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釉窑变的艺术品位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e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历史大格局中,有没有必要再搞一个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陶瓷产业?
  罗敬频:这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问题,而是创新的问题。上海确实没有必要搞大规模的陶瓷产业,上海这个地方本来就缺少陶瓷材料。但作为艺术创新,却很有必要。中国的陶瓷艺术在历经了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高洁精致、元代的粗犷大气、明代的婉约妩媚后,到了清三代,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绚烂,但同时也出现了自我陶醉、顾盼自雄的停滞。一百多年以来,在世界陶艺百舸争流的形势下,它寂寞地等待着一个奇迹的发生,等待大师来到它身边,用有力的大手推动一把,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我们申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艺术家进行陶艺创作提供一个载体或平台,同时也为陶艺爱好者提供一个发挥想象力的机会。
  是的,我们早就关注申窑的成长与发展了。我们也知道,申窑一开始与俞晓夫、黄阿忠、马小娟、石禅等画家签约,再从景德镇请来富有经验的窑工,制作陶瓷生胎后供画家们画瓷,让他们的创作实践达到最接近预期的效果。而且,每个器型都是你与画家一起设计的,从传统器型蝉蜕而出,体现了强烈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手工拉坯是不是比一般注浆的工艺成本要高出许多?
  罗敬频:当然,注浆的东西分量轻,结构松,缺少手工感觉,又可批量生产,本身价值不高,而艺术家的作品必须有一个最好的载体,传统工艺与现代绘画相结合,应该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再说申窑的釉面处理也以釉中彩、釉下彩居多,不采用釉上彩。玩过陶艺的人都知道,烧窑最终靠的是“上帝之手”,在高达1300度的气氛中,器型的稳定,釉料的流变和还原是最不确定的。但也就是这种不确定性,构成了陶艺的魅力,对艺术家形成难以抵挡的诱惑,也对申窑形成了极大挑战。
  申窑是一个开放的场域,除了签约画家,还吸引许多陶艺爱好者前来试一把,享受玩陶艺的乐趣,他们有什么反馈?
  罗敬频:上海有许多陶瓷爱好者,申窑地处偏远,但没有阻挡住他们的脚步,每当节庆长假,就会有许多人一头扎在申窑的工作室里,一玩就是两三天,待自己画的瓶子盘子出窑时,便是一片惊喜的欢呼。特别是青少年们,在这里真切地认识了陶艺创作的过程,感觉了中国作为陶瓷母国的荣耀。2005年,我策划主办了面向青少年的中法两国陶艺交流活动,大获成功。为此法国政府授予我“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中法文化交流年特别奖”,并邀请我赴法国举办申窑作品展,将上海的当代陶艺推向世界。
  申窑的成功包括两个层面,在艺术上,签约画家创作出一大批富有创意的陶艺作品,使油画国画的表现技法在陶艺上达到了全新的效果。在文化影响上,提升了中国当代陶艺的水平。申窑的作品连续多年参加上海艺博会,成为人们争睹的亮点,对外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然而我们得知,今天申窑与签约艺术家的合作似乎陷入了停顿,这是为什么?
  罗敬频:唉,这个说来话长,有点无奈。随着中国艺术市场行情的持续看涨,画家的身价也在水涨船高,而一件陶艺的价格与绘画作品的走势不能同步,“剪刀差”越来越大,那么画家这块的成本提高后,陶艺作品的定价就遇到了难题,与签约画家的合作陷入了两难之境。当然,我们还是朋友,他们最好的作品还是留在申窑,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我一件也不卖,这是历史的记录。
  与艺术家的合作中断后,你怎么继续申窑的这把火?
  罗敬频:我们必须开拓发展空间,经过一番论证,我们着手尝试单色釉的生产。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有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关。
  在我国宋代,单色釉瓷器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单色釉瓷器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有些单色釉瓷器经过高温窑变,釉水自然流淌或变色,呈现类似抽象画的效果,在光照下更是精美无比。申窑能做到这些效果吗?
  罗敬频:凭着以往十年来积累的经验与大胆尝试的勇气,我们成功烧制出一批不同于历史上官窑器的单色釉,大大丰富了中国陶瓷的色谱。而且在器型上也有突破,吸收了一些当代雕塑的元素和日本陶瓷的语言,但整体上保持了中国的风格与精神。
  从中国陶瓷发展历程看,单色釉是对彩瓷的趣味修正,更是品位提高,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单色釉的种类很多,包括青釉、黑釉、绿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等,其他色釉都是在这些色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据我所知,单色釉是相当难烧的,它的不确定因素更难把握。
  罗敬频:是的,单色釉瓷器并不简单啊,因为没有彩绘的掩饰,纯粹依靠釉色来引人注目,为人宝爱,所以对瓷器整体美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烧制时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烧制工艺水平对美感表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烧制单色釉的工艺难度比彩釉高得多。清三代的瓷器算是一个高峰吧,但多半是以彩釉取胜,单色釉要到了雍正一朝,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才算真正成熟。
  烧制单色釉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困难?
  罗敬频:困难是肯定的,因为我为自己制定的标准远远高过景德镇嘛。比如我们烧的郎窑红,就志在超过清代的官窑器。
  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红釉之一,18世纪始产于清朝,由督窑宫郎廷极奉旨督烧而成,故称“郎窑红”。其实,红釉初创于明代,尤以永乐红釉最为名贵,但到了清代又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力强盛,带动了制瓷业的快速发展,皇帝对单色釉、特别是喜气富贵的红釉情有独钟,凡明代已有的品种都要烧造,而且下旨要有所创新。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在1300度高温中烧成。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
  申窑的郎窑红一开始是小规模试制,成功率极低,不到百分之十,但这足够让我和烧窑师傅们欣喜若狂了。前不久有一位客户来订烧600只郎窑红杯子,寓意“一杯子”,是作为女儿出嫁的礼品馈赠亲友的,提出的要求只有两条,一是必须在一个月内交货,二是每只杯子里里外外都不能有开片。但师傅们跟我说:“郎窑红的工艺特征是器物外面可以没有开片,但里面肯定会有开片,故宫里的官窑器也都这样,没有开片的郎窑红史上没有!”
  我带着疑问来到景德镇,一圈打听下来,没有一家作坊敢接这批单子,即使出到2000元一只也没人接,因为他们根本就烧不出里外都没有开片的郎窑红。困难当前,没有退路,我与师傅们经过十几次试烧,第一批终于出窑了,成功率有所提高。
  九问:祝贺你!申窑又一次证明了自己。
  罗敬频:不过这批郎窑红不是全部由我们申窑烧制的,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后我四下景德镇,终于感动了一家敢冒风险的作坊,接下一部分单子,按客户要求圆满出货。今年春节前,当这批六百只完美无瑕的郎窑红杯子送到客户手里时,对方非常满意。但我最高兴的是,景德镇也由此攻克了一个历史性难题,烧出了没有开片的郎窑红。
  新的一年来临之际,申窑有什么远景规划?
  罗敬频:烧柴窑!郎窑红试烧成功,窑变釉的工艺密码也被我们成功破解,器型方面也有所突破,我们的作品正在与国际当代陶艺对接,这些都大大激发了我的雄心壮志。在江桥镇政府的扶持下,接下来我准备在一块25亩的土地上开辟申窑新厂房,并投巨资建一个排放标准接近欧盟标准的柴窑。如今中国真正的柴窑已成了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产,还在烧的更少。柴窑烧出来的瓷器,历来是最高品位的代名词。申窑的柴窑就要追求那种完美无瑕、古雅圆润的感觉,实现中国陶瓷的伟大复兴!
其他文献
中国的当代艺术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制度由单纯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开放的文化思潮在中国兴起,艺术家们将对中国社会现实和传统的反思、批判用艺术的语言呈现出来,针砭时弊。时至今日,当代艺术早已经不复往昔“地下艺术”的窘迫,反而成为市场上最闪耀的明星,势头如日中天,但正像一些批评家所说的,中国的当代艺术动力日益衰竭,正逐渐沦为市场的奴仆。  2013年11月22日,在福建石狮灵秀
期刊
我喜欢新的东西,喜欢每一天都不同,还喜欢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我个人很有好奇心,没有喝过的茶,没有尝过的食物,没去过的地方都要去试试。  好奇心是人最美好的一种特质之一,有好奇心的人就说明心态年轻。我特别不喜欢某些德国人,他们每年要到同一个地方去度假,二三十年去同一个地方,甚至住同一个宾馆,在同样的房间,每天在同样的餐馆吃饭,他们也不嫌腻。跟他们一起吃饭,比如说在泰国,就一定要吃菠萝海鲜炒饭,我说你就
期刊
曾经有一部收视率很高的美剧叫《X档案》,当你打算翻开这个档案的时候,你的IQ和EQ都要进入紧急备战的状态。打开EX档案也一样。EX就是前度,前男友或前女友。这个特殊人群的档案如果是在进行时的状态下打开,随时会面临类似熊猫烧香那样的病毒入侵。在网络上也曾经一度引起热议,话题是我的前任是极品。各种的腹黑男心机女尽情地宣泄着对前任的爱恨。所以在EX档案的标志上应该要画上一只麦昆的骷髅头,此处危险,请勿靠
期刊
现实是意式浓缩,梦想是卡布奇诺。时光倒流,从羊儿吃下咖啡果后翩翩起舞的那一刻起,咖啡的芳香就征服了人类的灵魂。咖啡的秘密一经传遍世界,人类的历史和活动便慢慢的改变了,革命发生了、罗曼史迸出火花、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皆因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会让人活蹦乱跳。如果酒精是带我们远离世界,那么咖啡因再度唤醒我们回到这个世界,在工作日由咖啡所支撑的清醒是一种压迫性的痛苦。不管你的咖啡里加了糖还是盐,它的提神作
期刊
2013秋拍至笔者发稿时已进入尾声:从10月初香港第一轮起,香港和北京两地已交替举行了4轮拍卖,12月中旬又移师南方。其中11月下旬的香港第二轮、12月初的北京第二轮拍卖呈现三大看点:首先创造了一连串拍卖纪录,使今年秋拍呈现先抑后扬的戏剧性走势;其次书画、油画与瓷杂三大传统板块的表现可圈可点,其中书画和油画两大板块的表现更值得玩味;第三,12月初的苏富比北京秋拍,令人再度关注跨国拍卖业巨头进军内地
期刊
茶香且器美  此间别墅是林珊旭好友的宅邸,所以预展茶会透露着一种会晤友人的温情和随意。房间的各处,摆放着几十种精美到令人叹息的日本上茶道具和酒具藏品,堪称匠心独运。客人们随意浏览各式金银铜铁汤沸及各家精湛日式金工技法,虽不可能在这私宅中完整呈现百年堂号金工茶道具发展脉络,但对于喜爱茶道和收藏的朋友们而言,已是个非常养眼养心的下午。  边上还有一桌,正在烹煮茶汤,那种信手捻来的自然自在,让观者觉得品
期刊
这栋建筑建于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展览区中心有一个青山绿水环绕着的湖。建筑物特别对强调现有的自然环境使用,水面映射出别墅的整体造型。  该建筑由纹理考究经过锈蚀处理的绿色青铜建造而成,内表面是本地的樱桃木,当地的天然石头铺盖电梯通道、壁炉和屋顶露台。  “舟泊”宜于度假居住,它也可作为艺术家们短期创作居所,家庭小团队旅游,会议中心,研讨会和短期工作。内部大多的公共职能位于入口层,会议室通过滑动墙可连接
期刊
2014年2月14日,“埃内斯托·内图:携着我的身体”展在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开幕(Guggenheim Museum Bilbao)。作为巴西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埃内斯托·内图的展览作品以新奇元素刺激着观者的感官,他同时还鼓励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  从博物馆的中庭开始,观众就进入了这位艺术家的魔幻世界,直到博物馆的第二层,观众都沉浸于视觉的盛宴中。正如埃内斯托·内图所说:“展览就是一个具有诗
期刊
2014年2月18日,“2014博罗那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简称:博罗那上海当代)”项目介绍会在北京召开。博罗那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邀请了北京40余位画廊和博物馆机构的代表,介绍了计划在今年9月召开的展会筹办进展情况。始于2007年的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现更名为博罗那上海当代艺术展,该展览一直以高水平受到业界认可。  博罗那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的意大利籍艺术总监墨天介绍了本届展会的艺术定位以及将呈现的
期刊
三月春风吹拂之际,坐落在上海徐汇滨江的又一座龙美术馆落成在即。  其实,以私人企业家身份做美术馆事业,举办一系列艺术展览、学术讲座、公共教育活动,在行政主导文化发展的当下环境里,是相当艰难的。像龙美术馆这般,创办并维护一座运营已属不易,而创办和维护两座,真正堪称伟大了。创办人刘益谦、王薇夫妇注定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尤其肩扛两馆馆长的王薇,值得浓墨重笔大书一笔。  先说王薇的成长史。小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