造园那般临场发挥的意境。”
董豫赣在为清水会馆挑选植物时,也感悟到像欧阳修一样,对精确地描述树种并没有兴趣,所要描述的是“对的”感官意象。虽然他也将树进行规整种植,但那是营造感官意境的一部分。比如槐序树影婆娑的意象(在而后的红砖美术馆里继而营造出了槐谷的意象),于银杏间增设条案以小憩对谈的情境,十字墙的四个角落分植4棵合欢树赋予合家合欢的诗意。他还用植物命名这些抽象特征的院落,为的是谋求一些难以触及的情境。
(4)自明与互成
董豫赣而后在留园的启发中意识到,景物还具备对建筑改观变形的能力。它们不仅是作为建筑“借景”的配置,还能与建筑展开“互成性”的相互赋形。中国文化生成机制中的阴阳媾和,这是他在园林里面得到的最大理论支撑,即互成性,他称之为相互成就。以此来比照西方建筑美学里的重要属性“自明性”。
他发现,西方文化用以分类的“实体性”依据,支持了其“本体论”与“自明性”逻辑,中国文化用以分类的“关系性”依据,支持了其“因借性”与“互成性”原理。比如计成谈到掇山的分类时,是厅山、书房山、榭山,基本单元就是不同建筑加山的复合关系,一定要加个别样东西才能媾和一对关系单元。
在设计清水会馆的时候,他还没能从对仗寻得互成性这一可以对比西方建筑学自明性的赋形核心。在而后设计的红砖美术馆中,董豫赣基于清水会馆设计的反省,运用“互成性”原理,通过对水形的意象操作,反过来成就了石径的器形,经营出互成性山水的互成两面。也运用了景物具备对建筑改观变形的能力,与建筑展开“互成性”的相互赋形。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