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家父金溱波医师保留下来中华医史学会10周年纪念留影一帧(图1).自左至右,前排分别为:陈邦贤、耿鉴庭、伍连德、王吉民、胡定安、宋大仁、范行准;中排分别为李涛、洪贯之、侯祥川、丁济民、张昌绍、叶劲秋、刘永纯;最后一排左起第2人(留有胡子)为家父金溱波,第3人为原上海东南医学院教授江惠敏.1935年11月,中华医学会在广州召开第11届大会期间,由著名医史学者王吉民等发起,在中华医史学会下成立了医史委员
【机 构】
:
730000兰州,兰州铁路中心医院,116031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父金溱波医师保留下来中华医史学会10周年纪念留影一帧(图1).自左至右,前排分别为:陈邦贤、耿鉴庭、伍连德、王吉民、胡定安、宋大仁、范行准;中排分别为李涛、洪贯之、侯祥川、丁济民、张昌绍、叶劲秋、刘永纯;最后一排左起第2人(留有胡子)为家父金溱波,第3人为原上海东南医学院教授江惠敏.1935年11月,中华医学会在广州召开第11届大会期间,由著名医史学者王吉民等发起,在中华医史学会下成立了医史委员会.1936年2月,经中华医学会批准,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医史学会",1937年4月,中华医学会在上海举行第12届大会时,中华医史学会便举行了第1次学术大会。
其他文献
出于自疗或是疗他的目的,宋代士人热衷于医方的搜集和方书的编撰.与医者的交流、士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阅读文本是宋代士人获取医方的主要途径.由于与医者的交流,或是士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强调了医方的效验,因而文本阅读对于宋代士人获取医方而言,其作用并不大.即便是通过文本阅读来获取医方,宋代士人仍然愿意选择能够证明所载医方效验的文本。
日前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查阅古籍资料,无意间见到一书,题为《广东医学实习馆课艺》[1],应该是由当时学生范文所组成的教学参考材料.随手翻阅,竟是很典型的中医策论文.兼附两家精练点评,有画龙点睛之神用.更有意思的是,其第1题"‘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解",竟然偶合于当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优秀临床人才培养计划"之2次结业应试的策论考核题目.笔者曾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发表过一文,题为《读
自唐代开始,宣州黄连因质量上乘而成为道地药材.至明代,由于资源枯竭,味连、雅连、云连逐渐成为新的道地药材,使得黄连道地药材的形成从“一个品种一个道地”变迁为“三个品种三个道地”.在黄连道地药材的分化过程中,除了物种变异,地理环境等因素之外,历史背景、栽培技术、社会经济因素等也在发挥作用.例如:新安医家对宣连的推崇,对于宣连成为道地药材起着重要作用;味连的栽培技术是其成为道地药材的重要原因;雅连的种
去腐法是中医外科领域中很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数千年来,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充实,该法内容更为丰富,疗效更为可靠,应用更为安全.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重金属导致人体伤害事件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含砷、汞、铅等成分的去腐药物逐渐被禁用.而去腐法曾在中国医学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数千年先贤们的宝贵经验不应由于因噎废食而湮没、消失.多种多样的去腐方法源远流长,历代医家不断提出新的创见,尤其是明清
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为基础,参考相关书目工具书及研究论文,对民国时期针灸医籍数量进行详细考证,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医籍与其收录原则不完全相符.统计民国时期中国针灸医籍的数量时应当注意:时间范围为1912-1949年;应将丛书作为子目各书的一个版本,而不应将二者分别作为2种不同书籍计算;译作及外国人的著作不应计算在内.根据以上原则统计的结果是:民国时期中国针灸医籍数量为201种。
《大河外科》系明代民间医生王拳“得异人秘授”所撰,分上下2卷,上卷载病36种,每病论述文字之前附有1图;下卷载方72首.经过深入考察发现:①上卷文字内容主要来源于《疮科通玄论》;②书中插图的来源尚难以考证,部分病图与《疮疡经验全书》的附图有一定关系,但不可能源于此书;③古朝鲜流传的《三十六肿图录》所记载疾病的名称与《大河外科》基本一致;④下卷方剂中,有67个可找到来源线索;⑤下卷前半部分37个方剂
1894年,李济马著成《东医寿世保元四象本草卷》一书.1900年,李氏对该书做了修订,但未及完成便辞世.1901年,李氏门人将《东医寿世保元四象草本卷》一书修订本加以整理,易名为《东医寿世保元》刊行,而《东医寿世保元草本卷》仍有抄本存世.将《东医寿世保元草本卷》抄本与《东医寿世保元》刊本加以对比,可以发现李氏门人在刊行此书时,对李氏稿本做了较多的改动:增加目录、调整次顺、增删论述、增删方剂等.相较
《医垒元戎》系元代医家王好古(1200-1264)所撰,凡12卷.该书以十二经为纲,首述伤寒,附以杂病.其特点是打破了伤寒与杂病的界限,既把六经辨证的原则用于杂病,又把杂病方药用于六经诸证,将伤寒与杂病的治疗统一起来,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该书现存多种版本,经调研考证,归纳为12卷本和1卷本2类.12卷本系全本,为王好古所撰,而1卷本则仅摘录其要义,并非全文,为元
20世纪80年代,随着近20万件徽州历史文献资料的发现,学术界对徽州文化的研究勃然兴起.新安医学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分支,也进入了文献整理和研究的全新发展阶段.《新安医药半月刊》是迄今发现的民同时期徽州地区进行医学学术交流的唯一正式刊物,受到徽学和新安医学研究者的重视.该刊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新安医家在逆境图存的低谷时期,自强不息、勇于抗争的工作和努力。
考古发现表明,古代植毛牙刷最早出现于唐代.根据古代牙刷刷头和柄部形制的演变,古代牙刷的形制演变可分为3个大的发展时期,即唐、五代,辽、宋、金、元和明、清、民国时期.唐及五代时期牙刷的刷头和柄部还没有明显的区分,而辽、宋、金、元时期的牙刷的刷头和柄部在造型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分.到了明、清、民国时期,牙刷刷头及柄部的形制进一步细化.近年来,有学者对“植毛牙刷说”提出质疑,认为考古发掘出土的骨柄植毛刷是