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看到古根海姆几个字,直觉的反应就是“犹太有钱人”,所以么,他们按照逻辑也应该会热爱艺术、喜好收藏——人家有钱呗!那天逛完艺术北京回上海,在排队等出租的两个小时中,看完了佩姬·古根海姆的自传《一个艺术迷的自白》。之后再想想,有钱,是容易进入艺术一些;但对艺术上瘾,则跟有钱无关了。
刷新认知的“佩姬生活方式”
这本薄薄的小书不算很精彩,书中找不到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艺术圈风流韵事。但很多细节依然刷新了人们对她的认知——作为古根海姆家族的继承者之一,佩姬的父亲家族与母亲家族都非常富有,而她居然一生都不算有钱:无论是购买艺术品,开办画廊,还是赞助艺术家维持生计,她一直处在某种捉襟见肘的生活中。
“1939年,经营古根海姆·热纳一年半后,我发现画廊庞大的开销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实际的利益,虽然看起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实际上画廊背负着一年约6000美元的赤字。我想既然都是亏钱,不如做点更值得的事”——她索性计划那年秋天在伦敦开个美术馆。
在启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佩姬开启了“清教徒生活模式”,比如决定不再购买衣服、卖掉她的德拉齐轿车、买辆便宜的小塔尔伯特……每分钱都用于美术馆,没钱买作品时就去叔叔婶婶那边借钱。不过,那年二战的爆发事实上打断了这个美术馆计划。
最有意思的发现,是佩姬一辈子没少和艺术品的买卖、砍价、关税、打包、运输这些俗务打交道,编画册、写文章也亲力亲为。即便在接踵而至的战争中,她仍然坚持自己“一天买一件作品”的诺言,挽救了当时大量珍贵的艺术品。一天买一件!世界上那么多有钱人,有多少会真的这么做的?!
其实佩姬走的那条路,跟我们现在看到的高净值资产层玩艺术圈的那套,完全不同。让我们比对一下吧。如今多数的富人们,只爱在觥筹交错的热闹中和热爱艺术的名义下,努力购买能够增值或独具增值潜力的作品,有钱之余继续想着挣更多的钱发更大的财。所以大家乐于认识有名的画家、互相传播着谁的作品会大涨的消息、在圈子内力争获得更多存在感和话语权……
而佩姬干了什么?她背离了他们家族所代表的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选择极为另类的生活方式,在她推崇的波希米亚世界里,结交了大量负有盛名却仍穷困的艺术家、作家等,当然其中不乏后来被证明为“杰出”的创作者与成功艺术家。也正是从这段时期,她从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迷恋,转向了对现代艺术的热爱。在二战中,她甚至帮助许多艺术家逃离法国去往美国。
看看,后主流艺术圈的排挤、帮助过的艺术家忘恩负义、婚姻或固定关系的破裂,佩姬一样都没能逃过。她的日子根本没那么光鲜,但这并不妨碍她最终获得的成就。
“艺术成瘾者”一窥
2015年出了一部以这本自传为基础的纪录片《Peggy Guggenheim: Art Addict》,《艺术新闻》中文版为此做了一个专题,补充了书中缺乏的一些图片和信息,可以一读。这篇文章中写道:“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成瘾者(Art Addict)这个词语不仅指对艺术的痴迷,更暗含‘性瘾’之意,是佩姬的最佳代名词。”一部佩姬的传记作品也以“现代主义的情妇”(Mistress of Modernism)为名,喻示世人对她的印象主要集中在各种情事和艺术收藏两个方面。
但毋庸讳言的是,假如一个人对艺术之爱,堪比其对性爱成瘾的程度与深度,那么,这倒的确算是一种“伟大的艺术之瘾”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阿尔弗雷德·巴尔曾在为《一个艺术迷的自白》写的序言里写道:“在这里,我惴惴不安地使用‘资助者’这个古老而又浮夸的词,但它是最准确的表达。‘资助者’不仅指为满足自己的喜好而收集作品或赞助艺术家、资助公共美术馆的慈善家,也指代那种深感自己对艺术和艺术家负有责任并奉行此一行为准则的人。”
这一下子把态度就上升到了对艺术的责任感,有种“天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意思,所以做到这条,实在不易——平时大家喜欢去艺博会露个脸、跟艺术家合合影发发朋友圈、稍微买张作品、蹭顿慈善拍卖的饭局。嘻嘻,原来这些都算不上“艺术资助者”。这样子的你,最多算个有闲有钱有情趣之艺术爱好者吧。
得空来听一听天降大任的人对艺术的态度吧。当有人问佩姬为何收藏现代艺术而不是古代大师之作,她回答道:“我认为自己身负保护我们时代的艺术的重任。”
当下“成瘾者群像”
我觉得对于为什么没有大量人群对热爱艺术上瘾,还有另一个解读的角度。
这个时代,可以让人轻易上瘾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比如流行文化消费品,斗智、竞技、博彩类游戏,烟、酒、毒品,当然,还有互联网。就这么说吧,现在的“粉丝经济”,根本就是种“成瘾者经济”——游戏迷、军事迷、美剧迷、科幻迷、二次元迷、摇滚…….等等,随便找个切入点都能找到一大堆成瘾者群体。甚至,连一个微不足道的HHKB键盘,都能找到一大群奉之为神物的码农群体。
各种成瘾的粉丝们,对自己入迷的东西,成天说着,成天浸入着。但总体的来说,他们只是成为了某种商业或品牌的重度消费者,但他们对外界极少有真正发生实效的建设性,多数只是在网上起哄“瞎哔哔”,杀杀时间而已。一个游戏迷,除了电费网费和自己的人生时间之外,不需要为这世界多付出什么;一个摇滚迷,也不会拿了自己工钱去赞助一个摇滚乐队的实际生存与音乐发展……
所以这些喜好和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们对成瘾者的取悦太直接了,成瘾者的“上瘾代价”太小了,或者说,门槛太低。
要懂得艺术,你必须花大把时间凿壁偷光地钻研艺术理论书籍、查阅资料;要购买艺术品,你更要节衣缩食地省下钱来才可能把作品带回家;假如你不是单身,那么你甚至需要突破配偶和亲属的狭隘观念,谋求他们允许并赞同你不断花大钱收藏艺术甚至资助艺术家生活——而这些,都是作为艺术成瘾者需要身体力行付出的代价。
所以对艺术上瘾,是有代价的,而且代价很高。也因此,世界再大,也并没有多少真正的Art Addicts。
刷新认知的“佩姬生活方式”
这本薄薄的小书不算很精彩,书中找不到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艺术圈风流韵事。但很多细节依然刷新了人们对她的认知——作为古根海姆家族的继承者之一,佩姬的父亲家族与母亲家族都非常富有,而她居然一生都不算有钱:无论是购买艺术品,开办画廊,还是赞助艺术家维持生计,她一直处在某种捉襟见肘的生活中。
“1939年,经营古根海姆·热纳一年半后,我发现画廊庞大的开销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实际的利益,虽然看起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实际上画廊背负着一年约6000美元的赤字。我想既然都是亏钱,不如做点更值得的事”——她索性计划那年秋天在伦敦开个美术馆。
在启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佩姬开启了“清教徒生活模式”,比如决定不再购买衣服、卖掉她的德拉齐轿车、买辆便宜的小塔尔伯特……每分钱都用于美术馆,没钱买作品时就去叔叔婶婶那边借钱。不过,那年二战的爆发事实上打断了这个美术馆计划。
最有意思的发现,是佩姬一辈子没少和艺术品的买卖、砍价、关税、打包、运输这些俗务打交道,编画册、写文章也亲力亲为。即便在接踵而至的战争中,她仍然坚持自己“一天买一件作品”的诺言,挽救了当时大量珍贵的艺术品。一天买一件!世界上那么多有钱人,有多少会真的这么做的?!
其实佩姬走的那条路,跟我们现在看到的高净值资产层玩艺术圈的那套,完全不同。让我们比对一下吧。如今多数的富人们,只爱在觥筹交错的热闹中和热爱艺术的名义下,努力购买能够增值或独具增值潜力的作品,有钱之余继续想着挣更多的钱发更大的财。所以大家乐于认识有名的画家、互相传播着谁的作品会大涨的消息、在圈子内力争获得更多存在感和话语权……
而佩姬干了什么?她背离了他们家族所代表的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选择极为另类的生活方式,在她推崇的波希米亚世界里,结交了大量负有盛名却仍穷困的艺术家、作家等,当然其中不乏后来被证明为“杰出”的创作者与成功艺术家。也正是从这段时期,她从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迷恋,转向了对现代艺术的热爱。在二战中,她甚至帮助许多艺术家逃离法国去往美国。
看看,后主流艺术圈的排挤、帮助过的艺术家忘恩负义、婚姻或固定关系的破裂,佩姬一样都没能逃过。她的日子根本没那么光鲜,但这并不妨碍她最终获得的成就。
“艺术成瘾者”一窥
2015年出了一部以这本自传为基础的纪录片《Peggy Guggenheim: Art Addict》,《艺术新闻》中文版为此做了一个专题,补充了书中缺乏的一些图片和信息,可以一读。这篇文章中写道:“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成瘾者(Art Addict)这个词语不仅指对艺术的痴迷,更暗含‘性瘾’之意,是佩姬的最佳代名词。”一部佩姬的传记作品也以“现代主义的情妇”(Mistress of Modernism)为名,喻示世人对她的印象主要集中在各种情事和艺术收藏两个方面。
但毋庸讳言的是,假如一个人对艺术之爱,堪比其对性爱成瘾的程度与深度,那么,这倒的确算是一种“伟大的艺术之瘾”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阿尔弗雷德·巴尔曾在为《一个艺术迷的自白》写的序言里写道:“在这里,我惴惴不安地使用‘资助者’这个古老而又浮夸的词,但它是最准确的表达。‘资助者’不仅指为满足自己的喜好而收集作品或赞助艺术家、资助公共美术馆的慈善家,也指代那种深感自己对艺术和艺术家负有责任并奉行此一行为准则的人。”
这一下子把态度就上升到了对艺术的责任感,有种“天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意思,所以做到这条,实在不易——平时大家喜欢去艺博会露个脸、跟艺术家合合影发发朋友圈、稍微买张作品、蹭顿慈善拍卖的饭局。嘻嘻,原来这些都算不上“艺术资助者”。这样子的你,最多算个有闲有钱有情趣之艺术爱好者吧。
得空来听一听天降大任的人对艺术的态度吧。当有人问佩姬为何收藏现代艺术而不是古代大师之作,她回答道:“我认为自己身负保护我们时代的艺术的重任。”
当下“成瘾者群像”
我觉得对于为什么没有大量人群对热爱艺术上瘾,还有另一个解读的角度。
这个时代,可以让人轻易上瘾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比如流行文化消费品,斗智、竞技、博彩类游戏,烟、酒、毒品,当然,还有互联网。就这么说吧,现在的“粉丝经济”,根本就是种“成瘾者经济”——游戏迷、军事迷、美剧迷、科幻迷、二次元迷、摇滚…….等等,随便找个切入点都能找到一大堆成瘾者群体。甚至,连一个微不足道的HHKB键盘,都能找到一大群奉之为神物的码农群体。
各种成瘾的粉丝们,对自己入迷的东西,成天说着,成天浸入着。但总体的来说,他们只是成为了某种商业或品牌的重度消费者,但他们对外界极少有真正发生实效的建设性,多数只是在网上起哄“瞎哔哔”,杀杀时间而已。一个游戏迷,除了电费网费和自己的人生时间之外,不需要为这世界多付出什么;一个摇滚迷,也不会拿了自己工钱去赞助一个摇滚乐队的实际生存与音乐发展……
所以这些喜好和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们对成瘾者的取悦太直接了,成瘾者的“上瘾代价”太小了,或者说,门槛太低。
要懂得艺术,你必须花大把时间凿壁偷光地钻研艺术理论书籍、查阅资料;要购买艺术品,你更要节衣缩食地省下钱来才可能把作品带回家;假如你不是单身,那么你甚至需要突破配偶和亲属的狭隘观念,谋求他们允许并赞同你不断花大钱收藏艺术甚至资助艺术家生活——而这些,都是作为艺术成瘾者需要身体力行付出的代价。
所以对艺术上瘾,是有代价的,而且代价很高。也因此,世界再大,也并没有多少真正的Art Addi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