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地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社会的教育要求教師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让学生能充分挖掘潜能和创造性。相应的,教学模式必须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等进行定制,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并逐步成为优秀的合作学习者。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教学方式 主动学习
  学校教育是由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两方面复合构成的。在由“教”和“学”所构成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作为能动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作用。学生刚接触教材,对于学习内容一无所知,即使提前预习,也难以学会所有知识点。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学生。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原动力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最好是刺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才能使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使他们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地球和地球仪》一节,经纬网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为了便于初中生理解,以电影票上的座位号为实例,解释经纬网起定位的作用。一是结合实例介绍知识点,二是用生活实例使其形成形象生动的概念。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实例,原本生涩的内容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知识,学生积极性自然就会得到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突出学习主体,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对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这之中,讨论就是让学生普遍投入到学习活动的一种优秀方法。在教学中,对一些疑难问题或者是学生认识模糊的问题,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辩论形式进行教学。在《人口》一节,在了解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时候,学生都发现东西部人口和资源分布的不合理,疑问为什么西部面积大但是人口稀少、东部面积小反而人口众多,但是书上没有明确答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课堂上采用讨论形式,将学生分成正方反两方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西部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均劣于东部,并且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量人口分布,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三、指导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学习之前也应当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有备而来,知道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也明确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上课时就能更容易地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能更有针对性地关注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要让学生做好提前预习,就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好处。首先,像地理学科一周只有2课时,要在如此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是非常紧张的,学生要熟练掌握知识点必须学会提前自学,预习内容需要独立思考才能理清思绪,抓住要点和难点,因此预习是自学的基础。预习能增强记忆效果。其次,预习能增强记忆效果。预习时无论对看得懂的知识还是看不懂的知识,都经过了独立思考,有了初步印象,再加上课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进一步的学习,理解更深刻。最后,预习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组成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这有助于记忆。以《水资源》的第一节为例,该节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特点。学生提前预习,一是可以了解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征,方便课堂上对知识点的掌握。二是可以复习《气候》一节中我国东西干湿差异显著特点,形成新旧知识相呼应。
  四、做好复习指导,强化知识结构
  教师在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中应该起到重要作用。我认为教师在地理复习中应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四方面。
  1.重温教材。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学完了一册教材,会不同程度地遗忘以前学过的书本知识,因此教师在复习时,要帮助学生梳理整册课本知识,使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
  2.查漏补缺。在帮助学生整理课本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生的许多漏洞便会逐步显现,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各有不同。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查漏补缺,对薄弱处进行反复训练,重点强化。
  3.讲练结合。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一定要讲到位,但不要讲得过多,对于学生来说,能记全毕竟只是一小部分,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4.学以致用。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也要让学生学会在记忆之后进一步理解,学生记住了,不代表就会融会贯通,要结合具体题目,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真正达到记忆、理解、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复习中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特点的意义,学生记住之后,与长江三峡开发结合起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偌大的一条长江偏偏在上游而不是流量更大的下游修建水利枢纽。此时联系我国阶梯和阶梯间落差大、水能丰富的特点,三峡正好位于二、三阶梯分界线上,由此找出三峡选址的地势原因。
  地理学习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统一,教与学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让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教与学存在于同一个过程中。教与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管理、调节和指导,才能真正了解科学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认知规律;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和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奏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可以理解为:“双方目标一致,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紧密联系,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丰富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克先.学习心理学[M].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43-47.
  [2]王雅珍,祁秀春.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作用的再认识[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2(29).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政治课堂上,以导入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是当前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也是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手段。本文从政治课堂教学的实例分析入手,阐述了三种课堂上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希望有效的情境教学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政治课堂 情境导入 学习兴趣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理念对各个学科教学活动提出的新的要求,这个要求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在学习活动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造就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在其人生选择轨迹是他们人生中正确政治立场、价值观的引领者。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的攻勢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提出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思政课教师不仅是他们的良师,而且是益友,这是思政课教师坚持党性原则的体现。  关键词: 思政课 党性原则 意义  一、思政课教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
摘 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财政支出管理作为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关系着单位社会公共服务职责的正常履行,对单位正常运行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绩效评价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将其应用于财政支出管理中,有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财政资金浪费现象。对此,本文对单位财政支出管理的绩效评价落实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以乙烯-丙烯酸(EAA)共聚物及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主要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接枝共聚物EAA-g-MPEG,并将其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制得改性薄膜。研究了反应条件
1.依托《新课标》教材,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原始教材进行优化与整合。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课程资源的历史教材在不断地适应时代,适应实际,散发出新的光芒。历史新教材色彩鲜艳,图文并茂,是教学的一线资源。教师要灵活利用教材文本提供的其他信息,充分利用导入框、动脑筋、插图、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教材文本呈现的内容,达
园林树木的组合与种植方式。 The combination of garden trees and planting methods.
摘 要: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不仅可以促进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成长。阅读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身智力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兴趣,正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方式对其自学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学生阅读能力
1 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电机车是煤矿运输中的重要运输设备,尤其适用于长距离水平巷道的运输,在煤炭的运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适用线道坡度一般为3%。左右,局部的限制坡度不超过30%。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历史教科书中讲述了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各种典型的历史史实,其中,人物、事件众多,历史文化璀璨辉煌,它们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功能巨大。历史教师一定要强化其德育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