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学情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确保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保障。研究学情既要研究学生的既有与需要,也要研究学生的可能与期望。因此,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对话时,就应当研究学情、遵循学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带领学生融入学习过程,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情 教学目标
研究学情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确保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效保障。学情有着很宽的外延,如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状况、认知规律等等。研究学情既要研究学生的既有与需要,也要研究学生的可能与期望。因此,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计划时,就应当研究学情,遵循学情。
一、基于学情,确立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前首先要明白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课标的要求有哪些,学生会什么,他们可能在哪些地方感到困惑?然后,针对这些分析与预测制定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为创造高效活力课堂奠定基础。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六年级课文《孔子游春》时,就是从“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课文”“怎样的老师”几个板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孔子的。课后分享时,王老师提到,他关于这堂课的人文价值定位,就是把孔子“从神坛请到杏坛”。为什么这样定位呢?就是因为学情。学生对老师这一形象有认识,很熟悉,更易于接受。这就是学情与起点。
二、基于学情,选择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学情。依据学情的前提,是了解学情。了解学情的提法,并不是全新的,在以往,备课就有“三备”的说法——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今天我们提出的了解学情,把“备学生”放到了核心位置,因为一切的教为的都是学生。特级教师薛法根提倡“三个不教”:学生已懂的不需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必教,教了也不懂的暂不教。那我们可以教什么?关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们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们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们读好。
因此,面对一个班的学生,选择教学内容,就必须研究这一个班的学生。研究的内容包括学生对这篇课文自己可以读懂什么,哪些地方可能理解模糊,还有哪些内容应该让学生知道。将教学内容选择的区间确定在学生认知“已知点”之上,定位在学生能力发展区的模糊处。这样选择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
例如教学《七律·长征》这一课时,因为受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所限,学生们对于长征的历史背景普遍不太了解,这时,老师适时补充一些文字和音像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句情感。如本课中对“暖”与“寒”的理解。这样的内容选择,就是从学情出发。
三、基于学情,有效设问
了解学情,也就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基于学情,除了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选择精当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有效设问帮助落实目标。在设计课堂提问中,要防止对学生的“不相信”,要站在学生已有的起点上设计问题。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出发,化难为易、深入浅出,这样也可以避免课堂出现无效、琐碎的提问。在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中,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未知进行提问,而不是教师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的设问应起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口语交际课“我喜欢的电视栏目”时,发现学生各有喜欢的栏目,可难以说清栏目的主要内容,自己为何喜欢。有一名女生说到《爸爸去哪儿》这一档电视节目时,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共鸣,但是说起来却显得凌乱,不吸引人。于是我启发学生围绕以下问题组织材料:这期节目主要人物有哪些?主要活动形式是什么?其中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之后再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第二次交流后,这名女生又举手要求重说,这次显得很有信心,也确实说得有进步。根据她的两次不同发言,我组织学生评议、总结,讨论如何说得更好。因为研究的是他们想要解决的表达问题,学生发言很积极。
后来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把这次的口语交际内容作为练笔写下来,效果很好。从这次的练笔以后,班上几个一直不會作文,每次写作文像挤牙膏的孩子,仿佛忽然开了窍,下笔流畅起来。事后我反思:为何以前一直也对学生说,作文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可他们却听不懂、做不到,这次却忽然领悟到了呢?还是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生成动态,及时体察了学情。
真正的课堂是“学堂”,学生会怎么学,遇到什么问题,不是全部可以由教师预测的。只有深入了解学情,才会明白学生的已知、未知与需求,探索他们获取需求的途径,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情 教学目标
研究学情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确保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效保障。学情有着很宽的外延,如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状况、认知规律等等。研究学情既要研究学生的既有与需要,也要研究学生的可能与期望。因此,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计划时,就应当研究学情,遵循学情。
一、基于学情,确立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前首先要明白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课标的要求有哪些,学生会什么,他们可能在哪些地方感到困惑?然后,针对这些分析与预测制定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为创造高效活力课堂奠定基础。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六年级课文《孔子游春》时,就是从“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课文”“怎样的老师”几个板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孔子的。课后分享时,王老师提到,他关于这堂课的人文价值定位,就是把孔子“从神坛请到杏坛”。为什么这样定位呢?就是因为学情。学生对老师这一形象有认识,很熟悉,更易于接受。这就是学情与起点。
二、基于学情,选择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学情。依据学情的前提,是了解学情。了解学情的提法,并不是全新的,在以往,备课就有“三备”的说法——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今天我们提出的了解学情,把“备学生”放到了核心位置,因为一切的教为的都是学生。特级教师薛法根提倡“三个不教”:学生已懂的不需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必教,教了也不懂的暂不教。那我们可以教什么?关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们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们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们读好。
因此,面对一个班的学生,选择教学内容,就必须研究这一个班的学生。研究的内容包括学生对这篇课文自己可以读懂什么,哪些地方可能理解模糊,还有哪些内容应该让学生知道。将教学内容选择的区间确定在学生认知“已知点”之上,定位在学生能力发展区的模糊处。这样选择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
例如教学《七律·长征》这一课时,因为受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所限,学生们对于长征的历史背景普遍不太了解,这时,老师适时补充一些文字和音像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句情感。如本课中对“暖”与“寒”的理解。这样的内容选择,就是从学情出发。
三、基于学情,有效设问
了解学情,也就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基于学情,除了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选择精当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有效设问帮助落实目标。在设计课堂提问中,要防止对学生的“不相信”,要站在学生已有的起点上设计问题。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出发,化难为易、深入浅出,这样也可以避免课堂出现无效、琐碎的提问。在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中,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未知进行提问,而不是教师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的设问应起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口语交际课“我喜欢的电视栏目”时,发现学生各有喜欢的栏目,可难以说清栏目的主要内容,自己为何喜欢。有一名女生说到《爸爸去哪儿》这一档电视节目时,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共鸣,但是说起来却显得凌乱,不吸引人。于是我启发学生围绕以下问题组织材料:这期节目主要人物有哪些?主要活动形式是什么?其中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之后再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第二次交流后,这名女生又举手要求重说,这次显得很有信心,也确实说得有进步。根据她的两次不同发言,我组织学生评议、总结,讨论如何说得更好。因为研究的是他们想要解决的表达问题,学生发言很积极。
后来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把这次的口语交际内容作为练笔写下来,效果很好。从这次的练笔以后,班上几个一直不會作文,每次写作文像挤牙膏的孩子,仿佛忽然开了窍,下笔流畅起来。事后我反思:为何以前一直也对学生说,作文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可他们却听不懂、做不到,这次却忽然领悟到了呢?还是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生成动态,及时体察了学情。
真正的课堂是“学堂”,学生会怎么学,遇到什么问题,不是全部可以由教师预测的。只有深入了解学情,才会明白学生的已知、未知与需求,探索他们获取需求的途径,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