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近年来,云南当地部分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村庄旅游项目日益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趁机把握好时机,借助本地区独特的环境自然资源的优势,在旅游项目的拉动下,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切实地实现了旅游扶贫的效果。然而,在开发当地旅游的过程中,也给当地的自然生态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开采大量资源,原生态自然环境受到影响,少数民族村庄特有的文化味道淡化甚至被同化,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冲突无法调和等。不少当地民族村庄旅游的兴衰史便是活生生的案例。因此,如果要确保云南少数民族村庄旅游项目依旧保持发展的平稳态势,势必应使开发与保护保持平衡的状态,树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方向发展。本文选取云南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期望能够为云南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云南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潜力


  云南省由于特殊的地形缘故,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结构,再加上当地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为该地区的旅游业创造了不可小觑的经济实效。因为地理环境偏僻,人口数量相对不多,所以当地大多维持了最初的面貌,也拥有多元化的生物资源。正因如此,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往旅游,甚至不乏外国友人。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部门不单单将旅游业视作支柱型产业,同时也将其视为改善当地百姓生活条件、脱贫、拉动有关产业以及拓宽就业的关键渠道。当前,云南少数民族的核心旅游项目主要是组团包价式旅游方式。当茶马古道逐渐兴起以及三江并流项目申遗完成之后,和它有关的生态旅游势必变成一个新的旅游增长点。诚然,云南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当地自然资源,为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导致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一定的阻滞影响,主要有:环境污染、森林破坏、土地与地貌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性设施不够完善、道路与交通设施落后、专业性培训缺位、管理能力不足以及当地民众和游客并未形成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意识。因此,虽然云南省少数民族生态旅游产品已向全球开放,也建成了不少质量较高的生态旅游区,然而,有关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知识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
  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含义可界定如下:当地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因此,树立长远保护好当地自然资源的观念,只是暂时性地满足使用当地自然资源人员的需要,目的在于保护当地子孙后代的利益。Newsom、Moore & Dowling(2002)等学者认为,虽然部分区域不但有能力而且也允许人在该地区进行活动,然而,由于未能掌握好开发的“度”,降低了本地区生态旅游应有的价值,导致客流量递减,进而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收入。另外,旅游业与娱乐业的发展,引进了外来的物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也对原有的栖息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导致当地生物的社区构成出现了变化。Prideaux & Cooper(2002)等学者认为:除了顾及在某个特别的发展时期涉及的全部指标,还要为生态旅游树立可持续性的发展观念,将自然性决策当作指导原则,否则不可能维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状态。但是,包括云南省在内,不少地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資源后,在较长的时间里无法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状态。因此,如果要挖掘云南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潜力,就应深刻理解持续性发展概念,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云南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处于可持续性发展状态中。

二、当前云南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性设施比较单薄
  因为处在开发的前期阶段,云南少数民族村庄旅游区的基础性设施建设比较单薄,接待游客的条件并不完善。如云南沧源翁丁佤寨的基础性设施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从翁丁前往勐卡和芒公的马路属于级别不高的乡村型土路;3个村庄的道路体系混杂、狭隘崎岖坑坑洼洼;村庄内的环境卫生条件不尽人意,并未形成完备的环卫设备;无论是供水还是供电设备都比较落后。
  (二)并未产生核心的吸引力
  在云南不少少数民族村庄,旅游区具有保存完备的佤族原始状态的村庄与风格鲜明的傣族和佤族风情,具有可观的旅游项目价值以及保护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然而,当前资源处在分散化、杂乱化的状态中,难以真实体现旅游与文化层面的价值,当地必须展开配套的整合与组合加工,提高吸引力。
  (三)当地民众的观念比较滞后
  云南少数旅游区的民族和外部世界的联系相对不多,有关商品经济相关的理念并不鲜明,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下,缺少发展旅游业的观念及营销看法。因此,当地应重视培养村民的可持续旅游观念,强化对当地旅游区民众的培训与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提高开发项目的积极性。
  (四)提升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质量
  优化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可以满足旅游人才的基本需求,是旅游人才实现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同时,提升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质量可以满足旅游人才的物质需求,是旅游人才实现稳定性的核心条件。一是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集体化经营,避免个体、家庭无序经营;多种经营主体合作发展,可以提升旅游经营水平,保持旅游人才的稳定性。二是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性、民族性、参与性等特点,开展参与度高、受众度广的乡村旅游活动,打造具有民族风情、文化特色、地理风貌的乡村旅游产品;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增加旅游人才的发展机会。三是开展旅游教育培训活动。加强旅游人才的基本技能培训,提升其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人才的精准技能培训,如民族文化讲解、非遗传承、旅游经营等相关培训,培养民族文化讲解员、非遗传承人、创意经营户等人才,调动人才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

三、云南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


  (一)指导理念与基本宗旨   1.指导理念
  ①树立云南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即全方位、协调性的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联系当地全球大通道策略与桥头堡构建策略,为保护与开发云南当地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奠定基础。②凸显出国内独一无二的原始化村庄的特色主旨,展开规划项目的构思与设计,基于历史与实际的多个视角,全方位呈现出远古、深奥、生态与和谐等多位一体的当地少数民族的历史、文明和生活,维持最初面貌的佤文化。③规划的重点是打造充满秘密感的人文生态以及独具一格的自然生态于一体的风景。遵从“保护性开发”宗旨,挑选当地具有原生态的稀有物种与植被种类,构建起对应的人工群落以及生态体系,保护原生态的生态体系,确保生态处于安全状态。④在規划时确定的立意主要围绕一个字——“大”展开,涉及旅游、项目和发展等多个维度,包括旅游相关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方面,提出的起点较高,将当地旅游区域建设为云南少数民族独有文化集中式呈现与体验的基地,拓宽视域地融入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等多种资源项目。
  2.基本宗旨
  ①保护和开发并重:在开发云南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项目时,应依从保护型开发的导向式模式,在尽可能维护当地旅游范围人文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确保当地旅游区多种效益处于实时平衡的状态,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从而确保当地旅游区处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状态。②社区生产和社区旅游并重:权衡社区民众生产及旅游项目的同步发展,使社区进行的生产和生活不单单变成旅游项目引起外人注目的噱头,同时,借助旅游项目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二者共同发展的目的。③旅游和文化并重:打造具有神秘感的人文性生态与别具一格的自然性生态多种样态的景观。由于文化本身被视作旅游精神,而旅游又被视作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文化资源有效挖掘与继承,进而提高云南少数民族村庄当地旅游活动的质量,强化旅游具有的魅力。④个性化发展与地区调和并重:将储存最完备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村庄视作核心的竞争实力,强调旅游区理应具有的个性化特点是开发成功的关键性保证因素。相应地,在开发旅游区时,还应和附近的旅游区开发联系起来,做好配合和调和工作,形成群体性的开发格局。
  (二)发展理路与开发对策
  1.发展理路
  在进行项目规划时,尤其是云南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资源的主体为当地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原生态,可以体现出唯一性以及排他性的特点,此可看作当地开发旅游项目的源泉。少数民族文化在当地被视作人文的灵魂,而原生态则为自然的灵魂。是否可以将旅游产业及其项目做大,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决定于把上述二者转变为市场型能量的水平。原生态型少数民族文化被视作当地旅游坐标的前提性条件,开发该项目的合理性和规定性,决定了该地区通过旅游实现富强乃至繁荣的目标,同时也决定了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原生态相关因素的表现和挖掘深度。
  2.开发对策
  ①参加型发展对策:构建本地区政府部门、社区市民、专家和学者以及外部投资方等多个主体共同参加的模式,构建起社会多个领域一起关心与支持的体制,使旅游开发项目变成推动当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辅助居民脱贫、增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素养的渠道。②原始型开发对策:尽可能地维持云南少数民族当地的自然生态与传统文明的格局,确立推进原始型自然社区的积极发展的目标,无论在开发过程中还是使用过程中,都不可以对当地的原始型生态面目造成损害,把它构建起凸显出具有一定文化奠基以及文化特质的当地文明呈现区域。③极品化构建对策:重点建设当地具有特色化的旅游生态项目,体现出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生态和竹林文明的文化元素。

四、结语


  想要在云南当地打造可持续性质的旅游生态项目,当地景区应积极解决当下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村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为落实当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单位: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引言  19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近代旅游业悄然起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一支中国最早的商业导游队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旅游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世界旅游市场中的普通一员,成长为如今的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作为旅游服务行业先锋的导游,在人们的旅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从导游身份
期刊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和收入增长、旅游业的繁荣,加上科技进步支撑着娱乐经济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活动,而是更倾向于参与式互动式的“体验经济”,而主题公园正是“体验经济”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主题公园在整个旅游业市场的份额中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然而,目前我国国内主题公园经营情况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同质化、盈利能力差、品牌效应低、游客重游率低等。截至2018年,全国的城市数量655个,而全国
期刊
引言  作为一种国家性质的政治文化工程,红色旅游更多的是突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化作用。通过正确的认知、引导以及激励广大干部及人民群众,使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红色旅游教育功能中历史与中国共产党选择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道路是正確的,从而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进一步奠定新时代全党、全民族以及全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发展红色
期刊
引言  旅游市场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逐渐扩大,也正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处于喜好结伴出游、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段,再加上课业相对来说不是很繁重,已经逐渐成为旅游群体当中的主力军。但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大学生旅游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并且,大学生本身缺乏充分的安全意识和规范的消费观念,对于旅游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缺乏认知,容易上当受骗,甚至威胁到自身安全。为了能够有效保障高校学生群体在旅游当中的人身安全,也
期刊
一、乡村旅游发展民宿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乡村旅游业建设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民宿环境建设作为现代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提升民宿服务质量,并有效满足市场消费者用户对于和谐健康住宿环境的需求。为了实现我国乡村旅游民宿建设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民宿环境的优化改善作业,科学构建环境友好型民宿。  (一)增加乡村旅游经济效益 
期刊
一、游客消费行为  游客的消费行为是旅游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旅游商品价值的重要条件,指游客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全部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包括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信息收集筛选后的购买决策行为,进行旅游消费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结束后的评价的全过程的行为表现。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发展中始终比较薄弱的环节便是旅游商品的发展。事实上,有些地方的旅游购物市场已陷入困境
期刊
巍巍八百里太行山,有众所周知的雄关峡谷、红岩绝壁。它上接燕山,下衔秦岭,奇峰林立,峡谷幽峻,像一个巨大的画轴,由北向南将中国北方大山的雄浑浩瀚、大气磅礴展现得淋漓尽致。太行山不仅是一幅雄奇的自然画卷,还是一座巨大的动植物宝库,群山峡谷中滋养孕育着不计其数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更有很多稀有植物以“太行”为名,因为太行山特殊的生境,这些奇花异草多生长在不为人知的峡谷中、峭壁上,与太行相依相伴,任物换星移,
期刊
引言  在當今教育发展的影响下,学校对人才的培养逐步向素质教育靠拢,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社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而学校也自然成为培养的主要场所之一。现如今,旅游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之一,这也成为当今高校培养学生的一个新的教育方向,而研学旅行也随之成为学校对自身进行相关建设的重点环节。从当今旅游这个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相关学校专业的具体培养方式
期刊
引言  河南省地处中原,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旅游概念的不断外延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产业在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河南省顺应这一趋势,把握机遇,大力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逐渐将旅游业发展为河南省的支柱产业。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旅游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河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65 5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入
期刊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物质水平日渐提高,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日益强烈,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小长假放松娱乐的首选。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自然,森林旅游渐渐成为旅游行业中的热潮。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总人数达到9.62亿,同比增长4.9%,占旅游总人数的19.23%,收入总额达到1 100.70亿元,同比增长10.56%。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总面积达到2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