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数学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创设一切尽可能的条件,必须重视从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去学习和理解数学;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把书本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充分从切实生活中体验到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但生活中又处处充满数学。如果能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就能使学生对数学不感到陌生,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使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欲望得到激发。例如,学习小数乘法时用“购物”;学习除法时用“分东西”等一些有趣的课题表示。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坚持写数学周记,把生活中的数学和生活中的经验记录下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不陌生、不枯燥。这样能把教学的内容生活化,从而大大地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疑”是一种能力。学习、思维、创造都离不开它。它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质疑问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能力时,一定要大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但要教会学生敢问、会问,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善问,一定要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放在第一位。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要给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用“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代替 “你今天学到什么知识”。把传统的“一言堂”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学习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律给予积极的评价。在每一节课结束前,都要根据学生的提问表现,评选出谁是“最佳提问人”,谁提的问题是“最佳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使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得到大力的培养。
三、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因此我们在听取别人的发言时,一定要认真而仔细还要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有礼貌,不能随意地打断或者插话。一定要克服浮躁之气和不屑一顾的神态,不能有丝毫的轻慢之举。对老师的提问、小组的分工要求、还有其他同学的发言,一定要听清、听懂、听明白。人有两个耳朵,一只耳朵听别人的表扬之词,另一只耳朵听别人的批评之言。对表扬之词不得意忘形,对批评之言不恼羞成怒。合作学习仅仅学会听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常常出现性格外向的同学说的多,发言的机会多,而性格内向的同学不善于表达,发言的机会少。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老师要经常深入到小组中,调动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的参与欲望,鼓励他们敢于发言的勇气。让他们说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同时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这样,那些知识基础较差、思维能力较弱再加上性格内向不擅言谈的同学自我表现的获得成功的机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四、求异诱导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有些知识很容易忘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知识不是发自人们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赞可夫曾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这句话正好说明了发散思维的形成源于一种内驱力,那就是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名教师,妥善地选择具体的例题,缜密地创设问题的情境,并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而出现的一些求异因素哪怕是一点点儿,也要马上给予积极肯定和热情表扬,让学生能真切地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同时也要细心点拨并潜心诱导,帮助那些欲求异解而不能的学生,使他们获得成功。只有这样,学生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能自觉地萌发出“还有另解么?”“再试从另外一种角度分析一下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的求异思考,就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慢慢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有了这种求异的心理倾向,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解题经验才能处于最为活跃的状态,才能不同形式地重组各种题中的数量,进而逐步形成发散思维 能力。
五、对学生评价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对学生发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价,十分重要,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大大挫伤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在评价时,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意考查学生能不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不能找出一种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3.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不是愿意跟同伴一起合作去解决这个问题。
4.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能不能清楚地表达。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出各种问题:谁比谁的算题速度快,快多少?一堆苹果分着吃,如何分?谁的走路速度快,快多少?如何追?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定性评价。只有做好了对学生的评价,才能极大地保护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才能使那些胆量较小的学生敢于提问。
六、复习教学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
复习方法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大提高复习的效率。大家不妨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预习法。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自主复习。大家都知道我们复习课所讲的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那么布置学生自己预习,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预习,加深对自己已有知识的理解,如有疑问,一定记下来,以备上课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合作去解决。这样势必能收到极佳的效果。
2.整理归纳法。这种方法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是老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的模式予以分类整理,以求系统连贯,便于学生的复习与提高。一方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复习,分类整合,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树,加深知识的记忆,熟练知识的运用。
3.比较法。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在复习运用中十分重要。在数学复习课中能恰当地运用此法,可以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尤其是那些十分相似或者十分相近的知识。这样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和差与和倍,百分数和百分比百分点,正方形和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与菱形……这样通过比较复习,就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创设一切尽可能的条件,必须重视从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去学习和理解数学;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把书本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充分从切实生活中体验到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但生活中又处处充满数学。如果能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就能使学生对数学不感到陌生,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使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欲望得到激发。例如,学习小数乘法时用“购物”;学习除法时用“分东西”等一些有趣的课题表示。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坚持写数学周记,把生活中的数学和生活中的经验记录下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不陌生、不枯燥。这样能把教学的内容生活化,从而大大地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疑”是一种能力。学习、思维、创造都离不开它。它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质疑问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能力时,一定要大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但要教会学生敢问、会问,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善问,一定要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放在第一位。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要给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用“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代替 “你今天学到什么知识”。把传统的“一言堂”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学习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律给予积极的评价。在每一节课结束前,都要根据学生的提问表现,评选出谁是“最佳提问人”,谁提的问题是“最佳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使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得到大力的培养。
三、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因此我们在听取别人的发言时,一定要认真而仔细还要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有礼貌,不能随意地打断或者插话。一定要克服浮躁之气和不屑一顾的神态,不能有丝毫的轻慢之举。对老师的提问、小组的分工要求、还有其他同学的发言,一定要听清、听懂、听明白。人有两个耳朵,一只耳朵听别人的表扬之词,另一只耳朵听别人的批评之言。对表扬之词不得意忘形,对批评之言不恼羞成怒。合作学习仅仅学会听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常常出现性格外向的同学说的多,发言的机会多,而性格内向的同学不善于表达,发言的机会少。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老师要经常深入到小组中,调动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的参与欲望,鼓励他们敢于发言的勇气。让他们说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同时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这样,那些知识基础较差、思维能力较弱再加上性格内向不擅言谈的同学自我表现的获得成功的机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四、求异诱导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有些知识很容易忘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知识不是发自人们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赞可夫曾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这句话正好说明了发散思维的形成源于一种内驱力,那就是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名教师,妥善地选择具体的例题,缜密地创设问题的情境,并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而出现的一些求异因素哪怕是一点点儿,也要马上给予积极肯定和热情表扬,让学生能真切地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同时也要细心点拨并潜心诱导,帮助那些欲求异解而不能的学生,使他们获得成功。只有这样,学生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能自觉地萌发出“还有另解么?”“再试从另外一种角度分析一下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的求异思考,就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慢慢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有了这种求异的心理倾向,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解题经验才能处于最为活跃的状态,才能不同形式地重组各种题中的数量,进而逐步形成发散思维 能力。
五、对学生评价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对学生发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价,十分重要,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大大挫伤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在评价时,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意考查学生能不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不能找出一种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3.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不是愿意跟同伴一起合作去解决这个问题。
4.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能不能清楚地表达。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出各种问题:谁比谁的算题速度快,快多少?一堆苹果分着吃,如何分?谁的走路速度快,快多少?如何追?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定性评价。只有做好了对学生的评价,才能极大地保护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才能使那些胆量较小的学生敢于提问。
六、复习教学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
复习方法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大提高复习的效率。大家不妨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预习法。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自主复习。大家都知道我们复习课所讲的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那么布置学生自己预习,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预习,加深对自己已有知识的理解,如有疑问,一定记下来,以备上课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合作去解决。这样势必能收到极佳的效果。
2.整理归纳法。这种方法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是老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的模式予以分类整理,以求系统连贯,便于学生的复习与提高。一方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复习,分类整合,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树,加深知识的记忆,熟练知识的运用。
3.比较法。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在复习运用中十分重要。在数学复习课中能恰当地运用此法,可以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尤其是那些十分相似或者十分相近的知识。这样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和差与和倍,百分数和百分比百分点,正方形和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与菱形……这样通过比较复习,就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