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历史大格局中,有没有必要再搞一个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陶瓷产业?
罗敬频:这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问题,而是创新的问题。上海确实没有必要搞大规模的陶瓷产业,上海这个地方本来就缺少陶瓷材料。但作为艺术创新,却很有必要。中国的陶瓷艺术在历经了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高洁精致、元代的粗犷大气、明代的婉约妩媚后,到了清三代,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绚烂,但同时也出现了自我陶醉、顾盼自雄的停滞。一百多年以来,在世界陶艺百舸争流的形势下,它寂寞地等待着一个奇迹的发生,等待大师来到它身边,用有力的大手推动一把,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我们申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艺术家进行陶艺创作提供一个载体或平台,同时也为陶艺爱好者提供一个发挥想象力的机会。
是的,我们早就关注申窑的成长与发展了。我们也知道,申窑一开始与俞晓夫、黄阿忠、马小娟、石禅等画家签约,再从景德镇请来富有经验的窑工,制作陶瓷生胎后供画家们画瓷,让他们的创作实践达到最接近预期的效果。而且,每个器型都是你与画家一起设计的,从传统器型蝉蜕而出,体现了强烈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手工拉坯是不是比一般注浆的工艺成本要高出许多?
罗敬频:当然,注浆的东西分量轻,结构松,缺少手工感觉,又可批量生产,本身价值不高,而艺术家的作品必须有一个最好的载体,传统工艺与现代绘画相结合,应该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再说申窑的釉面处理也以釉中彩、釉下彩居多,不采用釉上彩。玩过陶艺的人都知道,烧窑最终靠的是“上帝之手”,在高达1300度的气氛中,器型的稳定,釉料的流变和还原是最不确定的。但也就是这种不确定性,构成了陶艺的魅力,对艺术家形成难以抵挡的诱惑,也对申窑形成了极大挑战。
申窑是一个开放的场域,除了签约画家,还吸引许多陶艺爱好者前来试一把,享受玩陶艺的乐趣,他们有什么反馈?
罗敬频:上海有许多陶瓷爱好者,申窑地处偏远,但没有阻挡住他们的脚步,每当节庆长假,就会有许多人一头扎在申窑的工作室里,一玩就是两三天,待自己画的瓶子盘子出窑时,便是一片惊喜的欢呼。特别是青少年们,在这里真切地认识了陶艺创作的过程,感觉了中国作为陶瓷母国的荣耀。2005年,我策划主办了面向青少年的中法两国陶艺交流活动,大获成功。为此法国政府授予我“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中法文化交流年特别奖”,并邀请我赴法国举办申窑作品展,将上海的当代陶艺推向世界。
申窑的成功包括两个层面,在艺术上,签约画家创作出一大批富有创意的陶艺作品,使油画国画的表现技法在陶艺上达到了全新的效果。在文化影响上,提升了中国当代陶艺的水平。申窑的作品连续多年参加上海艺博会,成为人们争睹的亮点,对外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然而我们得知,今天申窑与签约艺术家的合作似乎陷入了停顿,这是为什么?
罗敬频:唉,这个说来话长,有点无奈。随着中国艺术市场行情的持续看涨,画家的身价也在水涨船高,而一件陶艺的价格与绘画作品的走势不能同步,“剪刀差”越来越大,那么画家这块的成本提高后,陶艺作品的定价就遇到了难题,与签约画家的合作陷入了两难之境。当然,我们还是朋友,他们最好的作品还是留在申窑,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我一件也不卖,这是历史的记录。
与艺术家的合作中断后,你怎么继续申窑的这把火?
罗敬频:我们必须开拓发展空间,经过一番论证,我们着手尝试单色釉的生产。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有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关。
在我国宋代,单色釉瓷器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单色釉瓷器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有些单色釉瓷器经过高温窑变,釉水自然流淌或变色,呈现类似抽象画的效果,在光照下更是精美无比。申窑能做到这些效果吗?
罗敬频:凭着以往十年来积累的经验与大胆尝试的勇气,我们成功烧制出一批不同于历史上官窑器的单色釉,大大丰富了中国陶瓷的色谱。而且在器型上也有突破,吸收了一些当代雕塑的元素和日本陶瓷的语言,但整体上保持了中国的风格与精神。
从中国陶瓷发展历程看,单色釉是对彩瓷的趣味修正,更是品位提高,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单色釉的种类很多,包括青釉、黑釉、绿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等,其他色釉都是在这些色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据我所知,单色釉是相当难烧的,它的不确定因素更难把握。
罗敬频:是的,单色釉瓷器并不简单啊,因为没有彩绘的掩饰,纯粹依靠釉色来引人注目,为人宝爱,所以对瓷器整体美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烧制时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烧制工艺水平对美感表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烧制单色釉的工艺难度比彩釉高得多。清三代的瓷器算是一个高峰吧,但多半是以彩釉取胜,单色釉要到了雍正一朝,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才算真正成熟。
烧制单色釉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困难?
罗敬频:困难是肯定的,因为我为自己制定的标准远远高过景德镇嘛。比如我们烧的郎窑红,就志在超过清代的官窑器。
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红釉之一,18世纪始产于清朝,由督窑宫郎廷极奉旨督烧而成,故称“郎窑红”。其实,红釉初创于明代,尤以永乐红釉最为名贵,但到了清代又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力强盛,带动了制瓷业的快速发展,皇帝对单色釉、特别是喜气富贵的红釉情有独钟,凡明代已有的品种都要烧造,而且下旨要有所创新。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在1300度高温中烧成。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
申窑的郎窑红一开始是小规模试制,成功率极低,不到百分之十,但这足够让我和烧窑师傅们欣喜若狂了。前不久有一位客户来订烧600只郎窑红杯子,寓意“一杯子”,是作为女儿出嫁的礼品馈赠亲友的,提出的要求只有两条,一是必须在一个月内交货,二是每只杯子里里外外都不能有开片。但师傅们跟我说:“郎窑红的工艺特征是器物外面可以没有开片,但里面肯定会有开片,故宫里的官窑器也都这样,没有开片的郎窑红史上没有!”
我带着疑问来到景德镇,一圈打听下来,没有一家作坊敢接这批单子,即使出到2000元一只也没人接,因为他们根本就烧不出里外都没有开片的郎窑红。困难当前,没有退路,我与师傅们经过十几次试烧,第一批终于出窑了,成功率有所提高。
九问:祝贺你!申窑又一次证明了自己。
罗敬频:不过这批郎窑红不是全部由我们申窑烧制的,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后我四下景德镇,终于感动了一家敢冒风险的作坊,接下一部分单子,按客户要求圆满出货。今年春节前,当这批六百只完美无瑕的郎窑红杯子送到客户手里时,对方非常满意。但我最高兴的是,景德镇也由此攻克了一个历史性难题,烧出了没有开片的郎窑红。
新的一年来临之际,申窑有什么远景规划?
罗敬频:烧柴窑!郎窑红试烧成功,窑变釉的工艺密码也被我们成功破解,器型方面也有所突破,我们的作品正在与国际当代陶艺对接,这些都大大激发了我的雄心壮志。在江桥镇政府的扶持下,接下来我准备在一块25亩的土地上开辟申窑新厂房,并投巨资建一个排放标准接近欧盟标准的柴窑。如今中国真正的柴窑已成了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产,还在烧的更少。柴窑烧出来的瓷器,历来是最高品位的代名词。申窑的柴窑就要追求那种完美无瑕、古雅圆润的感觉,实现中国陶瓷的伟大复兴!
罗敬频:这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问题,而是创新的问题。上海确实没有必要搞大规模的陶瓷产业,上海这个地方本来就缺少陶瓷材料。但作为艺术创新,却很有必要。中国的陶瓷艺术在历经了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高洁精致、元代的粗犷大气、明代的婉约妩媚后,到了清三代,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绚烂,但同时也出现了自我陶醉、顾盼自雄的停滞。一百多年以来,在世界陶艺百舸争流的形势下,它寂寞地等待着一个奇迹的发生,等待大师来到它身边,用有力的大手推动一把,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我们申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艺术家进行陶艺创作提供一个载体或平台,同时也为陶艺爱好者提供一个发挥想象力的机会。
是的,我们早就关注申窑的成长与发展了。我们也知道,申窑一开始与俞晓夫、黄阿忠、马小娟、石禅等画家签约,再从景德镇请来富有经验的窑工,制作陶瓷生胎后供画家们画瓷,让他们的创作实践达到最接近预期的效果。而且,每个器型都是你与画家一起设计的,从传统器型蝉蜕而出,体现了强烈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手工拉坯是不是比一般注浆的工艺成本要高出许多?
罗敬频:当然,注浆的东西分量轻,结构松,缺少手工感觉,又可批量生产,本身价值不高,而艺术家的作品必须有一个最好的载体,传统工艺与现代绘画相结合,应该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再说申窑的釉面处理也以釉中彩、釉下彩居多,不采用釉上彩。玩过陶艺的人都知道,烧窑最终靠的是“上帝之手”,在高达1300度的气氛中,器型的稳定,釉料的流变和还原是最不确定的。但也就是这种不确定性,构成了陶艺的魅力,对艺术家形成难以抵挡的诱惑,也对申窑形成了极大挑战。
申窑是一个开放的场域,除了签约画家,还吸引许多陶艺爱好者前来试一把,享受玩陶艺的乐趣,他们有什么反馈?
罗敬频:上海有许多陶瓷爱好者,申窑地处偏远,但没有阻挡住他们的脚步,每当节庆长假,就会有许多人一头扎在申窑的工作室里,一玩就是两三天,待自己画的瓶子盘子出窑时,便是一片惊喜的欢呼。特别是青少年们,在这里真切地认识了陶艺创作的过程,感觉了中国作为陶瓷母国的荣耀。2005年,我策划主办了面向青少年的中法两国陶艺交流活动,大获成功。为此法国政府授予我“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中法文化交流年特别奖”,并邀请我赴法国举办申窑作品展,将上海的当代陶艺推向世界。
申窑的成功包括两个层面,在艺术上,签约画家创作出一大批富有创意的陶艺作品,使油画国画的表现技法在陶艺上达到了全新的效果。在文化影响上,提升了中国当代陶艺的水平。申窑的作品连续多年参加上海艺博会,成为人们争睹的亮点,对外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然而我们得知,今天申窑与签约艺术家的合作似乎陷入了停顿,这是为什么?
罗敬频:唉,这个说来话长,有点无奈。随着中国艺术市场行情的持续看涨,画家的身价也在水涨船高,而一件陶艺的价格与绘画作品的走势不能同步,“剪刀差”越来越大,那么画家这块的成本提高后,陶艺作品的定价就遇到了难题,与签约画家的合作陷入了两难之境。当然,我们还是朋友,他们最好的作品还是留在申窑,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我一件也不卖,这是历史的记录。
与艺术家的合作中断后,你怎么继续申窑的这把火?
罗敬频:我们必须开拓发展空间,经过一番论证,我们着手尝试单色釉的生产。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有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关。
在我国宋代,单色釉瓷器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单色釉瓷器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有些单色釉瓷器经过高温窑变,釉水自然流淌或变色,呈现类似抽象画的效果,在光照下更是精美无比。申窑能做到这些效果吗?
罗敬频:凭着以往十年来积累的经验与大胆尝试的勇气,我们成功烧制出一批不同于历史上官窑器的单色釉,大大丰富了中国陶瓷的色谱。而且在器型上也有突破,吸收了一些当代雕塑的元素和日本陶瓷的语言,但整体上保持了中国的风格与精神。
从中国陶瓷发展历程看,单色釉是对彩瓷的趣味修正,更是品位提高,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单色釉的种类很多,包括青釉、黑釉、绿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等,其他色釉都是在这些色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据我所知,单色釉是相当难烧的,它的不确定因素更难把握。
罗敬频:是的,单色釉瓷器并不简单啊,因为没有彩绘的掩饰,纯粹依靠釉色来引人注目,为人宝爱,所以对瓷器整体美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烧制时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烧制工艺水平对美感表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烧制单色釉的工艺难度比彩釉高得多。清三代的瓷器算是一个高峰吧,但多半是以彩釉取胜,单色釉要到了雍正一朝,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才算真正成熟。
烧制单色釉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困难?
罗敬频:困难是肯定的,因为我为自己制定的标准远远高过景德镇嘛。比如我们烧的郎窑红,就志在超过清代的官窑器。
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红釉之一,18世纪始产于清朝,由督窑宫郎廷极奉旨督烧而成,故称“郎窑红”。其实,红釉初创于明代,尤以永乐红釉最为名贵,但到了清代又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力强盛,带动了制瓷业的快速发展,皇帝对单色釉、特别是喜气富贵的红釉情有独钟,凡明代已有的品种都要烧造,而且下旨要有所创新。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在1300度高温中烧成。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
申窑的郎窑红一开始是小规模试制,成功率极低,不到百分之十,但这足够让我和烧窑师傅们欣喜若狂了。前不久有一位客户来订烧600只郎窑红杯子,寓意“一杯子”,是作为女儿出嫁的礼品馈赠亲友的,提出的要求只有两条,一是必须在一个月内交货,二是每只杯子里里外外都不能有开片。但师傅们跟我说:“郎窑红的工艺特征是器物外面可以没有开片,但里面肯定会有开片,故宫里的官窑器也都这样,没有开片的郎窑红史上没有!”
我带着疑问来到景德镇,一圈打听下来,没有一家作坊敢接这批单子,即使出到2000元一只也没人接,因为他们根本就烧不出里外都没有开片的郎窑红。困难当前,没有退路,我与师傅们经过十几次试烧,第一批终于出窑了,成功率有所提高。
九问:祝贺你!申窑又一次证明了自己。
罗敬频:不过这批郎窑红不是全部由我们申窑烧制的,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后我四下景德镇,终于感动了一家敢冒风险的作坊,接下一部分单子,按客户要求圆满出货。今年春节前,当这批六百只完美无瑕的郎窑红杯子送到客户手里时,对方非常满意。但我最高兴的是,景德镇也由此攻克了一个历史性难题,烧出了没有开片的郎窑红。
新的一年来临之际,申窑有什么远景规划?
罗敬频:烧柴窑!郎窑红试烧成功,窑变釉的工艺密码也被我们成功破解,器型方面也有所突破,我们的作品正在与国际当代陶艺对接,这些都大大激发了我的雄心壮志。在江桥镇政府的扶持下,接下来我准备在一块25亩的土地上开辟申窑新厂房,并投巨资建一个排放标准接近欧盟标准的柴窑。如今中国真正的柴窑已成了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产,还在烧的更少。柴窑烧出来的瓷器,历来是最高品位的代名词。申窑的柴窑就要追求那种完美无瑕、古雅圆润的感觉,实现中国陶瓷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