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陶琴薰的闺蜜们(上)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母親陶琴薰,是民国名人陶希圣的女儿。
  一般来说,女人情感比较细腻,需要寻求慰藉,所以女人大多有闺蜜。
  母亲一生中,有几个闺蜜。抗战发生之前,外祖父在北京大学做教授,母亲在北京读初中,交到第一个闺蜜。母亲几十年后还记在心里,对我讲过几次,她叫姜硕贤。可是没多久,姜硕贤跟随男友,双双奔赴延安,从此断了联系。
  母亲在香港读书,也交到一个闺蜜黄泳荠,我们称她黄阿姨。高二时母亲以同等学力,考取了西南联大。黄阿姨读到高三毕业,也考上西南联大,她到昆明的时候,母亲已经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去了,可是两人保持了几十年的亲密。
  除了初中时代北京的姜硕贤和高中时代香港的黄阿姨,母亲的其他几个闺蜜,都是在大学里交到的。
  陈布雷先生的小女儿陈琏
  母亲的闺蜜中,第一个要说的是陈琏。据父亲母亲描述,陈琏脸圆圆的,常常带笑,言谈举止文静中含着活泼,娴雅中透着聪慧,既是大家闺秀,又平易近人。上世纪50年代,母亲与陈琏同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好几年,却因为政治原因,一直未能见面。我也从未见过陈琏,没有当面叫过她一声阿姨,很是遗憾。
  虽然陈琏是母亲的闺蜜,但她与我的父亲相识更早,而且两人曾有过一段甜蜜的初恋。陈琏是陈布雷先生的小女儿,布雷先生是浙江慈溪人,与沈家是同乡。嘉兴沈家,上溯五代之祖,于明末年间,由浙江慈溪沈师桥故居迁到嘉兴。布雷先生的两位女公子陈琇和陈琏,与我的父亲在杭州师范同学。陈琇与父亲同班,读高中师范科,陈琏比父亲低一班,读幼稚师范科。父亲说,布雷先生的夫人因生育陈琏难产而逝,布雷先生十分悲痛,给小女儿起名怜儿,意思是每看到她,便会涕泪涟涟。
  当时杭州师范学校管理非常严格,父亲和陈琏虽然相互认识,见面讲话并不多。但父亲对美丽的陈琏,却一直很仰慕。他十六岁,读高二那年,大胆给陈琏写了第一封信。不想很快接到陈琏的回复,于是两人开始青春的来往。父亲高中毕业,回乡教书。同年陈琏叛逆家庭,拒绝做幼稚园老师,转学到杭州高级中学读书。陈琏转学,父亲不觉惊奇。陈琏曾对父亲说过,她绝对不学做饭缝衣这些传统女人的事情。第二年父亲到上海参加普通文官考试,被录取,分到上海市教育局做实习员,继而考入上海暨南大学历史系。而陈琏则跟随家庭,内迁陪都重庆,读完高中。其间两人继续保持密切通信,陈琏开始表露对父亲的爱意。之后,陈琏考入昆明西南联大,接触到中共西南联大学生支部书记袁永熙,开始投身革命,她的少女柔情和人性温馨逐渐淡漠乃至消失,与父亲通信也开始中止。
  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暨南大学内迁福建,父亲又跟随亲戚,到达重庆,转入中央大学外文系。陈琏的姐姐陈琇也在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可是父亲因为在上海工作一年的关系,比陈琇低了一班。命运弄人,同一年陈琏也从西南联大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与父亲再次同学。父亲后来说,他看得出来,陈琏对于与父亲重逢,起初十分兴奋,经常来往,常常隐晦地对父亲讲些革命道理,还曾借着帮父亲找人补课赚些收入,介绍父亲与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人员会面。可是,后来陈琏终于明白父亲跟她走不到一起,便与父亲断绝了来往。据一本名为《两代悲歌》的书中记载,陈琏一直保存着父亲写给她的情书,用粉红色的丝带捆绑着,压在箱底。
  正是陈琏选择革命人生而逐渐淡漠与我父亲恋爱的这段时间,她与我母亲相遇了。母亲与陈琏同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大,母亲在中文系,陈琏在历史系。我的外祖父陶希圣先生与陈布雷先生,同事多年,布雷先生长我外祖父几岁。两个女儿家庭和身世都比较相近,来往自然密切,又曾一度同过宿舍,遂成闺蜜。后来两人又同年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继续同学,一直保持着闺蜜友情。
  当时的西南联大,由两类学生组成。一类是埋头读书的人才,像杨振宁、李政道先生,还有我的母亲和舅舅陶鼎来先生等。这批人中,有许多后来都成了中国科技学术界的大腕,甚至获得诺贝尔奖。母亲最喜欢给我讲的西南联大故事,是她如何听朱自清教授讲课,她的作文如何经朱自清教授批改。每次提起,眉飞色舞。西南联大另一类是进步学生,革命青年,陈琏乃其中之一。这批人中有许多,后来成为中共的领导者。虽然当时陈琏和母亲志趣不同,接触的人也不同,但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题,比如谈论杭州师范的经历,与父亲的亲密通信等,陈琏自然无法与她的革命同志分享,便只能找母亲私语。所以母亲在西南联大时,还没有跟父亲见过面,便已经从陈琏那里,经常听到父亲的名字,也知道父亲出身世家,是个英俊博学的翩翩君子。
  西南联大当时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学生运动活跃,经常开展读书会,歌咏会,朗诵会,办墙报,印小报,上街宣传,募捐,演戏,甚至抗议教授上课,赶走校长等。母亲讲到这样的故事,我总会很觉吃惊。就我自己的所见所闻,50年代,北京乃至全国各间大学,所有学生都是乖巧的绵羊,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学生运动,更绝对没有学生敢公开抗议教授讲课,甚至群起而把校长赶出校门。60年代,“文革”爆发,确实也打倒过教授校长,但那场动乱跟西南联大的学生运动南辕北辙,性质根本对立,不可同日而语。
  母亲对我讲过,在重庆的时候,布雷先生和外祖父同在委员长侍从室工作,布雷先生是外祖父的顶头上司。外祖母一家到达重庆之前,外祖父就住在上清寺布雷先生的楼上。母亲转学到中央大学之后,每到周末,总要迫不及待从中大所在的沙坪坝赶往重庆,与外祖父团聚。好几次约陈琏同行,都被婉言谢绝。母亲觉得很奇怪,以为陈琏与布雷先生不大和睦,当时母亲并不知道,陈琏那时已经是中共党员,要跟自己的反革命父亲划清界限。我想,布雷先生那么智慧的人,一定早已觉出女儿的背叛,只是爱女之情笃深,不肯点破而已。   虽然陈琏极力躲避布雷先生,但中共却要尽可能地利用她这层父女关系,从事政治军事等秘密活动。抗战胜利,陈琏大学毕业,到北平教书,与党内上级袁永熙先生结婚。他们在北平举行盛大婚礼,利用布雷先生的地位,联络大批国民党政要,开展地下工作。
  很快事发,陈琏和袁永熙夫妇被北平警局逮捕,因为涉及到布雷先生的身份,二人被移送南京关押,交由国府处置。尽管政治立场对立,毕竟父女情深,布雷先生征得蒋介石许可,出面将女儿保释出狱,送回老家慈溪隐居。袁永熙出狱后,中共安排他在南京卧底,于是陈琏回到南京,继续利用布雷先生的关系,从事地下工作。父亲告诉我,在南京期间,陈琏多次开动布雷先生的座驾,为中共传送机密情报,车子挂了特别牌照,军警不敢阻挡。布雷先生自杀后,陈琏夫妇接受指示离开南京,转移到苏北中共根据地。
  父亲回忆,陈琏在北平被捕,他和母亲都听说了,十分吃惊。这时父亲才明白,当初陈琏为什么跟他断了恋情,而母亲也才知道陈琏居然是共产党员。北伐战争的时候,母亲六岁,见识过湖北农民运动杀人放火,也有过农会到家里来逮捕外祖父的亲身经历。父亲和母亲无论如何不能相信,温文尔雅的陈琏竟然会做了共产党。然而对于母亲,陈琏还是陈琏,自己的大学闺蜜。所以陈琏转移苏北,途经上海,母亲仍旧招待她在狄斯威路自己家里,小住几日。
  但是自陈琏离开上海后,同母亲再没有见过一次面。
  时局骤转,国民党兵败,外祖父跟着南撤台湾,中共随即建政。陈琏和袁永熙双双进北京,陈琏任共青团中央少儿部长,袁永熙做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1953年秋,父亲只身从上海调入北京,参与筹建外文出版社。为了表示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社里发给父亲一张票,请他“十一”到天安门观礼台,观赏阅兵和游行。好像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同一观礼台上,坐满了人,父亲却偏偏与陈琏相遇。此时两人地位悬殊,已如天壤。父亲事后感叹,当时他就看出,陈琏初见到他,瞬间露出喜悦之情,随即收起笑容,寒暄几句,匆匆离开。父亲那时已稍懂些政治,能够断定陈琏迫于巨大的压力,刻意拉开同父亲的距离。父亲写信给上海的母亲,讲这件事,母亲才懂得,当年在重庆,陈琏为何与布雷先生尽量少来往。
  有了父亲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遭遇,母亲搬到北京之后,再也不敢找陈琏联络。父亲母亲带了我们,到北大清华去看望他们当年的教授,几次提及想到袁永熙家去看看陈琏,却终于一次都没有去过。虽然见不到面,母亲还是一直很关心陈琏的情况。母亲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有关陈琏的报道,大受鼓舞,自己动手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从而获得特殊照顾,能够在国内最封闭的年代,同台湾的外祖父通信联系,聊解心中的苦苦思念。仅此一点,我必须对陈琏阿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这篇报道说:1956年2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大会上,陈琏发表了一个讲话。她讲话之后,周恩来总理头一个站起来鼓掌,于是受到中央关注,在《人民日报》上刊出陈琏讲话全文:
  我想以自己的经验,对于知识青年,特别是社会主义敌对阵营里的儿女们的进步问题,说一些意见。也许在座的有的同志知道,我是陈布雷的女儿。十几年前,我也是一个怀抱着热情和苦闷的青年学生,为了寻求抗日救亡的途径,我找到了共产党。党把我引导到革命的道路上来,使我不但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也看到了社会解放的前途,我的苦闷消失了。我听党的话,工作着,学习着,前进着,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十几年来,由于党的教育,我获得了一定的进步,我现在是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并担任着青年团中央少年儿童部的副部长。
  从我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感觉到:正是因为党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依据的,因此,它对于一切有爱国热情的人,不管他是什么人,都是欢迎和爱护的。可是我听说,目前还有一些出身剥削阶级和反动家庭的青年,为自己的出身感到烦恼,说什么恨只恨阎王爷把我投错了胎,我认为这是完全不必要的。假如说在解放以前,一个出身剥削阶级和反动家庭的青年还比较不容易认清党的话,那么在今天,党就像太阳一样,普照着大地,抚育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出身之地,但是,我们完全能够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只要我们认对了方向,而且肯于努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都是有宽广的道路和远大的前途的。
  陈琏和袁永熙夫妇,曾为革命出生入死,被捕坐牢,甚至背弃自己的亲生父亲,但1957年袁永熙被划为右派,撤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之职,锒铛入狱。陈琏被迫离婚,离开北京,南下上海。母亲听说后,难过了很长时间。
  那个时候,母亲在全国总工会编译处任职,全总主席刘宁一在党委会上宣布:陶希圣的女儿,不可能不是右派。只此一句话,母亲成了右派分子。幸得编译处同志力保,没有被赶到甘肃劳改农场。母亲在办公室每日忍辱负重,压抑着冤屈和愤怒。但她为了保护我们三个孩子,终日不声不响,维持着生活。多少个夜晚,母亲忍耐不住心中的委屈,待我们都睡了之后,便朝父亲倾诉。有时两人会争执起来,直至大吵,跑出门想去办离婚。我们几个哪里还能睡觉,都縮在床上等待父母归来。我们曾经讨论,如果父母分家,谁该跟随父亲,谁该跟随母亲。结果父亲母亲跑出去几趟,到底没有离婚,我们的家庭保存下来。
  有两次他们吵架,我听到母亲哭诉:父亲现在不得意,都是因为她,她的家庭出身,她对不起父亲,她必须离开父亲。母亲说,如果当年父亲坚持跟陈琏要好,能够跟陈琏结婚成家,那么解放以后,父亲一定会过上好日子。每次听见这个话,父亲就会说那是无稽之谈。陈琏在中央大学的时候,已经是共产党员,直接受袁永熙领导,哪里可能接纳别人。
  陈琏回到华东以后,消息越来越少。“文革”期间我到上海访故居。临行前,母亲特别嘱咐我,设法打听一下陈琏的消息。我在上海,到华东局去看大字报,可惜没有什么收获。后来从小道消息听说,陈琏在上海屡遭批斗,不堪屈辱,同其父布雷先生一样,自杀绝世。那时我父亲关在牛棚里,消息传不进去,倒免了他伤心。
  母亲获知噩耗,许多天默默无语。我想母亲一定是回想到她们各自的父亲,她们两人的同学生活,她们遭到政治影响的闺蜜友情,以及她们共同的不幸。
  (本文下期续完)
  (作者为旅美民国史研究学者)
其他文献
摘要:“赵婴奔齐”是春秋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目前学界关于此事的研究成果甚少,有者亦仅在论著中偶有提及,未有专文论述,尚待深入探讨。稽之史籍,赵氏自赵衰始即明显地分为两支:一为赵盾支,赵盾生赵朔,赵朔生赵武;二为赵同、赵括、赵婴支。赵氏两分支产生伊始,旋即围绕着族权与卿权纷争不已,后暂形成宗族权力归属同、括,赵盾一支专享卿权的平衡格局。然在赵盾支重要成员赵朔死后,其子赵武年龄幼小不堪其任,空缺之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我的妻子劉恒英在上海市南市区拷铲油漆队工作,曾有幸亲见周恩来总理。我根据她的口述整理成此文。以下为我妻子的叙述:  1971年,我们队承包了江南造船厂万吨轮外壳的拷铲油漆工作。就是这一段工作经历,让我有幸见到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我们队接到任务后,开始紧锣密鼓在江中水域拷铲、油漆。江南造船厂质量检查员要求我们:要仔细拷铲,耐心油漆;每遍油漆晾干后再油漆,三遍才达标,油漆一定要均匀
期刊
赵朴初先生逝世已有19个年头,2001年,在朴老逝世周年之际,我曾在《世纪》杂志第6期发表拙作《忆赵朴初先生》,忆及1990年10月朴老赴闽考察期间我参与陪同接待的往事。赤子佛心,遗风长存。我因工作关系有幸与朴老多番接触交往,得他悉心指点,现将经历见闻回忆略述,以飨读者,谨表哀思。  初识朴老,获赠墨宝  我和朴老相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  1981年1月,应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之邀,全国政协副
期刊
田遨先生离开我们三年了。今年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先生于我,是良师益友。近日翻阅田老给我的信函墨迹,使我再次受到教益,更增怀念之情。  一  2004年我调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工作后,始识田老。当时我去拜访他,谈及1987年本馆成立的春潮诗社,是“文革”结束后较早成立的上海有影响的诗社之一,由一批爱好诗词的老馆员发起组织,开展诗词创作和交流活动,极一时之盛。但后来因故停止活动了。听说要恢复,田老非常高兴
期刊
在广东大学学习  国共合作下的广州政治气氛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上海大不相同。到了广东,顿然觉得换了人间。我们三个人坐船到了广州,可以公开地到广东大学找团中央书记施存统(即施复亮),拿出上海团组织负责人徐玮同志的介绍信给他看,他马上不经考试就让沙文求进了哲学系,我进了文学系,那位女同志被介绍进了妇女运动讲习班。由此一点可以看到党在广东大学掌有很大的权力。使人奇怪的是,施存统把沙文求安排住在教授段锡朋的
期刊
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之际,已过古稀之年的家父李可染有了个重要的计划,即在身体尚许可的情况下,再一次去外地写生、画画。他从北京出发先去南方的九华山、黄山,再去武汉,后到曾在抗战时期呆过多年的重庆、四川万县等地,最后返京。他是和继母一起去的。  父亲的第一站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除了写生、画画,他们在僧侣和当地干部的陪同引领下,来到了九华山的闵园景区中心区,见到了造型奇特宏伟的“凤凰松
期刊
杰出人物步入晚年,往往繁华落尽,复归平淡,却又常虑及未来,忧思人类。孔子倾心“大同”,康德向往人类“永久和平”,费孝通80岁时,则提出过“文化自觉”。  我理解:费老的文化自觉,是想说随着科技、市场、生态等的日益一体,世界也日益变小,小成“地球村”;然而,国家间依然处于“战国时代”,人类命运比以往更危险。他希望:一方面,各民族都有“自知之明”;另一方面,还能站在他国立场“推己及人”;最终“各美其美
期刊
深圳市是在广东省宝安县的基础上于1979年3月成立的。1980年8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在深圳市范围内划出327.5平方公里成立经济特区。“深圳”原是宝安县县城,一个落后的边境小镇,而不是有些人误解的“渔民村”。那时候,市镇面积约3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没有一条大马路,没有一路公共汽车,没有一份正式出版的报刊,没有电台、电视台。党的宣传工具就是一个有线广播站。由于太穷,建市前后,偷渡到香港的“偷
期刊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中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一种文化就是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生活、生产、生存方式,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行为规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等,以及相应的物质与精神产物。  中华
期刊
年逾八旬的书法家林仲兴先生,回首自己的从艺之道,不胜感慨地说:学习书法的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做人的品格修行更为重要。我在与前辈老师的交往过程中,不仅领悟了书法艺术的真谛,学到他们更多的是道德情操,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人生,使我受益终生。  林仲兴开始学习书法时,主要靠勤奋刻苦努力钻研。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后,四处拜访名师。转益多师成为他拾阶而上的法宝,且结拜的大多是海上名师大家,从而在书艺学问、道德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