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网络时代的繁荣为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高校公共艺术微课程教学意义、教学模式的探讨,并结合广告鉴赏微课程的设计进行了阐述,以此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时效性,推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微课程;教学模式
信息电子科技时代,多元化的电子设备造就出许多以“微”著称的行业,如微商、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各种形式司空见惯,这些形式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伴随着可汗学院、反转课堂的流行,微课程的出现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给授课学生带来更便捷灵活的学习体验。微课程作为一种常规课程教学的辅助课程资源,以短小精悍、信息量大、传播方便等特点,逐渐引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微课程主要以简短的视频方式呈现,通过与移动终端相结合,提供自主网络线上学习、课堂学习、线下学习等多种学习渠道。
1 建立高校公共艺术微课程的意义
1.1 丰富课程内容
传统公共艺术课程上所涉及的知识面,关注的是艺术学科的知识内容,这也就造成了艺术课程在结构上不尽合理。微课程可以建立跨文化、跨学科、跨专业的内容,使学科与学科之间产生关联,从而拓宽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思路。
1.2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来说,授课对象大多数是文、理、工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很多学生都觉得公共艺术课程不重要,也就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微课程丰富的内容形式,可以让非艺术类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中引起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使学生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学习状态,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動学习。
1.3 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大多数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台下学生索然无味地被动接受,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学效果。而在微课程中,通过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进行分版块的教学,比如把音乐、美术、设计、影视、舞蹈、书法等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内容分为不同的板块,围绕知识点进行深入设计,通过移动设备完成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也丰富了教师的备课、讲课渠道,突破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2 建立高校公共艺术微课程教学模式
2.1 利用微课程重构课程内容
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微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微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件素材、课堂练习、学生评价等内容,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微课程设计在组织授课内容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课程的重点、难点,按一定课时分配进行设计,使课程重点明确。视频可以按5~15分钟来设计,适应学习心理学的特点。
例如,中原工学院公共艺术课程之一的广告鉴赏课程,课程的目标旨在提升广告艺术的基本鉴赏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课程一共8个章节,16学时,每周上2个学时,教学任务在8周内完成。每一章根据课程内容、难易程度不同进行课时分配,其中第一、二章广告概论和平面广告为2个学时,第三、四、五章影视广告为6个学时,第六、七章动画广告为4个学时,第八章户外广告每个章节为2个学时。在设计广告鉴赏微课程时,通过精选的短视频(每个视频不超过10分钟)、高清图形、课堂授课PPT部分内容,围绕每一章节知识点、难点进行展示讲解。微课程内容与课堂授课内容的区别在于,每一章演示完毕后,加入思考与练习,学生做完练习后才有权进入下个章节的学习。课程的练习可以是选择题或者是作品感想,结课试卷测试的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占30%,结课占70%。
2.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微课程是辅助性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想要让学生在微课程的学习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就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在设计微课程学习内容和目标之前,首先要考察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审美基础等,在开展微课程的过程中,把班级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进去,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时采纳学生的反馈意见,设计出有效的、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的课程内容,逐渐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常态。这样才能够发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真正作用,更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中原工学院广告鉴赏课程的性质为公共艺术必修课程。主要是针对大一至大三非艺术设计本科生开设的,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文科生或理工科生,在设计课程中要考虑到其专业特点,在课程中尽量体现出广告与生活、广告与科技、广告与文学等关系,同时收集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不断更新微课程教学内容。在微课程的设置上,结合优秀广告作品的赏析进行,将广告知识穿插在艺术作品的鉴赏中。通过视觉吸引学生,产生主动点击学习的动力。另外,在每个章节结束时,提供长片视频以及其他相关优秀作品的链接,扩大学生对广告艺术作品的接触面。
2.3 体现学与教的关系
在学习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之前,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程来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章节的重难点问题,以此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在设计广告鉴赏微课程时,微课程建立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在大部分终端和平台上进行学习。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在选课结束后随时开始学习,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地控制微课程的播放进度,支持课程的分享与修改,实现课程的传播与完善。并且,广告鉴赏微课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高校学生通过微课程来灵活、便利地学习广告知识点,深入理解广告的艺术价值。通过广告鉴赏微课平台,增加了交互设计环节,实现师生的实时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快速、准确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
2.4 灵活的教学评价
微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学质量的分析评定,目的是更好地完善微课程的设计。广告鉴赏微课程教学评价是在微课程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可以由学生在线直接反馈,也可以通过微测验的形式进行,实时跟进学生的交流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意见,不间断地调整和改良微课程的设计内容,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建立督促和鼓励机制,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学习。
3 高校公共艺术微课程教学设计流程
微课程设计流程,首先要明确教学计划,在分析教学设施、授课学生以及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之后,制定出合理的微课程教学目标。以微课程目标为核心设计微课程。紧扣微课程目标,确定微课程的结构、内容、制作手段、应用方式、视频设计理念等。在此基础上,开始制作微课程,确定微课程制作完成后联系发布平台,发布课程后,就进入微课程的应用环节,学生在关注微课程平台后,根据课堂教学和学习任务,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之内自由安排微课程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微课程和动态反馈情况,以及对教学的评价,调整和修改微课程设计内容。
微课程教学计划准备阶段及制作阶段流程如表1。
4 结语
本文在传统的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基础上,将微课程教学理论模式应用在广告鉴赏课程中,通过实践与交流取得了一些成效。当然,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其师生面对面交流、在场性强的优势。但是微课程以其时长短、内容精简、发布平台灵活等特点,更适合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利用网络链接扩大知识接受层面,所以微课程可以成为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有力的辅助手段,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研发和利用微课程可以拓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 陈晓璇.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6.
[2] 夏郁.基于网络和课堂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教学研究——以“大学音乐鉴赏”课程为例[J].戏剧之家,2015(22):200-201.
[3] 刘晓婷.公共艺术课程网站教学探析[J].大众文艺,2012(22):223-224.
作者简介:刘红艳(1971—),女,河南郑州人,硕士,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公共艺术教育。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微课程;教学模式
信息电子科技时代,多元化的电子设备造就出许多以“微”著称的行业,如微商、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各种形式司空见惯,这些形式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伴随着可汗学院、反转课堂的流行,微课程的出现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给授课学生带来更便捷灵活的学习体验。微课程作为一种常规课程教学的辅助课程资源,以短小精悍、信息量大、传播方便等特点,逐渐引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微课程主要以简短的视频方式呈现,通过与移动终端相结合,提供自主网络线上学习、课堂学习、线下学习等多种学习渠道。
1 建立高校公共艺术微课程的意义
1.1 丰富课程内容
传统公共艺术课程上所涉及的知识面,关注的是艺术学科的知识内容,这也就造成了艺术课程在结构上不尽合理。微课程可以建立跨文化、跨学科、跨专业的内容,使学科与学科之间产生关联,从而拓宽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思路。
1.2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来说,授课对象大多数是文、理、工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很多学生都觉得公共艺术课程不重要,也就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微课程丰富的内容形式,可以让非艺术类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中引起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使学生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学习状态,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動学习。
1.3 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大多数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台下学生索然无味地被动接受,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学效果。而在微课程中,通过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进行分版块的教学,比如把音乐、美术、设计、影视、舞蹈、书法等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内容分为不同的板块,围绕知识点进行深入设计,通过移动设备完成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也丰富了教师的备课、讲课渠道,突破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2 建立高校公共艺术微课程教学模式
2.1 利用微课程重构课程内容
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微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微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件素材、课堂练习、学生评价等内容,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微课程设计在组织授课内容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课程的重点、难点,按一定课时分配进行设计,使课程重点明确。视频可以按5~15分钟来设计,适应学习心理学的特点。
例如,中原工学院公共艺术课程之一的广告鉴赏课程,课程的目标旨在提升广告艺术的基本鉴赏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课程一共8个章节,16学时,每周上2个学时,教学任务在8周内完成。每一章根据课程内容、难易程度不同进行课时分配,其中第一、二章广告概论和平面广告为2个学时,第三、四、五章影视广告为6个学时,第六、七章动画广告为4个学时,第八章户外广告每个章节为2个学时。在设计广告鉴赏微课程时,通过精选的短视频(每个视频不超过10分钟)、高清图形、课堂授课PPT部分内容,围绕每一章节知识点、难点进行展示讲解。微课程内容与课堂授课内容的区别在于,每一章演示完毕后,加入思考与练习,学生做完练习后才有权进入下个章节的学习。课程的练习可以是选择题或者是作品感想,结课试卷测试的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占30%,结课占70%。
2.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微课程是辅助性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想要让学生在微课程的学习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就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在设计微课程学习内容和目标之前,首先要考察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审美基础等,在开展微课程的过程中,把班级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进去,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时采纳学生的反馈意见,设计出有效的、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的课程内容,逐渐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常态。这样才能够发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真正作用,更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中原工学院广告鉴赏课程的性质为公共艺术必修课程。主要是针对大一至大三非艺术设计本科生开设的,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文科生或理工科生,在设计课程中要考虑到其专业特点,在课程中尽量体现出广告与生活、广告与科技、广告与文学等关系,同时收集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不断更新微课程教学内容。在微课程的设置上,结合优秀广告作品的赏析进行,将广告知识穿插在艺术作品的鉴赏中。通过视觉吸引学生,产生主动点击学习的动力。另外,在每个章节结束时,提供长片视频以及其他相关优秀作品的链接,扩大学生对广告艺术作品的接触面。
2.3 体现学与教的关系
在学习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之前,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程来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章节的重难点问题,以此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在设计广告鉴赏微课程时,微课程建立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在大部分终端和平台上进行学习。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在选课结束后随时开始学习,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地控制微课程的播放进度,支持课程的分享与修改,实现课程的传播与完善。并且,广告鉴赏微课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高校学生通过微课程来灵活、便利地学习广告知识点,深入理解广告的艺术价值。通过广告鉴赏微课平台,增加了交互设计环节,实现师生的实时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快速、准确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
2.4 灵活的教学评价
微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学质量的分析评定,目的是更好地完善微课程的设计。广告鉴赏微课程教学评价是在微课程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可以由学生在线直接反馈,也可以通过微测验的形式进行,实时跟进学生的交流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意见,不间断地调整和改良微课程的设计内容,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建立督促和鼓励机制,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学习。
3 高校公共艺术微课程教学设计流程
微课程设计流程,首先要明确教学计划,在分析教学设施、授课学生以及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之后,制定出合理的微课程教学目标。以微课程目标为核心设计微课程。紧扣微课程目标,确定微课程的结构、内容、制作手段、应用方式、视频设计理念等。在此基础上,开始制作微课程,确定微课程制作完成后联系发布平台,发布课程后,就进入微课程的应用环节,学生在关注微课程平台后,根据课堂教学和学习任务,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之内自由安排微课程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微课程和动态反馈情况,以及对教学的评价,调整和修改微课程设计内容。
微课程教学计划准备阶段及制作阶段流程如表1。
4 结语
本文在传统的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基础上,将微课程教学理论模式应用在广告鉴赏课程中,通过实践与交流取得了一些成效。当然,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其师生面对面交流、在场性强的优势。但是微课程以其时长短、内容精简、发布平台灵活等特点,更适合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利用网络链接扩大知识接受层面,所以微课程可以成为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有力的辅助手段,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研发和利用微课程可以拓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 陈晓璇.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6.
[2] 夏郁.基于网络和课堂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教学研究——以“大学音乐鉴赏”课程为例[J].戏剧之家,2015(22):200-201.
[3] 刘晓婷.公共艺术课程网站教学探析[J].大众文艺,2012(22):223-224.
作者简介:刘红艳(1971—),女,河南郑州人,硕士,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公共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