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学历史课,老师给我们的秘方是记排比句式: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法国大革命“打破了……颠覆了……席卷了……提升了……”一件件过去的事,过去的人,到头来都为了某个意义或结论而活下来。
但这并非中国的个案。巴巴拉·W.塔奇曼获普利策奖的历史著作《八月炮火》,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月,书出之后,许多评论里都用上了“愚蠢”一词,说这本书写出了把自己国家带入大战的那些政治军事领导人的愚蠢。而塔奇曼说:“我写书时根本没这个意思”,“我意在表达的是将军们陷入了环境、训练、观念以及时代和国别造成的民族冲动交织而成的圈套中。我全无表达愚蠢之意,而是悲剧和宿命”。
一个人会读书,是从对人产生兴趣开始的。那些只能看到古人的愚蠢的人,其实并没有兴趣了解古人。塔奇曼的写作,属于一个伟大的西方人文写作传统,其核心是人,它相信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一天内发生的事,值得用一辈子去写。在《八月炮火》成名后,塔奇曼开始写《骄傲之塔》,副题是“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相当于《八月炮火》的“前传”。塔奇曼说过,起意写此书,实乃在写《八月炮火》时,看到比利时社会主义诗人埃米尔·维尔哈伦写下的一句话:“当此仇恨满胸,良知不存的时候,我把这几页的内容,连同最深的情感,献给从前的那个我。”
维尔哈伦信仰和平,但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作为一个紧靠强邻的小国的国民,发现自己必须仇恨德国人了。对于一个立志放弃仇恨的人而言,心中萌生了仇恨是种多么大的挫伤。塔奇曼要挖维尔哈伦背后的普遍心态:“他的自白对我来说是那么心酸,那么强有力地唤起我对一个时代、一种心境的遐想,所以它促使我去找回那个空白的时代。”
这就是对人发生兴趣的实例。另一个实例来自《骄傲之塔》的第三章,贯穿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是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托马斯·里德。里德当上议长之后,斩钉截铁要改革政风,创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摧毁民主党议员以到场而沉默的方式阻碍决议通过的无赖伎俩。他成功了。但是五年后,众议院为美国是否兼并夏威夷、接管菲律宾、加入海外征服进行投票,一贯反对海外扩张的里德,本可以重拾民主党的老伎俩——但他选择了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于是投票顺利进行,美国就此加入了帝国主义行列:里德亲眼目睹了一个自己不想看到的美国诞生。
人的煎熬和挣扎、道德和利益的矛盾、个人信念与“大局”的冲突、稳健光明的理性主义和对灾难的预感的交织,在塔奇曼翻爬梳理过的“一战”前人物群像里,我们看到的多是这类主题。这是把历史写成“戏剧”的关键所在,就连一个邪佞之徒都有他的位置,身上带着可以解读那个时代的暗码。
感受力是来自西方的训练,拥有感受力的人会有耐心去重视每一个曾经存在过的事物,而不是急急忙忙地把不合自己口味的东西撇掉或者打入另册。历史学家的目的,塔奇曼说,是“展示特定时代的特定人群”,她的《骄傲之塔》带我们进入一个特定的时代,进入到那些人的内心。在塔奇曼笔下,每一个人,不管他是深思熟虑的政治家还是为虎作伥的打手,是脾气无常的帝王还是名噪一时的小人,是大音乐家、大作家、大哲学家还是他们的听众,每个人都“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
有不少人似乎认为(也许是希望)过去的事正在今天发生,从而证明自己很懂中国,很懂人性。可惜他们都是教条俗不可耐的俘虏。看看《骄傲之塔》里写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从脚不沾泥的显贵士绅,到扔炸弹、搞暗杀的无政府主义者,从矜持的和平主义斗士到民族主义狂热分子,从独裁者到群氓,从男人到女人,哪一个人可以用一两个名词概括呢?
“一战”前的15年,说“空白”也未必,它所包含的世纪末的躁动一直是一个迷人的研究话题,不过《骄傲之塔》是问世于1966年的作品,1912年出生的塔奇曼,宁可把那15年看作被自己“错过”的时段,所以它必须具备某种与后来完全不同的特质。在她的笔下,15年筑就了一座“骄傲之塔”,那个时代的精英们仍然拥有19世纪的进步主义精神,一边商谈着永久和平的可能(并不尽是虚伪),一边暗暗蓄力,渴望通过战争来检验自己的实力。最终爆发的战争,因而拥有一种无可比拟的力量——悲剧的力量。昔人昔事,还原回其本有的语境,“自当磨洗认前朝”,否则,你写书,你读书,又是为何呢?
作者为书评人
《骄傲之塔》,(美)巴巴拉·W.塔奇曼著,陈丹丹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4月
但这并非中国的个案。巴巴拉·W.塔奇曼获普利策奖的历史著作《八月炮火》,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月,书出之后,许多评论里都用上了“愚蠢”一词,说这本书写出了把自己国家带入大战的那些政治军事领导人的愚蠢。而塔奇曼说:“我写书时根本没这个意思”,“我意在表达的是将军们陷入了环境、训练、观念以及时代和国别造成的民族冲动交织而成的圈套中。我全无表达愚蠢之意,而是悲剧和宿命”。
一个人会读书,是从对人产生兴趣开始的。那些只能看到古人的愚蠢的人,其实并没有兴趣了解古人。塔奇曼的写作,属于一个伟大的西方人文写作传统,其核心是人,它相信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一天内发生的事,值得用一辈子去写。在《八月炮火》成名后,塔奇曼开始写《骄傲之塔》,副题是“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相当于《八月炮火》的“前传”。塔奇曼说过,起意写此书,实乃在写《八月炮火》时,看到比利时社会主义诗人埃米尔·维尔哈伦写下的一句话:“当此仇恨满胸,良知不存的时候,我把这几页的内容,连同最深的情感,献给从前的那个我。”
维尔哈伦信仰和平,但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作为一个紧靠强邻的小国的国民,发现自己必须仇恨德国人了。对于一个立志放弃仇恨的人而言,心中萌生了仇恨是种多么大的挫伤。塔奇曼要挖维尔哈伦背后的普遍心态:“他的自白对我来说是那么心酸,那么强有力地唤起我对一个时代、一种心境的遐想,所以它促使我去找回那个空白的时代。”
这就是对人发生兴趣的实例。另一个实例来自《骄傲之塔》的第三章,贯穿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是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托马斯·里德。里德当上议长之后,斩钉截铁要改革政风,创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摧毁民主党议员以到场而沉默的方式阻碍决议通过的无赖伎俩。他成功了。但是五年后,众议院为美国是否兼并夏威夷、接管菲律宾、加入海外征服进行投票,一贯反对海外扩张的里德,本可以重拾民主党的老伎俩——但他选择了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于是投票顺利进行,美国就此加入了帝国主义行列:里德亲眼目睹了一个自己不想看到的美国诞生。
人的煎熬和挣扎、道德和利益的矛盾、个人信念与“大局”的冲突、稳健光明的理性主义和对灾难的预感的交织,在塔奇曼翻爬梳理过的“一战”前人物群像里,我们看到的多是这类主题。这是把历史写成“戏剧”的关键所在,就连一个邪佞之徒都有他的位置,身上带着可以解读那个时代的暗码。
感受力是来自西方的训练,拥有感受力的人会有耐心去重视每一个曾经存在过的事物,而不是急急忙忙地把不合自己口味的东西撇掉或者打入另册。历史学家的目的,塔奇曼说,是“展示特定时代的特定人群”,她的《骄傲之塔》带我们进入一个特定的时代,进入到那些人的内心。在塔奇曼笔下,每一个人,不管他是深思熟虑的政治家还是为虎作伥的打手,是脾气无常的帝王还是名噪一时的小人,是大音乐家、大作家、大哲学家还是他们的听众,每个人都“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
有不少人似乎认为(也许是希望)过去的事正在今天发生,从而证明自己很懂中国,很懂人性。可惜他们都是教条俗不可耐的俘虏。看看《骄傲之塔》里写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从脚不沾泥的显贵士绅,到扔炸弹、搞暗杀的无政府主义者,从矜持的和平主义斗士到民族主义狂热分子,从独裁者到群氓,从男人到女人,哪一个人可以用一两个名词概括呢?
“一战”前的15年,说“空白”也未必,它所包含的世纪末的躁动一直是一个迷人的研究话题,不过《骄傲之塔》是问世于1966年的作品,1912年出生的塔奇曼,宁可把那15年看作被自己“错过”的时段,所以它必须具备某种与后来完全不同的特质。在她的笔下,15年筑就了一座“骄傲之塔”,那个时代的精英们仍然拥有19世纪的进步主义精神,一边商谈着永久和平的可能(并不尽是虚伪),一边暗暗蓄力,渴望通过战争来检验自己的实力。最终爆发的战争,因而拥有一种无可比拟的力量——悲剧的力量。昔人昔事,还原回其本有的语境,“自当磨洗认前朝”,否则,你写书,你读书,又是为何呢?
作者为书评人
《骄傲之塔》,(美)巴巴拉·W.塔奇曼著,陈丹丹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