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看“五四运动”的历史定位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出人物步入晚年,往往繁华落尽,复归平淡,却又常虑及未来,忧思人类。孔子倾心“大同”,康德向往人类“永久和平”,费孝通80岁时,则提出过“文化自觉”。
  我理解:费老的文化自觉,是想说随着科技、市场、生态等的日益一体,世界也日益变小,小成“地球村”;然而,国家间依然处于“战国时代”,人类命运比以往更危险。他希望:一方面,各民族都有“自知之明”;另一方面,还能站在他国立场“推己及人”;最终“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还说:这其实也是人类发展的历程:开头彼此分隔,各以其文化为最美;后来,相互交流,逐渐超越自身,承认以至欣赏别人;再往后,齐心共建一体的大文化;最后,走向“天下大同”。1 按此境界和历程,试给“五四运动”定个位。
  一、“各美其美”
  费孝通说:“进入现代社会之前,世界上各个群体大多是处在封闭状态之中……各个群体各自有各自的传统价值标准,而且都认为只有自己的标准是美的,排斥别人的价值标准。”2 传统中国人也曾觉得自家最美:“中国疆宇为天下之至中,风气为天下之至正, 山岳为天下之至秀,江海为天下之至通,壤衍为天下之至腴,物产为天下之至富,而京师之建、礼法之防、伦常之立,又为天下之至古至备而至隆。”3 此时,当然不需要新文化。
  二、“美人之美”
  费老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群体相互间隔绝的状态渐渐地被打破了……尤其是跨进20世纪以来,全世界……被捆成了一个休戚相关的整体。”4 打破中、西“相互隔绝的状态”的,是西方的坚船利炮。马、恩曾断言:“资产阶级……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5
  这个过程使中国人感到屈辱与焦虑:“权臣谋国者,和则损威而辱国,战则外强而中干。是宜盛也,乃不盛而衰;宜强也,乃不强而弱;宜兴也,乃不兴而废;宜富也,乃不富而贫……”6
  开始,中国只想做点修补工作,然而,向西方学武备的洋务运动,甲午战败而终;西方学立宪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而亡;向西方学共和制的辛亥革命,看似成功,但不彻底;于是到1919年,中国身为战胜国而参加巴黎和会,却又因弱国被列强恣意践踏主权……于是,青年奋起,全国由爱国激情而扩展至向西方学习文化的思潮。
  总之,中国人是带着应激的情绪,对传统的反思与批判,对西方(含欧美与马克思主义)的向往与追随,被动走向“美人之美”的。“五四人物,不是悲歌慷慨,便是迫不及待”,大多倾慕西方,鄙视自家文化“是陈腐而邪恶的”,而“整体性或全盘式的反传统思想在五四时代占有极大的优势”。7
  亲历运动并入狱过的陈青之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民族的思想差不多完全受孔子学说的支配……‘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族的思想差不多完全受欧美学说的支配”。他还记载了欧美 “西药”对教育的“负作用”:“一班青年如抉开了藩笼一般……尽量向个性方面发展、自由方面活动:个性发展到了极点,更无团体协作的精神;自由活动到了极点,更无遵守纪律的习惯。于是自‘五四’运动以后,全國学校,风潮屡起……学生罢课,教职员罢工……简直是年年皆有,省省不虚。政局愈弄愈坏,教育经费愈欠愈多,教育界愈过愈穷,全国教育差不多到了破产的境地……”8
  显然,慷慨悲歌、藩笼乍开的“五四”时代,并没有做到费老心目中“美人之美”的从容——“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相反,“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9
  三、“美美与共”与“天下大同”
  在费老的心目中,“美美与共”是以高远、平等、平和的眼界和心境,相互尊重,将种种不同文化视为不可或缺的“地球文明大生态”的高境界。这不但在“五四”时代稀缺,就是今天,仍显得遥远。因此,他感慨当今人类社会仍处于“战国时代”10,国际关系中依然“六神无主”、“群龙无首”11,仍缺乏公认、相通的生存之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它正在不断地发展,而且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这种发展最后会把人类社会带到一个什么地方,真的是很难说……老实说,在我的思想里面,觉得如果这样下去实在不行,最终也许是人类的毁灭。”12
  费老清楚:矛盾的主导方面在西方:“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自我中心主义’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大大地膨胀起来,‘西方至上主义’‘殖民主义’‘极端国家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等等思潮……是造成很多国际性问题的重要原因”。13但发展中国家也产生出别样心态:“其中不乏与‘西方至上主义’相对立甚至相对抗的思潮;这个状况,被一些人称作是‘文明的冲突’,这种冲突已经影响到了今天的世界局势。” 14
  在这个群龙无首的战国时代,费先生寄希望于中国与中国文化。他曾说:“我在孔林里反复地思考,看来当前人类正需要一个新时代的孔子了……看来我自己是见不到这个新的孔子了。但是我希望在新的未来的一代人中能出生一个这样的孔子,他将通过科学,联系实际,为全人类共同生存下去寻找一个办法。”15他常念及“中和位育”“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理念,还说:“我们平时常说的‘凡事不要光想着自己,要想到人家’这句话……是中国人一个传统的、十分重要的为人处世的原则,类似的‘原则’在老百姓中流传的还有很多。”“如果再扩大一些……其结果,必然能够增进不同文明中普通成员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和理解……那么,今天世界上诸多民族和文明之间的矛盾、偏见、冲突以及冤冤相报、以暴制暴等等就有了化解和消除的希望。”“我相信,在今后中国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到世界的过程中,一定能为重构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16
  另一方面,临终前一年,94岁的费老对中国未来的国际形象似乎也心存隐忧:“作为非西方文明主要代表之一的中国,长期以来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欺压……如今昂首屹立在世界上的经历,对中华民族面对全球化时的心态,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加强‘文化自觉’的反思,使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状况,摆正在世界上的位置”,“文化上的唯我独尊、固步自封,对其他文明视而不见,都不是文明的生存之道。只有交流、理解、共享、融合才是世界文明共存共荣的根本出路。”17
  记得费老自认为是“五四运动”的后来者与继承人,但我以为他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心胸和眼界。当今,中国已进入一个比费老生前更高大更强盛的时代,这是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自觉、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费老有知,当含笑九泉……
  回顾“五四运动”,我看到它巨大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也看到它特殊的时代局限。感谢“五四”,催生出中国共产党,还孕育了费先生那一代志士仁人,让中国有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坚实的生存发展基础。我们或许应该像费老那样,超越“五四”,更上层楼:尊重世界,也让世界尊重中国、中国人和中华文化,美美与共,共同营建“天下大同”的新局面。
  (作者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
  注释:
  1.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下简称“论文化自觉”
  2、4.东方文明和二十一世纪和平,见“论文化自觉”,第167页
  3.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二编·新政论议[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第1994页;第103页
  5.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二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35页;第36页
  6.新政真诠二编·新政论议,第104页
  7.林毓生.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见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第149页;第150页;第151页
  8.中国教育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第763页;第756页;第757页
  9、13、14、16、17.“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见“论文化自觉”,第441页;第431页;第435—439页
  10.从小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见“论文化自觉”,第82页
  11.面对世纪之交,回顾传统文化,见“论文化自觉”,第128页
  12.关于“多元化的西部文化”和“文化生态失衡问题”,见“论文化自觉”,第336页
  15.孔林片思,见“论文化自觉”,第93页
其他文献
1949,一个新旧时代的转折点。上海银行家——近代中国远见卓识的一个精英阶层——却在严酷的政治抉择面前消失了。  前些年在读书圈热传的《南渡北归》,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大批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从华北南下,流亡西南,战后又回归北上的故事,其中第三卷《离别》,则反映了在即将跨入新时代的十字路口,他们再次面临抉择,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颇堪玩味的是,
期刊
萧乾先生是以一批风格独具的短篇小说步入文坛的。在沈从文先生帮助下,小说处女作《蚕》首发于大公报文艺副刊(1933年11月1日)。才女林徽因读了这篇小说后,邀约萧乾参与她的家庭茶座,自此,这位23岁的文学青年成了“太太客厅”的座上宾。林徽因对《蚕》的评语:“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大公报·文艺》编者沈从文也对他勉励有加。大学毕业后,萧乾于1935年进入《大公报》,成了《小公园》和《大公报 ·文
期刊
摘要:明朝初年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几乎同时派遣内官亦失哈七上北海(今鄂霍次克海),建立奴儿干都司,敕建永宁寺,立碑两座:一为《敕修奴儿干永宁寺记》,立于永乐十一年(1413);一为《重建永宁寺记》,立于宣德八年(1433),碑文反映了其时文化招抚政策的实施,开创了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的新纪元。本文由亦失哈家族新资料的发现、永宁寺碑四种文字六字真言考和永宁寺碑与东北亚丝绸之路特点三部分组成,确证了亦失哈
期刊
延安中央医院是中央卫生处于1939年11月7日成立的一所分科制的综合医院,地处延安城北的西川李家洼村山峁峁上。医院集中了一批延安学历最高的医学专家和教会护校四年制学历的高级护士。医护工作人员有幸和毛泽东主席有过密切、频繁的交往。毛主席及其家人曾经是他们的病人,在医院得到应有的治疗和关照。毛泽东待人的魅力使他们成为朋友,可以对主席无话不谈。  1941年,我出生在延安中央医院。  从2006年起,我
期刊
摘要:“赵婴奔齐”是春秋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目前学界关于此事的研究成果甚少,有者亦仅在论著中偶有提及,未有专文论述,尚待深入探讨。稽之史籍,赵氏自赵衰始即明显地分为两支:一为赵盾支,赵盾生赵朔,赵朔生赵武;二为赵同、赵括、赵婴支。赵氏两分支产生伊始,旋即围绕着族权与卿权纷争不已,后暂形成宗族权力归属同、括,赵盾一支专享卿权的平衡格局。然在赵盾支重要成员赵朔死后,其子赵武年龄幼小不堪其任,空缺之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我的妻子劉恒英在上海市南市区拷铲油漆队工作,曾有幸亲见周恩来总理。我根据她的口述整理成此文。以下为我妻子的叙述:  1971年,我们队承包了江南造船厂万吨轮外壳的拷铲油漆工作。就是这一段工作经历,让我有幸见到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我们队接到任务后,开始紧锣密鼓在江中水域拷铲、油漆。江南造船厂质量检查员要求我们:要仔细拷铲,耐心油漆;每遍油漆晾干后再油漆,三遍才达标,油漆一定要均匀
期刊
赵朴初先生逝世已有19个年头,2001年,在朴老逝世周年之际,我曾在《世纪》杂志第6期发表拙作《忆赵朴初先生》,忆及1990年10月朴老赴闽考察期间我参与陪同接待的往事。赤子佛心,遗风长存。我因工作关系有幸与朴老多番接触交往,得他悉心指点,现将经历见闻回忆略述,以飨读者,谨表哀思。  初识朴老,获赠墨宝  我和朴老相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  1981年1月,应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之邀,全国政协副
期刊
田遨先生离开我们三年了。今年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先生于我,是良师益友。近日翻阅田老给我的信函墨迹,使我再次受到教益,更增怀念之情。  一  2004年我调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工作后,始识田老。当时我去拜访他,谈及1987年本馆成立的春潮诗社,是“文革”结束后较早成立的上海有影响的诗社之一,由一批爱好诗词的老馆员发起组织,开展诗词创作和交流活动,极一时之盛。但后来因故停止活动了。听说要恢复,田老非常高兴
期刊
在广东大学学习  国共合作下的广州政治气氛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上海大不相同。到了广东,顿然觉得换了人间。我们三个人坐船到了广州,可以公开地到广东大学找团中央书记施存统(即施复亮),拿出上海团组织负责人徐玮同志的介绍信给他看,他马上不经考试就让沙文求进了哲学系,我进了文学系,那位女同志被介绍进了妇女运动讲习班。由此一点可以看到党在广东大学掌有很大的权力。使人奇怪的是,施存统把沙文求安排住在教授段锡朋的
期刊
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之际,已过古稀之年的家父李可染有了个重要的计划,即在身体尚许可的情况下,再一次去外地写生、画画。他从北京出发先去南方的九华山、黄山,再去武汉,后到曾在抗战时期呆过多年的重庆、四川万县等地,最后返京。他是和继母一起去的。  父亲的第一站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除了写生、画画,他们在僧侣和当地干部的陪同引领下,来到了九华山的闵园景区中心区,见到了造型奇特宏伟的“凤凰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