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母親陶琴薰,是民国名人陶希圣的女儿。
一般来说,女人情感比较细腻,需要寻求慰藉,所以女人大多有闺蜜。
母亲一生中,有几个闺蜜。抗战发生之前,外祖父在北京大学做教授,母亲在北京读初中,交到第一个闺蜜。母亲几十年后还记在心里,对我讲过几次,她叫姜硕贤。可是没多久,姜硕贤跟随男友,双双奔赴延安,从此断了联系。
母亲在香港读书,也交到一个闺蜜黄泳荠,我们称她黄阿姨。高二时母亲以同等学力,考取了西南联大。黄阿姨读到高三毕业,也考上西南联大,她到昆明的时候,母亲已经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去了,可是两人保持了几十年的亲密。
除了初中时代北京的姜硕贤和高中时代香港的黄阿姨,母亲的其他几个闺蜜,都是在大学里交到的。
陈布雷先生的小女儿陈琏
母亲的闺蜜中,第一个要说的是陈琏。据父亲母亲描述,陈琏脸圆圆的,常常带笑,言谈举止文静中含着活泼,娴雅中透着聪慧,既是大家闺秀,又平易近人。上世纪50年代,母亲与陈琏同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好几年,却因为政治原因,一直未能见面。我也从未见过陈琏,没有当面叫过她一声阿姨,很是遗憾。
虽然陈琏是母亲的闺蜜,但她与我的父亲相识更早,而且两人曾有过一段甜蜜的初恋。陈琏是陈布雷先生的小女儿,布雷先生是浙江慈溪人,与沈家是同乡。嘉兴沈家,上溯五代之祖,于明末年间,由浙江慈溪沈师桥故居迁到嘉兴。布雷先生的两位女公子陈琇和陈琏,与我的父亲在杭州师范同学。陈琇与父亲同班,读高中师范科,陈琏比父亲低一班,读幼稚师范科。父亲说,布雷先生的夫人因生育陈琏难产而逝,布雷先生十分悲痛,给小女儿起名怜儿,意思是每看到她,便会涕泪涟涟。
当时杭州师范学校管理非常严格,父亲和陈琏虽然相互认识,见面讲话并不多。但父亲对美丽的陈琏,却一直很仰慕。他十六岁,读高二那年,大胆给陈琏写了第一封信。不想很快接到陈琏的回复,于是两人开始青春的来往。父亲高中毕业,回乡教书。同年陈琏叛逆家庭,拒绝做幼稚园老师,转学到杭州高级中学读书。陈琏转学,父亲不觉惊奇。陈琏曾对父亲说过,她绝对不学做饭缝衣这些传统女人的事情。第二年父亲到上海参加普通文官考试,被录取,分到上海市教育局做实习员,继而考入上海暨南大学历史系。而陈琏则跟随家庭,内迁陪都重庆,读完高中。其间两人继续保持密切通信,陈琏开始表露对父亲的爱意。之后,陈琏考入昆明西南联大,接触到中共西南联大学生支部书记袁永熙,开始投身革命,她的少女柔情和人性温馨逐渐淡漠乃至消失,与父亲通信也开始中止。
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暨南大学内迁福建,父亲又跟随亲戚,到达重庆,转入中央大学外文系。陈琏的姐姐陈琇也在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可是父亲因为在上海工作一年的关系,比陈琇低了一班。命运弄人,同一年陈琏也从西南联大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与父亲再次同学。父亲后来说,他看得出来,陈琏对于与父亲重逢,起初十分兴奋,经常来往,常常隐晦地对父亲讲些革命道理,还曾借着帮父亲找人补课赚些收入,介绍父亲与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人员会面。可是,后来陈琏终于明白父亲跟她走不到一起,便与父亲断绝了来往。据一本名为《两代悲歌》的书中记载,陈琏一直保存着父亲写给她的情书,用粉红色的丝带捆绑着,压在箱底。
正是陈琏选择革命人生而逐渐淡漠与我父亲恋爱的这段时间,她与我母亲相遇了。母亲与陈琏同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大,母亲在中文系,陈琏在历史系。我的外祖父陶希圣先生与陈布雷先生,同事多年,布雷先生长我外祖父几岁。两个女儿家庭和身世都比较相近,来往自然密切,又曾一度同过宿舍,遂成闺蜜。后来两人又同年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继续同学,一直保持着闺蜜友情。
当时的西南联大,由两类学生组成。一类是埋头读书的人才,像杨振宁、李政道先生,还有我的母亲和舅舅陶鼎来先生等。这批人中,有许多后来都成了中国科技学术界的大腕,甚至获得诺贝尔奖。母亲最喜欢给我讲的西南联大故事,是她如何听朱自清教授讲课,她的作文如何经朱自清教授批改。每次提起,眉飞色舞。西南联大另一类是进步学生,革命青年,陈琏乃其中之一。这批人中有许多,后来成为中共的领导者。虽然当时陈琏和母亲志趣不同,接触的人也不同,但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题,比如谈论杭州师范的经历,与父亲的亲密通信等,陈琏自然无法与她的革命同志分享,便只能找母亲私语。所以母亲在西南联大时,还没有跟父亲见过面,便已经从陈琏那里,经常听到父亲的名字,也知道父亲出身世家,是个英俊博学的翩翩君子。
西南联大当时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学生运动活跃,经常开展读书会,歌咏会,朗诵会,办墙报,印小报,上街宣传,募捐,演戏,甚至抗议教授上课,赶走校长等。母亲讲到这样的故事,我总会很觉吃惊。就我自己的所见所闻,50年代,北京乃至全国各间大学,所有学生都是乖巧的绵羊,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学生运动,更绝对没有学生敢公开抗议教授讲课,甚至群起而把校长赶出校门。60年代,“文革”爆发,确实也打倒过教授校长,但那场动乱跟西南联大的学生运动南辕北辙,性质根本对立,不可同日而语。
母亲对我讲过,在重庆的时候,布雷先生和外祖父同在委员长侍从室工作,布雷先生是外祖父的顶头上司。外祖母一家到达重庆之前,外祖父就住在上清寺布雷先生的楼上。母亲转学到中央大学之后,每到周末,总要迫不及待从中大所在的沙坪坝赶往重庆,与外祖父团聚。好几次约陈琏同行,都被婉言谢绝。母亲觉得很奇怪,以为陈琏与布雷先生不大和睦,当时母亲并不知道,陈琏那时已经是中共党员,要跟自己的反革命父亲划清界限。我想,布雷先生那么智慧的人,一定早已觉出女儿的背叛,只是爱女之情笃深,不肯点破而已。 虽然陈琏极力躲避布雷先生,但中共却要尽可能地利用她这层父女关系,从事政治军事等秘密活动。抗战胜利,陈琏大学毕业,到北平教书,与党内上级袁永熙先生结婚。他们在北平举行盛大婚礼,利用布雷先生的地位,联络大批国民党政要,开展地下工作。
很快事发,陈琏和袁永熙夫妇被北平警局逮捕,因为涉及到布雷先生的身份,二人被移送南京关押,交由国府处置。尽管政治立场对立,毕竟父女情深,布雷先生征得蒋介石许可,出面将女儿保释出狱,送回老家慈溪隐居。袁永熙出狱后,中共安排他在南京卧底,于是陈琏回到南京,继续利用布雷先生的关系,从事地下工作。父亲告诉我,在南京期间,陈琏多次开动布雷先生的座驾,为中共传送机密情报,车子挂了特别牌照,军警不敢阻挡。布雷先生自杀后,陈琏夫妇接受指示离开南京,转移到苏北中共根据地。
父亲回忆,陈琏在北平被捕,他和母亲都听说了,十分吃惊。这时父亲才明白,当初陈琏为什么跟他断了恋情,而母亲也才知道陈琏居然是共产党员。北伐战争的时候,母亲六岁,见识过湖北农民运动杀人放火,也有过农会到家里来逮捕外祖父的亲身经历。父亲和母亲无论如何不能相信,温文尔雅的陈琏竟然会做了共产党。然而对于母亲,陈琏还是陈琏,自己的大学闺蜜。所以陈琏转移苏北,途经上海,母亲仍旧招待她在狄斯威路自己家里,小住几日。
但是自陈琏离开上海后,同母亲再没有见过一次面。
时局骤转,国民党兵败,外祖父跟着南撤台湾,中共随即建政。陈琏和袁永熙双双进北京,陈琏任共青团中央少儿部长,袁永熙做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1953年秋,父亲只身从上海调入北京,参与筹建外文出版社。为了表示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社里发给父亲一张票,请他“十一”到天安门观礼台,观赏阅兵和游行。好像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同一观礼台上,坐满了人,父亲却偏偏与陈琏相遇。此时两人地位悬殊,已如天壤。父亲事后感叹,当时他就看出,陈琏初见到他,瞬间露出喜悦之情,随即收起笑容,寒暄几句,匆匆离开。父亲那时已稍懂些政治,能够断定陈琏迫于巨大的压力,刻意拉开同父亲的距离。父亲写信给上海的母亲,讲这件事,母亲才懂得,当年在重庆,陈琏为何与布雷先生尽量少来往。
有了父亲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遭遇,母亲搬到北京之后,再也不敢找陈琏联络。父亲母亲带了我们,到北大清华去看望他们当年的教授,几次提及想到袁永熙家去看看陈琏,却终于一次都没有去过。虽然见不到面,母亲还是一直很关心陈琏的情况。母亲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有关陈琏的报道,大受鼓舞,自己动手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从而获得特殊照顾,能够在国内最封闭的年代,同台湾的外祖父通信联系,聊解心中的苦苦思念。仅此一点,我必须对陈琏阿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这篇报道说:1956年2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大会上,陈琏发表了一个讲话。她讲话之后,周恩来总理头一个站起来鼓掌,于是受到中央关注,在《人民日报》上刊出陈琏讲话全文:
我想以自己的经验,对于知识青年,特别是社会主义敌对阵营里的儿女们的进步问题,说一些意见。也许在座的有的同志知道,我是陈布雷的女儿。十几年前,我也是一个怀抱着热情和苦闷的青年学生,为了寻求抗日救亡的途径,我找到了共产党。党把我引导到革命的道路上来,使我不但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也看到了社会解放的前途,我的苦闷消失了。我听党的话,工作着,学习着,前进着,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十几年来,由于党的教育,我获得了一定的进步,我现在是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并担任着青年团中央少年儿童部的副部长。
从我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感觉到:正是因为党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依据的,因此,它对于一切有爱国热情的人,不管他是什么人,都是欢迎和爱护的。可是我听说,目前还有一些出身剥削阶级和反动家庭的青年,为自己的出身感到烦恼,说什么恨只恨阎王爷把我投错了胎,我认为这是完全不必要的。假如说在解放以前,一个出身剥削阶级和反动家庭的青年还比较不容易认清党的话,那么在今天,党就像太阳一样,普照着大地,抚育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出身之地,但是,我们完全能够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只要我们认对了方向,而且肯于努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都是有宽广的道路和远大的前途的。
陈琏和袁永熙夫妇,曾为革命出生入死,被捕坐牢,甚至背弃自己的亲生父亲,但1957年袁永熙被划为右派,撤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之职,锒铛入狱。陈琏被迫离婚,离开北京,南下上海。母亲听说后,难过了很长时间。
那个时候,母亲在全国总工会编译处任职,全总主席刘宁一在党委会上宣布:陶希圣的女儿,不可能不是右派。只此一句话,母亲成了右派分子。幸得编译处同志力保,没有被赶到甘肃劳改农场。母亲在办公室每日忍辱负重,压抑着冤屈和愤怒。但她为了保护我们三个孩子,终日不声不响,维持着生活。多少个夜晚,母亲忍耐不住心中的委屈,待我们都睡了之后,便朝父亲倾诉。有时两人会争执起来,直至大吵,跑出门想去办离婚。我们几个哪里还能睡觉,都縮在床上等待父母归来。我们曾经讨论,如果父母分家,谁该跟随父亲,谁该跟随母亲。结果父亲母亲跑出去几趟,到底没有离婚,我们的家庭保存下来。
有两次他们吵架,我听到母亲哭诉:父亲现在不得意,都是因为她,她的家庭出身,她对不起父亲,她必须离开父亲。母亲说,如果当年父亲坚持跟陈琏要好,能够跟陈琏结婚成家,那么解放以后,父亲一定会过上好日子。每次听见这个话,父亲就会说那是无稽之谈。陈琏在中央大学的时候,已经是共产党员,直接受袁永熙领导,哪里可能接纳别人。
陈琏回到华东以后,消息越来越少。“文革”期间我到上海访故居。临行前,母亲特别嘱咐我,设法打听一下陈琏的消息。我在上海,到华东局去看大字报,可惜没有什么收获。后来从小道消息听说,陈琏在上海屡遭批斗,不堪屈辱,同其父布雷先生一样,自杀绝世。那时我父亲关在牛棚里,消息传不进去,倒免了他伤心。
母亲获知噩耗,许多天默默无语。我想母亲一定是回想到她们各自的父亲,她们两人的同学生活,她们遭到政治影响的闺蜜友情,以及她们共同的不幸。
(本文下期续完)
(作者为旅美民国史研究学者)
一般来说,女人情感比较细腻,需要寻求慰藉,所以女人大多有闺蜜。
母亲一生中,有几个闺蜜。抗战发生之前,外祖父在北京大学做教授,母亲在北京读初中,交到第一个闺蜜。母亲几十年后还记在心里,对我讲过几次,她叫姜硕贤。可是没多久,姜硕贤跟随男友,双双奔赴延安,从此断了联系。
母亲在香港读书,也交到一个闺蜜黄泳荠,我们称她黄阿姨。高二时母亲以同等学力,考取了西南联大。黄阿姨读到高三毕业,也考上西南联大,她到昆明的时候,母亲已经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去了,可是两人保持了几十年的亲密。
除了初中时代北京的姜硕贤和高中时代香港的黄阿姨,母亲的其他几个闺蜜,都是在大学里交到的。
陈布雷先生的小女儿陈琏
母亲的闺蜜中,第一个要说的是陈琏。据父亲母亲描述,陈琏脸圆圆的,常常带笑,言谈举止文静中含着活泼,娴雅中透着聪慧,既是大家闺秀,又平易近人。上世纪50年代,母亲与陈琏同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好几年,却因为政治原因,一直未能见面。我也从未见过陈琏,没有当面叫过她一声阿姨,很是遗憾。
虽然陈琏是母亲的闺蜜,但她与我的父亲相识更早,而且两人曾有过一段甜蜜的初恋。陈琏是陈布雷先生的小女儿,布雷先生是浙江慈溪人,与沈家是同乡。嘉兴沈家,上溯五代之祖,于明末年间,由浙江慈溪沈师桥故居迁到嘉兴。布雷先生的两位女公子陈琇和陈琏,与我的父亲在杭州师范同学。陈琇与父亲同班,读高中师范科,陈琏比父亲低一班,读幼稚师范科。父亲说,布雷先生的夫人因生育陈琏难产而逝,布雷先生十分悲痛,给小女儿起名怜儿,意思是每看到她,便会涕泪涟涟。
当时杭州师范学校管理非常严格,父亲和陈琏虽然相互认识,见面讲话并不多。但父亲对美丽的陈琏,却一直很仰慕。他十六岁,读高二那年,大胆给陈琏写了第一封信。不想很快接到陈琏的回复,于是两人开始青春的来往。父亲高中毕业,回乡教书。同年陈琏叛逆家庭,拒绝做幼稚园老师,转学到杭州高级中学读书。陈琏转学,父亲不觉惊奇。陈琏曾对父亲说过,她绝对不学做饭缝衣这些传统女人的事情。第二年父亲到上海参加普通文官考试,被录取,分到上海市教育局做实习员,继而考入上海暨南大学历史系。而陈琏则跟随家庭,内迁陪都重庆,读完高中。其间两人继续保持密切通信,陈琏开始表露对父亲的爱意。之后,陈琏考入昆明西南联大,接触到中共西南联大学生支部书记袁永熙,开始投身革命,她的少女柔情和人性温馨逐渐淡漠乃至消失,与父亲通信也开始中止。
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暨南大学内迁福建,父亲又跟随亲戚,到达重庆,转入中央大学外文系。陈琏的姐姐陈琇也在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可是父亲因为在上海工作一年的关系,比陈琇低了一班。命运弄人,同一年陈琏也从西南联大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与父亲再次同学。父亲后来说,他看得出来,陈琏对于与父亲重逢,起初十分兴奋,经常来往,常常隐晦地对父亲讲些革命道理,还曾借着帮父亲找人补课赚些收入,介绍父亲与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人员会面。可是,后来陈琏终于明白父亲跟她走不到一起,便与父亲断绝了来往。据一本名为《两代悲歌》的书中记载,陈琏一直保存着父亲写给她的情书,用粉红色的丝带捆绑着,压在箱底。
正是陈琏选择革命人生而逐渐淡漠与我父亲恋爱的这段时间,她与我母亲相遇了。母亲与陈琏同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大,母亲在中文系,陈琏在历史系。我的外祖父陶希圣先生与陈布雷先生,同事多年,布雷先生长我外祖父几岁。两个女儿家庭和身世都比较相近,来往自然密切,又曾一度同过宿舍,遂成闺蜜。后来两人又同年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继续同学,一直保持着闺蜜友情。
当时的西南联大,由两类学生组成。一类是埋头读书的人才,像杨振宁、李政道先生,还有我的母亲和舅舅陶鼎来先生等。这批人中,有许多后来都成了中国科技学术界的大腕,甚至获得诺贝尔奖。母亲最喜欢给我讲的西南联大故事,是她如何听朱自清教授讲课,她的作文如何经朱自清教授批改。每次提起,眉飞色舞。西南联大另一类是进步学生,革命青年,陈琏乃其中之一。这批人中有许多,后来成为中共的领导者。虽然当时陈琏和母亲志趣不同,接触的人也不同,但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题,比如谈论杭州师范的经历,与父亲的亲密通信等,陈琏自然无法与她的革命同志分享,便只能找母亲私语。所以母亲在西南联大时,还没有跟父亲见过面,便已经从陈琏那里,经常听到父亲的名字,也知道父亲出身世家,是个英俊博学的翩翩君子。
西南联大当时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学生运动活跃,经常开展读书会,歌咏会,朗诵会,办墙报,印小报,上街宣传,募捐,演戏,甚至抗议教授上课,赶走校长等。母亲讲到这样的故事,我总会很觉吃惊。就我自己的所见所闻,50年代,北京乃至全国各间大学,所有学生都是乖巧的绵羊,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学生运动,更绝对没有学生敢公开抗议教授讲课,甚至群起而把校长赶出校门。60年代,“文革”爆发,确实也打倒过教授校长,但那场动乱跟西南联大的学生运动南辕北辙,性质根本对立,不可同日而语。
母亲对我讲过,在重庆的时候,布雷先生和外祖父同在委员长侍从室工作,布雷先生是外祖父的顶头上司。外祖母一家到达重庆之前,外祖父就住在上清寺布雷先生的楼上。母亲转学到中央大学之后,每到周末,总要迫不及待从中大所在的沙坪坝赶往重庆,与外祖父团聚。好几次约陈琏同行,都被婉言谢绝。母亲觉得很奇怪,以为陈琏与布雷先生不大和睦,当时母亲并不知道,陈琏那时已经是中共党员,要跟自己的反革命父亲划清界限。我想,布雷先生那么智慧的人,一定早已觉出女儿的背叛,只是爱女之情笃深,不肯点破而已。 虽然陈琏极力躲避布雷先生,但中共却要尽可能地利用她这层父女关系,从事政治军事等秘密活动。抗战胜利,陈琏大学毕业,到北平教书,与党内上级袁永熙先生结婚。他们在北平举行盛大婚礼,利用布雷先生的地位,联络大批国民党政要,开展地下工作。
很快事发,陈琏和袁永熙夫妇被北平警局逮捕,因为涉及到布雷先生的身份,二人被移送南京关押,交由国府处置。尽管政治立场对立,毕竟父女情深,布雷先生征得蒋介石许可,出面将女儿保释出狱,送回老家慈溪隐居。袁永熙出狱后,中共安排他在南京卧底,于是陈琏回到南京,继续利用布雷先生的关系,从事地下工作。父亲告诉我,在南京期间,陈琏多次开动布雷先生的座驾,为中共传送机密情报,车子挂了特别牌照,军警不敢阻挡。布雷先生自杀后,陈琏夫妇接受指示离开南京,转移到苏北中共根据地。
父亲回忆,陈琏在北平被捕,他和母亲都听说了,十分吃惊。这时父亲才明白,当初陈琏为什么跟他断了恋情,而母亲也才知道陈琏居然是共产党员。北伐战争的时候,母亲六岁,见识过湖北农民运动杀人放火,也有过农会到家里来逮捕外祖父的亲身经历。父亲和母亲无论如何不能相信,温文尔雅的陈琏竟然会做了共产党。然而对于母亲,陈琏还是陈琏,自己的大学闺蜜。所以陈琏转移苏北,途经上海,母亲仍旧招待她在狄斯威路自己家里,小住几日。
但是自陈琏离开上海后,同母亲再没有见过一次面。
时局骤转,国民党兵败,外祖父跟着南撤台湾,中共随即建政。陈琏和袁永熙双双进北京,陈琏任共青团中央少儿部长,袁永熙做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1953年秋,父亲只身从上海调入北京,参与筹建外文出版社。为了表示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社里发给父亲一张票,请他“十一”到天安门观礼台,观赏阅兵和游行。好像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同一观礼台上,坐满了人,父亲却偏偏与陈琏相遇。此时两人地位悬殊,已如天壤。父亲事后感叹,当时他就看出,陈琏初见到他,瞬间露出喜悦之情,随即收起笑容,寒暄几句,匆匆离开。父亲那时已稍懂些政治,能够断定陈琏迫于巨大的压力,刻意拉开同父亲的距离。父亲写信给上海的母亲,讲这件事,母亲才懂得,当年在重庆,陈琏为何与布雷先生尽量少来往。
有了父亲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遭遇,母亲搬到北京之后,再也不敢找陈琏联络。父亲母亲带了我们,到北大清华去看望他们当年的教授,几次提及想到袁永熙家去看看陈琏,却终于一次都没有去过。虽然见不到面,母亲还是一直很关心陈琏的情况。母亲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有关陈琏的报道,大受鼓舞,自己动手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从而获得特殊照顾,能够在国内最封闭的年代,同台湾的外祖父通信联系,聊解心中的苦苦思念。仅此一点,我必须对陈琏阿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这篇报道说:1956年2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大会上,陈琏发表了一个讲话。她讲话之后,周恩来总理头一个站起来鼓掌,于是受到中央关注,在《人民日报》上刊出陈琏讲话全文:
我想以自己的经验,对于知识青年,特别是社会主义敌对阵营里的儿女们的进步问题,说一些意见。也许在座的有的同志知道,我是陈布雷的女儿。十几年前,我也是一个怀抱着热情和苦闷的青年学生,为了寻求抗日救亡的途径,我找到了共产党。党把我引导到革命的道路上来,使我不但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也看到了社会解放的前途,我的苦闷消失了。我听党的话,工作着,学习着,前进着,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十几年来,由于党的教育,我获得了一定的进步,我现在是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并担任着青年团中央少年儿童部的副部长。
从我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感觉到:正是因为党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依据的,因此,它对于一切有爱国热情的人,不管他是什么人,都是欢迎和爱护的。可是我听说,目前还有一些出身剥削阶级和反动家庭的青年,为自己的出身感到烦恼,说什么恨只恨阎王爷把我投错了胎,我认为这是完全不必要的。假如说在解放以前,一个出身剥削阶级和反动家庭的青年还比较不容易认清党的话,那么在今天,党就像太阳一样,普照着大地,抚育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出身之地,但是,我们完全能够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只要我们认对了方向,而且肯于努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都是有宽广的道路和远大的前途的。
陈琏和袁永熙夫妇,曾为革命出生入死,被捕坐牢,甚至背弃自己的亲生父亲,但1957年袁永熙被划为右派,撤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之职,锒铛入狱。陈琏被迫离婚,离开北京,南下上海。母亲听说后,难过了很长时间。
那个时候,母亲在全国总工会编译处任职,全总主席刘宁一在党委会上宣布:陶希圣的女儿,不可能不是右派。只此一句话,母亲成了右派分子。幸得编译处同志力保,没有被赶到甘肃劳改农场。母亲在办公室每日忍辱负重,压抑着冤屈和愤怒。但她为了保护我们三个孩子,终日不声不响,维持着生活。多少个夜晚,母亲忍耐不住心中的委屈,待我们都睡了之后,便朝父亲倾诉。有时两人会争执起来,直至大吵,跑出门想去办离婚。我们几个哪里还能睡觉,都縮在床上等待父母归来。我们曾经讨论,如果父母分家,谁该跟随父亲,谁该跟随母亲。结果父亲母亲跑出去几趟,到底没有离婚,我们的家庭保存下来。
有两次他们吵架,我听到母亲哭诉:父亲现在不得意,都是因为她,她的家庭出身,她对不起父亲,她必须离开父亲。母亲说,如果当年父亲坚持跟陈琏要好,能够跟陈琏结婚成家,那么解放以后,父亲一定会过上好日子。每次听见这个话,父亲就会说那是无稽之谈。陈琏在中央大学的时候,已经是共产党员,直接受袁永熙领导,哪里可能接纳别人。
陈琏回到华东以后,消息越来越少。“文革”期间我到上海访故居。临行前,母亲特别嘱咐我,设法打听一下陈琏的消息。我在上海,到华东局去看大字报,可惜没有什么收获。后来从小道消息听说,陈琏在上海屡遭批斗,不堪屈辱,同其父布雷先生一样,自杀绝世。那时我父亲关在牛棚里,消息传不进去,倒免了他伤心。
母亲获知噩耗,许多天默默无语。我想母亲一定是回想到她们各自的父亲,她们两人的同学生活,她们遭到政治影响的闺蜜友情,以及她们共同的不幸。
(本文下期续完)
(作者为旅美民国史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