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负压拔罐对慢性创面的治疗效果和机制。
方法收集慢性创面患者39例,随机分为拔罐组和对照组。其中拔罐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创面常规换药,隔日1次;拔罐组除常规换药外还采用拔罐负压治疗,隔日1次。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大体观、慢性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疼痛评分(VAS评分)及慢性创面愈合面积比例等。
结果拔罐组治疗慢性创面时脓液被引流较充分,并出现新鲜组织液渗出。治疗3 d后,拔罐组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65%)与对照组(7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拔罐组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73%)(χ2=4.496,P=0.034)。治疗1周后拔罐组VAS评分(2.2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4.16±0.96)(t=-12.929,P=0.001)。治疗2周后,拔罐组的创面面积比例(80.68%)明显小于对照组(92.28%)(χ2=-13.675,P=0.000),且拔罐组出现4例痊愈患者,对照组无痊愈患者。
结论在常规换药基础上的负压拔罐处理对慢性创面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且拔罐治疗价格低廉、操作简单,适合中低收入患者及一些基层医院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