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体悟艺术啥都不是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n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很多收藏者会说,我对艺术品有感觉呀。那么这感觉究竟对不对、好不好,该怎么评判呀?
  体悟,是一种内心的外在投射,你内心有多丰富,有多少文化养分,直接决定了你的投射力量有多大,你投射到的艺术品才会有多大的艺术价值。所以,优秀的藏家都讲究学术性收藏。
  李可染为什么要画得这么黑?
  王世襄当年收藏旧家具时,收藏圈对黄花梨、紫檀还没什么认识,对于家具的美学还完全没有概念,当时,家具在世人眼里还只是一个实用器。是王世襄开启了家具作为收藏品类的大门。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筑于王世襄对家具工艺的认识,对家具材质的鉴赏力,对家具美学的高度把握上。王世襄是以他优厚的学识背景为基础进行收藏,他对家具有了真正的体悟,才引领了日后世人对于家具美学的认可。
  大连万达集团90年代中期开始介入收藏,那时,中国艺术品市场才刚刚启幕,基于学术收藏的理念,他们沙里淘金,选择了李可染、吴冠中等画家的作品进行收藏。
  起先,他们也对李可染作品的学术价值产生过一定的怀疑,觉得李可染最为著名的山水画老喜欢画得黑沉沉的。后来,在一次和学者的交谈中,他们了解到,李可染画山水喜欢写生,源于他30年代在重庆遭遇的日军轰炸, 因为当时他躲在防空洞里,目睹了日军飞机的肆虐,然后心中对祖国的大山产生了特殊的感受,这种感受来自深刻的生命体验。由这个重要体悟,大连万达感知了大师对于山水画为什么要如此地积墨渲染,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在此基础上的收藏,便有了高人一筹的价值领会。
  体悟式收藏,谁也夺不走
  齐白石有一方印,上面刻“过我眼者,即为我有”。我很欣赏这样的收藏态度。最好的藏品是感情,最好的收藏方式,是收藏在心里,也就是体悟。
  现实地拥有一件艺术品,其实经历的坎坷太多,直至人生短短一瞬,根本难以消受。
  艺术品价钱高,让你权衡再三;你想不劳而获,必得付出其他劳力劳心;你还要担心艺术品是真是假,真的,你要拿来证据,万一有疑点,就要拼命去否定;你还要担心艺术品未来会涨会跌,跌了会难受、懊悔,涨了你又担心守不住,涨个一倍两倍你当然坚贞不屈,涨十倍二十倍就有所动心,检视自己是否缺钱,揣测万一抛早了会不会后悔;你还要看管好艺术品,你会为它考虑摆放位置,收纳库房、担心黄梅天、担心钟点工、担心地震、担心运输、要研究保险、要担心家人或自己失手;艺术品多了,你还要增加居住面积,再多了,要考虑仓库,仓库就要有人看守,再贵上去的艺术品,你要考虑进银行保险箱,既然入了保险箱,你除了得交钱,还不可能经常去看,这跟你从未拥有这件艺术品也没什么太大区别,心头还多了许多忧患。
  你说,这样的收藏,有多大乐趣?而“过我眼者,即为我有”,这样的收藏,无论灾难、困苦、病患、动荡、经济溃败、社会变迁,都不能让你对艺术品的美妙感觉产生分毫损失。这样体悟式的拥有,谁也夺不走。体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曾梵志的体味
  再来说艺术家的体悟。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形式,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的外化表现。一个艺术家成熟与否,有多大价值,取决于他对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的认识程度,也就是“体悟”。
  曾梵志,因为拍出高价,大家议论纷纷,但我认为,抛开价钱问题,至少从他几个系列的画作上看,他是一个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内心体悟较深的当代艺术家。
  他有一些作品看上去价值并不突出,比如他前期的一些较为抽象的作品,这是他在体悟过程中的一些实验,但实验永远是和不成功捆绑在一起的,因为一旦成功,实验就要告个段落了。
  曾梵志的艺术实验也比较艰辛,上世纪90年代,他的作品完全不被外界理解。他画内心的焦虑、挫败感,但外界却认为这是异端。只有栗宪庭、张颂仁等个别人看中他的作品,鼓励他参加在海外的展览。那个时候,曾梵志将自己一幅大学创作的异端作品以500元的价格卖给了海外一家基金会。那就是90年代初期,对曾梵志艺术价值的市场认定。而到了前两年,曾梵志再花了上千万元,自己将这幅有纪念意义的画买回来。不是说,这幅画真的值这个价,而是说这幅画在曾梵志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对他来讲值这个价。
  所以还是那句话,最好的藏品是感情。曾梵志最好的三个系列分别是协和医院系列、面具系列和乱草系列。这也是他对于世界的深刻体悟。
  协和医院系列中,就医的人紧张的大眼睛,和同一时间段罗中立对于巴山农民的描绘有着相同的心灵体悟。被突出处理的那些就医者的面部骨骼和手部关节,进一步显示了曾梵志内心感受到的那种大环境的焦虑、烦躁、沉重和压抑感,隐喻了当时社会转型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是艺术家对社会具有前瞻性的深刻体悟,这种体悟,也深深地打动了曾梵志作品早期的藏家。
  面具系列中,曾梵志已经开始成熟,他采用了一种隐喻的办法来对应他对于外部社会的强烈感受,因为西服、假面具、领巾等标志性的元素,加强了对于时代性的感受,使得画面的荒诞背后愈发沉重。
  乱草系列是曾梵志艺术真正成熟的产物,画面愈加广阔,要表达的意思愈加收缩内心,象征了社会变革后,人们内心的失序、无助、自我纠缠,仓皇逃离的慌乱和催发勃生的野心。他结合了自己年少时对于表现主义的热爱、对于象征性手法的把握,以及中国传统笔意与西方透视关系的融合。他的乱草系列,让人体悟良多。
  如果不讨论价格,单就对社会人生的体味如此深刻,他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还真是个佼佼者。
  海归画家体悟中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尤其上海)有一批优秀画家赴美留学,他们当年在国内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几乎占据了中国一线油画家的半壁江山。他们当年虽然创作的是主旋律题材,但画面神采奕奕,时至今日,仍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的名作,在各大美术馆里屹立不倒。
  在出国前,他们或年少轻狂,或年富力强,均对社会、历史、人生有着深刻的体悟。当时,他们和社会现实同呼吸,脉搏同步跳动,因此佳作迭现。   出国这十多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国外的美术环境,内心原本坚强的价值体系统统被打乱,很多人为了生计和现实需要,放弃了艺术。但内心的遗憾之情,挥之不去。
  幸好祖国经济发展快,成就巨大,也召唤着海外游子。新世纪前后,国内艺术市场昂首起步,诱惑了这批留学画家以待退休的年纪毅然返国。
  刚回来时他们也雄心勃勃,认为自己江湖地位还在,拾掇拾掇仍能寻回昔日雄风,但没想到,重拾画笔的油画家们,忽然发觉自己不会画了。一方面是手生,手生还好办,多操练操练还可以熟练起来,关键是心里空了,原先对社会的认识、体悟统统不见了,如今要重新熟悉,需要时间。缺乏了对故土的生活积累,缺乏了对故国社会的连续性认识,所以对于自己没多少体悟的现实生活,这批海归画家只好选择最为保险的油画写生,重走大学生路线,老老实实地从人体、肖像、静物、风景开始。但市场对这批已无多少现实体悟的画家反映平淡,毕竟,这批当年风云一时的画家早已被边缘化了。
  写实画派价值和空间有限
  再说写实画派——如今被炒得火热的画种。从体悟上说,作为中国油画里的一个重要流派,写实画派的体悟水准同它们的普遍价位相比,具有较大的下跌空间。
  写实画派只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画种,几百年来,其内涵和外延均早已被无数艺术家参透、画滥。今天中国的写实画派,相当于西方人临摹宋元画,拿出来作为一个重要的美术成果来弘扬,实在有点可笑。
  但写实画派为何还能畅行国内收藏界,令无数富豪趋之若鹜,还得意洋洋地大加展示,甚至,还一再上涨?
  写实画家的产量稀少,这一点,缺乏艺术体悟的富豪们最听得进了。其次写实画是富豪们仅有的能看得懂的几个艺术品种之一,他们会感觉自己仿佛很有话语权。
  其实,作为一个落伍的艺术品种,写实画的内在价值将长期走下降趋势。毕竟,它可开拓的层面日渐稀薄,它反映内心世界、现实生活的能力,也远不如当代艺术和其他画派。写实画派对于世界和生命的体悟,十分局限,而且早已被几百年来的艺术家反复表现,新意缺乏。因此,单纯地用写实主义的方法表达内心体悟,写实画派前景十分有限。也因此,它的收藏价值也将十分有限,待到中国藏家的体悟能力有所上升,写实画派的缺陷将在市场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青年艺术家需等待体悟积累
  用体悟这个理念,可以很清晰地判断出市场热炒的青年艺术家的收藏前景。
  青年艺术家,是市场在成熟艺术家被普遍轮炒了一遍之后的市场策略。一方面,成熟艺术家的热炒,打开了青年艺术家的上涨空间;另一方面,市场需要新的资源来满足胃口被吊起来的广大藏家的需求。
  于是一个个被冠以“年轻一代”的艺术新群体被市场努力挖掘出来。他们的笔下,生机勃勃,他们的内心,野心勃勃,他们的题材,新锐无障碍,他们的肆意,成为一种青春的象征,也成为了资本市场营销的口号。
  不说更早的,单说近几年,高龋、贾霭力、张恩利、陈飞,他们刚进入市场,便瞬间进入了“百万级俱乐部”。资本拉高的野心昭然若揭。
  但是,高价必须找到理由,才能说服更多买家甘心以这个价位来接棒。但目前,这个理由从画面本身来说都非常牵强。所以资本只能在外围做努力,比如让他们减少产量,参加高规格的博览会、拍卖会,与国际大品牌合作,参加大奖评选,希望国际级大藏家带动收藏,等等。
  但是,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离不开一个对社会、人生体悟的过程,再怎么天才,也离不开这个过程。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无论多有才气,无论多么大胆,无论选取什么题材,都无法回避“体悟”两个字。
  年轻艺术家画画,一是天马行空,二是希望画得非常完整。就像大学毕业生的论文,往往题目非常宏阔,一口吃一个胖子的心理特征非常明显。有些美院,以市场为导向,让学生的创作努力迎合市场需要,这些学生们的作品,往往非常完整、完美,题材往往很大,但这恰好反映出他们对生命体悟的不足。
  年轻艺术家的画面大了,题材和思想“宏阔”了,价钱也高了,可是,相应的,他们的体悟没有跟上,因为体悟,需要时间和机缘。所以他们未来的价值夯实,也需要时间和机缘。对于早期高位介入的藏家,需要耐心等待年轻艺术家的成长来回报,但不知这些藏家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没有深刻体悟,画廊开不长
  基于对体悟的理解,笔者对于新开张的画廊、艺术机构,往往有一种类似于中医“望气”的判断力,能很快判断出这家机构的存活时间。
  任何一家艺术机构开张时,都是一副雄心勃勃的样子,但是基于它们对市场的判断、对艺术的领会体悟水平的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结局。
  有位专营某地现代陶瓷的朋友开了家艺术机构,刚开张时描绘了一幅事业蓝图:要成立几个国家级大师的工作室,要掌握某地陶瓷在沪的话语权,搞多少场陶瓷大展,等等。但是以笔者当时所见,该地方名窑虽然很有潜力,但外界接受会有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该地陶瓷大师和普通作坊的产品差别不大,个性化开拓空间不足;同时,该地方名窑处于市场培育初期,营销摊子不宜铺得太大;更重要的是,该艺术机构只是靠这个老板的个人经商资金在支持,且老板极为精明,这样的机构如果不能很快盈利、市场反馈不是很积极的话,后市难料。
  果然,一晃五年过去了,该机构虽然还健在,但该老板已不再举办大展,展示场地和相应活动都减少了,目前也放弃了该地方名窑在沪的话语权,仅以制做陶瓷礼品度日。
  当然,仅仅以对艺术的体悟是否足够深,来判断这家艺术机构能开多长时间,虽然有失偏颇,但没有深刻体悟,钱再多,艺术机构也开不长,并非没有道理。
  有家艺术机构办开业展览,你只要眼睛一扫,就知道它开不长,因为它的墙面上,同时挂着写实油画、当代艺术、三流行画,再加上几张名家限量版画,墙角还放着普通工艺品,清代老家具和新仿西洋家具以及宜家家具并陈。这样的画廊,基本不具备学术思考的能力以及基本的营销定位,要能开长久,相当于一个新手司机开着150码硬要闯遍城市的角角落落。
  新晋藏家来不及体悟
  在收藏家群体里,有一批财富新人,他们对艺术品体悟的深浅,直接呈现为中国新晋收藏家的群体特征。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最火爆的2005年至2011年,一大批企业家、私人投资者争先恐后地闯入市场,他们对于艺术品,是以一种投资人的眼光看待,根本来不及讲体悟,便冲了进来。
  他们不管喜欢不喜欢、不管自己懂不懂,先举牌再说。他们不懂艺术品,不会体悟艺术品中的生命与人类精神的含量,但是他们懂生意,懂得投机。因此,他们往往喜欢在场上跟着行家举牌,如果一幅画现场有几个行家都在抢,他们不是第一个举牌的,但往往是举到最后的那一个;他们喜欢买拍卖图录封面拍品,喜欢抢名气响的,最后“造就”了拍卖市场上的“中国现代画坛十大家”之类的概念;他们没有发现优秀画家的能力,但是他们绝对有跟着潮流走的勇气。也因此,他们往往会成为拍卖公司老总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在那段时间,他们用雄厚的资金,逼走了市场里的老行家——老行家太精、太理性。在让老行家叹息的时候,就是他们最为愉悦的时刻。
  但是,由于缺乏体悟,他们手上的艺术品始终只是一件投资品,拥有它,是为了日后赚钱或者为资产增值服务的。他们对钱的体悟,要比对艺术品的体悟,深刻得多。
  在一个多头市场里,资金推动型的市场里,他们的思维当然有效。但是否能一直如此有效,艺术品市场会一直这么涨下去不回头吗?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会这么乐观。
其他文献
曾经有一部收视率很高的美剧叫《X档案》,当你打算翻开这个档案的时候,你的IQ和EQ都要进入紧急备战的状态。打开EX档案也一样。EX就是前度,前男友或前女友。这个特殊人群的档案如果是在进行时的状态下打开,随时会面临类似熊猫烧香那样的病毒入侵。在网络上也曾经一度引起热议,话题是我的前任是极品。各种的腹黑男心机女尽情地宣泄着对前任的爱恨。所以在EX档案的标志上应该要画上一只麦昆的骷髅头,此处危险,请勿靠
期刊
现实是意式浓缩,梦想是卡布奇诺。时光倒流,从羊儿吃下咖啡果后翩翩起舞的那一刻起,咖啡的芳香就征服了人类的灵魂。咖啡的秘密一经传遍世界,人类的历史和活动便慢慢的改变了,革命发生了、罗曼史迸出火花、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皆因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会让人活蹦乱跳。如果酒精是带我们远离世界,那么咖啡因再度唤醒我们回到这个世界,在工作日由咖啡所支撑的清醒是一种压迫性的痛苦。不管你的咖啡里加了糖还是盐,它的提神作
期刊
2013秋拍至笔者发稿时已进入尾声:从10月初香港第一轮起,香港和北京两地已交替举行了4轮拍卖,12月中旬又移师南方。其中11月下旬的香港第二轮、12月初的北京第二轮拍卖呈现三大看点:首先创造了一连串拍卖纪录,使今年秋拍呈现先抑后扬的戏剧性走势;其次书画、油画与瓷杂三大传统板块的表现可圈可点,其中书画和油画两大板块的表现更值得玩味;第三,12月初的苏富比北京秋拍,令人再度关注跨国拍卖业巨头进军内地
期刊
茶香且器美  此间别墅是林珊旭好友的宅邸,所以预展茶会透露着一种会晤友人的温情和随意。房间的各处,摆放着几十种精美到令人叹息的日本上茶道具和酒具藏品,堪称匠心独运。客人们随意浏览各式金银铜铁汤沸及各家精湛日式金工技法,虽不可能在这私宅中完整呈现百年堂号金工茶道具发展脉络,但对于喜爱茶道和收藏的朋友们而言,已是个非常养眼养心的下午。  边上还有一桌,正在烹煮茶汤,那种信手捻来的自然自在,让观者觉得品
期刊
这栋建筑建于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展览区中心有一个青山绿水环绕着的湖。建筑物特别对强调现有的自然环境使用,水面映射出别墅的整体造型。  该建筑由纹理考究经过锈蚀处理的绿色青铜建造而成,内表面是本地的樱桃木,当地的天然石头铺盖电梯通道、壁炉和屋顶露台。  “舟泊”宜于度假居住,它也可作为艺术家们短期创作居所,家庭小团队旅游,会议中心,研讨会和短期工作。内部大多的公共职能位于入口层,会议室通过滑动墙可连接
期刊
2014年2月14日,“埃内斯托·内图:携着我的身体”展在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开幕(Guggenheim Museum Bilbao)。作为巴西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埃内斯托·内图的展览作品以新奇元素刺激着观者的感官,他同时还鼓励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  从博物馆的中庭开始,观众就进入了这位艺术家的魔幻世界,直到博物馆的第二层,观众都沉浸于视觉的盛宴中。正如埃内斯托·内图所说:“展览就是一个具有诗
期刊
2014年2月18日,“2014博罗那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简称:博罗那上海当代)”项目介绍会在北京召开。博罗那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邀请了北京40余位画廊和博物馆机构的代表,介绍了计划在今年9月召开的展会筹办进展情况。始于2007年的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现更名为博罗那上海当代艺术展,该展览一直以高水平受到业界认可。  博罗那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的意大利籍艺术总监墨天介绍了本届展会的艺术定位以及将呈现的
期刊
三月春风吹拂之际,坐落在上海徐汇滨江的又一座龙美术馆落成在即。  其实,以私人企业家身份做美术馆事业,举办一系列艺术展览、学术讲座、公共教育活动,在行政主导文化发展的当下环境里,是相当艰难的。像龙美术馆这般,创办并维护一座运营已属不易,而创办和维护两座,真正堪称伟大了。创办人刘益谦、王薇夫妇注定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尤其肩扛两馆馆长的王薇,值得浓墨重笔大书一笔。  先说王薇的成长史。小时候
期刊
在上海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历史大格局中,有没有必要再搞一个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陶瓷产业?  罗敬频:这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问题,而是创新的问题。上海确实没有必要搞大规模的陶瓷产业,上海这个地方本来就缺少陶瓷材料。但作为艺术创新,却很有必要。中国的陶瓷艺术在历经了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高洁精致、元代的粗犷大气、明代的婉约妩媚后,到了清三代,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绚烂,但同时也出现了自我陶醉、顾盼自雄的停滞
期刊
自贸区的建立、迪斯尼乐园的建设,以及轨交16号线年底开通的巨大利好,吸引了更多的中高端客群移居浦东,并不断催热东上海惠南板块的楼市。11月24日,艺泰一品花园首发的28套团购房源不仅被购房者一抢而空,而且,创造出东上海轴心居住区惠南板块的住宅成交单价超2万元的新纪录,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  有关的业内专家认为,艺泰一品花园之所以能受到购房者青睐,并率先在惠南板块站上2万元的住宅成交单价。其根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