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监管别“里外不是人”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u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上,面对政府监管部门的频繁抽检,光明总裁郭本恒满腹“牢骚”。他说,去年监管部门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折算下来是抽查了几十万个指标,没有一个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
  抽检多了,企业抱怨。抽检少了,民众抱怨。政府监管部门似乎一下子进退维谷,变得“里外不是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平心而论,大至食品安全,小至乳品安全,之所以令民众不放心,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监管的放松甚至缺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又在于监管失灵。
  去年媒体报道瘦肉精事件时,有一个镜头至今记忆犹新。只花了200元钱,就让严密科学的检疫制度失灵,120头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三大证明全部买到。生产“毒胶囊”的企业也被不断抽检,但抽检的产品是企业提供的样品。只要企业出点钱,掌管着“认证公章”的部门,就会毫不犹豫地盖上无机食品认证的大印。如此监管,弄虚作假,危害更甚。
  即使监管没有搞权力寻租,也应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在一些地方推行监管制度的过程中,常常陷入这样一种怪圈:食品安全问题一起,民众呼吁加强监管时,便提高监管次数,集中轰炸。食品安全焦虑初歇,监管就放松下来。这体现的乃是一种僵化的被动治理思维,实质仍是一种不负责任。因为如果监管本身存在着管理漏洞,监管再频繁也无用。如果监管本身很“优质”,监管频繁则是扰企。
  监管需要成本,企业接受监管,同样需要花费成本。就拿抽检来说,作为监管的一个具体形式,抽检过于频繁,对于良心企业来说,的确是一种无谓的伤害。因此,政府监管部门更应当着眼于监管本身,提高监管的科学化水平。事实上,以前曾有过“免检”制度,也就是对那些良心企业、抽检无一次不合格者,推行“免检”。然而,这一好制度被潜规则抹了黑,或成一些监管部门寻租的工具,或令企业放松自我要求,最终使一些“免检”成了坑人的代名词。因此,确保监管的科学化,一个重要方面仍然在找到防范官企勾结的有效途径。
  还有一些监管,由于标准不高,导致监管次数再多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隐藏的问题根本查不出来。比如近年在食品中出现一些神奇的化学名称,直到问题出现后才为人所知,才加强对此类物质的检测监管。再比如,去年媒体报道双汇公司自己有十八道检验,却不包括瘦肉精检测。这些情况表明,监管的标准必须领先于问题的发现,领先于民众的期待,应及时关注食品安全领域有毒、有害物质的变化,及时前置检测关口,把危险排除在食品入口之前。
  监管者的自我管束提高了,才能防止权力寻租。监管的标准严了,才能有效排除危险。监管的手段科学了,才能提高监管效率,减轻企业负担。这正是企业和民众所期望的监管。
其他文献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有一个响亮的身份——“首富”。但他还有一个更为在意的身份,那就是人大代表。  十年间,他建议无数,绝大多数关乎百姓民生。今年“两会”前夕,他甚至“高调”地在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等媒体亮出自已的建议和议案,一如2007年与达能之争的频频发声。  3月11日,在浙江代表团驻地,宗庆后接受了《民生周刊》的采访,追述其十年履职的背后。采访中,略显疲惫的他不时吸着烟,
明源和明浩是俩兄弟。哥哥明源学习好,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很体面的工作,而弟弟明浩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干脆到夜市摆起了地摊。为此,爹妈没少给明浩脸色看,骂他不争气,给爹妈丢脸。明浩嘟囔:反正,学,我肯定是不上了。我念不进去,你们就别逼我了。但我会努力赚钱,不会让你们一直丢脸。  明浩开始摆夜市时,受了不少委屈。他年龄本就小,加上生就一张娃娃脸,邻边的同行不仅挤兑他,甚至还经常欺侮他。但他从来不跟他们生
“去韩国的进货成本高了,卖得自然比以前贵了”,三儿解释道。  三儿是淘宝一家网店店主的名字,不是真名,但朋友们已经习惯这么叫他。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到俄罗斯留学,一直活跃在影视领域内的三儿,在“70后”的同龄人里面有点特立独行,热衷旅行,崇尚自由,甚至被标榜上文艺青年的标签。  自两年前辞掉东奔西走的电视台工作后,三儿和妻子安丽成为了网络创业一族。现在朋友们时常开玩笑地称他是个商人,“见过商人背双
放还是不放,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  土地成交极度萎缩,住宅库存居高不下,年初的北京,被冰冻的房地产市场丝毫未见松动迹象。限购“五年变三年”和居住证能否买房的信息反反复复,凸显出了北京作为调控政策风向标的敏感位势。  一位接近北京市发改委和住建委的房地产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我接触的发改委的官员很发愁,为经济发展的事情犯愁;建委的官员压力稍微低一点,但因为北京住宅库存太高了,也很愁。两个部门的
为了更好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试验工作,河南省灵宝市率先启动农民成人职业教育免费 “送教下乡、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办了灵宝市阳平镇农民实用文化职业技术学校,把学校办到农民家门口,方便群众学习,使农民重返学校,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用于农民致富。  阳平镇农民职业教学办公室崔主任表示,这个学校开办于2011年,是灵宝市华苑职业高级中学阳平教学部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点,开班以来,
有一些问题我们不得不沉下心来思索,科技让社会更进步、却也让人越来越快速,越来越麻木;机器进化得如人一般,人却变异得越来越像机器。  英国花了近一百三十多年才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美国稍微快点,也花了整整八十年,中国则在近三十年中超高速发展。尤其是大城市,工作生活步调难以慢下来,难怪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纷纷逃离北上广。慢生活是一个奢侈品,也许我们很难再回到过去的日子,这使我时常还徜徉在成都的过往记
有人说,汶川地震后的捐款捐物热潮,是我国民间慈善启蒙的标志,让公众的爱心表达渐成机制。如今,每当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难来临,大家总会自觉地伸出援手,有人赶赴灾区做志愿者,有人则积极地为灾民捐款捐物,这样的新气象令人欣喜。然而,当有善心的人越来越多,当全社会的善款越来越多,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它们是否被“善用”了?  前不久,国家审计署发布了一份关于玉树灾后重建的审计报告。报告中的几个数字引人关
10年前,央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借用一句“痛并快乐着”来形容自己的生存状态。10年后,一句“你幸福了吗?”浓缩了他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这一期间的心路历程。  6年前,河南青年女作家邵丽的首部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推出后,成为一时轰动的社会时尚话题。  转眼间,有“质量”的“生活”不知几时起被新兴的“白奴、车奴、房奴、节奴、垄奴、墓奴、证奴、窑奴、血奴、婚奴、卡奴、考奴、班奴、礼奴、孩奴、坟
周晓光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  2012年2月,吴英案再次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其背后,是法律界、政界、商界、媒体及拥有天然民间借贷历史的江浙地区,对于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的激烈探讨。民间借贷相关政策的出台是否已经走到关键的时间节点?《民间借贷法》何时才能浮出水面?作为出身于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家及上会代表,周晓光对于民间融资有自己切身的感受与认识。    民生周刊:您今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吃”也更为讲究起来。在人们研究着瘦身食品、美容食品、养身食品的同时,“相克食物”也被抬上了舆论风口。海带加猪血,同食会便秘;土豆加香蕉,同食生雀斑;大蒜加大葱,同食会伤胃;鸡蛋加糖精,同食中毒死亡……听着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市面上有关“食物相生相克”的书籍比比皆是,很多影视剧也将“食物相克”引入剧情。电影《双食记》中,妻子发现丈夫和年轻空姐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