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学校教育中有一种提法,:“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人。”不少人对此很有意见,觉得是一种没有实质意义的、哗众取宠的观点,认为即使再不称职的教师也不会把学生当成“物”看待。
我想这个提法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我们在看学生的时候,要看他是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总在看他是“怎样一个人”。如果我们在面对学生时,喜欢戴上“他是一个‘优等生’、他是一个“‘后进生’”这样的有色眼镜,那么我们的情感倾向就难免会出现偏差。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当我们看到学生的问题行为,尤其是当他明知故犯或者一犯再犯时,难免会产生反感,觉得自己难以接纳这样的“差生”。但是假如我们不着眼于他是“怎样的人”,而重视他是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比较容易接纳他了。孔夫子曾经有言“有教无类”,他老人家说的大概也就是对受教育者无论优劣应该一视同仁的意思吧。
在转变后进学生时,我们不要急于求成,应更重视细水长流、曲径通幽。这是我们不少班主任的带班信念和教育风格。我市有位班主任王老师写的教育案例一波三折,发人深思。在此引述,可以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观念的最有力、最生动的诠释。
上一届高二时,我带的班里转进来一位女生胡茵。她一进班的表现就跟班级风气显得格格不入:经常迟到,听课懒散,作业欠交,服装紧跟潮流,基本上一天一套。很快学生们就开始议论纷纷,希望我能批评、管束她,不要让她给良好的班风带来消极影响。不到半个月,教导主任来找我,说胡茵在原先学校里“男女关系很复杂”。没几天,胡茵原先学校的一位学生家长找到我,让我管住她,别让胡茵再找她的女儿谈吃、谈穿、谈玩,弄得她女儿没心思读书。
综合各方面情况看,胡茵确实有让人不安的地方,但是她又有她的优点。她很直率,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她是初来乍到。她读过不少书,写起随笔来有很新鲜活泼的见解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我觉得我不应该盯住她的缺点和过去的问题不放,简单化地去匡正她的不良行为表现,使之“合乎规范”;而必须首先激发她正视弱点的态度,激发她自我改变的内在动力。
我一方面很温和地与她交谈,希望她赶上同学们的步伐;另一方面,我尽量创造机会让她在语文课、班会课上谈谈自己对社会和对人生的认识、体会,使同学们更立体地了解胡茵的内心世界。渐渐地,我发现:胡茵和同学们的距离在缩短,同学们佩服她的才华,她也在团结向上的集体气氛中改变着自己的形象。
一个多月后,市里要举行一次全市性的主题班会观摩赛。学校把任务交给了我们班。
我在班上讲了这事后,第二天胡茵来办公室问我:“王老师,我能在会上发言吗?”
“当然能!”
“给,发言稿我已经写好了。”
发言稿字迹娟秀,足足写了七页。读了那篇稿子,我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脑海中反复重现胡茵历经坎坷的画面。
胡茵的父母都是搞文艺工作的。她天性活泼、热情开朗,小学时各方面表现很好,曾担任过大队长。
到初二时,她仍然无拘束地与男孩子们交往,可其中一个表现很差的男生老纠缠她,这让她十分厌烦。一次对方下流的骚扰让她实在无法忍受,抬手打了那男生一记耳光。第二天一到校,胡茵就听到许多有关自己的“绯闻”,那些传闻无聊至极;她又看到那名男生快意的笑脸,心里明白这全是他为报复而进行的“创造”。
起先她拼命跟同学们解释,可事情越解释越糊涂,传闻也越来越不堪入耳。无奈之下,胡茵去找了班主任,把自己所受的委屈和盘托出。听完胡茵的倾诉,班主任不冷不热地送了她一句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本来想在困境之中能得到老师安慰、帮助的胡茵被这一句话噎得透不过气来。第二天她就坚决要求父母让她转学,否则就不读书。
费尽周折后,胡茵转到了一所农村中学就读,可没过多久麻烦又来了。一天,她请病假在寝室休息,可恰巧这天寝室里有位同学丢了皮夹子,嫌疑最大的自然是胡茵——因为那天她独自在寝室里,再说她来此以前似乎“名声不好”。
班主任一再找她谈话。那位班主任心挺好:胡茵不吃饭,她把饭送到床头;胡茵不睡觉,她坐在床边陪她;胡茵整天哭泣,她就拿毛巾让她擦脸。可她有一句话让胡茵实在承受不了:“没关系的!你真话说出来好了。”
什么是真话?“我没偷”,这就是真话!这句话你不相信,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胡茵心里感到越来越压抑:怎么我走到哪里都让人嫌弃,让人怀疑呢?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心高气傲的她几次走到村口的池塘边想纵身跳下去了事,但却又下不了这个决心,毕竟她才是个15岁的花季少女呀!
就在她觉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关头,钱包找到了,不白之冤洗清了,可这所学校她也不愿待了。胡茵又让父母把她转回杭州读书。但从此以后,她彻底“想通”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颠倒错乱的,所以样样事情都不能太认真,要不活着太累!人生苦短,何不潇洒走一回?受了一些挫折,从消极方面“接受教训”的胡茵这样想,并且还拿它作为自己立身处事的准则。于是就渐渐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胡茵。
胡茵演讲稿的结尾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在今天的这个班级中,我渐渐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老师从不对我说‘你不许这样,你必须那样’,而总是问我:‘你是不是能不这样?是不是可以那样?’周围的同学们虽然对我有意见,但是他们从不拿冷眼看我,我时时感觉到身后有一双双热情的手在推着我往前走。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生活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一粒火种被一种力量从灰堆里扒拉了出来,我真想再燃烧一回。”
那天的主题班会上,胡茵的演讲被师生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淹没。会后,我们和市里来听课的老师们都在议论同一个话题:真没想到教师不经意间讲的一句话,竟然会对学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从胡茵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学生的某种消极状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使然,而是他不良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或者他生活经历中的某个没有逾越的障碍引出的结果。并且,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不理想不等于他因此就丧失了奋起改变的可能性,作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怒其不争”,没有理由对发展受阻、暂时后进的学生另眼相待。
我们做班主任的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去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抱着满腔热情帮助问题学生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困难,而不能冷眼旁观,甚至讽刺挖苦、幸灾乐祸。胡茵上中学时的第一位班主任,平时对她印象不好,于是当她处于困境中时,不但不伸手拉她一把,反而用嘲讽的语言去进一步伤害她,使胡茵已经严重受挫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打击。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看起来那位班主任打的是一个很客观、很形象的比喻:为什么表现不好的男生不去找其他女生呢?是你自己在异性交往上不检点,才惹出这些麻烦来的呀!是的,说这话的教师很客观、很冷静,但是他也很旁观、很冷漠。如果你早已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不够检点,你做了多少引导、帮助的工作呢?尤其是我们决不能在学生陷于最困难、最无助的境地时再给他们当头一棒。教师这种不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却只怪学生自作自受的态度,其实是对学生人格最大的侮辱,是对学生成长的最大漠视,它可能导致的后果往往是我们始料所不及的。
我见过一幅漫画,画的是一辆救护车停在悬崖下面,崖顶上有一个满脸抑郁的人在犹豫徘徊。匪夷所思的是画上写着这样一句旁白:“你跳下来的话,我们会马上把你送往医院。”
看了这幅画,我们不可以一笑了之,而应当认真进行反思:我们自己的学校中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呢?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只注意问题行为发生后对犯错学生的行为矫正,却忽视了防患于未然,重视平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尽可能地减少乃至杜绝校园悲剧的发生呢?重预防还是重疗救,这其实是反映一所学校、一个教师是否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是否把学生的人格成长放在教育工作核心地位的鲜明标志。
胡茵进王老师班不久,王老师还不很了解她的时候,她留给老师的印象也并不好。但幸亏王老师和班上的同学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没有再往她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他们对胡茵表现不好的地方总给以适当的宽容与具体的帮助,这使她内心的自尊需要得到了久未感受到的满足。她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并且产生了改变消极人生态度的内驱力,最终实现了她生活的第二次转折,开始了向有意义的目标努力的新历程。由此看来,你尊重了后进的学生,并不等于他一定会立即产生相应的转变,但我们应当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你给予后进学生的是“无条件的尊重”,而不是要求对方“礼尚往来”的钓饵,那么对方的内心世界总不会永远无动于衷的——即使他在行动上暂时表现得还不能令你满意。有经验的教师在实践中得出一个屡试不爽的经验:越是发展严重受阻、处处受到白眼的学生,越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教师对他们的每一个肯定,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一阵涟漪。而这种怦然心动恰恰是他们奋起改变旧我,走向新生活的第一原动力。
格拉塞说过:一个人负责任行为的内在动力源于爱和价值感需要的满足。如果这两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常会为自己的不合适行为寻找藉口,来否定现实,借以逃避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我们在做后进学生转化工作时尤其应当以此为训,这样才能起到启动学生内需、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教科所。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 洪
我想这个提法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我们在看学生的时候,要看他是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总在看他是“怎样一个人”。如果我们在面对学生时,喜欢戴上“他是一个‘优等生’、他是一个“‘后进生’”这样的有色眼镜,那么我们的情感倾向就难免会出现偏差。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当我们看到学生的问题行为,尤其是当他明知故犯或者一犯再犯时,难免会产生反感,觉得自己难以接纳这样的“差生”。但是假如我们不着眼于他是“怎样的人”,而重视他是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比较容易接纳他了。孔夫子曾经有言“有教无类”,他老人家说的大概也就是对受教育者无论优劣应该一视同仁的意思吧。
在转变后进学生时,我们不要急于求成,应更重视细水长流、曲径通幽。这是我们不少班主任的带班信念和教育风格。我市有位班主任王老师写的教育案例一波三折,发人深思。在此引述,可以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观念的最有力、最生动的诠释。
上一届高二时,我带的班里转进来一位女生胡茵。她一进班的表现就跟班级风气显得格格不入:经常迟到,听课懒散,作业欠交,服装紧跟潮流,基本上一天一套。很快学生们就开始议论纷纷,希望我能批评、管束她,不要让她给良好的班风带来消极影响。不到半个月,教导主任来找我,说胡茵在原先学校里“男女关系很复杂”。没几天,胡茵原先学校的一位学生家长找到我,让我管住她,别让胡茵再找她的女儿谈吃、谈穿、谈玩,弄得她女儿没心思读书。
综合各方面情况看,胡茵确实有让人不安的地方,但是她又有她的优点。她很直率,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她是初来乍到。她读过不少书,写起随笔来有很新鲜活泼的见解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我觉得我不应该盯住她的缺点和过去的问题不放,简单化地去匡正她的不良行为表现,使之“合乎规范”;而必须首先激发她正视弱点的态度,激发她自我改变的内在动力。
我一方面很温和地与她交谈,希望她赶上同学们的步伐;另一方面,我尽量创造机会让她在语文课、班会课上谈谈自己对社会和对人生的认识、体会,使同学们更立体地了解胡茵的内心世界。渐渐地,我发现:胡茵和同学们的距离在缩短,同学们佩服她的才华,她也在团结向上的集体气氛中改变着自己的形象。
一个多月后,市里要举行一次全市性的主题班会观摩赛。学校把任务交给了我们班。
我在班上讲了这事后,第二天胡茵来办公室问我:“王老师,我能在会上发言吗?”
“当然能!”
“给,发言稿我已经写好了。”
发言稿字迹娟秀,足足写了七页。读了那篇稿子,我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脑海中反复重现胡茵历经坎坷的画面。
胡茵的父母都是搞文艺工作的。她天性活泼、热情开朗,小学时各方面表现很好,曾担任过大队长。
到初二时,她仍然无拘束地与男孩子们交往,可其中一个表现很差的男生老纠缠她,这让她十分厌烦。一次对方下流的骚扰让她实在无法忍受,抬手打了那男生一记耳光。第二天一到校,胡茵就听到许多有关自己的“绯闻”,那些传闻无聊至极;她又看到那名男生快意的笑脸,心里明白这全是他为报复而进行的“创造”。
起先她拼命跟同学们解释,可事情越解释越糊涂,传闻也越来越不堪入耳。无奈之下,胡茵去找了班主任,把自己所受的委屈和盘托出。听完胡茵的倾诉,班主任不冷不热地送了她一句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本来想在困境之中能得到老师安慰、帮助的胡茵被这一句话噎得透不过气来。第二天她就坚决要求父母让她转学,否则就不读书。
费尽周折后,胡茵转到了一所农村中学就读,可没过多久麻烦又来了。一天,她请病假在寝室休息,可恰巧这天寝室里有位同学丢了皮夹子,嫌疑最大的自然是胡茵——因为那天她独自在寝室里,再说她来此以前似乎“名声不好”。
班主任一再找她谈话。那位班主任心挺好:胡茵不吃饭,她把饭送到床头;胡茵不睡觉,她坐在床边陪她;胡茵整天哭泣,她就拿毛巾让她擦脸。可她有一句话让胡茵实在承受不了:“没关系的!你真话说出来好了。”
什么是真话?“我没偷”,这就是真话!这句话你不相信,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胡茵心里感到越来越压抑:怎么我走到哪里都让人嫌弃,让人怀疑呢?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心高气傲的她几次走到村口的池塘边想纵身跳下去了事,但却又下不了这个决心,毕竟她才是个15岁的花季少女呀!
就在她觉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关头,钱包找到了,不白之冤洗清了,可这所学校她也不愿待了。胡茵又让父母把她转回杭州读书。但从此以后,她彻底“想通”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颠倒错乱的,所以样样事情都不能太认真,要不活着太累!人生苦短,何不潇洒走一回?受了一些挫折,从消极方面“接受教训”的胡茵这样想,并且还拿它作为自己立身处事的准则。于是就渐渐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胡茵。
胡茵演讲稿的结尾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在今天的这个班级中,我渐渐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老师从不对我说‘你不许这样,你必须那样’,而总是问我:‘你是不是能不这样?是不是可以那样?’周围的同学们虽然对我有意见,但是他们从不拿冷眼看我,我时时感觉到身后有一双双热情的手在推着我往前走。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生活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一粒火种被一种力量从灰堆里扒拉了出来,我真想再燃烧一回。”
那天的主题班会上,胡茵的演讲被师生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淹没。会后,我们和市里来听课的老师们都在议论同一个话题:真没想到教师不经意间讲的一句话,竟然会对学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从胡茵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学生的某种消极状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使然,而是他不良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或者他生活经历中的某个没有逾越的障碍引出的结果。并且,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不理想不等于他因此就丧失了奋起改变的可能性,作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怒其不争”,没有理由对发展受阻、暂时后进的学生另眼相待。
我们做班主任的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去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抱着满腔热情帮助问题学生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困难,而不能冷眼旁观,甚至讽刺挖苦、幸灾乐祸。胡茵上中学时的第一位班主任,平时对她印象不好,于是当她处于困境中时,不但不伸手拉她一把,反而用嘲讽的语言去进一步伤害她,使胡茵已经严重受挫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打击。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看起来那位班主任打的是一个很客观、很形象的比喻:为什么表现不好的男生不去找其他女生呢?是你自己在异性交往上不检点,才惹出这些麻烦来的呀!是的,说这话的教师很客观、很冷静,但是他也很旁观、很冷漠。如果你早已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不够检点,你做了多少引导、帮助的工作呢?尤其是我们决不能在学生陷于最困难、最无助的境地时再给他们当头一棒。教师这种不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却只怪学生自作自受的态度,其实是对学生人格最大的侮辱,是对学生成长的最大漠视,它可能导致的后果往往是我们始料所不及的。
我见过一幅漫画,画的是一辆救护车停在悬崖下面,崖顶上有一个满脸抑郁的人在犹豫徘徊。匪夷所思的是画上写着这样一句旁白:“你跳下来的话,我们会马上把你送往医院。”
看了这幅画,我们不可以一笑了之,而应当认真进行反思:我们自己的学校中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呢?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只注意问题行为发生后对犯错学生的行为矫正,却忽视了防患于未然,重视平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尽可能地减少乃至杜绝校园悲剧的发生呢?重预防还是重疗救,这其实是反映一所学校、一个教师是否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是否把学生的人格成长放在教育工作核心地位的鲜明标志。
胡茵进王老师班不久,王老师还不很了解她的时候,她留给老师的印象也并不好。但幸亏王老师和班上的同学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没有再往她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他们对胡茵表现不好的地方总给以适当的宽容与具体的帮助,这使她内心的自尊需要得到了久未感受到的满足。她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并且产生了改变消极人生态度的内驱力,最终实现了她生活的第二次转折,开始了向有意义的目标努力的新历程。由此看来,你尊重了后进的学生,并不等于他一定会立即产生相应的转变,但我们应当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你给予后进学生的是“无条件的尊重”,而不是要求对方“礼尚往来”的钓饵,那么对方的内心世界总不会永远无动于衷的——即使他在行动上暂时表现得还不能令你满意。有经验的教师在实践中得出一个屡试不爽的经验:越是发展严重受阻、处处受到白眼的学生,越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教师对他们的每一个肯定,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一阵涟漪。而这种怦然心动恰恰是他们奋起改变旧我,走向新生活的第一原动力。
格拉塞说过:一个人负责任行为的内在动力源于爱和价值感需要的满足。如果这两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常会为自己的不合适行为寻找藉口,来否定现实,借以逃避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我们在做后进学生转化工作时尤其应当以此为训,这样才能起到启动学生内需、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教科所。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