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刻画了一位诚实敬业,热爱自己技艺的靴匠格斯拉,他宁肯饿死也不肯降低靴子的质量,表现了底层劳动者高尚的劳动道德。文章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对格斯拉这个人物进行直接的刻画,使得格斯拉这个具有高品质的底层人形象深深印刻在读者的心里。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对文中三个次要人物的看似不经意的安排,却对烘托主人公的形象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那三个人就是格斯拉的哥哥、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格斯拉的对手和作为文章情感线索的“我”。
一、 “可有可无”的格斯拉哥哥
格斯拉哥哥和格斯拉长得很像,唯一能区别他们的地方恐怕就只有在订好靴子的时候。那时,如果是说“我要问问我兄弟”的,就是格斯拉哥哥;若不说此话的,就是弟弟了。哥哥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不多,除了以上提到的,另外就只是在哥哥死后,弟弟在与“我”的谈话中说到的:“他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心里老是想不开。”
就这么一些内容来看,格斯拉哥哥这个人物在文章里的地位和作用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初看会让人觉得作者没有必要在文章里安排这个与弟弟极其相似的人物。但是细细想来,这个人物的作用不可小视。
弟兄俩确实有着诚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等共同点。他们热爱做靴子,同样视靴子为自己的梦想。但是,从“我要问问我兄弟”这句话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哥哥与弟弟相比缺少主见,而且正像“我”所说的,“哥哥更老实”。他们俩都非常认真地工作,却还是“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做哥哥的“心里老是想不开”,他实在是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努力工作,做这么好的靴子,生意还是会越来越差,甚至最后会丢掉一个铺子。可见,格斯拉哥哥对现实现状不能理解,对他而言,做靴子就是他全部的生活,其余的一切,他恐怕是一概不知。
相反,格斯拉弟弟却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对这个现实看得非常清楚。他在议论自己的情况和艰难时说:“他们把一切垄断了,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们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这是他唯一一次议论自己的情况和艰难。在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不做广告,大公司垄断抢去了生意,自己的靴子做工太好,顾客不需要经常光顾他的铺子。而且他很清楚,如果这样下去,他的生意还会一年年清淡下去,最后会失业。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愿意向大公司看齐,不愿意同流合污,不屑生产不合格的靴子来坑害消费者。可见,弟弟和哥哥最大的不同点是,他是在认清现实的情况下,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是一种“惨痛的奋斗”。弟弟身上的执着在这里可见一斑。
一直以来,兄弟俩守候着这家店铺,相依为命。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哥哥不仅是弟弟亲密的工作伙伴,是他靴子梦的伴侣,而且是人间亲情的依靠。失去了哥哥,对格斯拉来说,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文中虽然并没有大段地描写格斯拉的痛苦,但是,从格斯拉两次提及哥哥之死,我们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到失去哥哥给他的心灵所造成的创伤。但是虽然失去了哥哥,失去了人生伴侣,他还是孤独地守望并追求着自己的靴子梦想。
一个艺术家和一个商人的根本区别恐怕在于,一个是为了艺术,而另一个是为了利益。艺术家发现自己的艺术品有问题了恐怕会痛苦不堪,而一个商人发现自己的商品有问题了绝对不会痛苦不堪。那么,格拉斯弟弟是商人还是艺术家呢? 我想,他首先应该是一位艺术家。他为了鞋子的品质专注地努力着,悲惨地奋斗着,哪怕没有饭吃没有利益可获了,哪怕哥哥已经想不开而死了。这样的执著,不正是人性中最伟大的品质?因而哥哥这个人物的安排,正是为了进一步凸显格斯拉弟弟执着地坚守梦想的高贵品质。
二、“没有必要安排”的年轻人
在作品的最后,格斯拉死后,出现了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他过户了格斯拉的店铺,可以算是格斯拉的竞争对手。在文中,这个人物为什么不在前面格斯拉经济困窘的时候出现,也不在格斯拉失去一个店铺的时候出现,而偏偏在他死后出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细读文本,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首先,他的店铺放着格斯拉的靴子,这是格斯拉鞋子质量好的最有力的证据——连对手都拿格斯拉的靴子做广告,而不用自己做的靴子,可见对手已经在技术上承认格斯拉的靴子做得好,至少是比自己做得好。同时,他会拿格斯拉的靴子做虚假广告,而格斯拉根本连广告都不屑于做。可见,两个人的鞋品与人品都有差异。
其次,在店堂里招待客人的对手那讨好的神态,“替上等人做”的巴结的话语,和只看重质量,默默为自己的靴子奋斗的格斯拉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无论是鞋品还是人品,格斯拉都是最出色的。
再次,对手的那两段话对凸显人物品质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手眼里,格斯拉是一个怪人:他做鞋花费的时间长、做鞋用最好的皮、而且是亲自做——这体现了格斯拉讲究诚信,追求完美的性格;他肯定了格斯拉的手艺“我愿意代他说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这对手的话更能表现出格斯拉技艺的高超;对手不能理解格斯拉为什么能活那么久,而事实上,就是因为格斯拉有着和一般靴匠所不同的靴子梦,这个梦想成为他的精神的寄托,以至于他能够执着地坚守,而且,因为梦想,他的靴子做得越来越好,他最后的靴子可谓是他一生的绝唱。
可见,这个放在作品最后的年轻人,不但不是画蛇添足,而且应该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矛盾”的“我”
看到本文中的“我”,不禁使人联想到了《孔乙己》中的“我”和《祝福》中的“我”。一开始读者会以为《品质》中的“我”和上述两个是一样的,都只是一般的线索而已。但是细细看来,却发现了一些疑问。在文章中,这个“我”对格斯拉的几处态度似乎充满着矛盾。
比如,在格斯拉店里做的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这是好事情,但是“我”却说 “这下糟了”;明明是想念格斯拉,但是到了之后却总是很快离开,特别是最后一次,他说“我撇不开这位老人”,但是到了之后却说,“我真高兴离开他”。
写这些反常的行为是为什么呢?等到再细细品读,我发现,“我”这个人物非同一般。
“我”从小就认识格斯拉,不仅了解格斯拉的靴品,更了解格斯拉的人品;不仅了解格斯拉的人品,更是理解格斯拉的靴子梦。而且,在多年的接触中,看到格斯拉这样一个底层人物有着如此高贵的梦想和品质,并能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孤独地坚守自己梦想,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我”的心灵为之震撼。因此,接近格斯拉,“我”并不是单纯的因为喜欢他做的靴子,“我”拥有着一种比利益高贵的善良的同情心,同时更是因为对格斯拉人品的敬重。
因为对格斯拉的同情和敬重,“我”特别想帮格斯拉,所以总是在他那里多做靴子。但是格斯拉的靴子质量太好了,总是穿不坏,又使得“我”不得不隔了很久再去格斯拉店里订做靴子。而这样一来,格斯拉店里的生意就更加清淡了。——这就是“我”说“糟了”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我”总是想再见见格斯拉,但是等到见了他,发现他极其“衰老、瘦弱”,让我不忍心面对他那“惨痛的奋斗”,于是,“我真高兴离开他”。
可见,这些看似矛盾的情节,正体现了对格斯拉遭遇的同情和对他品质的敬重。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对格斯拉的同情和敬重,则更进一步衬托了格斯拉品质的高贵。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主人公格斯拉的刻画尽管有很多直接的描写——他的外貌的描写,语言描写等等,但是最能体现出格斯拉品质的恐怕还是那些侧面的描写。事实上除了这三个人物的安排之外,文中还提到人们去他的店堂时,是“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的心情,也是对格斯拉品质的烘托。通过这些侧面的描写,让格斯拉这个平凡但不平庸,虽然地位低下、但却闪烁着品质光芒的底层“艺术家”的形象来震撼我们的心灵,留给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动。
(作者单位:宁波市柴桥中学)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对文中三个次要人物的看似不经意的安排,却对烘托主人公的形象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那三个人就是格斯拉的哥哥、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格斯拉的对手和作为文章情感线索的“我”。
一、 “可有可无”的格斯拉哥哥
格斯拉哥哥和格斯拉长得很像,唯一能区别他们的地方恐怕就只有在订好靴子的时候。那时,如果是说“我要问问我兄弟”的,就是格斯拉哥哥;若不说此话的,就是弟弟了。哥哥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不多,除了以上提到的,另外就只是在哥哥死后,弟弟在与“我”的谈话中说到的:“他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心里老是想不开。”
就这么一些内容来看,格斯拉哥哥这个人物在文章里的地位和作用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初看会让人觉得作者没有必要在文章里安排这个与弟弟极其相似的人物。但是细细想来,这个人物的作用不可小视。
弟兄俩确实有着诚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等共同点。他们热爱做靴子,同样视靴子为自己的梦想。但是,从“我要问问我兄弟”这句话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哥哥与弟弟相比缺少主见,而且正像“我”所说的,“哥哥更老实”。他们俩都非常认真地工作,却还是“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做哥哥的“心里老是想不开”,他实在是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努力工作,做这么好的靴子,生意还是会越来越差,甚至最后会丢掉一个铺子。可见,格斯拉哥哥对现实现状不能理解,对他而言,做靴子就是他全部的生活,其余的一切,他恐怕是一概不知。
相反,格斯拉弟弟却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对这个现实看得非常清楚。他在议论自己的情况和艰难时说:“他们把一切垄断了,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们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这是他唯一一次议论自己的情况和艰难。在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不做广告,大公司垄断抢去了生意,自己的靴子做工太好,顾客不需要经常光顾他的铺子。而且他很清楚,如果这样下去,他的生意还会一年年清淡下去,最后会失业。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愿意向大公司看齐,不愿意同流合污,不屑生产不合格的靴子来坑害消费者。可见,弟弟和哥哥最大的不同点是,他是在认清现实的情况下,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是一种“惨痛的奋斗”。弟弟身上的执着在这里可见一斑。
一直以来,兄弟俩守候着这家店铺,相依为命。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哥哥不仅是弟弟亲密的工作伙伴,是他靴子梦的伴侣,而且是人间亲情的依靠。失去了哥哥,对格斯拉来说,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文中虽然并没有大段地描写格斯拉的痛苦,但是,从格斯拉两次提及哥哥之死,我们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到失去哥哥给他的心灵所造成的创伤。但是虽然失去了哥哥,失去了人生伴侣,他还是孤独地守望并追求着自己的靴子梦想。
一个艺术家和一个商人的根本区别恐怕在于,一个是为了艺术,而另一个是为了利益。艺术家发现自己的艺术品有问题了恐怕会痛苦不堪,而一个商人发现自己的商品有问题了绝对不会痛苦不堪。那么,格拉斯弟弟是商人还是艺术家呢? 我想,他首先应该是一位艺术家。他为了鞋子的品质专注地努力着,悲惨地奋斗着,哪怕没有饭吃没有利益可获了,哪怕哥哥已经想不开而死了。这样的执著,不正是人性中最伟大的品质?因而哥哥这个人物的安排,正是为了进一步凸显格斯拉弟弟执着地坚守梦想的高贵品质。
二、“没有必要安排”的年轻人
在作品的最后,格斯拉死后,出现了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他过户了格斯拉的店铺,可以算是格斯拉的竞争对手。在文中,这个人物为什么不在前面格斯拉经济困窘的时候出现,也不在格斯拉失去一个店铺的时候出现,而偏偏在他死后出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细读文本,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首先,他的店铺放着格斯拉的靴子,这是格斯拉鞋子质量好的最有力的证据——连对手都拿格斯拉的靴子做广告,而不用自己做的靴子,可见对手已经在技术上承认格斯拉的靴子做得好,至少是比自己做得好。同时,他会拿格斯拉的靴子做虚假广告,而格斯拉根本连广告都不屑于做。可见,两个人的鞋品与人品都有差异。
其次,在店堂里招待客人的对手那讨好的神态,“替上等人做”的巴结的话语,和只看重质量,默默为自己的靴子奋斗的格斯拉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无论是鞋品还是人品,格斯拉都是最出色的。
再次,对手的那两段话对凸显人物品质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手眼里,格斯拉是一个怪人:他做鞋花费的时间长、做鞋用最好的皮、而且是亲自做——这体现了格斯拉讲究诚信,追求完美的性格;他肯定了格斯拉的手艺“我愿意代他说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这对手的话更能表现出格斯拉技艺的高超;对手不能理解格斯拉为什么能活那么久,而事实上,就是因为格斯拉有着和一般靴匠所不同的靴子梦,这个梦想成为他的精神的寄托,以至于他能够执着地坚守,而且,因为梦想,他的靴子做得越来越好,他最后的靴子可谓是他一生的绝唱。
可见,这个放在作品最后的年轻人,不但不是画蛇添足,而且应该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矛盾”的“我”
看到本文中的“我”,不禁使人联想到了《孔乙己》中的“我”和《祝福》中的“我”。一开始读者会以为《品质》中的“我”和上述两个是一样的,都只是一般的线索而已。但是细细看来,却发现了一些疑问。在文章中,这个“我”对格斯拉的几处态度似乎充满着矛盾。
比如,在格斯拉店里做的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这是好事情,但是“我”却说 “这下糟了”;明明是想念格斯拉,但是到了之后却总是很快离开,特别是最后一次,他说“我撇不开这位老人”,但是到了之后却说,“我真高兴离开他”。
写这些反常的行为是为什么呢?等到再细细品读,我发现,“我”这个人物非同一般。
“我”从小就认识格斯拉,不仅了解格斯拉的靴品,更了解格斯拉的人品;不仅了解格斯拉的人品,更是理解格斯拉的靴子梦。而且,在多年的接触中,看到格斯拉这样一个底层人物有着如此高贵的梦想和品质,并能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孤独地坚守自己梦想,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我”的心灵为之震撼。因此,接近格斯拉,“我”并不是单纯的因为喜欢他做的靴子,“我”拥有着一种比利益高贵的善良的同情心,同时更是因为对格斯拉人品的敬重。
因为对格斯拉的同情和敬重,“我”特别想帮格斯拉,所以总是在他那里多做靴子。但是格斯拉的靴子质量太好了,总是穿不坏,又使得“我”不得不隔了很久再去格斯拉店里订做靴子。而这样一来,格斯拉店里的生意就更加清淡了。——这就是“我”说“糟了”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我”总是想再见见格斯拉,但是等到见了他,发现他极其“衰老、瘦弱”,让我不忍心面对他那“惨痛的奋斗”,于是,“我真高兴离开他”。
可见,这些看似矛盾的情节,正体现了对格斯拉遭遇的同情和对他品质的敬重。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对格斯拉的同情和敬重,则更进一步衬托了格斯拉品质的高贵。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主人公格斯拉的刻画尽管有很多直接的描写——他的外貌的描写,语言描写等等,但是最能体现出格斯拉品质的恐怕还是那些侧面的描写。事实上除了这三个人物的安排之外,文中还提到人们去他的店堂时,是“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的心情,也是对格斯拉品质的烘托。通过这些侧面的描写,让格斯拉这个平凡但不平庸,虽然地位低下、但却闪烁着品质光芒的底层“艺术家”的形象来震撼我们的心灵,留给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动。
(作者单位:宁波市柴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