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延长吲哚美辛的疗程是否可以提高开放性动脉导管(PDA)的关闭率,以及长疗程吲哚美辛口服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NICU共收治胎龄≤35周的VLBW 375例,其中合并PDA 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吲哚美辛口服(吲哚美辛组)24例和布洛芬口服(布洛芬组)22例。分析比较两组关闭率和病死率、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吲哚美辛组5次服药关闭率较3次服药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3次服药后PDA关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吲哚美辛组继续增加服药2次后关闭率明显提高,吲哚美辛组低钠血症和少尿的发生率较布洛芬组高,胆红素水平达到相应胎龄日龄光疗标准例数低于布洛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长吲哚美辛的疗程可以提高开放性动脉导管(PDA)的关闭率,可以长疗程吲哚美辛口服的安全性
【关键词】吲哚美辛;布洛芬;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开放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03-02
开放性动脉导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早产儿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居于第三位,超低体重儿中发生率高达60%[1]。据统计,美国新生儿约12.65%为早产儿,其中,大部分为低体重儿或超低体重儿[2]。出生体重低于1750g的新生儿PDA的发生率约为45%,体重低于1200g的早产儿,PDA的发生率为80%[3]。随胎龄.日龄.和体质量的降低而增加。吲哚美辛作为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血前列腺素水平,从而促使PDA关闭,自20世纪70年代始用于治疗PDA,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不少报道对于VLBW合并PDA,布洛芬同样有效,而且部分报道布洛芬在对肾动能损害等方面的副作用更低,安全性更好[4~8],但最近循证医学认为延长吲哚美辛的疗程可以降低PDA的复发率[9],本研究旨在观察分析延长吲哚美辛的疗程是否可以提高PDA的关闭率,以及长疗程吲哚美辛口服的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年月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NICU共收治胎龄≤35周的VLBW375例,其中合并PDA46例,PDA的诊断均符合下列条件: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收缩期或连续性杂音,机械通气过程中无明显原因血气恶化需调高呼吸机参数,心脏彩色多普勒探及动脉导管以及导管内探及收缩期、舒张双期喘流,确诊PDA且血小板计数>100×109/l、无消化道出血和肾功能损害,家属知情同意,且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已明确有染色体异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者为本组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吲哚美辛口服(吲哚美辛组)24例和布洛芬口服(布洛芬组)22例。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作卡方分析或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方法 确诊PDA后给予吲哚美辛(山西临汾奇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613)或布洛芬混悬液(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0801)口服,吲哚美辛组每次给予吲哚美辛0.2 mg/kg,间隔12h,服药第3次后4~12h作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如果PDA已关闭,不再用药,否则,再按相同剂量和间隔时间用2次,共5次。布洛芬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首剂10mg/kg,以后每间隔24h后给药一次,每次5mg/kg,共3次服药后不管PDA关闭与否,均不再给药。
3.观察指标 疗效及副作用观察 两组均于用药第3次后4-12h作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判断PDA是否关闭,吲哚美辛组PDA未闭者,再给药2次,在第5次用药后4—12h再作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而布洛芬组共服药3次,于服药第3次后4-12h作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不关闭也不再用药,但在第3次用药后32-36h(相当于吲哚美辛组第5次服药后复查时间)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比较两组3次用药后PDA关闭率,和吲哚美辛组5次用药后PDA关闭率,以及布洛芬组用药4-12h 和32-36h后关闭率。用药前检测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血肌酐(SCr)、血Na+、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大便潜血,用药期间监测SCr1次,每天监测血Na+、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血小板计数1次、记录24h尿量,用药后检测 SCr、粪便潜血,治疗期间正常喂养。
结 果
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吲哚美辛组胎龄~28周1例、~30周2例、~32周9例、~34周8例、~35周4例;布洛芬组~28周1例、~30周2例、~32周8例、~34周8例、~35周3例;出生体重、性别、生后小时龄、是否双胎、合并症、围产期因素等方面有可比性,见表1。
二、两组PDA关闭率和病死率比较 吲哚美辛组5次服药关闭率较3次服药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3次服药后PDA关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吲哚美辛组继续增加服药2次后关闭率明显提高,而布洛芬组未继续服药,关闭例数也有所提高,但低于吲哚美辛组5次服药关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三、两组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 吲哚美辛组低钠血症和少尿的发生率较布洛芬组高,胆红素水平达到相应胎龄日龄光疗标准例数低于布洛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讨 论
PDA是影响早产儿存活和致残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列腺素E2的舒张及作用是导致胎儿PDA的主要原因。吲哚美辛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治疗早产儿合并PDA的疗效已得到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大多数文献报道治疗PDA的关闭率约70-80%,然而仍有20%-30%的患儿因服药治疗无效而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本研究延长吲哚美辛的疗程,增加总服药次数,结果吲哚美辛组3次服药后关闭率只有62.50%,与布洛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5次服药后关闭率达到95.83%,高于布洛芬组相应时间的关闭率(68.18%),本组病例无论是吲哚美辛组还是布洛芬组,3次服药的关闭率均较国内外最近的报道低,考虑是由于本组病儿胎龄较低有关外,更主要的原因由于本组3次用药的关闭率是根据在第3次服药后4~12h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计算,可能有些病人在服药后未立即关闭,在停药后的1~2d才关闭,布洛芬组在停药后32~36h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关闭达到68.18%,而刚停药4~12h的关闭率为63.64%,也提示有部分病人不是在服药后4~12h内或服药时关闭,而是在停药后一段时间关闭,这可能是自行关闭,也可能是药物作用引起。由于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对吲哚美辛的副作用比较重视,药品说明书上也比较强调本药可能会引起NEC和肠穿孔等胃肠道副作用,但目前有关吲哚美辛引起的副作用的报道不多见,有研究认为消炎痛并不增加胃肠道的副作用[10],曾有2例报道因配药失误口服吲哚美辛20mg/kg,只发生短暂的轻度肾功能损害,并且很快恢复,也未引起消化道出血[11~12],最近有研究给予高剂量长疗程吲哚美辛治疗极低体重儿,每次吲哚美辛0.2mg/kg口服,间隔12h,如第3次用药后PDA未关闭,逐步增加剂量继续用药,每次增加0.2-0.6mg/kg,最大单剂剂量达到1.0mg/kg,累积剂量达到1.5mg/kg,PDA的关闭率达到 98.5% (127/129),在病死率、NEC发生率、消化道穿孔发生率、血小板计数、血肌酐水平、尿量等与传统疗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本组资料也发现吲哚美辛组婴儿出现低钠的例数高于布洛芬组,但黄疸达到光疗标准的例数低于布洛芬组,而其他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一例出现大便隐血++,但无并发NEC和消化道穿孔,所以我们认为长疗程口服吲哚美辛是比较安全的,近来由于认为布洛芬相对安全,使用布洛芬越来越多,对其副作用也逐步有报道,Ahlfors研究发现布洛芬可以引胆红素的异常增高[14],Gournay报道3例因使用布洛芬导致严重肺动脉高压需吸入一氧化氮治疗[15],可见布洛芬不一定比吲哚美辛更安全,国内也有类似报道上[16]。
本组资料提示适当提高吲哚美辛剂量和增加给药次数,可以提高PDA的关闭率,未见严重的副作用发生,至于吲哚美辛疗效是否优于布洛芬,由于到目前为止,笔者未检索到有关延长布洛芬疗程是否安全的报道,本组布洛芬组并未延长疗程,而是重点分析长疗程吲哚美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由于本组布洛芬组用药第3次无效未再继续用药,因此我们不能排除如果3次用药无效后继续使用,其PDA关闭率也可能提高,且两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不能据此认为吲哚美辛优于布洛芬,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由于例数较少,安全性方面有待更多的临床多中心,更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比如开展血药浓度和疗效关系的研究。并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加以评估。
【关键词】吲哚美辛;布洛芬;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开放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03-02
开放性动脉导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早产儿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居于第三位,超低体重儿中发生率高达60%[1]。据统计,美国新生儿约12.65%为早产儿,其中,大部分为低体重儿或超低体重儿[2]。出生体重低于1750g的新生儿PDA的发生率约为45%,体重低于1200g的早产儿,PDA的发生率为80%[3]。随胎龄.日龄.和体质量的降低而增加。吲哚美辛作为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血前列腺素水平,从而促使PDA关闭,自20世纪70年代始用于治疗PDA,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不少报道对于VLBW合并PDA,布洛芬同样有效,而且部分报道布洛芬在对肾动能损害等方面的副作用更低,安全性更好[4~8],但最近循证医学认为延长吲哚美辛的疗程可以降低PDA的复发率[9],本研究旨在观察分析延长吲哚美辛的疗程是否可以提高PDA的关闭率,以及长疗程吲哚美辛口服的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年月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NICU共收治胎龄≤35周的VLBW375例,其中合并PDA46例,PDA的诊断均符合下列条件: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收缩期或连续性杂音,机械通气过程中无明显原因血气恶化需调高呼吸机参数,心脏彩色多普勒探及动脉导管以及导管内探及收缩期、舒张双期喘流,确诊PDA且血小板计数>100×109/l、无消化道出血和肾功能损害,家属知情同意,且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已明确有染色体异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者为本组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吲哚美辛口服(吲哚美辛组)24例和布洛芬口服(布洛芬组)22例。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作卡方分析或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方法 确诊PDA后给予吲哚美辛(山西临汾奇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613)或布洛芬混悬液(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0801)口服,吲哚美辛组每次给予吲哚美辛0.2 mg/kg,间隔12h,服药第3次后4~12h作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如果PDA已关闭,不再用药,否则,再按相同剂量和间隔时间用2次,共5次。布洛芬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首剂10mg/kg,以后每间隔24h后给药一次,每次5mg/kg,共3次服药后不管PDA关闭与否,均不再给药。
3.观察指标 疗效及副作用观察 两组均于用药第3次后4-12h作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判断PDA是否关闭,吲哚美辛组PDA未闭者,再给药2次,在第5次用药后4—12h再作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而布洛芬组共服药3次,于服药第3次后4-12h作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不关闭也不再用药,但在第3次用药后32-36h(相当于吲哚美辛组第5次服药后复查时间)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比较两组3次用药后PDA关闭率,和吲哚美辛组5次用药后PDA关闭率,以及布洛芬组用药4-12h 和32-36h后关闭率。用药前检测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血肌酐(SCr)、血Na+、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大便潜血,用药期间监测SCr1次,每天监测血Na+、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血小板计数1次、记录24h尿量,用药后检测 SCr、粪便潜血,治疗期间正常喂养。
结 果
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吲哚美辛组胎龄~28周1例、~30周2例、~32周9例、~34周8例、~35周4例;布洛芬组~28周1例、~30周2例、~32周8例、~34周8例、~35周3例;出生体重、性别、生后小时龄、是否双胎、合并症、围产期因素等方面有可比性,见表1。
二、两组PDA关闭率和病死率比较 吲哚美辛组5次服药关闭率较3次服药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3次服药后PDA关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吲哚美辛组继续增加服药2次后关闭率明显提高,而布洛芬组未继续服药,关闭例数也有所提高,但低于吲哚美辛组5次服药关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三、两组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 吲哚美辛组低钠血症和少尿的发生率较布洛芬组高,胆红素水平达到相应胎龄日龄光疗标准例数低于布洛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讨 论
PDA是影响早产儿存活和致残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列腺素E2的舒张及作用是导致胎儿PDA的主要原因。吲哚美辛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治疗早产儿合并PDA的疗效已得到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大多数文献报道治疗PDA的关闭率约70-80%,然而仍有20%-30%的患儿因服药治疗无效而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本研究延长吲哚美辛的疗程,增加总服药次数,结果吲哚美辛组3次服药后关闭率只有62.50%,与布洛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5次服药后关闭率达到95.83%,高于布洛芬组相应时间的关闭率(68.18%),本组病例无论是吲哚美辛组还是布洛芬组,3次服药的关闭率均较国内外最近的报道低,考虑是由于本组病儿胎龄较低有关外,更主要的原因由于本组3次用药的关闭率是根据在第3次服药后4~12h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计算,可能有些病人在服药后未立即关闭,在停药后的1~2d才关闭,布洛芬组在停药后32~36h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关闭达到68.18%,而刚停药4~12h的关闭率为63.64%,也提示有部分病人不是在服药后4~12h内或服药时关闭,而是在停药后一段时间关闭,这可能是自行关闭,也可能是药物作用引起。由于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对吲哚美辛的副作用比较重视,药品说明书上也比较强调本药可能会引起NEC和肠穿孔等胃肠道副作用,但目前有关吲哚美辛引起的副作用的报道不多见,有研究认为消炎痛并不增加胃肠道的副作用[10],曾有2例报道因配药失误口服吲哚美辛20mg/kg,只发生短暂的轻度肾功能损害,并且很快恢复,也未引起消化道出血[11~12],最近有研究给予高剂量长疗程吲哚美辛治疗极低体重儿,每次吲哚美辛0.2mg/kg口服,间隔12h,如第3次用药后PDA未关闭,逐步增加剂量继续用药,每次增加0.2-0.6mg/kg,最大单剂剂量达到1.0mg/kg,累积剂量达到1.5mg/kg,PDA的关闭率达到 98.5% (127/129),在病死率、NEC发生率、消化道穿孔发生率、血小板计数、血肌酐水平、尿量等与传统疗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本组资料也发现吲哚美辛组婴儿出现低钠的例数高于布洛芬组,但黄疸达到光疗标准的例数低于布洛芬组,而其他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一例出现大便隐血++,但无并发NEC和消化道穿孔,所以我们认为长疗程口服吲哚美辛是比较安全的,近来由于认为布洛芬相对安全,使用布洛芬越来越多,对其副作用也逐步有报道,Ahlfors研究发现布洛芬可以引胆红素的异常增高[14],Gournay报道3例因使用布洛芬导致严重肺动脉高压需吸入一氧化氮治疗[15],可见布洛芬不一定比吲哚美辛更安全,国内也有类似报道上[16]。
本组资料提示适当提高吲哚美辛剂量和增加给药次数,可以提高PDA的关闭率,未见严重的副作用发生,至于吲哚美辛疗效是否优于布洛芬,由于到目前为止,笔者未检索到有关延长布洛芬疗程是否安全的报道,本组布洛芬组并未延长疗程,而是重点分析长疗程吲哚美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由于本组布洛芬组用药第3次无效未再继续用药,因此我们不能排除如果3次用药无效后继续使用,其PDA关闭率也可能提高,且两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不能据此认为吲哚美辛优于布洛芬,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由于例数较少,安全性方面有待更多的临床多中心,更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比如开展血药浓度和疗效关系的研究。并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加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