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实施,我们对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了研究及实验性的探索。新课程一步步走进课堂,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已是当前教学的主旋律。初中教学中,数学教学作为重要学科,应响应新课程的号召,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此,在结合我区实际,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初中數学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供广大教师进行实验研究。
一、激趣自探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思维的火花因问题而产生,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发现问题的情景。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好的问题情景,一个好的问题情景也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兴奋,能主动地参与自主探究。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再归纳整理形成自探提纲。自探提纲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深入研究要解决问题(情境)的数学因素,把握提纲设计的方向;
(2)自学提纲要设计成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形式,这些问题要力求使前面的信息会作为后面问题解答的依据;
(3)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可行性,要用促进较高层次的思维词语来提问(如解释、说明、联系、区别、对比、分析、推断、讨论、交流、解决、发现、概括等);
(4)在自学提纲的后面最好设计补充跟踪问题,如“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切实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1)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2)要引导学生进行适量、适度的动手实践活动;(3)要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4)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
二、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类比、猜想等方法去探究。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设计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应主动加入学生的讨论交流之中,作为指导者要对学生的讨论交流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使问题不断引向深入。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学会“数学思维”的过程,也是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磨砺的过程。
检查自学情况,坚持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中等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较大或有争议的问题小组讨论。讨论要有序,不流于形式。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勇于对别人展示情况进行论证性或补充性的客观评价。展示过程中或展示之后,应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质疑释疑。问题的提出,不但要依据教师的预设,还要注意采集学生中新生成的疑难。展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引导和点拨,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应遵循“有疑则教”,“先自主、后合作、再展示”的原则,将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留给学生整理“学案”、理解记忆的时间,由学生个人、或小组、或师生共同对复习内容进行梳理、反思和总结,整理完善本模块的知识系统。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实际,一般一节课重点研讨2~4个问题为宜。鼓励学生勇于向教师、课本等“权威”质疑,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学生质疑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价值性和创造性。学生质疑的问题仍由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收放有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要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可以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2)每次合作学习,都要提出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合作要求,使合作学习能深入有序地进行;(3)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共同进步;(4)要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多样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个性化学习;(5)要适时地进行引导与调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共性或典型错误,要引导学生自我查找错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自检、自查能力;(6)要关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并以此为载体,构建一个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推进螺旋上升为标志的生成性过程。
三、运用拓展
针对教材内容的要求和前面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1)要着眼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2)要针对学生前面数学学习中的不足设计跟踪性问题;(3)要设计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和视野(如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综合),对后序教学有影响的问题;(4)对一些有技巧或难度的问题,要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使学生能独立完成;(5)要设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的问题(情境),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生都能围绕学习目标编拟一些基础题或拓展题。习题达不到教学要求时,教师要做必要的补充。
最后,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个基本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不是固定的模式,老师们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创造性地改进、充实和完善。对于比较复杂或内容较多的数学问题,要分模块逐一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循环递进解决。
四、强化反思
学生能在反思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知识进行整理,对规律进行总结,对思想方法进行提炼,形成观点。这一环节要尽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对评价进行再评价;让学生做的、说的尽可能多些;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完善、提高,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五、作业
作业要分A、B两个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A类为基础作业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完成,B类为提高作业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本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参与数学活动,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教书匠”转为“创造者”。课前要加大备课投入、钻研教材,不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课中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学生一起研究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后要有效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不可能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希望这个教学模式能给大家以启发。
一、激趣自探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思维的火花因问题而产生,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发现问题的情景。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好的问题情景,一个好的问题情景也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兴奋,能主动地参与自主探究。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再归纳整理形成自探提纲。自探提纲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深入研究要解决问题(情境)的数学因素,把握提纲设计的方向;
(2)自学提纲要设计成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形式,这些问题要力求使前面的信息会作为后面问题解答的依据;
(3)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可行性,要用促进较高层次的思维词语来提问(如解释、说明、联系、区别、对比、分析、推断、讨论、交流、解决、发现、概括等);
(4)在自学提纲的后面最好设计补充跟踪问题,如“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切实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1)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2)要引导学生进行适量、适度的动手实践活动;(3)要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4)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
二、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类比、猜想等方法去探究。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设计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应主动加入学生的讨论交流之中,作为指导者要对学生的讨论交流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使问题不断引向深入。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学会“数学思维”的过程,也是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磨砺的过程。
检查自学情况,坚持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中等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较大或有争议的问题小组讨论。讨论要有序,不流于形式。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勇于对别人展示情况进行论证性或补充性的客观评价。展示过程中或展示之后,应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质疑释疑。问题的提出,不但要依据教师的预设,还要注意采集学生中新生成的疑难。展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引导和点拨,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应遵循“有疑则教”,“先自主、后合作、再展示”的原则,将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留给学生整理“学案”、理解记忆的时间,由学生个人、或小组、或师生共同对复习内容进行梳理、反思和总结,整理完善本模块的知识系统。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实际,一般一节课重点研讨2~4个问题为宜。鼓励学生勇于向教师、课本等“权威”质疑,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学生质疑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价值性和创造性。学生质疑的问题仍由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收放有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要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可以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2)每次合作学习,都要提出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合作要求,使合作学习能深入有序地进行;(3)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共同进步;(4)要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多样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个性化学习;(5)要适时地进行引导与调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共性或典型错误,要引导学生自我查找错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自检、自查能力;(6)要关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并以此为载体,构建一个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推进螺旋上升为标志的生成性过程。
三、运用拓展
针对教材内容的要求和前面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1)要着眼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2)要针对学生前面数学学习中的不足设计跟踪性问题;(3)要设计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和视野(如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综合),对后序教学有影响的问题;(4)对一些有技巧或难度的问题,要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使学生能独立完成;(5)要设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的问题(情境),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生都能围绕学习目标编拟一些基础题或拓展题。习题达不到教学要求时,教师要做必要的补充。
最后,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个基本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不是固定的模式,老师们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创造性地改进、充实和完善。对于比较复杂或内容较多的数学问题,要分模块逐一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循环递进解决。
四、强化反思
学生能在反思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知识进行整理,对规律进行总结,对思想方法进行提炼,形成观点。这一环节要尽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对评价进行再评价;让学生做的、说的尽可能多些;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完善、提高,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五、作业
作业要分A、B两个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A类为基础作业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完成,B类为提高作业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本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参与数学活动,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教书匠”转为“创造者”。课前要加大备课投入、钻研教材,不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课中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学生一起研究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后要有效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不可能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希望这个教学模式能给大家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