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之历法和礼俗

来源 :求学·新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历法
  1.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10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12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为60,因而干支纪年每60年一个循环。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
  (2)帝王年号纪年法 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
  (3)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4)年号和干支兼用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梅花岭记》)
  2.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 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12个月,并以此来纪月。
  四月初五日辰刻。(《三元里抗英》)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游褒禅山记》)
  (2)时节纪月法 有的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1月)”“仲秋(8月)”。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
  (3)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12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
  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
  3.纪日法
  (1)干支纪日法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
  (2)序数纪日法
  初八日,始开靖海门及大南大东二城门。(《三元里抗英》)
  (3)特定称谓纪日法
  ①朔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 (《阎典史传》)
  ②望 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与妻书》)
  ③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
  (4)传统节日
  ①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日。
  ②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日。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
  ③三元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为“三元”。
  ④社日 农历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在春分前后。杜甫有诗:“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⑤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相传为百花的生日。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
  ⑥寒食 农历清明前两日,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令”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
  ⑦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日。
  ⑧伏日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终伏(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总称“三伏”。
  ⑨初七、下九 “初七”,指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会在天河鹊桥相会。“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汉时,初七、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⑩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冬至 冬至节,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作“冬至一阳生”。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腊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除夕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之意。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或“除日”,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4.纪时法
  (1)特定称谓纪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来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zè,太阳偏西)。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哺(bū)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鸣和平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日出,这是天亮的时间。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孔雀东南飞》)
  (2)十二地支纪时法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例如,子时的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
  二、礼俗
  (一)尊卑
  1.室内座位尊卑 古时座次、坐向规定嚴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如《鸿门宴》:“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
  2.车座的尊卑 古时车座分左中右。一般车座以左为尊,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官位的尊卑 秦汉以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4.住地称谓 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贬官称“左迁”。
  (二)忌讳
  1.古人讳言“钱”字 “古人以钱之名不雅驯,缙绅先生难道之,故易其名曰赋、曰禄、曰饷,天子千里外曰采。”常见的说法是“孔方兄”。再如,把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钱物称为“润笔”;两汉时,将买官钱谓之“铜臭”等。
  2.古人讳言“大小便” 常见的说法有“更衣”“出恭”“解手”等。如《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古人讳言“死” 《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宗教教义中也讳言死,常见的说法有西归、仙游、升天、坐化、圆寂、涅槃、就木、入土、谢世、作古等,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说法有逝世、长眠、遇难、捐躯、殉国、夭折等。
  (三)避讳
  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一是家讳。
  1.国讳 国讳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例如,《吕氏春秋》中称“楚”为“荆”,是因为“庄襄王名子楚,讳之故言荆也”;《治平篇》中的“自此而元焉”,因避康熙玄烨讳,故改“玄”为“元”。
  2.家讳 亦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例如:司马迁祖父名僖,所以《史记》中“僖”字皆作“釐”。“昭王薨,安釐王即位。”(《信陵君窃符救赵》)
  3.避讳的方法 (1)改字法,就是用其他字来代替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
  (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两笔。
  (4)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其他文献
一个人听说某地的“落日余晖”特别好看,所以就报了个旅行团,专门前去观看。一路上,她幻想着那令人神往的景观,无暇顾及其他。可万万没想到,到达目的地后,却恰逢阴天,无法看到落日,于是她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懊恼、沮丧,以至于后面的行程也无心思安排。旅游回来,身边的朋友问她:“这一路的风景可好?”她沮丧地回答:“不好。”朋友觉得奇怪:“这次行程历时七天,你至少到过三四个自然风景区,看过五六处名胜古迹,难道一点
期刊
有关高考的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但有一段经历却鲜明无比。  至今记得,6月7号早上考语文的过程中我忽然头痛欲裂,此后只能靠着布洛芬熬过了接下来的考试。考完最后一门出来,我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非常迷茫和后悔。迷茫的是考不好怎么办,后悔的是自己平时没好好锻炼,那么久的努力竟然败给了身体。  高考结束那天晚上,班上所有同学都去聚会了,我以自己身体不舒服为理由没有去参加。我哪里都没去,一个人在宿舍坐着,不知道
期刊
在镜头前,有的河狸用嘴啃着碗口大的树干,样子非常滑稽;有的河狸带着自己的孩子“散步”。这些温馨和谐的场面,让观看这次野生动物直播的网友内心倍感温暖。这次直播的主要拍摄者是一个叫初雯雯的女孩,她带领着野生动物保护团队和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对河狸进行跟踪拍摄。  初雯雯的父亲很早就到新疆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因此,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成了年幼的初雯雯的好伙伴。初雯雯从小和河狸一起长大,河狸俨然成了她
期刊
表弟关关高考后的那几天,我的心里生出几丝危机感。  表弟一直在市里上学,平日总是一副很优秀的模样。约他出来玩的时候,不到一会儿他就说要回家看书。这次高考也不知道他考得如何?我的心一直悬着,可又不好直接向父母打听。  高考出成绩那天,我在卧室里竖起一只耳朵偷听父母在客厅的动静,时不时也假装出去喝杯水看看父母的神情。可是父母始终没有提起表弟高考的事情。  我内心焦急,坐立不安,想到自己高考出成绩的时候
期刊
@龙猫软糖:对我来说,当我“见怪不怪”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长大了。曾经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去探索,而在探索的过程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物,就像进度条一样,当进度条趋于一个比较饱满的数值时,也就见怪不怪了。  @Shiniya_:当我学会了妈妈的拿手菜香焖煎豆腐时。  @gainwbb:长大了好像会释怀很多事,从前我觉得你对我不好,现在又觉得不能怪你。我把一切都放下了,大家都好好生活,你也是。  @嘻嘻
期刊
《古诗十九首释》:深衷浅貌,语短情长  “诗缘情”是中国诗歌故有的特点,《古诗十九首》能流传千古,或亦因其能言“情”。文中的诗句虽无唐诗之恢宏,却以最简单的语言描绘了最质朴的诗情世界。除此之外,后人对经典的注解亦在经典传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本《古诗十九首释》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  1941—1942年,他用颇具抒情性的文章解读《古诗十九首》中的九首诗,并发表《古诗十九首释》于《国文
期刊
树与藤  庭院中,翠绿的藤缠绕着树。无论雨晴风雪,还是昼夜四时,藤对树始终不离不弃。  “好美的一道风景线!” 主人每每望之,总会由衷赞美。  “好烦,拜托你别再缠着我了,缠得我气都喘不均匀。” 时日渐久,树抱怨起藤来。  后来,藤终于松开了树,黯然退落,慢慢枯萎。树感到一阵轻松,在院中傲然独立。  再后来,主人嫌没有了绿藤缠绕的树单调不中看,便挥斧砍掉了它,重新培植了新的盆景。  形影不离  人
期刊
世界的参差   出自选秀节目《创造营2021》。在节目引进国际学员后,导师邓超面对国际学员的高光表现,对比本土学员的水平,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赛制制定得很好,让你们看到世界的参差”。“世界的参差”由此热传,被人们用于感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和事物的差异之大。随着节目的继续播出,这个表达有了更多元的展开,不定义、不设限、更包容,更偏爱个人的无限可能。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形
期刊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我如果对自己妥协如果对自己说谎/即使别人原谅我也不能原谅/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  ——五月天《倔强》  我必须以我自己的方式追求我所见的光。  ——《牛虻》  师傅,我从来没忘记自己说过的话。有些梦虽然遥不可及,但并不是不可能实现。  ——《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  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哈利·
期刊
摘 要:本文试图以案例的方式解释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层次、梯度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利用预测、分析、质疑、总结、评价等审辩式思维方式,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案例分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开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工具性给出了明确解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