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当代成就卓著的作家,蒋子龙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与要求,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他凭借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对人物心灵世界的深入挖掘以及干预生活的创作态度塑造了诸多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揭示出特定历史变革过程中人们真实的心理流动与精神状态,给严峻多变现实中的人们以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关键词:蒋子龙 人物形象 时代使命 创作态度
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人物的成功塑造,文学承担着刻画人物的使命。人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抓住了人物就掌握了呈现社会图景的关键。诚如蒋子龙所言:“我相信文学的路有一千条,一人走一个样儿。自己的路要自己去闯,去踩。”他在文学创作中凭借其独特的创作手法,着重写人,塑造出许多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揭开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篇章,唱响了新时期的社会主旋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一、扎根生活,拥抱现实
蒋子龙置身生活的海洋,通过对现实的真切感受、深刻观察与体悟,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出了既符合社会真实又突显英雄主义力量的人物形象。
作为改革文学开山之作的《乔厂长上任记》,一经发表就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的乔光朴要在这篇小说中唱重头戏,是蒋子龙花费心血最大的人物。在他看来,“搞任何一项工程都要投资,写小说也要有‘资本’,这‘资本’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生活积累”。他动用了自身经历中的全部“干部档案”,在脑子里如放电影般,把这些人都过了一遍,然后,又把他们放在一块儿进行比较。最后,在综合研究了几位所熟悉厂长的性格、特长以及作风的基础上,才最后确定了乔光朴这一人物形象。机电工业局党委扩大会上,面对组织混乱、作风腐败的领导队伍风气,乔光朴深知重型电机厂问题棘手,但还是决然放弃了上有局长、下有厂长、能进能退、可攻可守的公司经理一职,自愿出山,请命下基层并立下军令状。上任后,他下狠心给电机厂做大手术,亲力亲为、整顿车间、任人唯贤,实行工人考核、干部考核并组建服务大队。作品描绘了乔厂长为实现国家四化目标所做的诸多努力与付出,充分展现了其顽强崇高的开拓精神与精神风貌。但在某些领导干部眼中,他却被视为出风头的英雄甚至傻瓜;一夕数惊、种种努力后收获的不过是数封控告信,这无疑使人物带有一定程度的悲剧色彩。但在作者笔下,乔光朴为了国家与人民根本、长远利益的实现依然选择坚守岗位,坚持改革。作品以京剧唱段结尾,《铡美案》中,包拯唱“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时正值好戏开场。“乔光朴绝不是包公,他喜欢京剧,学唱那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正是意味着他要为实现自己生活中的目标而杀出一条血路是何等艰巨,大量的困难还在后面。”作者在揭示新时期生产建设必然要面临重重阻碍以及尖锐矛盾冲突的同时,也赋予了主人公以一种无惧挫折、勇于担当的英雄主义特质。
再如《机电局长的一天》中支持技术革新的机电局长霍大道。这一人物的原型是作者曾就职的天津重型机器厂的厂长冯文斌,“他领导着一个近万人的机械王国,在关键的地方、关键的时刻,准有他在场”。基于现实中的原型而塑造了雷厉风行抓生产、说话爽快、思想敏锐、作风又快又狠的霍大道。“他总是摆脱琐细的日常事务,考虑全局工作中不知在哪一天会突然爆发出来的潜在问题。”在他的领导下,人人都能感觉得到生产建设过程中前进的节奏:非常明确、起伏而有致、强烈而饱满。心绞痛复发时他被强迫住院,但因心系工作,刚能下地走动便坚决要求出院;他认为干部就必须要干在前头,先行一步。大雨滂沱,他心绞痛发作,仍不忘钻井任务。面对无情的“雨鞭”、肆虐的洪水,霍大道以英雄的姿态,凭借惊人的决心与毅力向着机电局坚定地前行。这一天,不过是他工作日程中极为平常的一天,在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英雄局长霍大道必定会再次经历无数个这般平常却严峻壮丽的一天。疾风方知劲草,艰困始见人心。蔣子龙置身现实生活,表现了新时期国家生产建设过程的艰难。但其笔下的人物以一往无前的雄心与魄力,坚定起步、积极行动,努力地解决生产建设过程中的矛盾与阻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充满信心、百折不挠,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时代需要英雄,文学创作壮美崇高的境界也离不开英雄型人物的塑造。他们寄寓着社会与作家的理想,给人以力量,使作品激荡着一种浩然正气。
二、刻画个性,剖露心灵
某些小说家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往往会出现简单化、类型化的不良倾向,但在蒋子龙的小说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却并非如此。如同属工人战线人物系列,却囊括着领导干部、技术人员、青年工人等不同角色,他们有着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精神世界不乏丰富性和多样性。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中心,在作者笔下,人物以其独有的个性支撑起对人类生存本相进行全方位展现的重任,展现了特定社会生存状态下人们的精神面貌与心理变动。
对于《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中的金凤池,读者难以简单辨别其善或恶、正义或卑下。金厂长新来乍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外单位给本厂最老实的起重工借调汽车。面对庞万成的感谢,他用一种替群众抱不平的口吻道出社会不正之风:“现在是有门路的走门路,有权力的使权力,剩下既没有门路,又没有权力的工人怎么办?”这种表现无疑给人以好感,使人物形象带有一种传奇色彩。紧接着,金凤池朴实可亲的厂长形象遭到了冲淡与怀疑。面对不好对付、极不配合的副厂长,他动用权力,解决骆明之女骆晶玉的工作问题;每逢局里开会就到化工大楼里挨个屋子“拜年”。在他看来,“在我们国家,能够打开一切大门口的钥匙——是搞好关系。今后三五年内这种风气变不了。我们是小厂子、小干部,要地位没地位,要权势没权势,再不吃透社会学、关系学就寸步难行。”但他又操心群众利益,亲自交涉奖金发放问题,随后七九年奖金冻结的决定也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再加上虽身任厂长,但其家庭生活非常简朴。这不得不使我们陷入困惑,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厂长形象?当以绝对压倒的优势当选人大代表后,他酒后吐真言,选举中给自己投了反对票。作者借此袒露了人物的灵魂,金凤池虽左右逢源却内心空虚,“他明知自己做了一个不该是这样的人,却又认为不能不这样做人。”金凤池不能算是个理想的人物,但读者也不能简单地把他称为“大滑头”。让群众看出是滑头的人,能算滑吗?他不是新时期应有的干部,却无疑是时代的产物。时代按照自己的需要改变着人的灵魂,金凤池无奈地扮演着自己并不愿意扮演的角色,取得的所谓成功不过是人生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他在社会生活里不是个别的,也不是孤立的。社会不想培养这种人,甚至厌恶这种人,但事实是出了不少这种人。他是特定时期孕育出来的一个“怪胎”,实在不应当由金凤池个人负责。“如果说文学典型就是通过鲜明的人物个性反映生活本质和生活的某种规律,金凤池不正是在这十几年里被扭曲了灵魂的一种典型吗?”读者由好感到怀疑、困惑,再到人物心灵剖视后的沉思,体现了作家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同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体现了作家反映现实的深刻性。“入世渐深,良知不灭,作家不能失去耿介的正义感。却又要在小说中藏起这种‘正义感’,使小说中的人们好坏难辨,真假不分。这就是生活的真实。”真实的心灵剖露,帮助读者透过作品人物,看时代印记,品世间冷暖。 个性的刻画、心灵的剖视并非简单地给人物贴上各种标签,“蒋子龙的作品,很少进行静止的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总是在冲突进展中加以袒露的”。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第五钢铁厂的运输队汽车司机刘思佳也是个思想不可捉摸、难以驾驭的复杂人物形象。工作上,他不出一点差错,是个十万公里无事故的好司机;但他时常搅动整个钢铁厂,是个使钢厂党委书记祝同康感到头痛的“怪物”。身为拿国家工资的钢厂职工,他胆大包天地在工厂门口大摆煎饼摊;对待新来的副队长,他故意拿腔捏调,让解净大风天气到白灰场指挥装车,使其丢丑。就是这样一个青年人,却有着侠肝义胆的壮举。卖煎饼赚得的钱,他分文不取,用来给老工人孙学武的妻子治病;他会担心划事假扣掉孙学武的工资,嘱托负责人帮忙划出勤;当看到解净在自己的设计下狼狈透了,他并不感到快活,甚至会对自己有意为之的恶作剧感到厌烦。这是一个有感情、有头脑、性格坚强的青年形象,作者通过真正能够了解他、看透他、影响他的解净完成了对其心灵的剖视。他把个人力量、哥们义气看得过分强大,却把组织力量、集体力量看得太过软弱;因不满现实,他选择消极发泄,故作镇静和玩世不恭,实则内心十分孤独、寂寞;他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搅扰”领导,不过是寻找刺激,却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痛苦。油库失火事故中解净舍命移车的举动使他心灵彻底发生了巨变,实现了人物灵魂的复归。危急情况下,他勇敢地挺身而出,成为救火英雄。作品结尾,刘思佳哼起了小调儿:“赤橙黄绿青蓝紫,生活好比万花筒;为人应该怎么办?主意就在我心中。”作者凭借人物的行动、追求与思考证实了其独有的个性。作为青年人代表的刘思佳实现了自身精神世界的痛苦裂变,重新构建了人生信念,向着全面发展的人的方向前进。
生活是全色的,人物是全色的,心灵是复杂的。蒋子龙真实记录了生活的自然流动,完成了对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示出生活的魅力与灵魂的深度。
三、着眼时代,勇于担当
有人指出,蒋子龙关于人物的社会性生活的描写表现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相比之下,有关个人性的生活显得相对粗疏,这是因为作家对人的多方面的丰富生活研究不够、把握不深不细。实则并非如此。
文学是时代的脉搏,一位优秀的作者必然要在时代不可抗拒的影响下进行写作。离开时代,作家无法写出活色生香的人生,无法写出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命运。“倒退几百年,作家可以写人物的私生活,吃喝玩乐,游山逛水,儿女情长,除暴安良。现在我们生活内容的主要比重首先是为国家劳动,群众平时的全部社会生活就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而且精神生活取决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让民族强盛起来是新时期的当务之急,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千秋大业。当经济问题已然成为时代最敏感的神经,大工业关系着民族的兴衰,也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文学作品只有立足于时代的变化,才能得到更多读者的共鸣。《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解净是一个思想纯洁、德才兼备,最标准、最理想的好姑娘。当认识到过去工作的价值逐渐贬值之后,她感到精神受到了捉弄、心灵遭到了蹂躏。解净要“向把人推向消极、庸俗、自私、冷漠的势力拼命抗争,做一个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她决心要重新建立新的生活信念,一切从头学起,到基层好好锻炼,学开车、抓管理,掌握扎扎实实的真正本领。在钢铁厂她与刘思佳相识、相知。但为了工作与责任,她选择果断掐断自己感情世界萌生的幼芽,毅然放弃了个人生活中的情感追求。读者可以认为作者对其感情生活的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蒋子龙随后指出“可是她的心里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凄怆的感觉,今天她刚刚意识到自己似乎得到了一点什么,可是立刻又失掉了。但她相信失掉它比得到它更好。”解净这一人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是性格坚强、有智慧又有胆气的当代青年的典型。她的思想和生活轨迹都深深刻着时代的印记。蒋子龙称“在文学的技巧中,会‘舍’的功夫比会‘取’的功夫还要重要”。文学创作要表现群众所关心的灵魂,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物。通过他们,真实地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反映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本质。他让人物放弃某些个人性追求,正体现了他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激发广大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良苦用心。蒋子龙以整个社会做背景,雖写工业战线的人物,却不过是把工厂视为人物活动的舞台,真正希望表现的是“社会人”。他“身在工厂,心怀天下”,通过文学作品揭示出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给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促使人们积极、奋发地去改变生活。
作家对艺术一样负有责任。创作需要他们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表现自己,找到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主观态度。有人认为,《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光朴是个过于理想化的人物,言外之意是指这个人物高大全。乔厂长是寄寓作者理想的人物,但并非不真实。“文艺作品要准确地、强有力地再现生活的真实,但不是照搬。文艺作品应该负有改变生活的使命。所谓‘理想色彩’,我认为就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一部作品的成败不在于写了一些什么事件,而在于写出了作家对生活的鲜明的态度。”真正的文学从不排斥崇高的理想,文学要反映生活,也不可能不加进作者的理想,因为理想和未来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灵魂高尚的人物,还是平庸无奇的凡人,都会有着自己的理想。没有理想支撑着,生活不免变得乏味。理想和现实像骨头和肉一般不可分开,没有脱离现实的理想,也没有不带理想的现实。但理想并不等同于幻想。蒋子龙将自己的理想熔铸于人物形象,却不曾以自己的意愿去改造客观现实,而是严格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描写人物的周围环境,“我写‘乔厂长’时,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乔厂长,深信他那一套办法能管用,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胆量去做乔厂长。我调查了几十个单位,凡是有乔厂长式的干部的单位(不论工厂、机关、学校),工作都比较出色,那儿的群众对干部的感情就不一样。”乔厂长这个形象不是“加亮色”加出来的,而是出于对生活的一种坚强的信念。这就使得作品的理想色彩与粉饰歪曲生活的虚假描绘有着根本的区别。“文学家不应该只会认识过去,而不善于预测未来。当人们在精神上感到困窘和绝望的时候,往往是从未来吸取一些力量。”蒋子龙总会以坚强的生活参与者的进取态度来看待生活,写矛盾不使人沮丧,写困难不令人绝望,不着意渲染社会阴暗面却处处发人深思,不故意粉饰生活又使人感到振奋,以独有的生活与创作态度不断激励人们去充满信心地建设未来。
“生活无限丰富,道路非常广阔。一切有作为、有责任感的作家,都应该努力写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文学作品。这是作家们的光荣任务。”蒋子龙是一位紧紧拥抱现实的作家,却又不是简单地为揭露而揭露,为抨击而抨击,而是为理想而呐喊,为变革而呼号。他把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全部送还给创造生活的人们,创作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名篇佳作。
参考文献:
[1] 蒋子龙.蒋子龙自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2] 蒋子龙.不惑文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3] 张志英.蒋子龙代表作[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
[4] 夏康达.蒋子龙小说欣赏[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
作 者: 任静玮,曲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蒋子龙 人物形象 时代使命 创作态度
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人物的成功塑造,文学承担着刻画人物的使命。人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抓住了人物就掌握了呈现社会图景的关键。诚如蒋子龙所言:“我相信文学的路有一千条,一人走一个样儿。自己的路要自己去闯,去踩。”他在文学创作中凭借其独特的创作手法,着重写人,塑造出许多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揭开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篇章,唱响了新时期的社会主旋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一、扎根生活,拥抱现实
蒋子龙置身生活的海洋,通过对现实的真切感受、深刻观察与体悟,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出了既符合社会真实又突显英雄主义力量的人物形象。
作为改革文学开山之作的《乔厂长上任记》,一经发表就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的乔光朴要在这篇小说中唱重头戏,是蒋子龙花费心血最大的人物。在他看来,“搞任何一项工程都要投资,写小说也要有‘资本’,这‘资本’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生活积累”。他动用了自身经历中的全部“干部档案”,在脑子里如放电影般,把这些人都过了一遍,然后,又把他们放在一块儿进行比较。最后,在综合研究了几位所熟悉厂长的性格、特长以及作风的基础上,才最后确定了乔光朴这一人物形象。机电工业局党委扩大会上,面对组织混乱、作风腐败的领导队伍风气,乔光朴深知重型电机厂问题棘手,但还是决然放弃了上有局长、下有厂长、能进能退、可攻可守的公司经理一职,自愿出山,请命下基层并立下军令状。上任后,他下狠心给电机厂做大手术,亲力亲为、整顿车间、任人唯贤,实行工人考核、干部考核并组建服务大队。作品描绘了乔厂长为实现国家四化目标所做的诸多努力与付出,充分展现了其顽强崇高的开拓精神与精神风貌。但在某些领导干部眼中,他却被视为出风头的英雄甚至傻瓜;一夕数惊、种种努力后收获的不过是数封控告信,这无疑使人物带有一定程度的悲剧色彩。但在作者笔下,乔光朴为了国家与人民根本、长远利益的实现依然选择坚守岗位,坚持改革。作品以京剧唱段结尾,《铡美案》中,包拯唱“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时正值好戏开场。“乔光朴绝不是包公,他喜欢京剧,学唱那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正是意味着他要为实现自己生活中的目标而杀出一条血路是何等艰巨,大量的困难还在后面。”作者在揭示新时期生产建设必然要面临重重阻碍以及尖锐矛盾冲突的同时,也赋予了主人公以一种无惧挫折、勇于担当的英雄主义特质。
再如《机电局长的一天》中支持技术革新的机电局长霍大道。这一人物的原型是作者曾就职的天津重型机器厂的厂长冯文斌,“他领导着一个近万人的机械王国,在关键的地方、关键的时刻,准有他在场”。基于现实中的原型而塑造了雷厉风行抓生产、说话爽快、思想敏锐、作风又快又狠的霍大道。“他总是摆脱琐细的日常事务,考虑全局工作中不知在哪一天会突然爆发出来的潜在问题。”在他的领导下,人人都能感觉得到生产建设过程中前进的节奏:非常明确、起伏而有致、强烈而饱满。心绞痛复发时他被强迫住院,但因心系工作,刚能下地走动便坚决要求出院;他认为干部就必须要干在前头,先行一步。大雨滂沱,他心绞痛发作,仍不忘钻井任务。面对无情的“雨鞭”、肆虐的洪水,霍大道以英雄的姿态,凭借惊人的决心与毅力向着机电局坚定地前行。这一天,不过是他工作日程中极为平常的一天,在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英雄局长霍大道必定会再次经历无数个这般平常却严峻壮丽的一天。疾风方知劲草,艰困始见人心。蔣子龙置身现实生活,表现了新时期国家生产建设过程的艰难。但其笔下的人物以一往无前的雄心与魄力,坚定起步、积极行动,努力地解决生产建设过程中的矛盾与阻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充满信心、百折不挠,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时代需要英雄,文学创作壮美崇高的境界也离不开英雄型人物的塑造。他们寄寓着社会与作家的理想,给人以力量,使作品激荡着一种浩然正气。
二、刻画个性,剖露心灵
某些小说家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往往会出现简单化、类型化的不良倾向,但在蒋子龙的小说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却并非如此。如同属工人战线人物系列,却囊括着领导干部、技术人员、青年工人等不同角色,他们有着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精神世界不乏丰富性和多样性。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中心,在作者笔下,人物以其独有的个性支撑起对人类生存本相进行全方位展现的重任,展现了特定社会生存状态下人们的精神面貌与心理变动。
对于《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中的金凤池,读者难以简单辨别其善或恶、正义或卑下。金厂长新来乍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外单位给本厂最老实的起重工借调汽车。面对庞万成的感谢,他用一种替群众抱不平的口吻道出社会不正之风:“现在是有门路的走门路,有权力的使权力,剩下既没有门路,又没有权力的工人怎么办?”这种表现无疑给人以好感,使人物形象带有一种传奇色彩。紧接着,金凤池朴实可亲的厂长形象遭到了冲淡与怀疑。面对不好对付、极不配合的副厂长,他动用权力,解决骆明之女骆晶玉的工作问题;每逢局里开会就到化工大楼里挨个屋子“拜年”。在他看来,“在我们国家,能够打开一切大门口的钥匙——是搞好关系。今后三五年内这种风气变不了。我们是小厂子、小干部,要地位没地位,要权势没权势,再不吃透社会学、关系学就寸步难行。”但他又操心群众利益,亲自交涉奖金发放问题,随后七九年奖金冻结的决定也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再加上虽身任厂长,但其家庭生活非常简朴。这不得不使我们陷入困惑,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厂长形象?当以绝对压倒的优势当选人大代表后,他酒后吐真言,选举中给自己投了反对票。作者借此袒露了人物的灵魂,金凤池虽左右逢源却内心空虚,“他明知自己做了一个不该是这样的人,却又认为不能不这样做人。”金凤池不能算是个理想的人物,但读者也不能简单地把他称为“大滑头”。让群众看出是滑头的人,能算滑吗?他不是新时期应有的干部,却无疑是时代的产物。时代按照自己的需要改变着人的灵魂,金凤池无奈地扮演着自己并不愿意扮演的角色,取得的所谓成功不过是人生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他在社会生活里不是个别的,也不是孤立的。社会不想培养这种人,甚至厌恶这种人,但事实是出了不少这种人。他是特定时期孕育出来的一个“怪胎”,实在不应当由金凤池个人负责。“如果说文学典型就是通过鲜明的人物个性反映生活本质和生活的某种规律,金凤池不正是在这十几年里被扭曲了灵魂的一种典型吗?”读者由好感到怀疑、困惑,再到人物心灵剖视后的沉思,体现了作家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同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体现了作家反映现实的深刻性。“入世渐深,良知不灭,作家不能失去耿介的正义感。却又要在小说中藏起这种‘正义感’,使小说中的人们好坏难辨,真假不分。这就是生活的真实。”真实的心灵剖露,帮助读者透过作品人物,看时代印记,品世间冷暖。 个性的刻画、心灵的剖视并非简单地给人物贴上各种标签,“蒋子龙的作品,很少进行静止的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总是在冲突进展中加以袒露的”。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第五钢铁厂的运输队汽车司机刘思佳也是个思想不可捉摸、难以驾驭的复杂人物形象。工作上,他不出一点差错,是个十万公里无事故的好司机;但他时常搅动整个钢铁厂,是个使钢厂党委书记祝同康感到头痛的“怪物”。身为拿国家工资的钢厂职工,他胆大包天地在工厂门口大摆煎饼摊;对待新来的副队长,他故意拿腔捏调,让解净大风天气到白灰场指挥装车,使其丢丑。就是这样一个青年人,却有着侠肝义胆的壮举。卖煎饼赚得的钱,他分文不取,用来给老工人孙学武的妻子治病;他会担心划事假扣掉孙学武的工资,嘱托负责人帮忙划出勤;当看到解净在自己的设计下狼狈透了,他并不感到快活,甚至会对自己有意为之的恶作剧感到厌烦。这是一个有感情、有头脑、性格坚强的青年形象,作者通过真正能够了解他、看透他、影响他的解净完成了对其心灵的剖视。他把个人力量、哥们义气看得过分强大,却把组织力量、集体力量看得太过软弱;因不满现实,他选择消极发泄,故作镇静和玩世不恭,实则内心十分孤独、寂寞;他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搅扰”领导,不过是寻找刺激,却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痛苦。油库失火事故中解净舍命移车的举动使他心灵彻底发生了巨变,实现了人物灵魂的复归。危急情况下,他勇敢地挺身而出,成为救火英雄。作品结尾,刘思佳哼起了小调儿:“赤橙黄绿青蓝紫,生活好比万花筒;为人应该怎么办?主意就在我心中。”作者凭借人物的行动、追求与思考证实了其独有的个性。作为青年人代表的刘思佳实现了自身精神世界的痛苦裂变,重新构建了人生信念,向着全面发展的人的方向前进。
生活是全色的,人物是全色的,心灵是复杂的。蒋子龙真实记录了生活的自然流动,完成了对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示出生活的魅力与灵魂的深度。
三、着眼时代,勇于担当
有人指出,蒋子龙关于人物的社会性生活的描写表现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相比之下,有关个人性的生活显得相对粗疏,这是因为作家对人的多方面的丰富生活研究不够、把握不深不细。实则并非如此。
文学是时代的脉搏,一位优秀的作者必然要在时代不可抗拒的影响下进行写作。离开时代,作家无法写出活色生香的人生,无法写出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命运。“倒退几百年,作家可以写人物的私生活,吃喝玩乐,游山逛水,儿女情长,除暴安良。现在我们生活内容的主要比重首先是为国家劳动,群众平时的全部社会生活就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而且精神生活取决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让民族强盛起来是新时期的当务之急,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千秋大业。当经济问题已然成为时代最敏感的神经,大工业关系着民族的兴衰,也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文学作品只有立足于时代的变化,才能得到更多读者的共鸣。《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解净是一个思想纯洁、德才兼备,最标准、最理想的好姑娘。当认识到过去工作的价值逐渐贬值之后,她感到精神受到了捉弄、心灵遭到了蹂躏。解净要“向把人推向消极、庸俗、自私、冷漠的势力拼命抗争,做一个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她决心要重新建立新的生活信念,一切从头学起,到基层好好锻炼,学开车、抓管理,掌握扎扎实实的真正本领。在钢铁厂她与刘思佳相识、相知。但为了工作与责任,她选择果断掐断自己感情世界萌生的幼芽,毅然放弃了个人生活中的情感追求。读者可以认为作者对其感情生活的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蒋子龙随后指出“可是她的心里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凄怆的感觉,今天她刚刚意识到自己似乎得到了一点什么,可是立刻又失掉了。但她相信失掉它比得到它更好。”解净这一人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是性格坚强、有智慧又有胆气的当代青年的典型。她的思想和生活轨迹都深深刻着时代的印记。蒋子龙称“在文学的技巧中,会‘舍’的功夫比会‘取’的功夫还要重要”。文学创作要表现群众所关心的灵魂,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物。通过他们,真实地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反映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本质。他让人物放弃某些个人性追求,正体现了他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激发广大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良苦用心。蒋子龙以整个社会做背景,雖写工业战线的人物,却不过是把工厂视为人物活动的舞台,真正希望表现的是“社会人”。他“身在工厂,心怀天下”,通过文学作品揭示出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给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促使人们积极、奋发地去改变生活。
作家对艺术一样负有责任。创作需要他们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表现自己,找到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主观态度。有人认为,《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光朴是个过于理想化的人物,言外之意是指这个人物高大全。乔厂长是寄寓作者理想的人物,但并非不真实。“文艺作品要准确地、强有力地再现生活的真实,但不是照搬。文艺作品应该负有改变生活的使命。所谓‘理想色彩’,我认为就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一部作品的成败不在于写了一些什么事件,而在于写出了作家对生活的鲜明的态度。”真正的文学从不排斥崇高的理想,文学要反映生活,也不可能不加进作者的理想,因为理想和未来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灵魂高尚的人物,还是平庸无奇的凡人,都会有着自己的理想。没有理想支撑着,生活不免变得乏味。理想和现实像骨头和肉一般不可分开,没有脱离现实的理想,也没有不带理想的现实。但理想并不等同于幻想。蒋子龙将自己的理想熔铸于人物形象,却不曾以自己的意愿去改造客观现实,而是严格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描写人物的周围环境,“我写‘乔厂长’时,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乔厂长,深信他那一套办法能管用,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胆量去做乔厂长。我调查了几十个单位,凡是有乔厂长式的干部的单位(不论工厂、机关、学校),工作都比较出色,那儿的群众对干部的感情就不一样。”乔厂长这个形象不是“加亮色”加出来的,而是出于对生活的一种坚强的信念。这就使得作品的理想色彩与粉饰歪曲生活的虚假描绘有着根本的区别。“文学家不应该只会认识过去,而不善于预测未来。当人们在精神上感到困窘和绝望的时候,往往是从未来吸取一些力量。”蒋子龙总会以坚强的生活参与者的进取态度来看待生活,写矛盾不使人沮丧,写困难不令人绝望,不着意渲染社会阴暗面却处处发人深思,不故意粉饰生活又使人感到振奋,以独有的生活与创作态度不断激励人们去充满信心地建设未来。
“生活无限丰富,道路非常广阔。一切有作为、有责任感的作家,都应该努力写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文学作品。这是作家们的光荣任务。”蒋子龙是一位紧紧拥抱现实的作家,却又不是简单地为揭露而揭露,为抨击而抨击,而是为理想而呐喊,为变革而呼号。他把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全部送还给创造生活的人们,创作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名篇佳作。
参考文献:
[1] 蒋子龙.蒋子龙自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2] 蒋子龙.不惑文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3] 张志英.蒋子龙代表作[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
[4] 夏康达.蒋子龙小说欣赏[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
作 者: 任静玮,曲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